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策劃書 >

會議策劃安排的內容

會議策劃安排的內容

一、會場預約

會議策劃安排的內容

我們將根據您的需要,為您具體分析各種情況作出最完美的策劃;我們將根據會議的級別,為您選擇會議舉辦地;我們將根據會議對周邊環境的要求,為您確定具體舉辦地點;我們將根據會議的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將會議劃分為幾個分會場,選擇分會場的地點,並提前為您預約。

二、負責會場的佈局,設備安裝調試

我們將根據會議的具體情況,為您設計並安排會場的佈局,細緻周到地設計好所有的細節;我們將根據您的需要,為您提供會議所需要的所有設備,並提前安放在指定位置;我們將根據您的需要,提前為您調試好設備,並進行演練,確保會議的順利進行。

三、印刷材料的設計製作

我們將為您的會議提供宣傳冊等印刷品設計、生產一條龍服務;我們將根據會議的具體需求,設計印刷品的樣式、內容、選擇圖案;我們將會為您的印刷品指定專門的廠家生產以及印刷;我們將根據您的需要,提前把印刷品送到會場或指定位置.

四、參會者的接送

我們將根據參加會議者的具體情況以及人數多少安排相應的車輛;我們的專車將會提前在指定位置等待參會人員,把參會人員迅速、安全地送到會場或下榻酒店.

五、參會者的餐飲

我們將根據參會人員的喜好,為您預定各種形式的餐會:西餐、中餐、自助餐、宴會等等;我們將根據參會人員的具體情況以及會場和下榻酒店的地點,為您推薦不同的用餐地點.

六、參會者業餘時間的安排

我們將根據參會人員的喜好,為您設計不同的休閒方式;我們可以為您設計專門的旅遊線路,方便您的出行;我們將為您介紹下榻酒店附近的娛樂設施,供你選擇.

依託我公司強大的信息資源和服務體系,本公司在承辦各種會議方面具有獨到的專業優勢,我們能夠為客户提供吃、注行、娛、購一整套完善的會議策劃實施方案;從主題創意、內容策劃、參會人員的邀請、會場設計安排、接待宴請、媒體支持及政府關係協調等等,事無鉅細,我們都一一安排。

國際會議的策劃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每一個國際會議都是一個系統工程,只因各自的層次高低不同、規模大小不一而迥異。從鄰近各國,甚至世界各地,調兵遣將彙集數十人乃至數千人至某地參加一次國際讎已屬不易。會議中,既要使代表們能開誠佈公,暢所欲言,又要使會議的高座雄辯中保持一致,善始善終,更費周折。何況國際會議的與會者都有一定的身份,不是專家教授,便是社會賢達;不是商賈鉅富,便是部長大臣。如會務安排發生差錯或生活接待有所疏忽都會造成不良的國際影響,使組織者感到尬尷,使代表們感到遺憾。國際會議還是個跨行業、跨部門的工作,從外事到旅遊,無不一一涉及。它必須有許多單位的密切配合與合作,層層負責,環環扣緊,才能事竟於成。進行這樣的系統工程,如不事先預作周密的策劃,而是“跟着感覺去走”,走一步看一步,就難保不出問題。對國際會議要預做認真策劃的目的是:

一、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有了策劃,什麼時間完成什麼,完成到什麼程度,由誰來完成,便心中有數,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加強時間觀念。

二、預見可能遇到的困難。未雨綢繆。策劃即使不能防止意外險阻的出現,至少能使人處變不驚,增加工作的主動性。

三、對各種需要做出估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國際會議需要充分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有了規劃才能估計到各種需要的種類、數量和出現的時間,預做準備,防患於未然。

國際會議的組織者理所當然地要認真進行策劃,其他與會人士雖不直接從事策劃,但熟悉一下國際會議的形成和內中的問題,也定會有所裨益。

策劃國際會議需要注意:

