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導遊詞 >

烏鎮導遊詞(精選11篇)

烏鎮導遊詞(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有必要進行細緻的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烏鎮導遊詞(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烏鎮導遊詞(精選11篇)

烏鎮導遊詞1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xxx。今天我們要遊玩的地方是位於浙江桐鄉市的烏鎮。

江南水鄉——烏鎮,它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烏鎮還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遊客們!我們現在已經到達烏鎮了。你們是不是感覺到了一種古老的氣息?是的,因為烏鎮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所以很容易給人帶來古樸的感覺。走,我先帶大家去做烏鎮著名的烏篷船吧!

烏篷船是烏鎮的一種特有的交通工具。它可以做人,還可以在船上賣蔬菜、水果,一船幾用,話不多説,上船啦!遊客們,上了船之後視野是不是更加廣闊了呢?對呀,坐在船上就能很清楚地看見兩岸的優美風景:拱形的石橋,平坦的石板路,河邊洗衣服的勤勞婦女,構成了一幅小溪流水人家的優美畫卷。

坐完了烏篷船,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歷史悠久的制布作坊吧!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種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印花,又稱靛藍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曆史。最初以藍草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是用豆粉,合成灰漿烤藍,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帶回去留作紀念。

遊客們,今天的旅程在我的陪伴下過得怎麼樣?大家還滿意嗎?請注意哦,在遊覽的時候請不要亂丟垃圾,願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烏鎮導遊詞2

烏鎮位於浙江省北部,京杭大運河西側。地當水陸要衝,俗稱兩省(浙江,江蘇)、三府(嘉興,湖州,蘇州)、七縣(烏程,歸安,崇德,桐鄉,秀水,吳江,震澤)交界之地。

烏鎮原以市河(車溪)為來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清朝文人施曾錫所作《雙溪竹枝詞》:“苕溪清遠秀溪長,帶水盈盈匯野礦,兩岸一橋相隔住,烏程對過是桐鄉。”正是源當時烏青二鎮地勢的形象寫照。據烏青鎮志記載,春秋時此地為吳疆越界,秦漢為烏程由拳分境,唐鹹通年間始正式稱鎮,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兩鎮,解放zd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

如今,烏鎮不僅是浙江有名的水鄉集鎮,而且成了國內外研究茅盾著作的專家學者嚮往的地方。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烏鎮經過整修建設,將更添秀色。

烏鎮導遊詞3

各位遊客:

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烏鎮遊玩,我是導遊小劉。好了,我們馬上進入烏鎮了,大家排好隊跟緊我。

大家應該知道烏鎮很出名,既然烏鎮這麼出名,想必大家對烏鎮的來歷也一定非常好奇。烏鎮在南宋以前,以現在鎮中的車溪為界分為烏鎮和青鎮兩個鎮。河西的烏鎮屬於湖州府,河東的青鎮屬於湖興府。關於:“烏鎮”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小故事:傳説在唐朝時,漸江刺史李琦想割據稱王。這位吳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的李琦的軍隊節節敗退。最後烏贊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阱裏。當場被人射死。烏贊忠君愛國的精神感動了所有百姓。大家為了紀念他,就用它的姓氏來作為鎮名。

接下來去參觀矛盾故居,書院跟故居只有一牆之隔。矛盾故居在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桔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矛盾的曾祖父購買的,稱“老屋”。

好了,剩下的時間就交給你們,可以自己拍拍相,留下美好的記憶吧!

烏鎮導遊詞4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小劉。今天我們要遊玩的地方是位於浙江桐鄉市的烏鎮。

江南水鄉——烏鎮,它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淳樸秀美的水鄉風景;風味獨特的美食佳餚;繽紛多彩的民俗節日。烏鎮還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遊客們!我們現在已經到達烏鎮了。你們是不是感覺到了一種古老的氣息?是的,因為烏鎮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所以很容易給人帶來古樸的感覺。走,我先帶大家去做烏鎮著名的烏篷船吧!

