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教研經驗總結(精選5篇)

教研經驗總結(精選5篇)

教研是指總結教學經驗,發現教學問題,研究教學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研經驗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教研經驗總結(精選5篇)

教研經驗總結1

十年間科研伴我一路走來。從起初的門外漢到敢於逐步嘗試;從學習揣摩到逐步進入狀態,隨着與教育科研之間的不斷“走近”,我愈發欣喜地發現:科研對於一名普通教師也並非是一個高不可攀的領域。在領導的栽培下,不知不覺間我成了市級科研骨幹教師、省級基礎教育科研骨幹教師。面對這些榮譽,總覺得缺少點什麼。自己似乎總是被動地參與研究。

幸運的是,今年是我區的研究年,每個人都可以獨立研究自己的課題了。這是一個校本研究的好機會,我抓住這個機會,在教學中堅持將研究進行到底。

一、獨立思考,形成問題意識。

在從前的校本教研活動中我都是以服從參與為自己的工作狀態,頭腦中的困惑很多,卻沒有問題意識。成為區兼職科研員以後在柏所長以及教育科和教研中心的一次次科研講座和研討交流活動中我開始思考把問題變成課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異彩紛呈的小學數學教材紛紛登場。這些教材為教學方式的改變提供了很好的範例,但在教材使用的過程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説紛紜。新版教材在一些教師眼裏不但沒有發揮編者想要達到的目的,反而成了學生學習能力低下的“罪魁禍首”。在我講過的一些公開課中,自認為非常用心地創造性使用教材,可卻遭到一些專家的批評?究竟該如何使用教材?在查閲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外有很多關於創造性使用教材的研究,但對“創造性”的具體標準沒有準確的定位,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説很難把握。往往只注重了標新立異,而偏離了教學的重點。還有很多人對教材的增刪、重組等處理方法進行了研究,對現有教材資源的合理使用還沒有具體的方法。基於以上原因提出《小學數學教材使用策略的研究》,以達到充分發揮新教材的作用,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二、理論學習,為研究做好準備。

課題的提出源於對自己以往數學課堂教學的否定。應該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去觀察和思考了。所以開始涉獵一些教育教學理論,以期對小學數學教學有更多的指導。曾天山著的《教材論》、金成樑,周全英主編的《小學數學教材概説》、周玉仁主編的《小學數學教學論》。這些書的內容有些高深,但對我的研究很有益處,所以,一遍又一遍地讀。看書或雜誌時,凡是涉及到與教材有關的文摘我都進行摘抄或複印,隨時為課題研究積累理論資料。使自己的研究不至於迷失方向。除此以外,我還把以前在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到的科研理論知識進行了重温,並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三月份我為教師進行了《校本研究的選題》、《課題研究方案的撰寫》、《課題研究階段總結的撰寫》等科研理論培訓。在自己進行研究的同時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校本研究課題。

三、踏實研究,讓科研與教學同行。

1、調查問卷

為了找到本課題研究的起點,我設計了“《小學數學教材使用策略的研究》調查問卷”兩份,分別供教師和學生填答。調查的目的並不使研究教材本身的優劣,而是根據現有教材及教師自身素質研究如何使用教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教師和學生對新教材的優點比較認可,有百分之五十八的教師認為新教材留給自己的創造空間很大。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對教材不適應。年輕教師不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教齡超過十年的教師對教材將應用題等知識點分散編排感到很不理解,不好把握,講深了,超範圍;講淺了,又怕變化多端的習題學生不會做。學生都喜歡新教材,但大多數對插圖感興趣,只有百分之八點八的學生對文字感興趣,教材的可讀性不強。因其它硬件條件達不到要求教材中的主題圖、配套光盤等教學資源,只能作為一種“擺設”。這些調查結果使我認識到要解決教學低效的問題必須從研究教材的使用開始做起。

2、行動觀察

課堂教學是課題研究的基地,我在備課中研究,在上課中研究,在聽課中研究,在反思中研究。備課時我從網上找到北師大版全套電子教材,把它與人教版教材進行比較,吸取兩套教材之所長,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課後及時記錄課堂上出現的有價值的案例並進行反思,積累實踐經驗。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時刻關注教師對教材的使用情況,課後把自認為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與執教者甚至是全體數學教師一起討論。有針對的教學反思和聽課記錄就是最豐富翔實的研究資料,這樣做能夠把我們在剎那間的教學心得與感悟記錄下來,豐富我的研究材料。