一、及早動手。通常一個大型國際會議的構思、醖釀和策劃一年前就要開始。策劃是個漸進的過程。在構思和醖釀階段中,策劃的雛形實際上也在形成,只是待籌備進行到一定階段時,人們要求看到工作設想和實施方案,正式的策劃才破繭而出。經驗表明,策劃宜早不宜遲,原因是需要留出討論、修改和審批的充分時間。

二、全面考慮。國際會議的準備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考慮周詳,避免因一時疏漏在將來造成損失。如會議主題選擇不當就可能使會議談不起來;如時間選擇不當,正值寒冬或酷暑,就會使用權與會者叫苦不迭;如會場未選合適,會議服務跟不上來,就會使會議陷於停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雖不應對策劃者求全責備,但策劃者也決不能因此而放鬆努力。特別要抓緊關鍵環節,避免出現大的閃失。

三、訂出落實的時間表。為了保證策劃能按時實施,必須訂出各階段任務的具體落實時間表。這一時間表是督促檢查的依據,也是掌握進度,調整快慢的準繩。經驗證明,掌握以下兩個環節是關鍵:

1.會議請柬發出的時間;

2.代表抵達和簽到的時間。

會議請柬的發出是會議前期準備完成的重要標誌。很難設想在會議名稱、主題、時間、地點、與會範圍及經費確定和落實之前,就發出請柬。代表的順利抵達和簽到則是會前準備已經全部就緒,會議即將開始實質性活動的另一重要標誌。因此,如能科學地確定發出請柬和代表報到的時間,並認真予以執行,其他準備工作便可一一帶動。

四、藉助他山之石。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説,國際會議還是一個相對的新事物。我們的知識有限,經驗不足,應當求助於國內外的先行者,汲取他們的經驗教訓,結合本行業、本部門、本會議的特點,加以具體策劃。別人的總結、規劃、報告都有參考價值,可以借來一閲。有時,“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也不妨一試。

對策劃國際會議的目的和注意事項有了基本瞭解之後,我們就可以就策劃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做進一步探討。

一、會議宗旨

所謂會議宗旨就是指舉辦某一特定國際會議的目標。對此,會議的主辦者都會準確和簡明的語言加以闡明。例如1981年在墨西哥舉行的坎昆首腦會議的主要目的便是:“通過國際元首和政府首腦,對全球談判和其他講台上關於國際經濟合作的其他努力,獲得認識上的真正一致,並給予積極的政治推動,以促進全球談判達成協議。”從這段文字裏,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三層意思:

(一)與會者的層次:國際元首和政府首腦;

(二)目的:促進全球談判達成協議;

(三)手段:對全球談判和其他講台上關於經濟合作的其他努力,獲得認識的真正一致,並給予積極的政治推動。

被邀請者應當根據會議宗旨決定是否與會、與會的積極程度以及自己的方針策略。某些會議的宗旨可能有悖於被邀請者的立場和主張。例如,一些西方人士就不贊成不結盟的原則,甚至認為不結盟是不道德的行為。持此種態度者便不會出席討論以肯定不結盟原則為宗旨的國際會議。如果去了,也是為了去唱反調。

同時,某些國際會議的必發起者也會訂立他人難以接受的會議宗旨使許多人望而卻步。

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的。許多時候,公佈的會議宗旨不一定能全部反映發起者的意圖。不少國家、機構和人士在舉辦國際會議時都有自己另外的不便明講但並非不正當的目的--宣傳自己,擴大影響,收集信息。這些考慮,如不過分,不足為奇。因為幾乎毫無例外,誰都想通過舉辦國際會議獲得某種好處。因此,要清楚瞭解發起者、組織者、贊助者的背景,以便準確判斷,哪些弦外之音屬正常做法,哪些是離弦走板。

