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總結應該包括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1

11月20至23日,我非常有幸的參加了市教育局主辦的市中小學音樂骨幹教師培訓。在這短短的4天中我的收穫很大,市音樂教研員祝老師和培訓中心的領導十分了解我們一線教師的需求,開設的講座對我來説是受益匪淺。

20日中午,我和北小的音樂教師參加完縣小學音樂優質課比賽後就匆匆的趕往衢州。到達培訓地點—衢州中專時,已經是下午2點30,但是小學音樂特級教師吳瑤香精彩的課堂教學演講立刻讓我們忘記了行程的匆忙和疲憊,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孩一樣貪婪的吮吸着乳汁。聽吳老師的第一堂音樂課是在七年前的市小學音樂教師年會上,與其説我是以音樂教師的身份在觀摩教學還不如説是以學生的身份在學習來的貼切。第一次感受到音樂課堂可以如此精彩,也第一次感受到音樂教師可以如吳老師一般充滿魅力。

在這次的講座中,吳老師總結了多年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很多她在課堂教學中的奇思秒想,讓我再一次被她深深的吸引。《小雨沙沙》中的情態啟發,《櫻花》中的情境創設,《山谷靜悄悄》中的情緒誘導,還有《春雨濛濛的下》中的情感誦讀,時時處處總觀情。這些都讓我真實的感受到吳老師是用心在和音樂交談,才能在聽似簡單短小的兒童音樂中挖掘出如鑽石般燦爛的輝煌。吳老師也是在用愛和學生溝通,才能把自己所學所有的一切在課堂上奉獻給所有的孩子。確實聽吳瑤香老師的課與講座是一種享受。她彷彿是一位詩人,聲音與肢體語言都是那麼有感染力,真情實感沒有半點矯揉造作,如同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泉讓人陶醉。我們能感覺到要當好一名成功的音樂教師就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提高。

11月21日上午省高級訪問學者、浙師大美術教育碩士研究生導師、衢州市名師施紅衞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關於藝術論文的立題與撰寫的講座。施老師才華橫溢,主持的課題和撰寫的論文多次在全國、全省獲獎。他認為:會教學、會教研、會寫論文是我們教師專業發展的硬道理。在一線教師中出現最多的困惑的是想寫但無從下手,怕寫但不能不寫。一位教師只會上課,按部就班,那無異是被蒙上眼睛只會轉圈推磨的老牛。教學,是一種藝術,寫作也是一種藝術。論文寫作的前提是積極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在日常教學中做個有心人,學會思考。在座的教師覺得受益匪淺,平時是應該重視課堂教學之後的反思,捕捉自己教學上的“閃光”點;另外一方面,還要多讀點教科研方面的書,讓自己的“反思”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就能形成一篇自己獨特的教科研論文。

11月22日我們赴義烏觀摩考察。北苑學校的兩位音樂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兩堂示範課《可愛的動物》、《婆娑舞姿》,在這兩堂音樂課上學生的上課習慣和歌唱習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輕柔純淨的童聲給聽課教師美的享受,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教會學生用怎樣的聲音來歌唱是多麼重要。

此次學習使教師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這一切都為教師們開闢了新視野,使我們改正並更新了頭腦中原有的死板的教學思想的觀念。同時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能感受到教育方法側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注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和調動。以鼓勵、肯定、分析、討論,給孩子以充分的展示空間,鍛鍊提高孩子們的交流能力。注重實際能力培養,尊重學生個性,充分挖掘學生潛力的方法,是我們所追求的素質教育內涵。

短短的四天培訓,市教育局培訓中心領導們和各位老師們為我們的培訓統籌安排,從培訓內容到活動安排;無不盡心盡力,充分利用有限的條件,讓我們享用了一次精神大餐,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並深深地體驗到了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培訓已順利結束,看一看自己記錄的聽課筆記。翻一翻自己隨手記下的的感受,孔子教我明學思之理,外在的知識要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能力,就必須用理性的思維,挑戰的眼光去審視、吸收、創新。本次培訓通過老師們的“點化”和“引領”,使本人豁然開朗,同時也為我本人準備成功“指明方向”。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2

三天的培訓生活已經結束。太多不捨、太多感動、太多收穫、也給了我太多思考。現將個人培訓情況總結如下;

