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麗江古城導遊詞【推薦】

麗江古城導遊詞【推薦】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遊客、助人為樂的導遊,時常需要用到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麗江古城導遊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麗江古城導遊詞【推薦】

麗江古城導遊詞1

麗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較高綜合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集中體現了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體現了當時社會進步的本質特徵。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它的存在為人類城市建設史的研究、人類民族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1.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佈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自具納西族獨特風采。古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價值是研究中國城市建設史、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體現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城鎮建築中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精神和進步意義

2.麗江古城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建築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為罕見的,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再創造的結果。

3.麗江古城民居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麗江古城民居在佈局、結構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體條件和傳統生活習慣,在長時間和特定的區域裏對納西民族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部分遺產價值為人類己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着獨特的歷史見證。

4.麗江古城是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與適用經濟的有機統一體,麗江古城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古城所包涵的藝術來源於納西人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是地方民族文化技術交流融匯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寶貴建築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人類居住地、土地使用提供了傑出範例,為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處理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研究參考。

5.麗江古城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麗江古城導遊詞2

各位朋友,大家好,昨晚大家休息的好嗎?為了能讓大家記住我,我再次向大家做一個自我介紹,我是你們的地陪雞蛋,如果説蔣介石和宋美齡有個女兒,那就是我----蔣美玲,我代表康輝旅行社誠摯歡迎大家的到來,在接下來的旅途中,大家有什麼需要請告訴我,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再次祝大家旅途愉快,閤家歡樂,財源廣進!到現在為止已經和大家相處兩天了,我們的旅遊也已經到了高潮,那麼高潮景點是什麼呢?從你們響亮的回答聲中,我可以感受得到大家都期待已久了,那接下來咋們就帶着這種熱情一起走進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吧。

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河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雞蛋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雞蛋誇大。麗江古城有四絕:形式絕、水景絕、建築絕、佈局絕。俗話説: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要真正的領略這麗江古城四絕,光帶上人還不夠,那需要帶什麼呢?還需要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一個充滿智慧的頭腦。跟隨我的腳步用心去看。説到這裏,各位朋友或許會問:我們到底要怎麼觀賞呢?

麗江古城導遊詞3

尊敬的各位遊客:

你們好!

今天我們要遊覽麗江古城,希望你們能在麗江古城留下美好的回憶!

各位遊客我們正漫步麗江古城,大家看,我們周圍是鱗次櫛比的納西風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國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還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着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銅器,一直都是廣大遊客為之稱道的。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吧,可千萬別掉隊呀!

遊客們,你們知道不知道麗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説道木府,傳説中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牆。中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遊記中寫道“宮室麗,擬於王者”“民房羣落,瓦屋櫛比”是對當年麗江故都之繁榮景觀的寫照。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麗江古都一日遊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玩的開心嗎?還要注意環保,不要亂丟垃圾。希望下次還能為大家做導遊!

麗江古城導遊詞4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要遊覽的景點是號稱“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我們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的麗江古城。

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李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台,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説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説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説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説,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江澤民同志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説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納西民族,則是古代南遷羌人的後裔。在千百年的悠長歲月裏,他們辛勤勞作,築起自己美好的家園。

這裏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一般認為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國時,就曾駐軍於此。由此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裏,麗江地區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其間,曾遍遊雲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遊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羣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餘户,可見城鎮營建已頗具規模。

從麗江北眺,是高聳雲天的玉龍雪山,景緻雄奇變幻。民謠説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裏素有“動植物寶庫”的美譽,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庫。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户蜿蜒而去。這股股清流都來自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

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衞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潔。

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温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小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户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

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這裏的酒吧有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裏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

有舊友新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裏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字來源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

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為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説法,一種説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説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為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説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着人和陽光的餘温,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粧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着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户外活動便是作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幹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閒了下來,這一閒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説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於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築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數院等建築風格,並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裏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

雖説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託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願。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

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為着名。其中,《白沙細樂》為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着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麗江納西古樂曾應邀赴歐洲多國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和讚譽。由於樂隊成員多是來自民間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

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為載體,以東巴經為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着納西族漫長曆史發展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幷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為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敍説明覆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着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為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在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納西古樂保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為“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

