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活動總結 >

關於教研活動總結4篇

關於教研活動總結4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研活動總結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教研活動總結4篇

教研活動總結 篇1

第二教研聯合體連片教研活動總結今天在二小學舉辦了以“練內功強素質,提高教學執行力”為主題的微型課連片教學研討活動。現對這次活動總結如下。成功之處:

一、體現了教學新理念。

授課老師都能夠認真研讀新課標,認真體會新課程理念,研究新教法,並且能夠將所學理論恰當應用到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去,演好了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學內容重應用,教學方法重探究,教學過程重生成,教學目的重創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問題讓學生自己揭示,知識讓學生自己探索,規律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習得,學習領域讓學生自己去拓寬,成功的喜悦讓學生自己去感受。

二、青年教師走在了課改的前列。

這次教研活動是可喜的,可讚的。這次講課的教師都是年輕教師。課堂上有的老師思路清晰,以景生情,營造出濃烈的書香情境;有的老師將傳統教法有機融入新的課堂上,注重知識與人文關係的和諧統一;有的恰當運用新教法較好地演繹充滿靈動的新課堂。這些年輕教師在課堂上的成功展示,也預示着我們第二聯合體將是生機勃勃,前程似錦。

三、課件“越做越好”。

本次微型課展示,所有的教師都製作了課件,跟以往教研活動的課件相比,無論從科學性,藝術性,還是適用性都上升了一個新的層次,可謂是課件製作“越做越好”,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也“越做越好”,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高質量實現。

四、重要的是收穫了過程。

現在有一種説法:一名國家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能為全國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同樣一名省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能為全省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依次類推,一名地市級優秀教師的重要標誌,是這位教師也能為地市級教師提供一堂優質的樣板課,並給同行以啟迪。我説不論哪一級別的優秀教師要誕生一堂優質課,都要付出巨大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相信我們每名教師都有類似體驗。這次微型課的展示,有的教師提前兩週就開始了研究新課標,研究教學內容,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手段,設計教法,創設教學情境,制定教學流程,試課等。並多次徵求同行意見,進行了多次的修改,才登上了講台。不論成績結果如何,在過程中我們都得到了培訓提高。參加了一次,鍛鍊了一次,積累了一次,提升了一次。這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內涵是在過程中積累出來的”這句話的含義。

五、出現的問題:

(一)基本素質方面出現的問題。

1、有的教師語言不流暢,措詞不夠準確,話沒説清楚。

(二)課堂教學方面。

1、上課時心理素質較差,表現緊張,不能夠很好地把握課堂節奏。

2、小組學習只是形式,有效性差。

3、新的教法運用得不恰當:

(1)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怎樣和諧運用到課堂上。

(2)探究性學習怎樣運用到課堂上。

4、有的教師講課只是粗線條,沒有細節。

5、板書設計過於繁瑣。

六、今後的改進措施:

做好教學設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能力與素養。在微型課教學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這樣6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教學目標的確定上,一定要明確微型課的教學目的和課堂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是教學內容的確定上,一定要體現微型課的“微”字。

三是教學方法的選擇上,一定要運用有效教學方法,使得所講授的內容能夠很好地為學生所理解和接收;

四是教學時間的把控上,既要考慮到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又要合理分配教學時間;

五是教學手段的運用上,熟練應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是能夠很好地呈現教學內容的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得教學內容能夠完整地直觀地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

教研活動總結 篇2

歲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彈指一瞬,一學期的工作也將進入尾聲。回顧這學期教研組工作進展的歷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工作雖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實。我們大班教研組工作能順利有序地開展,更離不開園領導的支持及各位教師的大力協作。本學期我們大班教研組能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指南》精神,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研模式,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動。每次的教研活動,老師們都會有計劃地準備好學習材料,認真做好會議學習討論的記錄。在不斷的學習、實踐、反思中,取得了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學實踐能力提高的雙重收穫,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注重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我們以《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為指導,並立足本園實際情況出發, 結合我們大班教研組的實際情況,深化幼教課程改革,本學期我們年級組重點研討大班主題背景下環境的創設。希望通過研討使教師希望通過研討教師能以主題牆面環境創設為切入點,探索主題牆與課程、教學、幼兒之間的多元互動,來實踐“牆壁”與幼兒的“對話”。教師要從策劃者和製作者轉變為啟發者和幫助者,從被牆飾左右的被動者轉變為引導幼兒創設牆飾的主動者,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我們本着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原則,根據教學中教師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學習、研討,讓教師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組織觀摩教學活動,針對課的優缺點進行評議、反思。使教師在研討中明確創設一種豐富適宜的物質、心理和情感的環境,讓幼兒獲得充分的學習和大量的自主活動和探索的機會。同時通過學習文章和聽取專題報告,增強教師的理論水平,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在文章的學習上,主張組內教師通過網絡收集與幼教雜誌,提供自己新學習的好文章進行理論學習,使教師之間獲得不同信息的交流。在學習中我們主張將理論性較強的文章與教師的隨筆、案例相結合。教師並結合自己的個人情感與體驗、教學實踐、幼兒個案與組內教師交流。促進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以此讓教師以理念去指導教育實踐、拓寬研究的思路,在研討中感悟學習的真諦。

