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西藏藥王山導遊詞

西藏藥王山導遊詞

今天我們參觀的藥王山位於拉薩市內,與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咫尺相對。市內的一條主要幹遭從兩山之間通過。過去沒有公路的時候,兩山由一座白塔相接,底層是門洞,為拉薩城的門户。20世紀60年代,拉薩市擴建,拆掉了佛塔,幾十米寬的柏油路拉開了兩山的距離。有人認為斷了神脈,曾想法用經幡將兩山連接起來。每到藏曆年來臨的時候,虔誠的信徒們都要來此將新梧掛上。現已重新以塔相連。

西藏藥王山導遊詞

這裏我順便給大家説説拉薩的藏曆新年。藏曆新年是全年第一個節日,人們製作各種精美的神佛像前的供品“堆嘎”和“切瑪”。“堆嘎”,是由形狀不同的油炸麪食壘起的供品;“切瑪”,是木製彩鬥,內盛糌粑、麥粒,上插染色青稞穗.雞箭花、日月牌。兩側再擺上彩塑羊頭、藏紅花水、綠茵苗的青稞苗,於是滿室充盈着吉祥、歡樂的春天氣息。門前的空地經過平整,用白土撒成吉祥八寶圖案。藏曆十二月二十九晚上家家要吃麪疙瘩宴,然後便是驅鬼。新年正月初一在折嘎藝人大聲呼喊“拉傑羅!”(神勝利了)開始,人們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戴着最珍貴的.手飾,捧着切瑪.互相敬獻哈達,敬青稞酒並互相祝福扎西德勒,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人們邊歌邊舞邊喝,家家扶得醉人歸,拉薩成了歡樂的海洋。

好了,言歸正傳,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藥王山。藥王山上現存的一片廢墟原是門巴扎倉(即藏醫學院),也稱藥王廟。藥王是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化身,相傳能醫治百病。從吐蕃時代西藏民間出現藏醫算起,這門古老的學科已歷經2000多年的磨礪。公元7世紀,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時候,從大唐帶去了漢文化,其中有本醫書叫《醫學大典》,以後金城公主再嫁吐蕃,又帶去了醫書《月王藥診》,中醫的一些理論和方法逐步融會到藏醫之中。公元8世紀,著名醫聖字妥薩瑪.元丹貢布到印度學醫,繼承發展了中醫和印度醫學,著書《四部醫典》。藥王廟集中了一批學識淵博的藏醫,大約在17世紀發展為藏醫學府,府上的高僧亦為達*喇*的保健醫生。20世紀60年代以後,原屬於藥王廟的藏醫院合併到門孜康,成為現在的藏醫院,其門診大樓就在大昭寺的西面的宇妥橋附近。為紀念藏醫的始祖,那條路命名為宇妥路。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這座洞窟似的小寺廟,叫查拉魯普。相傳,它頂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鄉時向東方膜拜的地方。洞窟開鑿於松贊干布時代,巖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史書《智餚喜宴》記載為鬆贊千布王妃如雍所刻。在大量的佛像與菩薩像中,北面石壁上還雕有鬆贊千布與文成、赤尊兩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祿東讚的造像。

現在我們前往藥王山西側的摩崖石刻。這是拉薩有名的一處室外景觀,山體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數千個大小佛像,人稱“千佛崖”。相傳,這裏最早的石刻佛像是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的作品。據五世達*喇*所著《西藏王臣記》記載:一日松贊干布來到紅山,見到六字真言幻影從山中自然顯現,他當即沐浴淨身,默默祈禱。隨後,又於六字真言放出的光芒中看到觀世音菩薩、度母、馬頭金剛等佛像,於是他請人依照自然所現,在巖石上雕刻出佛和菩薩的像以及六字真言。“六字真言”,這是藏傳佛教最著名的祈禱語,音譯為“喳嘛呢叭咪眸”千百年來被視為佛教祕密之蓮花部的“根本真言”。“喳”,表示“佛部心”,“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説此寶來自龍王腦中,若得此寶珠,人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叭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蓮花一樣純潔無瑕;“眸”,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在藏族地區.“六宇真言”隨處可見,克耳可聞。他們把六字真言看成是一切經典的根源,循環往復不斷念誦,就可以消災積德,功德圓滿而成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2j2qw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