本次培訓我受益非淺。在提升個人教學能力的同時也使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

一、先自育,後育人

幾位培訓老師的人品、學識、閲歷、思想深深的感染了我。使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師苦並幸福着。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是教育工作者,也是德育工作者。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身邊的每一個學生。為師者要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和業務水平,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從而產生教師對學生的正面教育鏈條。表裏如一的言行,會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使他們受到感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做到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人;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古人云:“養技與自愛者無敵於天下”。因此,向老師們學習將會是我的新課程。

二、揚長避短,學以致用

俗話説“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今後在平時利用課餘時間用心去研讀一些名人名家對小學音樂教學的看點、分析及

論文。向身邊的每位同事學習,每個人都有教學亮點,虛心去學習、細心去發現就能學為我用。要提高教學水平,平時的“積累”是必須的,教學經驗宜積不宜丟。俗話説:“積沙成塔,滴水成河”“留心就是經驗,經驗在於積累”。在教學實踐中,留心收集、積累點滴的經驗、體會、做法、事例等這些都是提高教學水平的基礎。反思為教師開闢了一條專業發展的新路。教師的教學經驗是教師發展的重要教學資源。教師的經驗是教學的寶庫,開啟的鑰匙就是反思。反思是連接教師自身經驗與教學行為的橋樑。經驗不會自動成為自我的財富,沒有反思的經驗毫無價值。因此,不斷學習經常反思,發現不足及時彌補,必能揚長避短,學以致用

三、定位目標,永不止步

培訓讓我深刻感受到:學無定法,教也無定法。今後我將自己的教學目標定位為三個字“新”“活”“實”。

“新”是指在教學上的創新,教學上我將不拘泥於課本內容,不侷限與某一教學模式。在教學環節設計上創新、教學方法手段上創新、教學內容形式上創新,舊的內容設法上出新意來,只有推陳出新,教學才會有生命力。創新是一種智慧,也許還需要靈感,更需要我們有深厚的功底,但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想只有我朝着這個目標努力了,才會與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活”是指靈活運用教法,在教學上我會幾種教法配合

運用。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以至於讓課堂活起來。教無定法,只要有效就行。“實”是指教學的實效性。“有效教學"是一直以來都是老師們非常關注的一個話題,在課堂我將會更加關注學生當前發展,同時關注學生的未來發展,可持續發展。高效的課堂教學就是學生獲得充分發展,其內容包括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和諧統一發展音樂課堂教學是否有效,核心的一點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主動學以及怎麼學、會不會學。教學上我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強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我相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三天的培訓將是我為師路上得到的又一筆寶貴財富,我會以此為契機向前再向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3

音樂教學任務總結這學期學校安排我上音樂課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到達教學手段,培養先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經過音樂的藝術抽象,培養學生的反動幻想,陶冶崇高情操,啟迪聰慧,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現將這一學期的教學任務總結如下,以便今後更好地展開任務,彌補不足,錦上添花。

一、課堂教學:

保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重視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味、愛好及情感。努力做到經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聰慧、激起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理論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設想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覺、去探求,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根底上創造音樂。高中的音悲觀賞課還加入了一項讓學生本人引見音樂,表達本人藝術見地的理論活動,這也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了鍛鍊。

二、課堂管理:

為了使學生能緊張、愉快地上音樂課,多用鼓勵的方式使學生表現出優良的質量。努力做到用好的設想抓住學生的留意力。關於毀壞課堂次序的行為也進行了好心的批判與改正。

不足:關於學生的一些煩擾課堂的行為批判力度不夠。總以為學生不是惡意,只是不幼稚的表現。所以給他們的環境較為寬鬆。以致他們不能真正認識到本人的錯誤而有備無患。因而,今後應特別留意賞罰分明、掌握尺度。特別是關於坐在沒有桌子、講台的教室中的一羣羣倍有優越感的小學生。還有,詼諧力氣使用不夠。

三、考試:

為了是音樂考試不流於老套、板滯,使學生能更自然地表現音樂,表達本人對音樂的理解,也為了讓我對每位學生有個根本的理解,這學期的音樂考試我採用了:讓先生選擇一種扮演方式,即唱、奏、舞等來表現這學期學校安排我上四年級音樂課為了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到達教學手段,培養學生有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樂的能力,經過音樂的藝術抽象,培養學生的反動幻想,陶冶崇高情操,啟迪聰慧,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在教學中,認真備課的根底上,使用範唱方式於音樂藝術抽象感染先生啟示先生的藝術抽象思想,使他們做到有感情地歌唱,經過藝術抽象的感染來完成思想教育。

