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通用5篇)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通用5篇)

時間的腳步是無聲的,它在不經意間流逝,經過這段時間辛勤付出,我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教學總結了。拿起筆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通用5篇)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1

初一的教學工作已經過去了一個學期了。在這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有很多的感觸和收穫,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成功之處:

(1)、和學生很好的融合,熟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都要創造和學生交流的機會,瞭解學生和被學生了解是抓好教學的前提之一。這樣教師可以因人而異地對待,學生也可以用心聽課,如果學生不喜歡教師,他也不會喜歡課堂。我們數學組利用班會課、課餘時間、學校組織的活動等,積極地走入學生中間去。現在學生喜歡數學教師,喜歡數學課堂,從學生課堂積極發言,課下主動找老師問問題可以很好地説明。

(2)、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初一前半學期就是抓習慣最好的時候,學生剛上初中,對初中的很多東西都充滿了好奇,我們積極抓住這一有利條件進行教學。上課首先就是抓聽課質量,學生坐姿要端正,聽課時就是聽課,其它都不允許幹,發現有一個學生沒聽課,就要及時提醒,學生在課堂上一定要投入課堂,一定要保證學生拿出百分百的精力聽課。如果需要用筆寫知識點的時候,就給學生時間統一寫。第二,學生的學習用具要準備好,比如練習本,有的學生小學沒有很好的習慣,總在桌面上、書上、手上等地方驗草,甚至有的在橡皮上寫,這樣必然造成學生做題的錯誤率大增。在比如直尺、計算器等,如果學生準備不足,課堂上就耽誤做題,還會出現學生之間亂借用具現象,課堂秩序就無法保證,所以學習用具要檢查到每一個人,還不定期檢查。第三就是作業的落實必須到位,作業佈置少而精,佈置的作業要保證大多數同學都會做,佈置少量的難度題。

(3)、堅持集體備課,集體備課的好處就不多説了,我們在集體備課上,大家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正做到了集大家之智慧。集體備課的內容從課程內容到教學流程,再到教後反思。我們還十分強調當堂檢測,一節課,課堂內容再緊也要留出時間檢測,只有檢測才能很好把握一節課的教學效果,為下一節課程做好準備。

(4)、自主達標課堂早引導,上學期我們沒有開自主達標課,但我們也在慢慢引導,學生能講的就讓學生講,不斷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演,早入手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板書能力,為本學期的自主達標課打基礎。這樣我們本學期的自主達標課才可以很好的開展。

(5)、做好全體學生成績。每個班都有優秀生和能力不足的學生,我們的眼光要關注到每一位學生,“不丟下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組的教學理念,如果初一丟下一個人,以後丟下的人就會越來越多,我們採用和班主任、任課教師、家長溝通結合的方式,瞭解每一個人的實際能力,優秀的就不斷表揚,鼓勵他們多做有難度的題,能力弱一點的就多鼓勵,拉一拉、推一推,想辦法讓他們不掉隊。

(6)、對於我們教師而言:筆要勤、手要勤。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平日有什麼收穫、教訓或感觸都要馬上記下來,日後整理出來,即能提高自己,也為他人提供可資借鑑的東西。我現在翻翻曾經偶爾記下的東西,就會對其有更深的認識,當年覺得是成功之筆,現在看來卻有很多問題,在此基礎上再加以改進,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7)備好課,上好課。為此每當講授新課之前,我們首先把它與前面的知識相比,看一看這節課的知識學生能否自己解決,如果能行我們不會再講,指名讓學生講,或者同桌交流,也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我們只負責走到學生中間去搜集那些錯誤的思想或解答方法,拿出來集體討論糾正,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這樣就為本學期自主達標課打好了基礎。

二、困惑和不足:

(1)、學生們對於初中數學的解題格式,認識不足,總是把思想停留在只要做出答案就行的層面上,我們在課堂上不斷強調,但大部分學生的問題依然嚴重,也説明學生在做數學題上,思路的整理、書寫的條理能力上還不足,以後我們要在批改作業上就要按照這樣的方法要求,使學生們養成良好的解題格式。

(2)、家庭作業完成質量差,第二天收上來,練習冊可以説大部分都很差,學生玩任務心太大,午託班學生抄作業現象嚴重,我們不斷與家長取得聯繫,有的家長就不以為然,表面上在配合,實則什麼也沒做,作業該不好的依然不好,我們在校沒有多餘的時間讓學生補作業,只能説服教育,但效果不明顯,所以現在,想什麼樣的辦法,把學生的作業質量抓上去是我們最大的困惑。