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為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台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為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着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00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着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為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為古代納西族“百科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好了,關於麗江古城的介紹就先到這了,剩下的時間大家請盡情的欣賞古城風景,在欣賞的同時呢別忘了保護古城的環境。

麗江古城導遊詞5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麗江古城之旅的導遊段文濤,你們可以叫我段導遊或者小段導遊,注意嘍!因為這裏是世界文化遺產,所以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也不要在地下亂丟垃圾,我們要把這美麗的環境留給更多的人。我就説到這裏了,開始我們的麗江之旅吧!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門前的大牌坊,上面清楚的刻着“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十個大字,牌坊的西方是兩個已有千百年歷史的水車,這兩個水車,雖然很古老,但仍然在那不停的轉着,發出“吱吱”的響聲,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水車的旁邊是幾個銅人,你説雕刻的像不像啊,其實他們並不是雕刻的,而是真人裝扮而成的。

繼續往前走,你會聽見一陣歡聲笑語,看!那有許多人在着篝火跳舞呢,其實這裏就是聞名中外的四方街,周圍是根據四合院造出的客棧,如果想休息的話,可以去喝喝茶,享受一下愜意的生活。

穿過小巷,繞過小溪,我們現在來到了麗江古城著名的冬瓜……不對!是東巴許願風鈴,它是由一條紅線、一頂草帽,一個木牌組成的,一邊刻刻着冬瓜……對不起,又説錯了,是東巴象形文,另一面面可以寫下自己的願望,你再來看的時候不用擔心牌子找不到了,掉下來的牌子會被工作人員移放到獅子山公園,你可以去那裏尋找自己留下的足跡。

銅人、四方街……是不是讓你流連忘返呢?祝你們在麗江古城玩得開心,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何,大家可以叫我何導遊,我們這次要去的地方是麗江古城。

朋友們,麗江古城是中國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羣,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最高的樓也不過三層,有大大小小許多店鋪在裏面經營,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

走進大門,就是一個大廣場,廣場四周有許多條小路,我們選擇中間的小路走吧!走進小路,就會看到兩側有許多的小店,有的賣鼓,有的賣一些小紀念品,還有的賣衣服……你們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商品帶回家的。路中間時不時會讓出一條道來,那是因為有牽着馬兒經過。

沿着小路向前走,眼前就是四方街,裏面真是人山人海啊!有許多人爭搶着要進去看看到底有什麼東西,我們也走進去看一看吧!

聽!那一陣陣歡快的打鼓聲,正是小店的老闆在表演呢!那聲音就像天籟之音,好聽極了!

目前的路程已經走到一半,瞧!右側有一條小巷,叫做“美食一條街”,裏面有各種各樣的小吃,任你挑選,特別是麗江地道小吃——包漿豆腐,顏色白中帶橙,味道極其爽口,咬上一口就能感覺如同仙境一般美好!

我們現在往那一個小廣場上走過去,廣場中間圍成一個圓圈,我們走上前去看一看吧!中間有一個小孩子,騎着一匹駿馬,後面還坐着一個大人,專供遊人們觀賞,然後收他們的錢,這是麗江古城裏常見的景象。

好的,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但是要注意不能亂丟垃圾,破壞公物。

遊客朋友們,今天的遊覽很快就要結束了,我們就要離開美麗的麗江了,希望下次能再做你們的導遊,歡迎下次光臨!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7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説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説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説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少數民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 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衞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麗江古城導遊詞8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美麗的麗江古城。我代表我們“神遊”旅行社誠摯地歡迎你們家到來。我是今天的導遊員,我的名字非常好記,徐悲鴻的“徐”,大家叫我小徐就行了。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儘管對小徐講,小徐時刻待命為大家服務。

大家是不是第一次到麗江來啊?(是!)好,我們現在就去揭開麗江神祕的面紗。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與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少數民族的故鄉。

麗江古城導遊詞9

各位嘉賓,

此刻x將要帶大家去遊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x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户户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那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並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台,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説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當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説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説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日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構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説,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之後右邊是寫有主席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我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