在唱歌教學中,一方面指導學生演唱要有優良的姿勢,正確的呼吸,精確的發音,明晰的咬字,吐詞,另一方面是逐步請求先生做到自然音色圓潤,不斷進步唱歌的藝術技巧,在懂得音準的和節拍的根底上進步對音樂抽象的理解能力,培養優良的聽覺和培養音樂的"耳樂"。

在教唱一首新歌,為了使學生能到達學會全歌,利用示範教學法,都是先將全歌唱一遍,作為一次示範,然後教唱歌譜,最初講解歌詞粗心,教唱歌詞,這樣利於音樂程度的進步,利於繁雜歌曲的進修,培養學生以後自學的能力.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4

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讓我頗有感觸.不由讓我深思;21世紀的音樂課,應該教給孩子們什麼?這也是備受廣大音樂教師關注的一個熱點課題。隨着新一輪音樂課程改革的推廣與實施,在經過了多層次、多部門的培訓學習後,自己逐步樹立了新的教學思想與教學理念,徹底轉變舊的教學觀念,努力改革課堂教學,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研員的指導下,在校領導的支持下,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踐與探索,深刻地感受到新課改、新教材、新教法帶來了課堂新氣象。現將自己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教學觀

多年來,我們音樂教師都不斷地述説着教材老、線譜難等實際教學困難,寄希望於教育部門及早更改教材。現在,終於盼來了新課改。但當我們欣喜地拿到“新課標”和“新教材”的時候,我們的臉上並沒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為對於“新標準”和“新教材”的大變革,我們一時還無法領悟,教學中感到無所適從。與傳統音樂教育相比,“新標準”無論是從音樂教育的理念、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這對於已習慣了傳統音樂教學的廣大教師來説,無疑是一場革命,一場挑戰。

為了儘快儘早適應和執行“新課標”的精神,在教研員過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大量的新課改理論,進行了反覆多次的研討活動,尤其是對音樂的新課標多次學習理解消化,逐步樹立了正確的教學觀,明確了音樂教育不應僅侷限於在“知識”“學科”等狹隘的範疇內理解,而是要把“讓每一個學生個性獲得充分發展”的價值觀視為根本,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思想。

二、全面貫徹精神,改革課堂教與學

有了充分的理論作指導,教學實踐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來支配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力求全面貫徹課改精神,讓每一個學生在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下,都生動活潑地學習,促使他們全面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一)以審美為核心,激發學習興趣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讓學生的身體和思維真正地“動”起來。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感知、注意、記憶、思維、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體情緒的影響。在輕鬆自如的環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體驗的狀態最富有開拓性和創造性,也就是説,只有課堂充滿生動活潑的心理氣氛時,學生的精神才會飽滿,情緒才會高漲,興趣才會濃厚,思維才會活躍,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我嘗試對學習環境與氛圍的創設,取得較好的效果。

1.開放座位。

座位模式是教學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它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行為有着深刻影響。傳統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單調刻板,只能讓學生感到紀律的約束,大大限制了學生的活動與思維,扼殺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我為了讓學生在每堂課走進教室都能感受到強烈的音樂氣氛,喚起學生們的學習願望,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科學地設計半圓形、方形、台階形等座位模式,有時因活動需要,乾脆移開方凳,師生圍圈坐在地中央,盡情地唱啊、跳啊,從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學習中,我知道他們非常喜歡這種全新、自由的座位編排方式。

2.板書設計。

音樂教育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徑,運用獨具匠心的板書設計,能夠為學生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與多層次美的教學氛圍,還能使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板書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態美、結構美;音樂語言的簡捷美;音樂表現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學中,自己不重視板書的設計,認為音樂課重在教唱歌曲,進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術細胞,很少去設計、構畫板書。在新一輪教改中,把音樂審美擺在了核心位置。起初是逼迫自己結合教學內容來進行板書設計,創設情境,逐漸嚐到了圖文並茂的板書為音樂教學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我每堂課都儘可能地變換花樣地設計板書,為學生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學習氛圍,既體現了新課標“潛移默化培養美的情感”精神,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興趣,更重要的是為培養學生表現美、創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採用靈活的教學形式,面向全體學生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面向全體學生。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使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每一個孩子的天性都喜歡音樂,樂於自我表現。可如果總是單調呆板地教學,就違背了孩子的年齡特徵與認知特點,時間長了,孩子的興趣就會喪失。大部分的孩子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每堂課只有少部分的好學生來勉強配合老師完成教學活動,長此下去又怎能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呢?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惡性循環,我在備課中注重備學生、備教法,採用靈活可行的教學形式來組織進行課堂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提供可能和空間。

