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幼兒園師徒結對師傅總結

幼兒園師徒結對師傅總結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師徒結對師傅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師徒結對師傅總結

幼兒園師徒結對師傅總結1

在這一學期裏,我在努力踐行着做為師傅所應盡的責任。扈老師非常好學,在教學中肯鑽研,肯動腦,上進心很強,一個問題非把它“吃透”為止,這種鑽研精神都令我感到佩服,所以在幫助他的同時,我也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有了一定的提升。主要感覺有以下幾點:

第一,扈老師的專業知識功底雄厚,操作技能強,反應靈活,他具備了青年教師的所有優點,但是教學經驗顯得淡薄一些,有時對學生的估計過高,教學方法較靈活,但他熱愛學生,關心學生,還是深受學生喜愛的。

第二,在相互聽課評課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師徒之間聽一節課,聽課本所記錄的內容是有形的,在交流中產生的許多思想是無形的,在這有形與無形中我們的教學感覺都在逐步提高。我們師徒二人按照計劃結合教學實際堅持每月互聽評課兩次,做好聽課記錄,評課實用有效,扈老師經常主動要求隨堂聽我的課,他為了準備一節充分的課,不斷地修訂教案,不怕苦不怕累。可以看出,扈老師在自發地努力,畢竟上好課是教師的生存之本。

第三,在互相切磋中,師徒共同提高。俗話説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通過一個學期的師徒結對交流學習活動,徒弟扈老師進步飛快,較以前有了很大進步,在青年教師彙報課中,扈老師講的《用重複命令畫圖》一課深受學校領導及老師們好評,這主要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在此期間,我這個師傅自感也有些長進,青年教師身上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熱情,大膽的創新意識,時時感染着我,感染着我的課堂。

總之,學校倡議的師徒結對活動,使我們師徒不僅成為教育教學上的良師,也使我們成為了生活中的益友。

幼兒園師徒結對師傅總結2

一天一天,時光在不知不覺中遠去,一個學期很快的又是放假前期。回覆本學期師徒結對的過程,對年輕教師的成長我的內心有着無數的喜悦,同時也有着無限的期待,期待她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期待她們頭頂幼兒教師的`稱謂將職業道德繼續發揚。現將師徒結對做簡單小結:

1、切實制定計劃,有效實施計劃。

俗語説“十年育樹百年育人”,講求的是一個教育過程,而過程的有效進行離不開周密的計劃。為此,綜合上學期師徒結對的總體情況,有目的的針對教師的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幫扶計劃,讓教師知道自己的不足並有目的的進行學習,自然能獲得較快的成長。一個學期下來,對照每個月的月計劃指導年輕教師的工作,年輕教師獲得長足的進步,如二月份主題環境與早操的指導,幫助年輕教師學會對主題環境進行排版,合理的安排的主題材料,並美觀的再現主題重點知識內容,在早操的指導中,教師學會了指導幼兒學習早操的細節,明白了怎樣將隊形、動作有機的統一,三月的公開課指導,幫助教師把握一傑教學活動的重點和語言的組織、課堂的駕馭,學會了怎樣評價別人的教學活動,四月份的設計活動方案指導,讓教師學會通觀全局合理的設計一套活動流程,五月份的家訪個案幫助教師學會與家長交流,圍繞重點問題與家長溝通,建立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信任感,六月份指導教師對自己的工作進行階段性的小結,找出問題,梳理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後工作中需要努力地方向,如此詳細的結對,讓教師各方面均獲得提高,在各方面都有一個學習和鍛鍊的機會,以獲得更快的成長。我也欣喜的看到徒弟面對各項工作中的問題不再是焦頭爛額,從以前的事事請教變成了現在的問關鍵問題,而且考慮的也交周詳,讓我頗感欣慰。

2、督導有力,管理到位

人都有思想上的惰性,一旦鬆懈下來就會事事躲懶。年輕的教師作為80後期90前期的孩子,這些特點也在她們的身上表現的較為明顯,為此,常常需要盯着她們催着她們加快工作的步伐,目前我園的教師都養成了提前完成工作任務的好習慣,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處理其他的工作事務。在管理上,我們體現出人文化的管理和關懷。合理的安排工作的強度,讓教師明白工作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沒有身體也就無從説起工作,因此,也讓教師將這樣的理念運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將工作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來做,而不是一件充滿壓力和無奈的被動。

一個學期下來,收穫的是徒弟心靈的成長和教學技能、班級組織管理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讓我收穫良多,做好一名教師不但能夠教育好孩子,更要能夠幫助園內的年輕教師一起成長和進步,才能將教師的職能更大限度的發揮和利用,才能讓幼兒教育的盲點在我們實際的工作中得到解決和進一步提升。希望我的徒弟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運用所學,成長更快!同時也希望自己將所擁有的經驗技能更進一步的整理歸類,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成長為專家型的幼兒教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ewoqp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