坐完了烏篷船,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歷史悠久的制布作坊吧!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種藍印花布是傳統的鏤空版白漿印花,又稱靛藍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曆史。最初以藍草染料印染而成。藍印花布是用豆粉,合成灰漿烤藍,採用全棉全手工紡織、刻版、刮漿等多道印染工藝製成。大家可以購買一些,帶回去留作紀念。

遊客們,今天的旅程在我的陪伴下過得怎麼樣?大家還滿意嗎?請注意哦,在遊覽的時候不要亂丟垃圾,願你們玩得開心,玩得盡興!

烏鎮導遊詞5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水鄉古鎮——烏鎮,今天就允許我作為一個地道的小烏鎮人帶您遊一回我們美麗的烏鎮吧!

走進烏鎮,您會驚訝地發現,這裏完整地保存着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牀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我想水上城市威尼斯也不及如此吧。走在那用青石板鋪成的狹窄的小街上,你會看到兩邊各式各樣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鄉民,親切至極。要是您來我們烏鎮正是那多雨的春季,那晰晰瀝瀝的雨絲從藏青的瓦楞裏成串成串地往下滴,在石板路上發出叮叮咚咚的清脆響聲,亦景亦畫,讓您恍若隔世。

説到烏鎮的景點,除了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雙橋等,我得向您隆重的介紹一下茅盾故居了。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是我國的文學巨匠。此處房屋是他成名後用稿費自行建造的一個住所,茅盾故居是迄今中國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老屋臨街靠西的一間房是茅盾曾讀過書的家塾,故屆內部的佈置簡單,卻散發着沈家世代書香特有靜雅之氣。

對了,帶您逛了這麼一大圈,您的肚子也該餓了吧。別急,下面我就向你介紹一下我們烏鎮的美食吧。在烏鎮,您隨處可以看到烏鎮的特產,如:姑嫂餅、烏鎮羊肉、薰豆茶、三白酒等,其中尤以“姑嫂餅”最為出名。關於“姑嫂餅”這個名稱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典故呢。據説在一百多年前,烏鎮方家名叫“方天順”的夫妻茶食店,祖上學得一手製作酥糖的好手藝。只可惜這手藝只傳媳不傳女,日子久了,自家姑娘不免會產生嫉恨,故將一包鹽抖進了製作餅的麪粉缸內,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尷尬。誰知第二天此餅味道鹹甜適口,更得顧客的喜愛,由此得名“姑嫂餅”,並一直流傳至今,是遊人必嘗的烏鎮美味。

朋友們,接下來我們一起去參觀遊覽吧!

成老師:朱牧謠同學可真是一位出色的小導遊,把水鄉古鎮枕水人家的結構特色描寫得淋漓盡致。我們説旅遊少不了吃,小朱導遊還不忘通過故事向大家介紹烏鎮的美味——姑嫂餅,真不錯!

同學季雅柔:讀了朱牧謠的習作,讓我對水鄉古鎮——烏鎮有了更深的瞭解。

烏鎮導遊詞6

正中供奉的為東嶽大帝,相傳東嶽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嶽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在,在左右配殿內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遊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

我們烏鎮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地稱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裏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可卸下來,稱為“德檻”。跨過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着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聖旨皇榜的。

那麼既然是肖家廳又怎麼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孃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娶了烏鎮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於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於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於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烏鎮的鄉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現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緻,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裏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裏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佈置的,正廳的牆上高掛着“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的竹子圖則象徵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後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着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那麼小白菜怎麼會住在這裏呢?據説,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後,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於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麼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説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願,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

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餘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麼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後,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後再進庵堂,以還其心願。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説這裏的後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築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匯源典當行

看過了精彩的皮影戲,下面將要前往的是一家老字號的典當行“匯源當鋪”。

匯源當是烏鎮首富徐東號的第九代徐渙藻所設,它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舊時烏鎮是一個兩省三府七縣交接之地,經濟繁榮,故而典當行也特別多,最多時達十三家,後經時代的變遷,典當行也曾消失了幾十年。現因旅遊的開發,使這家古老的典當行又恢復了往年的面貌。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高牆上特別醒目的“當”字,這牆稱之為照牆,它有兩種含義,其一它是一個玄關;其二是因為進入當鋪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認識的人看到,所以設牆擋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年的商家已經考慮到了顧客的心理。