1.師生互動,主動參與。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定學,即教師牽着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讓學生配合教師的教,長此以往,學生習慣被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漸漸喪失,不願學也不會學。新課程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在課堂中能夠擺正教師的主導位置,主動自覺地做好角色轉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同行者與促進者,和學生們一起學習與發展,讓自己的課堂建立起師生平等互動的學習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例如,在一年級編織聲音故事《小白兔蓋新房》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聲音,進行模仿與創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教材來讓學生看圖想象編講故事。教師和學生共同準備一些道具與樂器,並鼓勵學生大膽自由地編織聲音故事,進行學習彙報。當學生排練完畢邀請我來當他們的免媽媽時,我欣然戴上頭飾、加入了他們的表演行列,和他們一起忘情地表演起來。由於教師的參與,學生積極性高漲,每個人都積極主動地表演着,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

2.合作學習,鼓勵創造。

音樂學科是一門綜合藝術,它不僅需要學生的各個感官都積極參與,而且更需要學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來完成。尤其是處在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今天,如何在課堂上給學生留點“交往”空間,引導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優勢,進行良好的交往與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獲得新知就顯得尤為重要。正是因為有了這層思想上的認識,我在教學中就比較注重學生小組學習與競賽的環節設計,抓住教材中生動有趣味性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鼓勵學生大膽地合作創造,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集體學習的樂趣,都分享集體合作成功的喜悦。例如,在一年級歌曲《在動物園裏》短小的四樂句,歡快上口的旋律唱出了獅子、猴子、小鳥的形態動作特點,學生們非常喜歡唱。我抓住這一良好的學習時機,結合這吸引學十的有趣內容,來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讓學生四人一小組,一人一句,來共同編唱一首新的《在動物園裏》,並逐一進行彙報演唱。孩子們積極投入創編,演唱了十幾首《在動物園裏》,可謂千姿百態、百花齊放。

3.重視實踐,培養能力。

輕鬆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可以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同時又增強了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對發展其想象力、創造力及其他各種能力很有益處。為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一些輕鬆有趣的遊戲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玩中認識、體驗、創造音樂,培養了各種能力,達到新理念的最終目的。例如,一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音樂探寶》,讓學生想象正在奔馳的火車的聲音,啟發學生用體態、律動或打擊樂器模擬奔馳中火車的節奏,想象火車由遠及近的速度力度變化並表現出來。接着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通過身體各種感官活動來運用不同的節奏速度、力度等體現火車途經各站的情景,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這時教師又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角色(司機、列車員、乘客)來參與遊戲活動,使學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滿足,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經過培訓學習,品嚐到課改結出的豐碩成果,深深地喜歡上新課標、新教材,也深刻地意識到肩上的責任和使命。作為21世紀的音樂教師,我願意迎接各種挑戰,不斷充實完善自我,做一名稱職的“美的使者”,投身於音樂教學的改革,為提高全體學生的音樂素質,改進音樂教學做出貢獻!

音樂骨幹教師培訓總結5

本學期我有幸參加了東北三省小學音樂教師的培訓學習,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聆聽專家老師們精彩的講座,與專家及本省的同仁面對面的觀點交流,經驗分享,使我在教育科研方法、課堂教學藝術、教研活動形式等方面都獲益匪淺。

一、更新觀念擺正心態

這次培訓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充實。期間共聽了多場專題講座;10多節典型的課例觀摩。無論是講座還是授課,都讓人耳目一新,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台。老師們在教育科學理論方面的闡述簡要而精闢,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老師們的講座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飽享了高品質的“文化大餐”。尤其是聽了陳老師的《教師師德新探》、張老師的《音樂教師與教育科研》及林老師的《音樂教育新體系》,令我們受到一次教育的洗禮,精神的震撼。張老師的語言幽默、詼諧、生動,從他的舉手投足中讓我們感受到他樸素的人格魅力和務實的工作作風,聽他們講座真的是一種精神享受。

二、提升個人魅力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三、熱愛學生

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着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四、不斷反思

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怎樣做一個優秀的音樂教師、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學習他人之長、相互交流、多找找自己的缺點、每天堅持練習專業技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qkdq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