3、資料積累

為了得到更多同行的幫助和指導,也是為了督促自己持不懈地進行課題研究,我在“教育在線論壇”中建立了“且行且思——我的教學工作雜記”主題貼,把自己每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都發表在帖子中,每一個反思都包含着自己對教材的分析理解以及教材使用的方式。在這個主題貼中,許多陌生的同行不斷給予我鼓勵,並在不同的階段給我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我沿着台階不斷提高,有一個叫“農家小院”的四川老師告訴我,不能只關注教材上的細枝末節,要關注數學本質上的東西。這個提議讓我認識到自己的研究還屬於淺層次,要想研究得更深入必須有深厚的數學專業知識。這又一次激發了我不斷學習的動力。

四、成果初現,學會了用思考行走。

在進行校本研修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經驗,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從20xx年4月到20xx年11月,我所積累的學習資料達10萬字,研究案例20餘篇,論文5篇,教學設計30餘篇。其中《數字與編碼》教學設計方案在全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優秀教學設計方案》評比活動中榮獲三等獎,我所執教的《數字與編碼》一課榮獲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教學大賽二等獎,論文《小學數學教材使用現狀及對策》在中國教育實踐與研究論壇論文大賽一等獎。《鋭角和鈍角》教學設計、《做幸福的教師》分別在《實踐新課程》和《長春教育》中發表。為了更好地研究教材,更快地熟悉教材,我參加了市教材解讀大賽,在四輪口試和筆試的比賽過程中,我對1——6年級的數學教材通讀三遍,為進一步研究教材的使用策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平時的聽課、評課的過程中,我也能夠從教材使用的角度指導教師有效教學。由於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和正確地使用,教學實效性也明顯提高。在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希望杯數學競賽中我均被評為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此外還參與了由延邊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學知考王》的編寫。

校本教研帶給我的除了這些顯性的研究成果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研究觀念上的變化。原以為,科研是遊離於教學以外的負擔,上級領導讓寫方案就寫個方案,讓寫個論文就寫個論文。經過這個課題的研究我感受到科研是為教學服務的,研究自己困惑的並且感興趣的問題就像解一道數學題,越是不會越想研究,經過不懈努力找到了題目的答案時,那種高興勁真是無以言表。很多朋友都很佩服我一直堅持寫“且行且思——我的教學工作雜記”,其實備課、上課、反思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何不通過一個課題研究把這些工作整合為一體,邊工作邊思考呢?為此,我還在自己的QQ空間裏建立了“讓科研在課堂上行走”的主題網頁,一方面整理自己的研究材料,另一方面希望得到更多同行的幫助和指導,也希望能引領大家感受的科研工作的幸福。

我覺得自己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家的引領,已經有了初步的科研意識,也許將來我不再是兼職科研員,也許將來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但通過科研我找到了一條自我專業發展的平台。

教研經驗總結2

一學期緊張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實中,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本學期我們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圍繞幼兒園的教育目標,開展了系列的教研活動,引導教師在學習與反思的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積累教育經驗,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大家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大家好學樂學的精神。本學期,我們完成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理論學習,為教學奠定紮實的基礎

我們從幼教雜誌、網絡資源中獲取專家和同行的先進理論,讓大家共同學習,為平時的日常教學工作奠定紮實的基礎。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的指導策略》《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等理論文章,為我們的集體談話和遊戲活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理論指導。

二、集體備課,融合集體的智慧

本學期,我們在小、中、大三個年級分別開展了兩次集體備課活動,合在一起是六節集體備課活動。同一年級組的教師聚在一起,共同商討課的設計、共同為上課做好精心的準備,並把大家的智慧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篇篇完整的、實用的教學活動方案。上完課以後,同年級的.教師再次在一起,談自己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共同總結經驗、為教學活動提出自己的想法,從而使得整個教研組的老師的教學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師,更是在這樣的活動中向老教師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和經驗。

三、觀摩活動,引領教師的專業成長

本學期,有四位年輕教師勇敢地擔當了上觀摩課的任務。她們精心選材,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從説課到上課再到課後反思,她們都能做到有條不紊、不慌不忙。每個人都上出了自己的特色,教學水平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韓芳老師教態穩重、教學環節清晰有序;劉慧玲老師自然親切、語言簡潔明瞭;賴泳老師教具製作精美、能為幼兒提供展示的機會;特別是黃家羚老師,更是別出心裁,結合聖誕節,精心佈置了美麗的場景,邀請孩子、家長和老師一起在愉快的教學中感受到了聖誕節的歡樂氣氛。當然,她們的教學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參加觀摩的老師們也針對這些不足誠懇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並且通過大家的研討,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所以,觀摩活動的成功開展,不僅使上課的老師在專業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而且對全組教師都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四、“有問大家答”,為大家答疑解惑

