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一個精彩的活動已經圓滿收官,相信大家都積累了不少經驗吧,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總結呢?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活動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1

一學期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了,這學期我們仍然圍繞《綱要》《指南》的資料,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解決當前教育改革的問題,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我園師資處於十分薄弱的狀況,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個性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動的脱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止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本學期,《快樂與發展》教材的頒佈,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但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因此本學期根據幼兒園實際存在狀況,我園加強了教研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學習活動,重點加大學習新教材和實施新教材力度,改變教研學習方式,每兩週進行一次《綱要》的學習和研討,邊學邊研,從中領會《綱要》精神,轉變教師的課程理念。

其次,採用參與試學習形式,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瞭解教材的不同設計,展示個人的不同風采。另外我們還透過不同的案例進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設計方法,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展現,然後,大家一齊討論解決,使方案活動設計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觀、更形象,也更適應我園師資隊伍薄弱的學習環境。這學期,我們結合校本培訓的資料,在對新教材進行解讀實施的基礎上,又邀請了教研室的專家進行講課,使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新教材,實施新教材。透過多形式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陳舊觀念、自身素質正是主宰着自己的行為障礙,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

當然,透過學習,使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看法和見解,樂意提出各種問題和推薦,使我們在學習中以問題線索,解決當前問題,使教師構成一種邊尋邊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從同伴中解決問題的疑點,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實踐新教材。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

由於幼兒園教育活動資料具有很大靈活性、選取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踐新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如:資料的選取編排,生成資料組織和實施、教師本身的素質等)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取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必須的時間和空間的安排外,重點還是讓她們進行實踐的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另外,加強羣眾交流,班組交流時間,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比如:觀察記錄方法、、個案分析、隨筆等,都能夠掛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

在嘗試課程中,不斷地去領會《綱要》的精神。透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過程設計能思考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師的主題教育活動“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活動以遊戲為主,動靜交替,活動環節很自然,且整合資料很貼切,活動中充分關注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孩子探索x較高。雖説問題存在還很多,但我們相信,透過不斷地實踐嘗試,教研的氛圍會越來越濃。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2

時代進步的潮流和社會變革的趨勢,不斷向我們提出改革和發展的新課題,在改革與競爭中探尋,在學習與反思中實踐、一學期以來,用心營造自我追求,不懈努力,全園上下用心地投身於教研活動的實踐工作,推進幼兒園自主發展,取得了必須的進步。新《綱要》的教育理念與精神的貫徹實施,關鍵在教師。本學期我們根據本園實際狀況,開展了一系列的研討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潛力。

一、以專題研討為切入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高教師評課潛力

本學期我園結合旗教研室“優質課、創新課”的評選活動,以及園內觀摩活動,針對教師的聽、評課潛力進行了專項研討。

在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中,我們對教研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想法。於是利用學前教育網教研組建立了與“評課”相關的專題論壇資料,藉助這一平台使教師能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用心發表個人的教育觀點,在交流過程中教師們認為評課能夠圍繞以下幾方面展開:評教學目標評教材處理、評教學過程、評教學方法和手段、評教師基本功、評師生關係、評教學效果等。

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作為幼兒園,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主要是透過教研,教研的主要成員是教師。為此我們努力營造寬鬆、愉悦的教研氛圍,廣開言路,鼓勵每個教師成為教研的“講座者”。教研組本學期先後為多名教師帶給了展示個人工作潛力的平台。

二、以教研組主題活動為契機,創造自主空間,提高教師的組織潛力。

本學期我們以年齡段年級組為教研小組,結合本組實際狀況開展了不同形式的主題性教研活動。小班組結合秋季運動會開展了親子游戲活動,為家長帶給了一個瞭解幼兒園的機會;學前組利用秋季主題活動開展了一次別開面的演出《豐收的喜悦》,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得到了家長的一致讚譽;大班組開展了語言潛力競賽活動,中班組則結合新年活動,開展了與家長聯誼的演出活動。