麗江古城導遊詞10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任思綺,大家可以叫我任導遊。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將帶大家遊覽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請大家注意,要做文明遊客,不要亂扔垃圾,也不要亂塗亂畫,祝大家旅途愉快。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古城口,映入大家眼簾的是兩架古老的水車,它們常年地轉着,那吱吱的聲音似乎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看,那邊有兩個銅人,你們説雕得像不像?其實呀,那兩個銅人是真人打扮成那樣的,專門和大家拍照片留作紀念。

朋友們,來到麗江古城,你一定要看看東巴許願風鈴,它是由一根紅繩、一頂草帽、一塊木牌組成的,傳説只要你在木牌上寫上你的願望再掛起來就可以實現。

大家一定很期待下一個景點是什麼吧?大家看看腳下,這些路是用青石板鋪成的,今天剛下過雨,所以請大家小心地滑。大家是否聽見流水的聲音呢?那就是古城中很有特色的小橋流水,這水很清,清得能見到水底的沙石,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座小木橋。小溪旁邊有許多,的古代式建築那些都是客棧,它們的裏面都是按照四合院設計的,進入裏面就像真的穿越到古代一樣。沒事兒的時候還可以到院子裏喝喝茶,就像那句詩:小橋流水人家,多麼愜意的生活呀!

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讓我們一起去麗江著名的四方街。看,許多人圍着一個大火盆在跳舞呢!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的話還可以到那邊的商店裏看看那些民族特色飾品。

麗江古城的水車、銅人、街道……樣樣都美,是不是讓大家流連忘返了呢?希望大家能記住古城的神祕和古老。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到這兒呢,麗江古城就游完了,朋友們,有緣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11

大家好!我是導遊王瑩如,歡迎大家來到這美麗的麗江古城,請大家多多關照。好了,我們開始進入麗江古城散散步,請大家跟我來!

走進麗江古城,來到了這裏的大街,一陣風拂過,一股清新的空氣穿入鼻子,使人神清氣爽。大家看!納西風格的民居密密麻麻,清清的溪流穿街過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數不清的垂柳在清風中左右搖晃,似乎麗江古城的花草樹木們歡迎大家的到來。還有更美好的,讓人拭目以待的古城商品哦!大家一定要跟緊我!你們看看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光亮的各式各樣的銅器樣翻新的各色皮革時裝,一直都是廣大遊客所稱道的。這麼精緻的商品,大家是不是想觀賞觀賞呢?好吧,那我們就分散一會兒,各自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十五分鐘後在原來地點集合,記住!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散吧!

相信大家剛剛的購物是很愉快的,現在就讓我們繼續行程吧!麗江古城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是歷史的見證。説到木府,據説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守若加上框,就成了“困”,木木府便因忌偉而不設城牆。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麗江古城一日遊就到此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我相信回答是:我們肯定開心啦!明天,還有更美的風景等着我們。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我們明天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12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姜,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姜,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度這快樂的時光。

請大家跟我來,這裏是麗江古城,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它地處雲貴高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遠近文明的集市和重鎮。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古城看看。你可能會驚奇地問:“咦?怎麼沒有城牆呢?”告訴你吧,麗江古城是沒有城牆的,這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因為古城的納西族首領姓木,建造城牆就變成了“困”字。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小橋流水、垂柳等無處不在。

前面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四方街如同蛛網般交錯着,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出路,四通八達。四方街的道路是由五彩石鋪成的,勤勞智慧的雲南人用這些石頭鋪成了一幅幅形狀各異的圖案,欣賞的同時,還會減輕你們旅途的疲勞。四方街的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廉、應有盡有,特別是滇南特色小吃,十分美味,大家可以一飽口福。

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據説每天晚上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河水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給龍王指路,不僅能保古城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在以後的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最後,大家切記一件事:假如你在古城內迷了路,有一個最捷徑的方法--那就是找水源,順着河水逆流而上,就找到了出發點。

麗江古城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説也説不盡,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歡迎下次再到麗江古城遊玩。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1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麗江古城。也許遊客們會問我,城門在什麼地方。其實,麗江古城是沒有城門的,這是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在麗江古城裏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納西族的,所以頭領的本人也是納西族的。)姓“木”,如果加上城門和城牆的意思就是“困”字了,所以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沒有建築城門和城牆。

