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小學美術學科課題工作總結

小學美術學科課題工作總結

我校的美術教研工作,以新課程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實踐,認真總結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形成的經驗,深入研究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探索、反思、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充分認識到美術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艱鉅性,加強實施美術課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美術課程改革作為教學研究的中心工作。積極參與省編教材的編寫工作,積極參與區美術教師的培訓工作,積極推進美術課程的改革。搞好校本課程“線描畫”開發,參與兩個市立項課題的研究。以國家教委頒發的《課程計劃》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以美術學科教學新大綱、新教材為基礎,以教科研為先導,努力把理念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立足平時的教學實踐,追求“為了每一位學生髮展”的終極目標,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教學實踐中。

小學美術學科課題工作總結

(一)理念指導實踐,改善教學行為。

1、學習新理念,把握教改方向。

這學期我們進一步認真學習了《美術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學習方式的變革》等書,從中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提高了課程的適應性,重新建構課程結構,提升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經驗等,對傳統的課程模式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2、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了基礎教育階段美術學科課程標準,針對美術學科課程改革中出現的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反思、總結。學校的美術教研氛圍較濃,平時課後經常探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利用集體的智慧及時解決教學上出現的困惑。

3、積極參加了全市、全區的集體備課,多聽研究課,學習先進教學技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並經常進行專題研討活動,多向專家取經,學習了許多先進、獨到的教學經驗。

4、學習有關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不斷完善小學美術學業評價體系,由甄別、選拔式的評價體系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標準的評價方式,逐步形成新的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評價體系。

5、積極投身美術工作室的建設,同時利用優勢資源,開發學生潛能,創作了大量優秀的線描作品和“變廢為寶”手工作品。

6、繼續學習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美術學科教師的信息素養,增強學科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推動美術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應用現代教學理論開發多媒體教學輔助課件,開展多媒體輔助美術教學的活動。這學期我們兩位美術教師分別做了三個較有質量的課件,其中有三個課件參與了省編美術教材的評選活動。蔣春燕參加了市級骨幹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

7、積極參與教師基本功競賽。鄭硯琴獲得天寧區基本功比賽二等獎,還被選拔參與常州市基本功比賽。

(二)立足本職工作,搞好課題研究

1、繼續參與區史柏良主任領銜的《小學低中年級寫生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校領銜的《外來學生特質與教育對策的研究》課題的研究,併為結題工作做好各項準備。

2、積極參與教學設計典型案例和優秀論文的投稿,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反思與總結經驗教訓。期初蔣春燕在全區美術教師大會上作了《寫美術論文的四點建議》的中心組發言。一篇研究外來學生的課題教學論文發表在2007年第5期的`《常州教師教育》。

3、學習國內外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如任務驅動法、項目學習法、探究式學習等),並恰當地運用在我校的美術學科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4、積極參加美術學科課標本新教材的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發展學生的審美和表現能力。

5、經常在學校組織美術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本學期我們在課題沙龍討論中作了三次中心組發言。

6、樹立“精品課”意識,上好每一節美術課。總結並交流我們平時實踐中的教育教學經驗,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這學期蔣春燕和鄭硯琴各開了三節公開課,互相聽課評課,並請來區教研室的史老師作了切實的指導,史老師對這些課給予了較好的評價。

7、重視自身在教學專業和專業技能方面的提高與進修,提高範畫能力。

(三)、抓好學科教學常規 ,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在期初定好學期工作計劃,排出教具、學具及使用日期,平時經常對照檢查,督促學生帶好學具,期末寫好小結。

2、在教學中我們始終貫徹“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新的教育基本理念。以點帶面,把課題內容滲透進每一節課中。通過學習,促使學生觀察生活,關心社會發展,熱愛自然、保護自然。在充分相信並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潛能和個性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審美觀,並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感悟美的渠道。

3、雙休日、課後,老師組織開展以“線描寫生”、“變廢為寶”為主要內容的美術興趣班,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學生探索新知識,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製作能力、欣賞能力,並將學生作品展示在教學樓的走廊和藝術樓的樓道,經常組織學生參加比賽(這學期組織學生參與了“線的舞蹈”繪畫比賽、“變廢為寶”手工製作比賽、“書籤製作”比賽等活動),評選出一大批“小畫家”、“小能手”。在迎“六一”時裝表演活動中,我們美術老師製作的紙裝,一上場就掀起了慶祝活動的高潮。同時為了創建人文校園文化,組織學生美化“校園三十米牆壁”,激起了學生欣賞美、熱愛美、創造美的學習興趣。

4、新的課程理念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擯棄那種無視學生興趣,一味追求認知的做法。我們在教學中把情意與認知相結合,以輕鬆活潑多樣的方式呈現課程內容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之成為持久的情感態度。

5、鼓勵學生對各種材料、工具的特性進行嘗試和探索。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多種原材料製作作品,並通過探究與發展,逐步認識各種材料和工具的特點和性能,再綜合各種材料進行創造性的創作活動。

6、我們在教學中認識到:藝術來源於生活,更應用之於生活。鼓勵學生用學到的知識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質量,從學以致用的角度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努力追求生活藝術化。

更新觀念、調整角色、提高自身整體素質,是我們目前面對的最緊迫的任務。就我們美術教師而言,新課程不是空中樓閣,是通過實施具體的美術學科教學而走向學生的,怎樣將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與改革目標融入到美術教學和具體的教學行為中,我們在不斷地實踐,在不斷地反思,不斷地進步。有時也有失誤與缺陷,但我們會正視不足,不斷地完善教學細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o7vj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