在合作互助的氛圍中教師們越來越感到團隊意識的重要性,在一系列教研主題活動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教師充分發揮了指導作用,在組織實施活動中,各教研組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這種活動形式下,每名教師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充分了揮主觀能動性,得到了鍛鍊,獲得了成長。

三、全面拓展家長工作的思路,大力開展家長培訓及互動活動,嘗試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不斷提高辦園質量

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家園一致的教育,家長就應是幼兒園教育的參與者、合作者,因此本學起我們不斷的透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家長用心投入、共同參與幼兒的教育。如小班組的親子游戲活動,各班教師進行了初步方案的制定,根據家長參與要點,指導教師從教育的內涵出發思考問題幫忙教師重新審視活動方案,拓展了教師組織親子活動的思路,透過教師的再次修訂使得方案的目標、資料、形式更為完善,使活動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家長的參與度到達了100%。在活動後的家長來稿交流中,教師們也真切地體會到家長對教師辛勤付出的肯定和鼓勵,使教師更加明確家園互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此,我們更加深切的感到:幼兒園的工作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我們要想方設法的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生活,使他們能用心投入育兒工作,讓我們的教育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使我們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更上一層樓。一學期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每項活動的開展,成功都離不開我們每位教師的辛勤付出,同時我們也看到自身的不足:音樂活動開展是我園的一個薄弱環節,因為圍繞我園科學特色以往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幼兒操作探索的潛力,所以幼兒對音樂的敏感度不夠,教師教授歌曲的潛力應有所提高,幼兒表現的潛力有待提高,這促使我們要對課程平衡問題,幼兒表現表達潛力的培養有全面整體的思考。這些均有待透過我們日後的園本教研不斷調整、改善、完善。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3

今年,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我們圍繞幼兒園的教育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科研工作,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一、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説起教研活動,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教研只是專家學者的事,教師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把讓教師充分認識教研活動的意義,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作為有效開展教研活動的首要問題。具體做法是:首先,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幼兒園保教業務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針對性很強,主要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或疑難。通過教研可以改進工作方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質量的提高。其次,讓教師明確教研活動是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而教師的業務水平有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育質量。第三,讓教師明確教研的內容來源於教師的實踐經驗,而這種實踐經驗又來源於日常教學工作。因此,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工作時,不能忘記自己是研究者,教師提出的問題也許正是教研活動開展的主要內容,這樣教師的意見和想法被納入研究的行列中來,教師的意識上得到重視,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

二、加強理論培訓,轉變教師觀念,統一教育思想

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理念的更新直接關係到保教質量的水平。一年來,我們堅持外學習、內研究的方法,結合我鎮的實際情況,加強研究,從轉變觀念入手,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在理論培訓方面,我們藉助外出學習、網絡、書刊的先進經驗對教師進行各方面的理論培訓。

根據教研工作安排,x月份我們開展“主題環境創設活動”,首先進行了教學環境的創設如何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師在開展主題教學中如何優化主題環境、如何讓環境與幼兒對話,讓幼兒做環境的主人等理論知識培訓。

我們通過不同的案例進行解剖分析,以問題的形式展開活動。這樣經過大家的共同討論,使整個案例分析的更直觀、更形象。通過培訓,使教師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積極提出各種問題,使教師在學習中以問題為線索,以解決問題為目標,使教師逐漸形成了一種邊學習、邊研究、邊反思、邊提升的教研方式,讓教研更加有效的服務教學。

三、注重教師實踐操作,加強反思學習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內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選擇性,單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真正的理解和領會。因此,我們積極為教師提供實踐操作的平台,讓她們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比如在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自己預設在活動中幼兒會提出什麼問題、幼兒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什麼樣遊戲更適合幼兒、什麼樣的設計更利於幼兒接受、如何評價幼兒。這樣大家在一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思維得到了碰撞,體驗到不同的教學個性,所有教師都能資源共享,在教研的氛圍中體驗到快樂。通過實踐操作,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充分體現新理念,以遊戲為主,動靜交替,教學過程能首先考慮幼兒的需要,滿足幼兒的需求。