當鋪的櫃枱特別高,有1.8米,在古代的時候有些當鋪的櫃枱比這還要高,可達2.0米呢。那麼您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建這麼高?其實呢這是為了使當鋪的朝奉先生居高臨下,讓他氣勢凜人面對顧客,可以更好地壓底價格,而且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避免打架鬥毆。這邊請,我們去裏面看一下。

一進門,我們便看見在西牆邊有一張特別的牀,這便是卷當牀,它是用來整理一些典當衣服和物品的。在卷當牀的兩邊我們看到了兩股麻繩,這麻繩便是用以包紮典當物品的。

在這邊有一塊特別的木牌,被稱之為望牌,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日曆表。望牌一、三兩行採用了《千字文》中的十八個字,這些字是可以移動的,為什麼採用十八個字呢?那是因為舊時典當物品最長的時間就是十八個月,每個字代表一個月,物品存放了一個月後對應的字移過一格,移到十八格後,此物未能贖回,店主即可自行處理。

烏鎮導遊詞7

各位遊客:

大家好!

馬上我們就要來到著名的烏鎮,遊玩的時候請注意安全,不要拍照珍貴的文物。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於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鹹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後,統稱烏鎮。

大家馬上就要來到逢源雙橋,逢源雙橋對面是高杆船,大家可以觀看雜技表演。再往前走,我們就會來到三白酒坊和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在烏鎮上是小有名氣的。因為三白酒很獨特:喝第一小口,感覺涼涼的;喝第二小口,感覺甜甜的;喝第三小口,感覺酸酸的。然後去東市河南邊的美人靠上坐一坐,覺得自己變美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代一位和西施一樣漂亮的美女來到了烏鎮,見這兒沒有椅子休息,就修了一段靠椅,並在上面刻上花紋,這就是美人靠。

大家繼續往後遊玩,有什麼不知道的事請問我,再見了,遊客們!

烏鎮導遊詞8

大家好,歡迎來到浙江烏鎮!我叫小韓,大家叫我“韓導”就可以了。我今天負責向大家烏鎮的具體情況。在開始之前我先宣佈幾項注意事項:一是不要在車上抽煙;二是愛護環境;三是時間較緊,一定聽從韓導的安排;四是大家有啥要求一定要向我提出。預祝今天遊玩愉快。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為二省三市交界之處,從杭州出發走高速公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乘坐高鐵則只要22分鐘,相當便捷。烏鎮歷史悠久,六千多年前,烏鎮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裏。烏鎮的名人大家數不勝數,自古名人薈萃學子輩出,而這其中近代最著名的.恐怕當屬文學巨匠茅盾(原名沈雁冰),他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文化部長,其小説如《子夜》、《春蠶》、《林家鋪子》等是“五四”以來優秀文學的典範。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樑、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一天中最美的時候是清晨與傍晚。清晨,河道上會漫起薄薄的霧氣,彷彿夢境。傍晚,夕陽西照,遊人散盡,一個生活着的烏鎮出現於眼前。

烏鎮景美人更美,希望通過一天的瀏覽給大家留下美好印象,也希望下次再來。

烏鎮導遊詞9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X,你們可以叫我X導,祝我們今天的旅程愉快。

烏鎮是個美麗的地方,烏鎮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河上有許許多多的船,叫烏篷船。這種船很大,一船就能乘十多個人,大家可以上去玩玩。注意,小心一點,別掉到河裏。烏鎮的每條小路旁邊都有烏鎮特有的小吃,大家可以去買點嚐嚐。注意,這條小路很窄,大家別擁擠!你們別看這條小路很窄,裏面啊,還有一個傳説呢:很久以前,這條路本來很寬的,但,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在這裏住着一位大漢和他的妻子,本來很幸福的。可有一天,大漢的妻子為大漢做了一件衣服,大漢不穿,就吵起了架。大漢一生氣,就把這條路想方設法的變小了,大漢的妻子就和他分手了。多麼可惜的一個家庭呀。