(3)、學生們的學習狀態總感覺不好,好像學生之間沒有一種你超我趕的勁頭,大家覺得反正完成自己今天的任務就行,沒有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沒有獨立性,沒有主見,得過且過的念頭有點大。

(4)中午第五節自習課學生們做作業的時候獨立性不強,互相討論的現象比較嚴重,自習課對答案,抄作業,使中午作業成了形式,降低了小自習的學習效果,下學期在獨立性上要多下些功夫,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這樣對於學生對於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好的幫助。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2

在7月17日上午,鐵東小學為了切實提高教師們的學習意識、反思意識,提高教師們的教學能力,舉辦了一次“教學經驗交流會”。在會上老師們都積極發言,圍繞“經驗、不足、措施、困惑、建議”等幾方面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深入進行了反思、剖析。。

在此次活動中,共有17位教師發言,她們是萬嬋娟、江濤、於志超、李文宇、楊傑、張南南、馮校鏵、于飛飛、王雪嬌、肖立媛、於廣豔、趙濱莉、邱平、姜文、孫宏語、付偉斌

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于飛飛、王雪嬌和付偉斌三位老師,尤其是于飛飛老師,完全是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深入剖析了自己一學期以來的經驗與不足,(重點寫的是不足)和今後的措施,真實、深入,符合要求。其他老師的材料寫的雖然很詳細,但是並沒有按照學校事先的要求去寫,重點都是談應該如何教學,缺少聯繫自己工作實際的部分,並且沒有反思自己的不足、困惑和下學期的打算。

同時,由於部分教師請假沒能參加,這實際上是自己的一種損失,希望下次培訓的時候,所有教師能處理好自己的個人問題,不要請假。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3

在初一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的環節。德國著名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説:“教學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作為語文老師,我們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寫作樂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因此,作文對於中學生來説,不寫不行!

然而,對於剛剛接觸作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説,要他們寫出一篇像模橡樣的作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多年的`作文教學生涯中,我和學生一起經歷了寫作文的的各種色彩。在我眼中,作文走了一條彩色之路。

一、灰色作文——無奈懼怕

作文是灰色的,裏面充滿了孩子們的無奈和懼怕。記得新學期開學第一週結束,我佈置學生回家寫一篇週記,還未講完寫作要求,全體一聲“媽呀——”畏難之意,溢於言表。星期天早自習收上來一看,呵,氣炸了肺——大多是老掉牙的故事,幾十字,最多百把字,枯燥乏味極了。

第一單元課文學完了,該上作文課了。我剛走進教室,競已經聽到有幾個人異口同聲:“又要寫作文了——”,一聽那拖長的尾音,我上課的激情一下子大打折扣。後來我耐着性子進行了幾分鐘作文前指導,輪到寫作時,好多同學都在那兒抓耳撓腮、搜腸刮肚,不知如何下筆。

種種跡象都表明,對於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説,寫作文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他們又是多麼害怕作文。因為他們無話可説,無語可寫。

二、藍色作文——星光熠熠

作文是藍色的。作文教學是在老師的知識、智慧的引導下,學生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而書寫生活。記得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過:“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之不盡。”作文是學生真情的宣揚,感情的激發。所以,我們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帶着情感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並且記錄生活。比如,開展各種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在活動中體悟,從而激起他們寫作的慾望。端午節到了,我組織班上的學生來了一個包粽子比賽,並在活動中穿插關於端午節來歷的知識。比賽結束後,讓他們以週記的形式寫下來。因為是他們自己參與的活動,所以這次的作文他們不再無內容可寫,作文質量也提高了不少。

另外,“男孩節”的“小小男子漢”宣誓誓詞創作,國慶節的“國旗飄飄”活動:在國慶節,發給每一個小學生一面小小的國旗,孩子們帶着小國旗回家時,就把教育做到了每個學生的心裏。由此可見,校園文化、主題活動,都拓展了作文教學的空間,提供了孩子們展示的平台,也激起了他們創作的慾望。

我想採擷一顆星星,卻意外收穫了滿天的星斗。

三、橙色作文——暖在心間

作文是橙色的,其中有暖暖的情感。《語文教學大綱》中説:“初中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中低年級的孩子總是願意告狀,我就想了個辦法,對學生説:“你用恰當的方式跟老師説清楚怎麼回事,可以寫下來交給老師。”果然,我就此收到了各色各樣的紙條,在處理事件的同時,我還當了一回“紙條醫生”,給他們的紙條檢查毛病,並給“配藥”,讓他們能“早日康復”。在這過程中,我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他們把話説清楚了。後來,告狀的學生逐漸少了,我又讓他們寫表揚條,“老師,某某把地上的紙撿起來了。”“老師,上午第二節課後某某把衞生角上的笤帚擺好了。”一張張紙條融入了孩子們的情感,把喜怒哀樂引入筆端,表達於紙上。