我們還積極組織多項活動,讓教師在活動中不斷成長。在家長開放日中,組織家長觀摩區角活動、操舞表演、户外遊戲、集體教學,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幼兒的在園表現,並對幼兒園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組織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的活動中,教師之間互聽互評,找不足,提建議,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另外,我們還注重加強教師反思性學習。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口,使教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正確的觀念,從研討中列出問題、總結經驗。我們經常組織教師進行教學反思交流,讓教師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經驗,從而更加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教學。

四、本學期教師通過研討、觀摩與評析區域活動使每位教師受益

在各班區域活動教育研究中,形成了一個共同學習與研究的集體,不斷地通過階段性的總結與反思,減少了活動的盲目性,增強了有效性。幫助教師更好地使用豐富的活動材料理解了教材教育思想。我園骨幹教師賀書俠在教研活動中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每次研討活動中毫不保留自己的教育經驗,向年輕教師傳授和演示教育技能,幫助年輕教師提升教育理念。自己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探索新的教育理念,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她們所帶班級的區域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幼兒參與的興趣很濃,受到園領導和幼兒家長的好評,為年輕教師起到了以點帶面,促動其他教師共同成長的表率作用。

幼兒通過一學期系列的區域活動,對科學概念、自然現象、日常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內容有了新的瞭解,這次活動我們看到了每個班級幼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教師們讓幼兒學會做科學試驗來總結科學概念、自然現象等方面的信息記錄表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記錄表的教育形式提升幼兒的科學概念,增強幼兒的探究能力。

幼兒通過社會交往區的實踐,對很多社會成員有了更多的瞭解,與同伴和諧共處的能力也增強了,對相應的機構有了更深的理解,社會交往能力和認識水平得到了提升。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4

園本教研是幼兒園教師學習、成長的重要陣地。近年來,我們__鎮中心幼兒園立足本園發展,加強園本培訓,使青年教師走上了成才的快車道。在過去的一年裏我們經過全園教師的努力通過裏區綠色幼兒園的驗收以及市農村示範幼兒園的驗收。通過園本教研活動,我園有7位教師在市、區獲獎。實踐證明,我們的培訓是有成效的。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高度重視園本教研工作

如果説,教師的素質是決定一切教育工作成敗的關鍵,那麼,我們認為,面對今天我園幼兒教師隊伍的現狀,園本培訓及開展園本教研應是我園保教工作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的辦園理念就是:“自主、協作、探究、創新”。通過園本教研,讓教師成長於學習之中,發展於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時,為自己不斷積累知識和才能,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從合格教師逐步成長為優秀教師、名教師、專家型教師,從而更好的實現自身的價值。

為此,我們根據區教育局的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確立了教師培訓的六項內容,即:師德培訓、理論培訓、教學實踐能力培訓、教育科研能力培訓、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提高學歷的培訓。

我們要求:每位教師在進園後的3年內,必須參加完這六項培訓並獲得相應的學分,否則,視為不合格教師,這就為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指明瞭一條正確的路子。

二、加強園本培訓的組織領導,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首先,園長親自抓幼兒園工作,由她牽頭成立了以園長為首的園本培訓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輔導員具體負責培訓工作,其他的成員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其次,我們把園本培訓作為提升幼兒園整體工作的重要一環,列入幼兒園每週議事日程,每學期,我們還定時召開園本培訓研討會,專門研究幼兒園教師培訓工作,及時解決培訓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園本培訓工作進行及時的調度,加強了培訓的針對性、時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計劃,確保培訓落實到位