麗江古城位於麗江壩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獅子山,東南面臨數十里的良田闊野。麗江古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這裏歷史文化氣息濃厚,像納西古樂,白沙壁畫,東巴文字,白沙細樂,都藴藏着豐富的文化。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它還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非常特別。這裏的少數民族,有白族,彝族,藏族,傈僳族,普米族等等,説到這我想問一下大家,這裏居住最多,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什麼族呢?呵呵,是的,是納西族。納西族的建築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們會在今後的行程中帶大家去參觀納西族人民居住的房子,瞭解他們的生活。

遊客們,我們現在來到了麗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這條四方街如蛛網般交錯的,東南西北各有一條出路,這樣説明這條四方街很繁華。地面是由五彩石鋪成的,所以非常堅固,如果你用腳踏上去,就會發出非常清脆的聲音。四方街上的客棧(酒店)都是沒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棧(酒店)上轉幾圈,你絕對會知道這些客棧的不同之處。

這有一個傳説。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三姐妹,大姐怒江愛發怒,二姐瀾滄江愛着急,三妹金沙江嫻靜。父母要把三姐妹嫁往西方,金沙江暗約兩個姐姐往南逃去。來到麗江石鼓鎮,兩個姐姐執意繼續南遊,金沙江卻立志去太陽升起的東方,就告別姐姐,轉身向東去,於是形成了“長江第一灣”。父母派玉龍、哈巴兄弟追逃的三姐妹。兩兄弟來到麗江白沙,面對面坐着擋住去東方的路。兩人跑累了,約定輪流守候,誰放走姐妹就按家法問斬。輪到哈巴守候的時候,玉龍睡着了。金沙江見狀,就放輕腳步,唱起優美的催眠歌。她一連唱了十八支,哈巴聽着也睡着了。金沙江乘機從他們的腳掌間溜了過去。玉龍醒來,見金沙江早跑到東方去了,而哈巴還在酣睡,只好按家法砍下哈巴的頭,轉過背痛哭。兩兄弟從此化成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哈巴的頭變成一塊巨石落在江中,形成虎跳峽,而金沙江唱的十八支歌變成了虎跳峽的十八灘。

到了麗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燈喲!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麗江古城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説每天夜晚,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玉河水巡遊古城,點放一盞河燈為龍王指路照明,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佑而在今後的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這個傳説。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 麗江古城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美麗,説也説不淨,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細細遊賞。這次大家玩得開心嗎?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機會我還帶你們來再次目睹麗江古城的風光!

麗江古城導遊詞14

大家好,歡迎來到麗江,我是你們的導遊黃思祺,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麗江古城,大家跟我一起出發吧!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麗江古城是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光滑潔淨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麗江古城是一座具有人文氣息的小城,明亮的陽光下總會有步履緩慢上了年紀的納西族老人悠閒踱步他們對身後的目光視而不見,不屑一顧,。麗江古城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鋪的大多都是紅色的礫巖,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不會飛灰,石上的花紋自然雅緻。

大家看,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木府。木府是古城內的古代建築,原為明代麗江土司衙門的府邸,是當時麗江地區政治,文化中心。“北有故宮,南有木府。”跨過清水汨汨的

流水小橋,突見一座木碑坊赫然立於土木瓦頂居民之間,跨進硃紅的木府大門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開闊的地面上巍然聳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漢白玉基座雕刻精美。

麗江,一個悠閒自在的城市,我們可以在長着青苔的石板路上走走停停,看老房子檐上掛的紅燈籠,我們可以在小院裏的長椅上曬一個下午的太陽,一米陽光,一灣春水,一片青瓦,恢宏的氣勢,使人恍若置身於皇宮之內。

大家好好地享受吧!

麗江古城導遊詞15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

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青嚴茜,你們可以叫我小青。今天我們要去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於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公元13世紀後期。古城海拔2400餘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樑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樑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公元14~19世紀。

古城裏的五鳳樓始建於明代公元1601年,樓高20米。因其建築形制酷似五隻飛來的綵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還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麗江的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遺產。麗江古城包容着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是研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拜拜。

標籤: 導遊詞 古城 麗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8yzeg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