二、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促進組內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成長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離不開外力的支架作用。為保證每一次的教研活動有效進行,我們注重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倡導教研組內教師中心發言人、輪流主持等活動形式。立足課堂,我們還開展了評優課、一課三研、展示課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一課多研的形式,層層改進,打磨優質教學,也幫助教師解決了教學、科研中的實際問題。本學期我們大班級組開展了《大中國》一課三研活動。針對同一活動內容,由一位教師先進行備課執教,在一研活動後組織執教者與其他教師一起進行分析評價,評價時先讓執教者自評,然後在根據反饋後獲取的信息,修改方案,在進行課後研討、反思再由其他的.教師在研討的基礎上整改教案再進行多次實踐研究的活動。

活動前教師精心製作了精美的PPT課件,當色彩斑斕的服飾衝擊孩子視野的時候,當不同民族展現不同的風俗習慣的時候,當孩子專心致志製作民族服裝和精彩表演的時候,他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在這節教學活動中,教師具有駕馭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能力,使整個活動既有情趣,又有發展價值,環環相扣,有效地引發了幼兒大膽的表達和想象。

通過這次的一課三研活動旨在讓幼兒進一步認識幾種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慣及民族文化,激發幼兒對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認識慾望,培養幼兒尊重和熱愛各民族的情感。特別得是感受他們的音樂特徵及舞蹈形式,這很好地滿足幼兒愛唱愛跳的慾望,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和欣賞能力。而中班的《秋蟲》教師就在課前精心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以幼兒的觀察為主,通過多次不失時機的提問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再觀察的願望,幼兒能在問題的引領下主動而深入地探究,從中獲得了有價值的知識經驗。

教學活動中,也顯示出教師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應變能力,在解決了一些幼兒的疑問後,教師隨即出示了一組新的照片,此後的教育環節中,不論是從教師提供的材料,還是從教師預設的問題來看,都是層層遞進、一步步的引導幼兒不斷的去探索、發現、學習。幫助孩子學會學習,真正為孩子的後續發展奠定基礎,很好地詮釋了二期課改中理念落實到行為的過程。

通過這樣一課多研活動充分激發了教師的研討興趣,改變教師傳統的思維方式,增進組內成員間的溝通,使大家在活動中瞭解他人,瞭解自己,分享各自的經驗,共同討論、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困惑。

三、在觀摩、交流、聽評活動中提高教師的反思和實踐能力

本學期的新教師半日開放活動為新教師們通過了展現自己的機會,不僅能在活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同時其他教師們也通過互相的學習觀摩,會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讓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得更快。如此實踐活動不僅能使教師的評課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能提高了活動的設計能力。同時我們也進行了對其他班級環境佈置的觀摩學習活動,通過這些觀摩活動我們一起討論教師是如何在主題背景下利用環境與幼兒互動,活動中教師創設的環境與幼兒互動是否適宜。教師提供的環境應該是與幼兒能夠產生共鳴和信息交流的環境,這樣幼兒才能成為環境的主人。同時要捕捉共性熱點,及時跟進。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並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和興趣作出不同的反應,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與表達,滿足其需要,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通過對各班環境觀摩活動和教師的討論,我們的感悟是:為了能激發幼兒更大的探索興趣,環境創設必須是幼兒喜歡的,必須要符合幼兒個性發展的特點。在幼兒參與教師環境的整個過程中要體現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人與環境的互動,這樣的環境才會有內涵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本學期,我們還進行了角色遊戲的觀摩活動,每個班級每天都認真的練習做角色遊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各班都展開了的遊戲觀摩活動,教師通過觀摩活動,看到了每個班級不同的亮點和不足,觀摩後教師進行遊戲分享交流活動,教師們對遊戲的把握,角色的分配、行為分析、規則意識、合作能力和語言溝通,都有了很多的詮釋,每次的各班遊戲後對跟蹤幼兒的分析、反思等確實使全體教師們有了收穫,從而找出遊戲中存在的問題、運用改進方法;遊戲活動中的跟蹤案例分析;分享交流反思都可以呈現出教師們對遊戲新的認識。