為確保園本培訓落到實處,幼兒園制定了一系列園本培訓制度:如學習制度、考勤制度、獎懲制度、總結制度、考核制度、園本培訓教師職責等。同時,還制定了園本培訓工作的階段計劃和長遠規劃,列出培訓的內容和安排,教師再依據總的計劃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小計劃。這樣既指導了教師的學習,又明確了學習的內容,讓老師們知道了學什麼,什麼時間學,統一了步驟,保證了學習的系統性和針對性,督促教師自覺的完成學習任務。對此我們強化了考核機制:把教師的培訓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優、評聘的重要條件。

四、加大資金投入,為園本培訓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俗話説:“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使教師培訓工作行之有效的開展下去,必須有經費作保障。一年來,幼兒園不斷加大幼兒園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先後投資十萬多元,幼兒園配備計算機2台,添置了鋼琴、,建立了多功能活動室、購買了供教師作用的大批培訓教材、光盤、書報,並每年撥出專款3萬餘元供教師進修培訓和外出參觀學習。對積極參加學歷再提高的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另外,為使我們的園本培訓工作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園領導還多次出面聘請校外專家及名師來園輔導,開闊了教師的視野,提高了教師的教育與研究能力。

五、重視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培育教師的無私奉獻精神

“萬事德為首”一年以來,我們採取自學、集中輔導、講座等方式,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職業道德的'構建與修養》等進行學習和研究。其次,我們每月末舉行一次職業道德自評自查活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以舉辦師德教育講座、師德事蹟報告等形式,讓名優教師以親身的經歷向其它教師進行愛崗敬業的教育。另外,充分利用社區活動,由家長、幼兒、教師三者相結合,對教師定期進行八項評議。

這八項評議是:

1、評教師儀表是否端莊,言談舉止是否文明。

2、評教師態度是否和藹可親,理解尊重幼兒。

3、評教師是否堅持全面教育、積極鼓勵幼兒。

4、評教師是否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使孩子感到老師是最愛我的。

5、評教師是否主動與家長交流,關心孩子在家的表現。

6、評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幼兒因材施教,使每一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

7、評教師是否認真備課,精心上課。

8、評幼兒入園、離園時教師是否準備充分,認真負責。

我們把每次的評議結果都納入教師的業績考核檔案,每學期根據師德評議結果和工作表現評選師德標兵和最佳教師。對於師德標兵和最佳教師我們給予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對連續兩次評議最差的教師,則調離工作崗位或予以辭退。這樣一來,老師們都能做到無私奉獻。

六、採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激發教師主動參與的熱情,促進教師成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訓工作中,如何使教師真正進入培訓主體角色,是關係到培訓取得成效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們一改過去傳統的“一人講,大家記”的被動模式,而變為講、研結合、專題講座與個別輔導相結合的方式,靈活主動的進行。

1、把《綱要》和幼兒園實際相結合,先後讓區進修學校汪勁秋老師和汪莊幼兒園園長為我們舉辦《課程設計中提問的方式》、《教師如何説課》《如何開展區域活動》等專題講座。而且要求外出參觀學習的教師,回來後,必須寫出一篇高水平的活動反思,向全體教師介紹外地的經驗和自己的感受,達到一人學習集體受益的目的,使大家都在學習中成長。

2、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讓人人都有參與和施展才能的機會。如:在《綱要》知識競賽活動中,我們由園長、教研組長出題。教師通過學習與思考,進一步理解了《綱要》的重要性。今年11月,我們又把説課作為提高教師水平的一個側重點,全園展開。

3、為讓教師能很好的從經驗中去反思、積累、昇華,我們要求每人每月必須寫二篇教育敍事,內容可以是孩子的追蹤記錄、可以是對某一個問題的思考、想法與體會,可以是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是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等等,但必須是教師的真情實感。記得上海的特級教師應彩雲説過這樣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你會變得越來越豐富,我們會從這裏收穫快樂與支持”,這也就是幼兒教育的內涵所在。