在日常的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研組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討論、交流的平台,讓大家敢於發問、敢於回答、敢於創新,從而為不少老師解決了難題。比如,針對“如何對待固執的孩子”這一問題,大家通過討論,總結出了七條方法,其中不乏有效的措施。

五、觀摩錄像課,學習實踐經驗

本學期,我園分別派出了三位老師去南昌參加骨幹教師培訓,不僅進行了理論知識的培訓,還參觀了幾所知名的幼兒園,並且觀摩了幾節教學活動。她們回來以後,向本組教師傳達了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並且通過錄像的方式,讓大家觀摩教學活動。大家從中都獲益匪淺。

此外,本教研組還有很多老師都參加了省級課題和市級課題的研究,也獲得了一些成績。

總之,教研組的各位老師都擁有一顆上進、好學的心,都對我們的教學工作充滿了熱忱,都願意積極地參加教研活動。教研組的各位老師也在一次次地教研活動中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

教研經驗總結3

我們小學語文教研組在縣教研室的正確指導下,在我鎮中心小學教導處的領導下,全體教研組成員積極投身到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以“讓教師的專業成長引領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師生的發展與學校發展同步”為工作思路,注重教師的專業發展。在縣教研室的統一指導下,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注重發揮教研組織的重要作用,落實校本教研,提高課堂質量,建設快樂課堂,培育教學品牌。現將我們語文教研組的基本做法以下總結:

一、紮實推動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中心語文學科教研組,根據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把本學期的教研活動主題確定,下發到各學科教師,依照進行,增強教研組活動的計劃性。

語文教研組活動的主講人,由教導主任和學科骨幹教師擔任。事前把講稿報教導處修訂和通過,參加教研組活動教師實施簽名制度和通報制度,活動後上交相關記錄和反思,增強教研組活動的實效性。確定教研日,週四下午為全校語文教研組活動,其他各年級組的語文教研組穿插進行教研活動。全鎮教研組的活動,定在週五上午,隔週進行。

2、我們全鎮小學建立了“中心、教學片、村小”三級教研網絡,分層開展教研活動。

中心學科語文教研組主要開展全鎮範圍的落實新理念的講座和示範課、教材培訓等教學研究;各教學片主要開展全片範圍的集體備課活動;村小主要開展鑽研教材和基本的聽評課活動。

3.強化對村小教研組活動的過程管理。

夯實教研常規,根據村小的教研活動安排表,中心小學組織不定期到村小參加教研活動。另外注重對村小落實教研組活動的檢查:一是學期初逐個對村小進行檢查,看新學期的教學教研是否步入正規,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二是學期中的抽查。要看校本教研實施的情況,從細處入手對薄弱環節進行指導;三是學期末的全面評估,看村小教研在規範的基礎上是否有提高。

二、教研方式靈活多樣

1.語文教研組以課堂教學研究為主線,每個學期舉行一次賽課活動,人人上一堂展示課。

教研組設計了《對照式評課表》。評課時,教師結合對課堂教學發展性評價內涵的理解,按照“3+2+X”的評課要求進行評課,落實評課過程的有效性,即至少提出3個可借鑑點,2個突出問題,X條整改建議。

2.積極開展“快樂課堂”的研究。

中心小學教研組在“電子學案”“快樂作業”改革的基礎上,推出了“快樂課堂”的實驗。以此作為落實有效課堂的突破口。本學期,中心小學青年教師在全縣講課大賽中全部獲得一等獎。

3.進行新課標學習,聆聽專家講座活動,互相聽課並進行研討。

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夠在課堂上融合深化理論。我們組織了集體備課活動。在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老師們共同參與備課、研討,從各語言點的分析到課文難點、重點的把握,從教學方法的應用到學生學法的研討,點點滴滴,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4.在教導處的開展“同一節課”村小行活動中,我們教研組的老師積極獻課。