四、潛心組織年級組活動

本學期,我們在園領導的帶領下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向脣齶裂幼兒獻愛心的義賣活動、慶聖誕暨迎新年大型活動等等。活動都贏得了家長的好評,這些成績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辛勤勞動。本學期,我們還迎來了分等驗收活動,雖然很忙碌,但是級組的老師一直都能團結一心,不計較個人得失地在自己崗位上辛勤工作,大家都是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充分顯示出了我們建德幼兒園這個温馨大家庭的美好和諧的工作氛圍。

一學期在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結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在這個充滿挑戰、充滿朝氣、聚滿人氣的新世紀,我們將不斷努力,不斷摸索,以使我園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更好地為幼教事業作出貢獻。

教研活動總結 篇3

組內教研課確是一個很好的教研活動,教師們能夠在比較放鬆的情況下自由地發揮,青年教師能夠得到指導,找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找到改進的措施,中年教師起到了頂樑柱的作用,展示出日臻豐富的學識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聽課教師都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每節課的成功與不足之處在教研時都已作了探討,現在只把每個人上過的教研課折射出的個人特點,作一下點評,教有法,教無定法,教法無好壞之分,只要適合自已,適合課型,白開水索然無味,喝完可口可樂再喝白開水,索然無味也是一種不錯的味道,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他開宗明義,樸實無華,嫻熟地駕馭課堂,傳授知識,探究方法,內容充實,學生能夠得到充分的訓練-----姜侑東

她能夠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親和力強,上課條理清楚,知識系統,板書板畫工整,引領學生積極探索,規範地表達,訓練有層次,學生對課堂知識與方法的轉化率很高—郝春華

他注重學生為主體,解學生之所難,恰當地組織教學內容,注重基本方法的教學,優秀的表達能力,富有磁性的語言,吸引着男生女生們,學生能較好的理解掌握所安排的學習內容----宋基偉

他善於把抽象的知識特殊化,探索一般性的規律,攻堅克難方法得當,思維敏鋭,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學基本功長進很快----董輝

她備課精益求精,專題設置切合學生實際情況,善於啟發誘導學生,對學生了如指掌,能夠注意到教學活動中的各種細節問題,講得精,練得充分----韓寧寧

她上課精神頭足,語言乾脆,分析問題透徹,注重講練結合,學生都能被調動起來,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李雪

她思維縝密,對教材挖掘深刻,能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繫,條理清楚,與學生的思維節奏合拍,引領學生探索規律,駕馭課堂能力很強----樊薇

她善於鑽研,專題設置有深度,學案條理清楚,練習配備得當,上課節奏緊湊,語言精煉,富有啟發性,課堂效率很高------付美華

他講課脈胳清晰,讓學生很快明白本課要完成的任務,要掌握的知識點,圍繞這些知識點講解範例,重要的知識點和方法經常設問,語言很有啟發性,適時總結概括,學會方法,掌握規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不同起點都會有進步----張嘉威

他能以課堂內容為線索,點燃學生的熱情,他用機智與學生戰鬥,取得最後勝利,學生會等待着下一次戰鬥-----張立彬

以上課型可分為三類:新授課、專題複習課、數學思想方法課。

高一教師上的都是新授課,都體現出明顯的節奏感:是什麼、為什麼、能幹什麼、注意什麼。

高二高三教師上的大都是專題複習課:有哪些知識點,有哪些方法、能解決哪類問題。

付美華老師上的是數學思想方法課:數形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貫穿於數學各部分內容,付老師作了提升,用來解決中等難度試題,時機恰到好處。

每個人都有優點,我們都可以學習,但不可能集眾家之長,學誰象誰,那只是理想中的事情,但可以改變一點點,積累一點點,嘗試一點點,日久天長,進步是一定的。

教研活動總結 篇4

6月9日下午,我校數學教研組進行了以“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複習課”為主題的教學展示活動。高老師在705班成功展示了一節精彩高效的數學複習課——《分式方程應用複習》,並邀請了校教科研專家金其生老師進行觀摩並參與課後交流。

高老師的這堂複習重在讓學生體驗發散性思維的重要性,能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課內師生配合默契,學生參與積極。短短45分鐘牢牢把握主題,緊緊圍繞目標,處處體現用心,時時關注效果,充分展示了我校師生的風采。

課後,在我校數學教研組長宋老師的組織下,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首先,由高老師進行了説課,並介紹了他對複習課該如何上的一些看法。數學組各個成員都進行了點評和反饋。大家一致認為,高老師這一堂複習課注重學法指導,注重細節,注重課堂提問,是一堂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好課。最後,金老師進行了點評。金老師非常認可高老師的這節複習課,並對教研活動的組織形式做了細緻到位的要求。

本次教學展示活動是我校數學教師學習的一次良機。課改道路艱辛曲折,唯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收穫,有所提升,不能錯失每次學習機會。

標籤: 教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huodongzongjie/e0d0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