另外,為了在教育活動中創出自己的特色,我們積極開展了“農村小託班幼兒普通話教學的研究”和“讓農村中班幼兒美術活動充滿‘野趣’”、“農村大班幼兒語言想象力的培養和研究”的課題研究,其中“農村小託班幼兒普通話教學的研究”和“讓農村中班幼兒美術活動充滿‘野趣’”獲05年區級立項課題。我們從幼兒一日活動入手,引導孩子動口、動手、動腦,自己從操作中發現問題,學着解決問題,通過教師預設和幼兒生成的一個個主題,營造出一個與幼兒生活本身密切相關的高度整合的課程模式,逐漸完成由單一知識向跨學科知識、由學習知識向體驗知識的轉變,真正符合了新大綱提出的讓孩子主動發展的要求。

七、下一步工作思路

1、進一步加強各層次教師培訓:

今年是幼兒園搬入新園的第一年,我們將以新“綱要”的指導精神為依託,以提高教師思想水平、理論水平、實際操作水平為目標,實現“培訓——探索、思考——操作(靈活性、創造性)——總結、評價”一體化的路子,並針對每一個教師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使教師儘快掌握新課程的精華所在。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強教師的基本功培訓,爭取教師全部達標。

2、繼續積極有效開展園本教研活動,進一步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記錄,有總結。注重形式多樣,講究方法。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從自己的起點出發,一步一個階梯的發展能力、提升智力,張揚個性,塑造人格,並促使家長逐步成為自己孩子的最好教育者!

我們的理念是:讓每一個孩子幸福、愉快、生動活潑的成長!

在今後的征程上,我們將繼續不斷到改進,不斷創新,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促進全園教師保教工作的提高。為使我園成為全區最優秀最具實力的鄉鎮幼兒園而努力。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5

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解決當前教育改革的問題,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

進一步提升理念我園師資處於非常薄弱的狀況,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動的脱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止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本學期,《快樂與發展》教材的頒佈,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但也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因此本學期根據幼兒園實際存在情況,我園加強了教研組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學習活動,重點加大學習新教材和實施新教材力度,改變教研學習方式,每兩週進行一次《綱要》的學習和研討,邊學邊研,從中領會《綱要》精神,轉變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採用參與試學習形式,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瞭解教材的不同設計,展示個人的不同風采。

另外我們還通過不同的案例進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同的設計方法,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展現,然後,大家一起討論解決,使方案活動設計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觀、更形象,也更適應我園師資隊伍薄弱的學習環境。這學期,我們結合校本培訓的內容,在對新教材進行解讀實施的基礎上,又邀請了教研室的專家進行講課,使我們更進一步理解新教材,實施新教材。通過多形式的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們已明確自己陳舊觀念、自身素質正是主宰着自己的行為障礙,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

當然,通過學習,使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看法和見解,樂意提出各種問題和建議,使我們在學習中以問題線索,解決當前問題,使教師形成一種邊尋邊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從同伴中解決問題的疑點,從而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實踐新教材。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

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由於幼兒園教育活動內容具有很大靈活性、選擇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踐新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如:內容的選擇編排,生成內容組織和實施、教師本身的素質等)因此,一日活動除了給予教師選擇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的安排外,重點還是讓她們進行實踐的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

另外,加強集體交流,班組交流時間,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比如:觀察記錄方法、、個案分析、隨筆等,都可以掛在校園網上進行交流。在嘗試課程中,不斷地去領會《綱要》的精神。通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的課程有了新的認識,活動中主動參與性較好,教學活動過程設計能考慮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師的主題教育活動“手套”、“秋天的水果”等,整個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活動以遊戲為主,動靜交替,活動環節很自然,且整合內容很貼切,活動中充分關注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師啟發引導下,孩子探索慾望較高。雖説問題存在還很多,但我們相信,通過不斷地實踐嘗試,教研的氛圍會越來越濃。

