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熱門】幼兒大班教學總結三篇

【熱門】幼兒大班教學總結三篇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大班教學總結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幼兒大班教學總結三篇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1

一、在保教工作上,我力求從每件小事做起,耐心細緻,時刻將安全放在首位,從班裏的常規抓起,把教學環節之間的連貫模式化,使幼兒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同時我學習了《賽格幼兒園員工手冊》,並嚴格按照《手冊》來要求自己。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我也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的完善自身修養,不斷吸取教學經驗。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並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在教學上我根據幼兒不同的個性與興趣,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工作的意義與歡樂。

二、在教學工作上,本學期加強了幼兒閲讀、寫字、講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的培養,提前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在學期初我們就為幼兒準備了:田字格本、數學練習本、拼音本,充分利用了餐前、離園前這段時間,組織幼兒早期閲讀、識字遊戲、練習寫數字、做算術題等活動。開展了“學習星”評比活動,通過活動,幼兒説話的語言表達更加生動而富有感情,講故事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幼兒對做算術題的興趣也更濃了。為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對幼兒做了各種訓練。如:遵守時間的訓練:訓練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任務;獨立性的訓練: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中培養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規則意識的訓練:要求幼兒聽上課鈴聲準備上課,聽下課鈴聲再去小便、喝水、自由活動等。在日常生活中和課堂中,也反覆強調嚴格遵守行為規則,課堂規則。這些訓練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這些孩子到了小學一定是最棒的孩子。

三、在家長工作方面,本學期我們更加註重了和家長的溝通,及時會面瞭解每位幼兒的思想變化,並給予及時的建議和意見,如發現幼兒有不好的行為或家長對幼兒有更高的要求,我們會及時與家長進行更細緻的交流,最終使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我們發動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組織的豐富多樣的家園活動,如:“親子活動”、“六一活動”、“畢業典禮”等,家長對班級工作支持度高,能積極參與各項活動,有了家長的參與,我們本學期的教育教學活動真正做到了家園共育。

總之,這學期來,我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但在工作中也難免存在不足,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揚長避短,繼續努力,把工作做到更好,力爭更上一層樓。

這學期我們班根據幼兒的興趣,貼近他們的生活,從實際出發選擇了三個教學視主題活動,《我從那裏來》《葉子》和《再見了,幼兒園》增長了幼兒的知識,開拓了幼兒的視野,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真正做到玩中學,做中明。

一學期很快就結束了,孩子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他們能順利的進入小學嗎?下面就從幾個主要的方面進行總結:

語言常識:

在《我從那裏來》的教學主題中讓幼兒明白了自己是從那裏來的,懂得了爸爸媽媽的辛苦,知道了怎麼孝敬父母。經過這主題的學習家長都覺得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感到很是欣慰;在《葉子》的教學視聽中,讓幼兒尋找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葉子,認識各種各樣的的葉子,並自我探索葉子的用途線及所隱藏的奧祕,這些活動培養了幼兒探索的興趣,增強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了幼兒生活小常識,還豐富了幼兒的視眼,懂得熱愛大自然。《再見了,幼兒園!》這一系列活動,主要是圍繞幼兒園展開,在幼兒園的三年裏的變化,孩子們的感覺,老師的感覺,離別時的心情都能展開很多很多的活動,在這裏主要是回憶過去,有一顆感恩的心,還是就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畢業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

藝術:

教孩子唱歌的同時,增強了幼兒的音樂感知能力,認識了音符,和音符做遊戲做朋友,還了解音樂可給人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意境及收穫,促進了孩子動作協調能力的發展,在“六一”的時候我們班準備的節目是歌舞《我開火車遊祖國》,畢業典禮的時候是音樂劇《白雪公主歷險記》,這些節目孩子們都演得津津有味,看得人也合不攏嘴,真開心,這都和我們班良好的音樂底子分不開的:繪畫方面本班幼兒進步非常快,特別是構圖及色彩搭配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參加大賽的時候,得獎的幼兒非常多,這和我們平時的美術課也是分不開的。