有的國際會議旨在處理當前的緊迫問題--日元升值、股市暴漲、邊界衝突、民族糾紛、難民潮、過境等。這種會議往往引人注目,成為頭條新聞。某些會議的主要目的不在立即解決什麼問題,而在於創造和解氣氛。會議能把敵對方面帶到會議桌上來,本身便是國際社會的勝利。近年來,圍繞柬埔寨、中東、前南斯拉夫問題而舉行的國際會議便是例證。更多的國際會議,既不是為了解決問題,也不是為了創造氣氛,而是為了實現國際交流,包括學術研討、人才培訓、業務洽談等。此種會議往往具有氣氛和諧和進行平順的特點,其目的不在取得共同的結論,而是重在切磋爭鳴。此外,還有一種為慶祝、紀念某一歷史性事件或嘉獎某一突出貢獻而舉行的國際會議。這種會議常伴隨慶典儀式並同學術討論相結合。

國際會議的策劃者必須明確自己的會議宗旨。這種宗旨可以反映於文字上,也可以隱蔽於具體做法背後。策劃者據此確定會議的進行方式。

二、會議名稱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姓名--張三、李四、彼得、約翰。國際會議成千上萬,也各有名稱,以示區別。人的姓氏取自山川樹木、飛禽走獸、職業工種、冊封官銜。國際會議則可以得名於:

(一)所屬國際機構的名稱,如聯合國大會、國際紅十字大會、各國議會聯盟大會、扶輪國際大會;

(二)與會國所屬的集團,如西方七國首腦會議、世界穆斯林大會、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部長級會議、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

(三)與會國所在的地區,如泛美會議、非洲國家首腦會議、亞太區域和平會議、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

(四)舉行會議的地點,如舊金山會議、萬隆會議、佈雷頓森林會議、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

(五)所屬專業或職業,如世界林業會議、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國際敦煌學術會議、亞洲胸外科醫生會議;

(六)突出的國際問題,如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會議、世界人口會議、柬埔寨巴黎國際會議、關於裁軍問題的特別聯大;

(七)社會主張或政治運動,如世界反對各族隔離行動大會、亞非人民團結大會、世界佛教徒大會、國際社會常代表大會。

為了使用上的方便,國際會議常用簡稱。為此,需查核會議的全稱,以確定何所指。如“日內瓦會議”便不計其數。假若不加以限定,就無法使人對號入座。我國在50年代中期就參加過兩次日內瓦會議。一次是1954年關於朝鮮和印支問題的日內瓦會議,另一次是1955年關於老撾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國際機構召開的常會、例會通常都排以序號,以表明會議的順序並便於辨別。例如,第x屆特別聯大、第x屆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第x屆國際大會等。除序數外,人們還經常在常會、例會的名稱上標明會議的主題。例如,在“第一屆特別聯大”前又冠以“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字樣,形成意思更為完整的“關於巴勒斯坦問題的第一屆特別聯大”。

國際會議的名稱應力求簡短、易讀、易記。以為把名稱叫得越複雜便函顯得越重要的認識是沒有根據的。至少從公關的角度來看是不可取的。舉例,稱“亞太合作國際會議”便足矣。如取名“亞太合作國際會議:日、美、中新興工業經濟及東盟的作用”便嫌繁宂了。

三、會議主題

我們寫文章時總要定個題名,把文章主要內容畫龍點睛地勾畫出來。同樣,一次國際會議審議的實質問題也應通過會議主題概括出來,並儘可能反映時代特徵或問題的緊迫感。

確定會議主題,使之精確、簡明、有號召力、引人注目,是要費一番思索的。譬如説,我們要舉辦一次關於東北亞問題的國際研討會。為了使它具有時代氣息,人們開始時選用“對東北亞發展前景的瞻望”為主題。嗣後有人建議同XX年掛鈎以便更有號召力,於是改為“走向XX年的東北亞”。但也有人認為不如用“XX年之交的東北亞”,可把時間跨度拉大些。又有人説,用“二十一世紀”比“XX年”口號更響亮。但有人爭辨説“二十一世紀”長達百年,時間跨度又嫌過長。最後,眾人達成協議,採用了眾議的“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東北亞”為主題。可見確定一個會議主題有時頗費周折,需要集思廣益。