三、加強反思學習

深化專題研究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採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活動更靈活性、操作性。因為,根據孩子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需要,編制教材內容有所不同,因此,不同的年齡有着不同的教材,在研討中,每人根據自己的教材內容進行學習反思,從反思中尋找問題切入口。活動過程中,不斷地通過整合學習,使老師從點點滴滴中樹立整合的思想,又從研討中總結經驗,列出問題,然後通過大家一起商討問題存在情況,尋找資料解決問題。

比如:主題活動中,各部分內容整合?生存的整合?活動中運用手段形式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一日活動中的各環節整合等等?通過這些問題,讓教師們帶着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每次小組活動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餘,又不斷地反思學習,總結提煉。改變以往單純指導為對話研討。另外,有通過本學期對孩子的個案記錄,尋找個性化發展,即發展教師觀察記錄能力,又為整合全面性提供幫助。反思性學習,給教師帶來了許多的反思經驗,特別是專題研究,更需要去反思、總結。本學期為深化專題研究,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我們幼兒園又根據自己園情,在實踐專題研究的基礎上,每班都進行研究的實踐活動,全體教師都積極參活動方案設計,使專題研究深化完善,從而更推動教改的發展。小班以電化教育為引領,關注孩子習慣的養成發展,中班以美工區為引領,關注孩子動手動腦的發展,大班以藝術教育為引領,關注孩子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最後以專題總結的形式進行了交流,使整合的思想通領教改的發展。

四、利用家長資源

推動保教活動的發展本學期我們注重家長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引導幼兒進行探究,促進幼兒自身的修養,同時,我們也要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指導家長利用家庭的教育資源,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表現,自我發展,積累生活經驗。如:開展主題活動《小兔子衣服》、《有趣的蘿蔔》時,我們利用家長資源,蒐集農村自然資源,一些有代表性的豆類、穀類、蔬菜、水果等都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大大的豐富了孩子的操作材料。家長的參與,擴大了幼兒探究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拓寬了研究的渠道,有效地促進孩子的發展。總而言之,面臨幼兒教育的重大轉折,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加強反思,學會反思,只有不斷的反思,才會不斷的有創新出現。

幼兒園教研活動總結6

時光如流水,在匆匆忙忙中,又一學期結束了。回顧這一階段的工作,雖有酸甜苦辣,付出了許多許多,但值得欣慰的是,在領導的關心下,在全體美術組教師的大力協作下,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其他各項任務。為使今後的工作更上一層樓,現將本學期的美術教研工作總結如下:

一、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

《論語》中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想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就需要不斷學習與吸收,提高自己的專業內涵,積累豐富的知識。這樣,在教學中才能給孩子以正確的引導,使教學工作更加得心應手。為此,組內老師不斷加強學習,利用空餘時間借閲美術資料,利用網絡資源,特別是經常點擊教育網,瞭解專業知識等,汲取理論素養。在個人學習的同時,教研組常進行主題性集體學習,在活動中進一步交流學習,使學習與反思共行,反思與學習同步。如:本學期我們共同學習了文章《怎樣輔導兒童畫》、《淺談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

二、靈活有效的教研活動

1、教研組積極開展集體教研活動,做到認真做好記載,每次學習有體會和收穫。

以往一提到教研活動,大家聯想到的就是在某個特定時間、全體教師一本正經地坐在那兒研討某個問題。而我們美術組的教研活動不僅僅是如此,而是更具生活化,即在生活中教研,在教研中生活。以教學中一些現實的問題,進行交流學習,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有效的促進了教學工作和課題研究,提高了教研組的整體教研能力與研究水平。我們組教研形式靈活,主要是組內的集體教研和結合年級組的教研,大大減輕了組內老師的負擔;同時開展即時教研,讓教研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老師們更是充分利用空課、課間,一起探討學習、教學和專業上的知識。

