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活動總結 >

小學秋季四課提質月活動總結

小學秋季四課提質月活動總結

為落實教委辦“真教育行動計劃”,提升學校辦學品質,促進“課程、課堂、課題、課業”的整體推進。根據教委辦通知要求,我校在11月份開展了“四課提質月”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小學秋季四課提質月活動總結

一、提質課程建設

1.嚴格執行省頒課程計劃,真正做到了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除此之外我們還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校本課程體系:(1)拓展型課程。以少年宮活動為依託,開設20個項目25個校本課程,除了本校教師外,還聘有12個校外教師來充實師資力量,學生全員參與。(2)實踐型課程。開發校內實踐基地,建設“空中農場”,現已進入第五季。《晉江經濟報》小記者站活動紮實開展。每天中午半個小時的紅領巾廣播有序開展。(3)活動型課程。整合優化大課間活動,播放具有韻律特色的進退場歌曲,開發出“小蘋果”校操、原地繞圈跑,跳繩、乒乓球、遊戲等活動項目,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

2.充分利用校內課程資源。實驗室、電腦室、美術室、音樂室、多媒體教室等是學校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的重中之重。為了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我們從人員落實、健全制度、強化管理等方面加大對這些設施的管理和使用力度,達到一室多用。

3.大力開發校外課程資源。我們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統籌規劃,先後開發了力利玩具廠、石井書院、龍山寺、安平橋景區等校外課程資源,定期組織學生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外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健康成長。

4.重視家庭課程資源的作用。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聯繫方式以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為主,以家訪、家長來訪、座談、電話、微信、學校網站等方式為輔。家長會作為家校聯繫的主渠道,學校十分重視這項工作,每次家長會前學校都要組織全校的班主任開會,集體討論家長會的內容,確定以後,班主任負責組織,各任課教師全員參與配合,家長會發言稿要上交存檔。靈活多樣的方式,提高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的積極性,家校溝通渠道通暢,家長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二、提效課堂質量

1.優化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工作中,我們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構建起了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運行機制,使課堂教學實現了“三個轉變”、“五個要讓”。“三個轉變”即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變學生被動聽課為自主、合作和探究;變單純知識傳授為三維目標並重。“五個要讓”即在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觀察的要讓學生觀察,能讓學生思考的要讓學生思考,能讓學生表述的要讓學生表述,能讓學生自己動手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能讓學生自己總結的要讓學生自己推導出結論。

2.加大聽評課力度,創新校本教研模式。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載體,是新課程實驗的關鍵環節。為此,工作中我們堅持了以下三個制度:(1)堅持領導深入課堂聽課制度。通過聽課及時調控課程實施中出現的問題。今年我們尤其突出了隨堂、推門聽課制度,聽新教師的課、聽青年教師的課、聽不同學科、不同課型的課。(2)堅持教師之間互聽、互評課制度。教師課堂實行開放,空堂的教師深入課堂聽課,互相學習。(3)堅持聽課後教研組評課研討制度。研討時要求教師談理念、談觀點、找問題、講困惑、提建議。加強專項研究,把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區域性的或普遍性的問題形成專題,通過學習、研討予以解決。

3.建立骨幹教師結對幫扶制度。學校指定教學工作突出的骨幹教師與新教師進行師徒結對,結合教委辦的.青藍工程“三同”活動,開展教師校內亮課、教學點曬課、鎮級主題研討課等活動,推動教師團隊的專業化發展。11月8日我校開展“校園亮課”活動,在此次教學點曬課活動中,我校黃鋇鈴、顏紅麗脱穎而出,在安海鎮“一師一優課”現場教學評比中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三、提升課題服務

1.紮實教研課題研究。鼓勵教師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參與教育教學研究,在教研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理論水平及教科研能力。我校現有四個鎮級小課題和一個晉江市級課題。繼續把課堂做為課題研究的主要空間,讓實驗教師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見解,運用在研究中所掌握和領悟的知識和技能,以更好地提高實驗老師的創新能力。11月9日我校開展“名師講堂”,邀請進修學校蔡福山教研員蒞校作《轉變視角,讓計算充滿生長的力量》專題講座。11月18日我校李曉君老師在泉州市課題《幫助學生獲得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策略研究》課題結題作課《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獲得一致好評。

2.加強城鄉協作聯研。積極參與晉江二實小等16所協作校聯研活動,藉助本市名校強大的教研平台,共享教育智慧。11月10日我校顏黎清老師將與二小老師同台獻課,作課《走進散文,走近泰戈爾》。

四、提倡課業減負

1.嚴格控制學生作息時間。我們把上午時間延遲到8:15,要求教師不早進教室組織教學活動、不拖堂、不佔用學生的非考試學科的課堂等。

2.學校與教師簽訂課業減負籤承諾書。通過行政巡課、不定期檢查學生書包,詢問課業量及完成時間等,及時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堅決落實“週三無作業日”,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作業,三四年級作業時間總量不超過半小時,五六年級不超過一小時。

3.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集體體育鍛煉時間不少於1小時。每天上午開展為20分鐘的七彩陽光體操活動,下午開展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保證了每天學生的活動時間都在1小時以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huodongzongjie/o3p7j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