有時,在主題外還另加副題。副題用以進一步補充和説明主題。例如,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北京年會的主題是“區域經濟合作”,但“區域經濟合作”的領域很廣。為了便於討論,又加上副題“前景、優先事項和政策選擇”,使主題範圍集中一些。這就形成了一個“主題+副題”的`程式:“亞太經濟社會的區域經濟合作:前景、優先事項和政策選擇”。同樣,上面提到的“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東北亞”也可以“經濟和技術合作”等為副題,使討論更加集中。

會議東道國傾向於確定對自己有利的主題,但也應注意吸納他人意見,取得多數支持,避免借地主之便強加於人。

四、會議的層次

國際會議都有一定的層次。凡是戰爭、和平、領土、邊界等重大政治問題以及有關商貿、科技、文教等的條約及協定都需召開政府間會議來討論。於是產生了按照與會的政府領導人的身份高低劃分的國際會議,如首腦會議、部長級會議、高級官員會議等。有些問題雖不涉及整個國家利益,但也須由擁有實力和影響的權威人士來解決。於是有了所長、行長、董事長、總經理級的國際會議。出席會議的代表可以攜帶級別低一點的助手,作為副代表、助理代表、顧問、專家與會,但他本人的身份必須符合會議的要求。由此可見,國際會議的層次實際上取決於正代表的身份。這種身份可以由該代表的官階、職稱反映出來,也可以由其社會聲望、政治影響、學術地位、藝術水準面體現。

當然,國際間也有許多平民大眾的會議。這些“草根”級的會議在推動人民間的相互瞭解、友好、交流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可因為它們屬於“下層”而受到輕視。但在等級社會裏,論資排輩,以權勢取人仍是通行的做法。習慣難以打破,而屬於不同層次的人彼此間也不無隔閡。某些大人物可能不屑於同下層次的人士或低於自己的人同坐在一張會議桌上。因身份不同而拒絕與會的事情並不少見。而有些清高的民間人士也不見得願意同權勢者“合謀”。因此,從實際出發,在國際出發,在國際會議中,劃分不同的層次,予以分別對待,看來是必要的。

一般地講,國際會議都是同一層次的人的聚首。有時與會者的身份可以稍有差異,但不能相差太遠。部長級的會議須由正、副、助理部長參加。如規定是副部長級的會議,派去正部長就顯示派出國家的特別重視,代表在會議中會備受尊敬。如派去助理部長,則在排名時次序就要靠後。如派出低於助理部長的官員為代表就顯得異常,可能會受到拒絕或冷落。外交上頗講身份、地位、級別的對等。這種對等觀念也常常反映於國際會議中。

所謂層次並不一定指的都是官階。舉行一次銀行巨頭或財政部長的國際會議,受重視的程度不亞於國家元首。這些掌握了國家經濟、財政實權的人物住的是總統套間,外出時警車開道,會見者是總統、議長,講話是頭條新聞。皇親國戚所受的隆重接待也不能用職位來衡量。傑出的政治活動家、知名科學家和文壇巨星的國際性集會也會引起轟動。可見,與會者的權勢和知名度大小也是層次。

越是層次高的國際會議,接待規格也越高。為了一次首腦級的國際會議或是一次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會議,有的國家甚至不惜工本,大興土木,蓋起大廈,準備工作也由國家領導人親自抓。在財政預算、力量配備、動員程度上都可看出規格的不同。

在同一層次的會議中,對小國的與會者接待規格也應因人而異。高層次的人士低規格接待,或低層次人士高規格接待,都是不妥的。通常對代表團團長和團員,對正式代表和觀察員,對與會者和工作人員,待遇均不同。例如,所在國領導人可能僅接見代表團團長,會上發言權僅給正式代表,招待會僅邀請列入代表名單的與會者等。

標籤: 策劃 會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cehuashu/0oko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