2、“行為跟進式”的教學研討活動。

本學期,我組有小班的常媛老師;中班的朱美雲老師;大班的徐紫美老師,分別承擔了研討課。不同年齡段的研討活動,使每位老師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在教學中老師們各展其能,互幫互助。每次聽課後,大家都能及時交流與反饋,誠懇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可以説是毫無保留,不僅看到課堂上的生成與亮點,更注重課堂上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一人上課,大家受益,在互評互助中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執教的老師也能對自己的教學進行認真的反思,針對不足找出適宜的方法,及時改進,再次教學。在跟進的活動中,我們不難看到,執教教師們都能認真地按照集體教研過的內容,靈活應對在教學活動中出現的生成問題。

通過“行為跟進式”的教學研討活動,我們能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取長補短,從而有效地營造了課內課外的教研氣氛,增強教師教學水平;通過“跟進式”的教學研討活動,也使我們深刻的感受到美術活動能陶冶孩子的高尚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並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通過研討活動,我們在教學方法上,不僅拋棄那種“老師作範畫,孩子臨摹畫”的美術傳統的教學模式。如:徐老師執教的大班美術活動《魚》中,老師對美術知識與美術技能的直接講解少了,而運用觀察、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孩子思考、鑑別、判斷,給予孩子感悟、理解的機會多了。活動中,老師還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生動教學,在孩子發展創新的要求本能上,把美術的着眼點放在開發孩子的主動性上,徐老師有效的運用創新教育,使孩子動手、動腦有機結合,實現由重知識傳授向重能力和人格培養的轉化,在教學中能夠愉快的進行教學,使孩子能有自己的創新意識。

三、賦有意義的美術創作活動

1、三八節以“漂亮媽媽”為主題的師生創作展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深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以關愛母親為榮,在20xx年的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們組織了以“漂亮媽媽”為主題的師生創作展。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也是媽媽們的節日。讓孩子們瞭解媽媽的辛苦,懂得感恩母親、尊重母親、熱愛母親、關心母親,培養愛媽媽的情感。

老師與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共收到優秀作品48件,每件作品都是老師與孩子共同完成的,意義非凡。各件優秀作品都在樓道進行展示,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2、結合節日的幼兒繪畫活動

雖然,還有許多節日裏,我組並未組織大型的繪畫比賽,但在五一節、六一節、父親節等節日來臨之際,各位美術組老師都能積極地組織好自班孩子開展迎節日的繪畫創作活動,讓孩子們感受節日的氣氛。

四、突顯特色的環境佈置

我組在五月初,就接到了樓道佈置的任務。為了我園省二級的展示與六一節的幼兒美術創作活動,我組成員圍繞鄉土材料和幼兒創作兩方面進行積極討論,每位老師都能根據自己的想法,熱烈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後我們一致討論通過,樓道佈置主要以箱包邊角料為主,進行民間故事的布貼畫,樓道轉角創設一個“竹藝吧”,主要是竹子的線描畫創作。

在實際操作時,我們又進行了一些變動,決定把整個樓道都用竹子,以“有趣的長條人”為主題,線描結合水粉的繪畫方式進行創作。由於一些繪畫技能上的要求,所以以中、大班孩子的創作為主,各班選送30幅作品進行展示。孩子們的線條雖然有些稚嫩,但他們所畫人物表情的誇張,各具特色,把我們大家都給吸引了。利用竹子為主材料的環境佈置,突顯我園“鄉土、生活”為主的特色。在省二級幼兒園展示的那天也得到了客人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五、今後的努力方向

總之,教研組的各位老師都能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教學中,並在各自的教學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今後我們將繼續通過規範的教學活動和豐富的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孩子進一步的全面發展。希望在領導的關懷下,在和諧的工作環境裏,我們組老師都能學會用眼光超越他人,多想多學多看;用創新的意識去工作,把美術組工作做得更細緻,把美術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ozjg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