下面我再給大家介紹最重要的遊,讓大家把握重點,等會遊覽時做到有的放矢。剛剛説了,烏鎮是大文學家茅盾的故鄉,那麼茅盾故居自然是非去不可的。到了水鄉遊覽不外乎是看建築,品民俗。而“臨街枕水,粉牆黛瓦”是水鄉建築的共性,我們既然到了烏鎮就得看它最有特色的東西。烏鎮的建築特色都集中在鎮頭的修真觀和古戲台上了。所以大家等會第一個景點修真觀一定不要錯過。觀裏有景點講解員給大家講解,我會大在進去的時候在門口把景點的門票發跟各位。參觀完第一景點以後,大家願意跟我一起遊覽的就跟我一起,不願意跟我一起打算自由活動的就可以自由活動了。我們再回到遊的介紹上來。俗話説的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我們南京離烏鎮估計有個5百里,所以民俗就更加的不同了。而烏鎮在民俗方面正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觀賞的平台。鎮裏設有江南木雕陳列館,宏泰染坊藍印花布陳列館,江南百牀館,民俗館等多個展館。等會小王會帶大家一一參觀。

各位朋友,接下來,讓我們走進烏鎮的大圖畫吧!這些圖畫,可都是人們一代一代的雕刻下來的,現在,就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這些圖畫啊!

各位朋友,站在烏鎮的盡頭,日出也是十分有特色的。早晨,太陽露出了娃娃臉,十分調皮可愛,慢慢地,慢慢地,太陽越長越大,終於長成了一個成年女性。

各位朋友,今天我們的旅程結束了。祝大家玩得開心,希望下一次還能當你們的導遊。

烏鎮導遊詞10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導遊蘇杭,烏鎮西柵由我為你們講解。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相對於東柵而言開發較晚的西柵景區,相比於東柵傳統的旅遊方式,西柵景區更多的是偏向於休閒度假,因此西柵除了保存着古老街區的原貌外,現代化服務的民宿住宅特別多,這是西柵很大的特色。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位於浙北桐鄉市杭嘉湖平原上,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

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於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鹹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後,統稱烏鎮。鑑於烏鎮有大量的經典明清建築羣尚待保護修復,烏鎮古鎮保護一期工程成功運作後,開始逐步更大更深層次地對二期西柵進行了規劃,從2003年開始,啟動省級重點項目烏鎮古鎮保護二期工程(西柵景區),投入十億元巨資對烏鎮西柵實施保護開發,保護工程實施範圍近3。4平方公里,是東柵景區的3倍多。

烏鎮西柵是依着一種現代文化觀念重新打造的古鎮,顯然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施工。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但顯然是源於歷史生活又高於歷史生活的。它像是江南古鎮,但顯然是理想中的或者説是文化想象中的江南古鎮。是更美了,但不是當年的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烏鎮。當年的烏鎮已經烏有,現在的烏鎮應該是一個“莫須有”的烏鎮。

現在大家跟隨我進去看看吧!

烏鎮導遊詞11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鹹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為何稱為烏鎮呢?原因有很多,最為真實的原因是烏鎮的土地非常肥沃,色澤較黑且地勢比周圍高,所以古時叫做“烏墩”。後來唐代是正式建鎮,所以稱為烏鎮。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於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於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併,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1991年,烏鎮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於 2001年1月1日正式開放的,現已被評為國際四A級風景區,全國20個黃金週預報景點之一。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保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現在景區裏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並沒有因為旅遊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來怎麼生活現在幾乎仍然怎麼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着的古鎮!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着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説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於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後,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字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隻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別於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於杭州的胡慶餘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餘創建的,並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裏,在櫃枱四周約有300多隻藥材櫃。

看完藥店接着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説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後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着350多户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乾淨,因為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裏都是有水也有電的,並家家户户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污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裏了,因此旅遊的開發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境。

標籤: 導遊詞 烏鎮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daoyouci/02jyx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