“同一節課”村小行就是讓骨幹教師與村小教師同上一節課,要求使用村小的教學設備上課,一同交流,從而比較教學預設、教學效果、教學方式方法,還可以發現問題,逐步解決教學的實際困難。本學期在教育工會與教導處的“巾幗建功在講台”活動,我們語文教研組的同志積極送課到山區小學,受到老師和學生的熱烈歡迎。

5.強化“教學反思與教學案例”的寫作。

為了讓教師學會寫案例,我們專門印發了專題資料,要求教師在《業務筆記》上記錄教學案例,定期舉行“教學反思案例”交流。已有近50篇教學案例獲省以上獎勵,3篇在《山東教育》發表,4篇被“中國教育教學案例網”採用。

6.開展課題研究。

教研組骨幹教師人手一冊《教改實驗專題手冊》,邊開展專題研究,邊在《手冊》上記錄過程實驗情況。參加的省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中心語文教研組研究報告獲一等獎。王宗蓮、王亮花參加國家教育部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評價手冊》的編寫,王宗蓮老師獲得國家級一等獎,王亮花老師的教研成果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多篇論文獲一等獎。

7.加強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研究,紮實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語文教研組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教師自學結合教研組的培訓,教師都能製作適合學生課堂實用的課件,能夠真正做到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程整合研究。我們教研組的馮希花老師獲得省整合課一等獎,王亮花獲得市整合課一等獎。王亮花老師製作的課件獲得省一等獎。

以上是我們在教研組建設中的點滴做法,不當之處,請領導批評指正。

教研經驗總結4

為了切實落實自治區“質量提升年”所提出的目標任務,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探討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提高校本教研成效,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深入推進教材教法活動向縱深發展,大力推進“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工作,吳忠市教研教培中心於20xx年5月18日至5月20日在市區小學開展小學數學學科“同課異構”教學研討、觀摩活動。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昇華,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教師和教研團隊。

本次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有別與以往同課異構活動,不僅要現場作課,還在現場作課前進行教材分析。為了提高本次活動的實效性,按照吳忠市教研教培中心整體要求,給每位參賽教師三天的準備時間,每天有六所學校的六位教師參加角逐,每組的6位教師都圍繞一個相同的課題分別從教材分析、現場作課兩個環節進行展示。

本次活動三天共有18所學校都派出了最優秀的教師參加展示活動,18位教師,對本組給定的教學內容,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自己不同的思考,圍繞每組的同一教學內容進行為時40分鐘新穎高效、富有創意、注重實效的現場作課,引發了參會老師的深入思考,展示出吳忠市區小學數學教師紮實的研究功底和濃厚的研究氛圍展示了我們吳忠小學數學教師的亮麗風采!

為保證活動的有效開展,吳忠市教研室副主任、小學數學教研員胡明老師全程參與,適時就一些教學中的問題現場解答,通過觀摩學習,各位老師對教材的解讀更加的透徹,對課堂的把握更加精準,同時對教法學法也有了新的理解。各校以主管教學副校長或教務主任領銜的專家智囊團全程參與,保證本次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確保了每一節參賽交流課的質量。

本次活動為我們營造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強化了教師之間的互動和經驗交流、達到優勢互補、相互切磋與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本次活動還體現現出一下些特點:

一、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嘗試。

精彩的高效課堂辯論會剛剛結束不久,辯論會所激起大家對於“優化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課堂”思想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讓我們忍不住在這樣的比賽中拭目以待。本次參賽的18位教師中,有8位教師在自己的整堂課或是某個環節上嘗試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們也再一次印證了: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根據不同課型、不同的內容,應該採取更適合於自己學生實際和教材內容的教學模式,沒有一種“萬能的教學模式”通用於我們所有的小學數學課型,因此結合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內容應該靈活採取教學模式。

二、各級單位高度重視,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

吳忠市教研教培中心把同課異構活動作為本學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抓;各學校高度重視,都抽調出最強的教研團隊成立研究團隊,與參加説教材、上課教師一起研究;本次活動是在各學校開展“校級同課異構活動”,基礎上推選產生參評教師,促進了學校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升了教師教學業務素質。

三、各位教師盡心盡力,是活動順利開展的保證。

廣大參評教師,把參加此次活動當作一次學習交流提升的極好機會,視為豐富發展人生的一次難得機遇。你們克服教學任務重、準備時間短等諸多困難,經歷了“構思設計——研討修改——實踐檢驗——再研討修改”的磨練過程,幾易其稿,最終在現場展示其紮實的教研功底、展現其優秀的教師風采。這種認真敬業、勤于思考、不斷創新的精神和態度讓人敬佩,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學習。

