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時常會需要準備好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範文(通用5篇)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1

各位遊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遊覽的是北京故宮。我是導遊詩雨,大家叫我小詩就行了。希望我能帶給大家最好的服務。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羣。它始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20xx年),歷時20xx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執政,統治中國長達500餘年。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牆就是宮牆了,而且宮牆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牆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現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裏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有11間房,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淨空高達14米,寬達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中和殿是為帝王去太和殿途中的演習禮儀之地。

保和殿,是皇帝宴請外藩王公貴族和京中文武大臣之處。

我們再來看看文華殿。它是明代皇太子讀書處。乾清門是故宮中外朝和內廷的分界處,由此向北便是內廷。朝清宮是明、清皇帝住的地方。大家知道嗎?《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就是故宮拍的。

規劃嚴整,氣魄雄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於無與論比的傑作。它標誌着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500餘年前我國在建築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各位遊客,我們今天的瀏覽就要結束了。非常高興能與大家度過這段美好時光。對我今天的導遊有什麼不滿意之處,請您指正。祝大家玩得愉快!謝謝。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2

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們:

你們好!

歡迎來到“世界遺產”之北京故宮,我是來自河北的袁導遊,下面我就帶大家去細細遊賞一番吧。

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紫禁城,地點位於北京城中心。開始建造與明永樂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現在説的1406年至1420年,後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改,變成富麗堂皇,但仍保持着原來的佈局和規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羣。

我們説完了北京故宮的歷史,現在該説説外觀和排列順序了吧!

這座城設四個門,南門正中面是午門、北邊是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四門各建有重檐廡殿頂門樓。這座城的四個角都還布有一些結構精巧、外觀秀麗的角樓。外面的牆有10米多高呢!還有護城河寬52米,夠寬的吧!長3800米,整個建築羣按南北中間的中軸線為對稱佈局,層次分明,主次有序。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瞭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麼井井有條!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闊九間的但檐歇山頂建築。文化殿是皇帝聽大臣講書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飯、居住和召見大臣的地方。後三宮、東西六宮和乾清宮和坤寧宮通直御花園。坤寧宮和乾清宮是內廷的正殿、正寢,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場所,平均面積寬九間,為重檐廡殿頂。

前三殿是全宮最大的建築羣,佔地面積有達8.5萬平方米,是宮城的12%,後三宮則為前三殿的25%,期於宮殿依次遞減,主要突出前三殿、後三宮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大家到北京來作客,我叫方芳,大家可叫我方導。今天我將帶領各位去遊覽世界聞名的故宮,希望我們能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故宮是我國最大、最完整的皇宮,在世界上堪稱最為壯麗的古代建築羣,己有近600年的歷史。

故宮是我國明、清兩代24個皇帝的皇宮,故宮的建築佈局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其中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三大殿,文華殿和武英殿分立兩側。內廷是皇上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嬪妃及幼年的皇子居住、遊玩、奉神的地方。

故宮共有9000多間宮殿,雕樑畫棟,殿宇輝煌,極盡華麗威嚴。故宮是我國古代建築大師和能工巧匠非凡技術和豐富相象力的結晶。如:太和殿中有72根支柱,其中6根支柱是鍍金的,上有金龍盤繞。透過欄杆往大殿裏瞧,你們會瞧見大殿裏金碧輝煌。寶座是鍍金的,扶手是鍍銀的,4個香爐是用香木做的,真是富麗堂皇。太和殿後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休息的地方。最讓你們驚歎的是保和殿後的一塊石雕。石雕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有200多噸重。上面雕着波濤洶湧的大海,騰雲駕霧的飛龍。故宮真不愧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呀!

現在我給大家兩個小時的自由參觀時間。請大家面對我們祖先留下的這些文物時,要格外珍惜,小心,不要損壞,大家可以用照相機照下自己喜歡的部分。還有,除了照片,你什麼也別帶走,除了身影,你什麼也別留下。

我們該回去了,希望大家喜歡北京,有機會再來北京參觀其它20處文化遺產。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4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旅遊團的導遊孟園,你們叫我孟導好了。非常榮幸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參觀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宮殿,舊稱為紫禁城,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2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請大家看前面的五座漢白玉石橋,這就是金水橋。“前面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五座橋象徵什麼嗎?”它們象徵着“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於一身。

跨過金水橋,我們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是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穿過廣場,前面就是故宮裏首屈一指的大殿——太和殿。也是我們現存古建築中最大的宮殿,俗稱金鑾殿。只有在皇帝即位、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以及元旦、冬至、萬壽節的時候,才會在這裏舉行隆重的典禮。我們看在大殿的岔脊上,都裝飾着一些小獸,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象徵着消災滅禍、逢凶化吉,還含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義。重脊前為什麼用仙人騎鳳呢?傳説:齊國國君齊王,一次作戰中失敗,來到一條大河的岸邊,走投無路,後邊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齊王急忙騎上大鳥,渡過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築脊端,也表示騎鳳飛行,逢凶化吉。

大家跟緊我,看大殿內金磚鋪地平整的如一面鏡子,光滑細膩,像是灑了一層水。這就是金鑾殿名字的由來。那麼金磚真的是金的嗎?其實這是一種用特殊方法燒製的磚。

這樣宏偉的建築據説光準備的工作就持續了11年,修建歷時14年。勞動人民付出了無數的血汗。故宮裏珍貴的楠木多生長在崇山峻嶺裏,百姓冒險進山採木,很多人為此丟了性命,後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來形容採木所付出的生命代價。

故宮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標誌着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介紹北京故宮的導遊詞5

親愛的遊客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個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北京故宮。我是廷佐旅行社的導遊侯易辛,很高興今天能帶大家一起領略這美麗的文化遺址。

我們所説的故宮一般指北京故宮,是世界上最壯觀、宏大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俗話説“三島春深雲氣暖,九霄地迥月明多”。接下來,讓我們走進這座神祕故宮的正門,去瞧一瞧如今的故宮吧!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金碧輝煌,宏大雄偉。它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約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相當於1800多個籃球場!大家覺得不可思議吧?

當年,下令建築故宮的,是明成祖永樂。故宮是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宮殿,它由永樂四年始建,直至永樂十八年才建成。在天空中俯視故宮,故宮就像一座長方形城池,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沿有寬52米的護城河。整個故宮有外朝和內廷組成。

大家朝那兒看,那就是外朝的三大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是古代君王和文武百官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為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體現了漢式宮殿建築的特點:平面佈局以大殿(太和殿)為主體,取左右對稱的法式排列諸殿堂、樓閣、台榭、廊廡、亭軒、門闕等建築。走進去,我們會發現殿堂建築以木構架支撐,柱底下有石柱礎,磚修牆體北、西、東三面維護,坐北朝南,上蓋金黃色琉璃瓦屋頂。

內廷的中心則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統稱後三宮,那裏就是皇帝與后妃們住的正宮。大家現在可以休息一下,過一會兒我們去觀賞後宮的美景。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隨着我的腳步,繼續故宮一日遊吧!請大家在參觀過程中不要大聲喧譁,亂扔垃圾哦!祝大家度過快樂的一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g9yd0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