課餘時間,學生們都樂意辦班級班報。我們的班報“莊稼地”深受孩子們的喜歡。當孩子的作品在上面發表的時候,他們的笑臉是那麼的燦爛,那成功的喜悦溢於言表。班報中有個子欄目叫“心情家園”,老師、家長也可以在此寫一寫自己的情感。這樣,小小的班級報紙就融入了一種情感,變成了情感的寄託,孩子們的心靈被温暖着,孩子們的作文也被塗上了一層温暖的橙色。

四、金色作文——光彩奪目

作文是金色的。作文之中充滿了賞識。作文期待成功。作文給孩子們鋪就一條金色的道路,給了孩子鋪設了金光大舞台。眾多的孩子像追逐明星一樣追逐作文好的孩子。作文寫得好的學生可以拿者自己的作文到其他班裏去讀,孩子的作文發表或獲獎後,我就向及時給家長髮一條短信,表示祝賀。我給每個孩子準備了自己的作文集,上面有他們自己寫的文章,並有他們自己畫的畫作裝飾,一個星期出一期,一年的時間,幾乎人人有了個人文集。學期結束時,我在班裏舉行了個人習作展。當時,孩子們是多麼激動啊!他們覺得自己是多麼了不起!我將成就感帶給了孩子,讓他們感受到了成功。

習作還有一種就是育人的功能。作文是一種文化,滋養着孩子們的秉性,是孩子精神家園的守護神。曾經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在一個班級裏,老師在地面上丟了兩朵紙花。全班51個孩子,只有兩個孩子把紙花撿了起來。教師作業就是讓孩子回家去看中央電視台播放的濮存昕的公益廣告,文明是什麼?第二天,教師做了一篇作文:《文明是一個撿拾的動作》,並讓學生來評價班級裏文明是什麼?孩子們説,文明就是打掃完衞生,把工具放到原處,文明就是陪同,陪同同學打掃完衞生一起出校門、過馬路,回家去。瞧,老師已經把文明之花深深植進了孩子的心靈,將來肯定會繁花似錦。

作文教學是彩色的。彩色是作文教學的底色,習作的底色。作文教學就是大大的落地窗,孩子們從中看到快樂、看到憂傷、看到煩惱、看到成長,用他們的靈性把作文的底色塗抹上絢麗的色彩。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4

尊敬的校領導,老師們大家晚上好:

經過一個月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我校的第一次月考已圓滿結束。這次考試,八年級各班數學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今天,我能代表八年級數學組在這裏發言感到非常榮幸。下面把我對數學教學的一些看法和大家進行交流討論:

一、讓學生對你感興趣。

所謂“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我認為想讓學生熱愛一門學科,首先就要喜歡教這一門學科的老師。八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慢慢地成熟起來了,表現為不是特別願意和老師親近,話也少了。而且,他們的自尊心,獨立意識急劇增強,很多事情不願遵從老師的教導,喜歡另闢蹊徑。所以,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少直接對他們講一些大道理,而是先從側面入手和他們交朋友。例如:利用課餘時間和他們一起下象棋、五子棋等,並特別重視學困生的參與,讓學生覺得除了課堂教學以外你們還有其它的共同興趣,逐漸的接納你,承認你,從而對你感興趣,進而對你所任教的學科發生興趣。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知識發生興趣的時候,他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學習。這樣學生才能理解深刻,記得更牢。學習就會更靈活,教師的教學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良好的課堂紀律做保證。

課堂紀律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活動的保證。通過課堂紀律管理,可以培養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創設一個最佳的教學環境能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可能大家都有這樣一個經歷,自己精心準備了一堂課,滿懷信心走進教室,如果,看到學生用期待的眼神等待着你,那這一堂課就覺得充滿了力量,老師教的舒心,學生學的容易。如果,在上課過程中,需要你三番五次的停下來整頓紀律,你也許就會心浮氣躁,想學的學生也因為多次被打斷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本堂課的教學任務不能完成就會對後面的教學產生影響,精心準備的一堂課就沒有取得預期效果。

那麼,怎樣做才能保證良好的課堂紀律呢?這是一個很深的話題,我目前正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跟學生做朋友,這樣他就不好意思在你的課堂上搗亂。