教研經驗總結5

為了紮實推進我校教育教學的步伐,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我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素養,切實做好校本教研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心小學教研室開學初提出的教研工作要求,我校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校本教研工作。以下就針對本年度我校教研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深深認識到,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年度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

1.學期初在各備課組長的認真組織下,要求各科教師深入學習《國家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的及要求。同時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教學中的熱點和冷點的教學問題,從而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認識教學新策略,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為加強修養,提高素質,我們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各年段的教材特點,瞭解教研課改信息,一學年下來"研教合一",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同時,我們還組織教師用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認真撰寫論文、製作課件。

二、健全教研製度,加強教學常規管理

1.加強常規檢查的力度,搞好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學期教科室對全校教師分批次進行了兩次教學常規檢查,嚴格按照課程計劃,強化教學法規意識,加強課程計劃的執行和管理,做到“開齊、開足、教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教研工作做細、做實。加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管理,特別是學生的作業佈置與批改,以及教師的教案編寫。每次常規檢查,教科室都會進行進行量化考核,評出等級。對寫得較好的教師給予表揚鼓勵,對馬虎應付的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從而達到做好下階段的工作的目的。

2.豐富教研形式,強化校本教研。為了改進課堂教學,我們在年度初教研活動計劃中提到,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積極開展了“自主研修課”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動,且把這項工作作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在“自主研修課”推行期間,我校每位老師都能提前向教研組長報送校級優質課的課題和時間,認真按照"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分頭做課、共同評議、反思總結、內化吸收"的步驟進行,聽課後認真評課,及時反饋,通過一學期下來我們發現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通過教師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研討,集體備課與聽課、評課的有效結合使教師教學理論和課堂調控能力得以提升。

3.掌握教學基本功。本學期教師大練基本功,每週一張鋼筆字,一張簡筆畫,一份自主學習材料,積極上載教育教學隨筆,總結經驗反思教訓,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積極推選年輕教師參“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以賽促進,加強青年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通過這兩項活動,教師語言準確、規範、簡練生動;板書正確工整,清楚精練,課堂組織能力進一步增強。

4抓好教師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為切實提高教幹教師的教學水平,我校積極組織派送教師外出學習觀摩,其中,在四月份語文、數學組就先後派出四位教師赴西安參加了“名師之路”的主題觀摩課的活動,緊接着就本次觀摩活動,相關參與人還組織全校老師進行了二次培訓,傳達了學習精神。除此之外,我校還不定期的派出教師前往兄弟學校及本市其他學校探討學習,受益匪淺。

三、本學期教研中取得的成績

1.師生角色發生了變化。在研究課中,我們的老師都感覺到:教師們能夠在教學中設計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實踐活動,改進了單一傳授知識,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多數教師實嘗試進行角色的轉換,盡最大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初步摒棄“一根筆一本書”的現象。

2.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教師用新的教學理念組織教學後,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有了發展。表現在:以往教師“強迫學生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良好的勢頭;以往教師一問三不知或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局面有所改觀;學生能大膽提出教師在課堂上出現的失誤,並能説出自己的意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3.教學設計的變化。教師已經不盲目依照教參書、教輔書進行教學設計,能從學生具體情況出發,根據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幾乎杜絕了照搬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積極利用集體備課的成效,集思廣益通過集體的力量努力提升個體素質,這不能不説是一大進步。

4.教研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期的評課活動在各備課組長的帶領下,改變了傳統的“自評――互評”模式,而是採取了“有目的的評、有主題的評”,評課之餘,定期安排老師有主題的帶領老師們集體學習、共同探討,大大提升了教研活動的效率及質量。

四、本學期教研活動存在的不足之處

1.學科教研氛圍不夠深厚,多數流於形式,效果不明顯。

2.教師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手段比較落後。

3.教師的奉獻精神、敬業精神還不夠,工作被動。平時不願主動學習,不勤於動筆、反思,業務水平低。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1.教研活動應更加重實效輕形式,把教研工作抓實、抓深,力求每次活動都要有效果,以教研促教改,進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2.鼓勵教師加強學習,努力營造深厚的學習氛圍。

3.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和撰寫教研論文,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總之,一學期來,我們既有收穫,也有教訓,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做得更好,爭取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好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mvpm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