2、明確我的課堂要求,對違反的學生要進行相應的處罰。

3、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課堂紀律要求也不一樣,逐步提高,讓他們慢慢適應容易接受。

4、適當的關注學困生,但也不要過多的關注,避免讓他認為你是在故意整治他,從而產生對立情緒。

三、精心設計、批改作業,分析、提煉易錯點和難點。

作業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也是老師瞭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必要手段。有利於教師準確的確定課堂教學目標。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作業完成情況就會有所差別,在難以保證作業的質量的情況下就力圖通過增加數量來彌補,也許單獨一種作業不多,但各科作業合起來就多了。就八年級的學生來説,每天都有4-5科作業,每科按半小時算也要2-2.5小時。再加上他們自己支配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所以一部分學生養成了抄作業的習慣,甚至還有幾個同學進行分工合作,每人做一科相互抄襲。

面對這種情況,我也進行過自我反思。為了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去獨立完成作業,我個人覺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着手:

1、作業應重質量,輕數量。在佈置作業前教師應該對自己班上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個準確的把握,所出的作業就會具有針對性。

2、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對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一個紅叉了事,要把錯誤的地方指出,有利於學生加深記憶,自己進行改正。

3、從作業中提煉易錯點和難點。作業是課堂教學情況的反饋,教師可以從作業當中瞭解到易錯點和難點,查漏補缺,逐步提高學生的成績。

以上幾點是我個人工作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相互探討,提高我們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總結5

作為教師,要上好一堂課,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備課充分

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備課是課堂教學的準備性環節。備課是上課的基礎,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完成課堂教學準備性環節的過程,也是教師形成教學能力的過程。教師原有的思想品德修養、科學文化知識、教學理論水平與教學技能是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可能條件,只有通過備課,認真鑽研教材,抓住重點難點,明確教學程序,這種可能的教學能力才能轉化為現實的教學能力。備課過程是一種艱苦的勞動過程,也是一種教學藝術上的再創造過程。

在備課過程中,首先很好的把握教材,自己把教材內容吃透,這是最基本的標準,是教師備課的中心,也是課堂教學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把教材結構整理的清清楚楚,必要的時候進行知識結構的重組,才能將知識有效地教給學生,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知識的接受,教學工作也才能立於不敗的主動地位。處理教材一般需要經過3個環節:(1)懂,即理解教材的基本結構。對教材進行系統通讀,從全局角度,瞭解教材的基本脈絡線索和編排體系。對教材的字詞、句段、概念、插圖等仔細推敲,弄通弄懂,對每章每節進一步深入思考,明確在教學中,使學生學習什麼和解決什麼。(2)透,即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做到對教材的全部內容瞭如指掌、運用自如,不但能對學生熟練講解,而且還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3)化,就是進得去、出得來,做到深者淺出,淺者深掘,“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把教師自己的思想感情凝聚進去,把教材的死知識化為教師的活知識,化難為易,化艱澀為通俗,化抽象為具體,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把知識表達出來。

其次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課程內容的補充和豐富。主要從科普和專業方面,利用網絡和圖書資料室,充分查資料。在查資料的過程中,自己會不經意間迸發靈感,把自己的一些體驗和經歷融合到備課資料中,這樣講課就不至於乾澀,沒有説服力,也比較容易貼近學生,使他們更容易理解。

二、編寫教案

編寫教案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中所考慮的多種教學活動設想,經過進一步地推敲而條理化、科學化,這是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系統、準確和深刻的重要的一步。編寫教案時,首先要確定教學要求。教學要求是教學活動要達到的目標,是評價一堂課的基本準繩。它是依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具體情況確定的。每堂課的教學要求基本離不開知識、技能、教育3方面的內容,但就一堂課的教學要求來説,應當有主有次。其次,編寫教案時要抓住“三點”,即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把握重點即明確教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並領會問題的精神實質,根據情況擬出方案。難點是指教材中學生最難理解的地方,因而教師要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學生學習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去看教材,找出哪些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的,以便採用適當的方法來突破。關鍵點是指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等。抓住了關鍵點就能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第三,編寫教案時,要啟智導學。要求教師在寫教案時,要考慮有計劃有目的地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把矛盾帶進課堂;不斷地把學生引入求知的新境;努力捕捉學生智慧的火花,創造條件,讓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第四,編寫教案時,要細心設計,力求使系統、科學、巧妙、新穎、精煉相結合。巧妙是指教案的設計一定要從學生的學習心理的認識規律出發,把握心理要求,激發興趣,調動情感,以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大的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有新意,老是一個模式,就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事倍功半。

三、課後積累

一個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那就在平時的上課和生活中必須注意課後積累,學會終身備課,學會把自己的教學心得、讀書收穫等一一收集起來,多準備一些相關的材料和案例,比如動畫、圖片、視頻,並把它們進行系統化處理,有利於備課的時候自由調用,有利於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學風格。這跟營銷當中的“零庫存”不同,需要充分的“存貨”。

1、及時總結、修改教案。課堂教學是實施教案的教學活動,它是否能達到預期的願望,不取決於個人的感受,而取決於是否為學生所接受。教師的主觀想法只有合乎教學客觀規律,符合學生的實際,才是合理可行的。課堂教學活動是複雜的雙邊活動,儘管在寫教案時各方面的因素考慮得十分周到,但在實施中仍會顯示出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所以課後認真總結、及時反饋,看看教學要求、任務是否能實現,教學重點是否突出,難點解決得如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得如何,教學效果如何等等。根據所獲信息,寫出教學後記,進一步調整、修改教案。

2、積累資料,得珠滄海。知識在於積累,在教學之餘,持之以恆做些點滴的資料積累,會使一個教師變得非常富有。教學既需博大精深的知識,又需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這些都只能靠平時的積累和錘鍊。通過拾貝式的資料積累,得珠於滄海,把好的材料隨時抓住並記下以補益於後來的教學,這是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水平的重要途徑。

3、博採眾長,為我所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要善於吸收別人的教學經驗。向書本學習使之淵博,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使之明智。學會吸取別人正反面的教學經驗,這也是一種教學積累。

4、勤學苦練,錘鍊語言。教學是語言的藝術,所以,錘鍊教學語言,提高語言藝術,是一個教師課後積累、終身備課的又一項極為重要的內容。要多閲讀,向古今中外的語言大師們學習,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語言,不斷地豐富詞彙。要加強語言實踐,平時多錘鍊,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音量、音速、語調、節奏等。

四、課堂厚積而薄發

備好課之後並不是到課堂上一板一眼的按照教案和講稿一氣講完。上課對老師來説,就是一個應激的過程。需要老師自己高度集中自己的思想,充分自由發揮。

(一)上課要注意自己的精神面貌,一定以飽滿的精神面貌踏入課堂,並且上課要保持抑揚頓挫的課堂語氣,而不是一上課就坐到講桌前,一個語調下來。這樣學生很容易走神去幹其他的事情。

(二)在教學中保持平等意識,在心靈上的平等,不含偏見和歧視。有時候人和人之間會有一種微妙的感應現象。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微妙去帶動學生,當然,如果本身有歧視或者不平等,也很可能從這種微妙中傳達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不要的印象。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和課堂互動。這種案例教學非常有利於啟發學生思考。尤其是在應用的課程當中,僅僅告訴學生一些現象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的知識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何將知識應用到生活和工作上。課堂互動很容易調動學生的情緒,在這種高漲的情緒下,學生更容易投入,也容易對老師產生好的印象和情感上的親近感。

(四)要重點突出,難點講透,必要的時候進行一定的歸納總結。要善於提出恰當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時間。有時候學生需要這樣一個舞台和機會,給他機會可能他們會做的比想象中的好。一堂課要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嚴肅有笑聲。每一節課的最精華之處,一定要放慢速度,讓學生能銘刻在心。

(五)運用構建主義教學設計理念,實施“知識問題化,問題情景化”的教學設計。轉變教學理念,選擇適當的教學素材,將教材上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問題,通過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的情景創設來完成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使知識問題化,問題情景化,設計環環相扣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認知需求,激發學習動機,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構建知識體系。這種“知識問題化,問題情景化”的教學設計不僅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掀起課堂氣氛的目的,更要將知識轉化為問題融入情景中,引領學生在一個又一個問題情景中領悟知識,達到對知識掌握和遷移的目的。因此,教學情景設計的功能不止是傳統意義上的導入新課,情景不應該只在講解新課前發生作用,它應該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能激發、推動、維持、強化和調整學生的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實踐活動等,在教學的全過程中發揮作用。既要從整體的角度設計問題,把整個教學過程都融入到情景之中。

五、課後及時交流

下課後,與其他老師互相討論自己一次課結束之後的體驗、收穫和不足,聽取其他老師的意見或建議,爭取進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認真做好教學工作,需要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要有靈活的教學方法,要有良好的教學心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9kxz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