數學:

為一門單獨的學科,在老師精心的準備及授課當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全班的幼兒都掌握了物體的二次分類,10以內的加減,認識了時鐘,學會了看月曆,還懂得了一些關於算盤的基本知識,使孩子在體驗成功的同時提高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及觀察能力。

體育:

由專職的體育老師擔任,體育課中活動較多,幼兒非常樂意參與各項技能活動,體育的達標較高。

常規:

我們班男孩子多,比較調皮,平時常規也抓得挺多的,知道要做一個文明的小觀眾,上下樓梯不推人,行人靠右,飯前便後要洗手,教室裏不追跑……明白了很多道理,為以後當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打好了基礎。

這學期,我們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力爭把各項工作做好,但也看到了存在一些不足,如:老師的語言和行為上應更加規範,孩子的常規還需要加強。我們爭取在下一學期裏,取其精華,棄其糟泊,緊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的宗旨,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2

兒童的語言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成人的語言交流中獲得和發展的。談話活動是向幼兒進行語言教育的一種特殊方式,是幫助幼兒在一定範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的活動,並具有獨特的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功能。

根據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表現和教師指導語言活動時所表現出的不適宜觀念、行為,制定了專題具體目標。

1、使教師從主觀上牢固樹立起幼兒語言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是其它能力發展的基礎,打好語言基礎,使幼兒終身受益的思想。 2,通過一系列的談話活動,使幼兒大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意願,形成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態度和良好習慣,傾聽、理解、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我們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談話活動的準備

(一)從教師觀念轉變、技能提高上入手,新的教育觀念體現和如何更好地組織幼兒語言活動的文章,使教師深刻理解、感受幼兒語言發展與教師語言教育的影響之間關係和語言發展在幼兒時期的重要作用。

(二)關注幼兒的學習特點,並結合本班幼兒實際進行探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使教師認識並感受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即:1、幼兒的學習是與他們的興趣和需求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2、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

3、幼兒的`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

4、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幼兒的這些特點決定,他們參與各種活動都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幼兒只有對感興趣或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活動,才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認識。幼兒在語言方面的學習也應通過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讓幼兒體驗到傾聽、理解、表達的樂趣。

二、談話活動組織過程

(一)學期初,根據幼兒語言發展水平情況的測評和對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及班級實際情況的掌握,制定有針對性和具體可行的談話活動計劃。

(二)教師注重幼兒詞彙的豐富和生活經驗的積累。平時把對幼兒詞彙和好聽優美的語句的豐富滲透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並讓幼兒在明確意義的基礎上加以記憶。使幼兒能用已有的經驗與教師同伴交流,談話活動內容充實。

三、經驗的積累學期末,我們通過對幼兒語言發展水平的測評及談話活動組織。

找到了一些有針對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組織談話活動的方法。例:以遊戲為主要方式,貫穿在眾多的談話活動中,讓幼兒在遊戲中通過模仿、扮演角色、對話等學習有意識傾聽,並把談話活動貫穿於一日生活多個環節的方法,鍛鍊幼兒傾聽、表達能力。還可為幼兒創設語言交談環境,讓幼兒在情境中交談,用適合角色的語言交談,用輪流方式交談等。

總之,通過一個學期談話活動的組織,我們看到了成果,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發現了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如還要在拓寬幼兒知識面、注重積累有關經驗、豐富幼兒生活、給幼兒創造更多的表達機會與條件方面下功夫,以使談話的效果更好,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幼兒大班教學總結 篇3

時間過得飛快,大班上學期的教學工作在我們六名教師的共同努下,已經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孩子園大班年段上學期工作總結。本組教師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另外,周佳玲、張春霞老師又在家休養了較長時間,才到園上班。針對實際情況,為提高教學業務水平,經常組織組內教師共同探討,尋求好的教學方法,開展實踐課、活動等,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本期我們大班年級組開展的工作包括常規教研和專題教研兩個方面,現就這兩方面工作做一個總結:

一、常規教研:

在開學初,我們年級組的6位教師大家共同分析了各班教師和孩子的實際情況,並根據各自的情況從而制定了符合我們本年級組開展的工作計劃,措施。在工作中我們本着積極認真、互相學習、探索的態度開展工作。

1、每位教師都積極認真的參加教研組的例會和各種觀摩學習課,並且在教研會上鼓勵每位教師設身處地為別的班級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們的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在教研會上,有的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講出來,我們大家共同來幫他想辦法、出注意。如大一班洗手常規的培養,由於盥洗室離教室較遠,不便於教師指導孩子洗手、擦手及取放杯子,教師看得到這部分孩子又看不到另外的孩子,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當大一班的教師提出問題時,其餘的教師均積極的為她們出謀劃策,幫她們想辦法,最後終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每週選兩名孩子當班長,協助老師提醒洗手的孩子,而老師則指導擦手、放杯子的孩子,保育員管理教室裏的孩子,這樣就較好的解決了孩子分散,老師指導不過來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矛盾。採用此方法後,大一班孩子洗手的常規有了較大進步。又如,大二班老師提出困惑,不知把圖書角設在哪恰當。我們通過觀察場地,討論哪個地方更合適,最後幫助他們找到了滿意的地方。而學前班的教師則是初次執教新的教材,我們便通過例會等形式提出讓家長滿意而孩子又能接受的教學內容給予意見和建議,為他們的幼小銜接打好堅實的基礎。

2、進行了各班一日生活常規和新教師教學活動看評的觀摩看評,推動並促進班級間、老師的相互學習,借鑑。本期我們共組織了四次觀摩活動:包括早操,新教師教學活動,盥洗活動,遊戲的觀摩。通過觀摩活動,互相之間取長補短,並制定出最適合本班特點的方案,進行實施,孩子園大班工作總結《孩子園大班年段上學期工作總結》。如開學初抓的一個重點工作:早操活動,在進行初次觀摩時,我們認為大一班和大二班的音樂是一樣的,便可以有互相交流的機會進行聯合早操活動,而學前班的場地顯得太窄了一些,可以利用樓下的大操場等,並研討整改辦法,通過這樣,三個班的早操有較大進步,在全園的早操觀摩中取得較好效果。後來,我們又覺得早操編排無創新,又一起商量整改方案,我們增加了班級間的互動,走步跑步走異形路線。通過這樣的變化,孩子做操的積極性有了較大提高。在遊戲的開展時,我們也採取了這樣的方式,觀摩,看評——找出優缺點——提出整改意見——再觀摩看評。通過這樣,我大班組的班級常規培養有了一定進步。新教師楊珍妮為我們提供了應該怎樣節約我們身邊的事和物的觀摩現場,她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收集到的一些貧困山區的孩子只能用磚頭代替本子寫字和非洲難民很瘦的形象,讓孩子體會我們應該節約的感受,並且表現出來。觀摩後,每名教師都發表意見,一致認為,她的選材比較好平時很少開展。這種形式能很好的促進孩子欣賞水平的提高,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後教學中應多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3、組織孩子進行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豐富孩子的生活,我年級組開展了秋遊

活動——參觀動物園,同時也得到了家長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讓孩子真正迴歸到大自然的生活中,孩子也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和興趣性,並希望以後多組織此類有益的活動。

4、本期我們大班組還新開設了一個欄目——新聞網站,把最新、最及時的國家大事或者身邊發生的事情貼在教室外,讓孩子隨時瞭解和觀察,並主動積極的參與進來。

二、專題教研

本期,我大班組結合孩子園教育教學創建特色“開發家庭資源——增進家園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我們組織了理論學習,討論了真正落實家園聯繫的各種方案。大一班提出製作家長參教,大二班提出分層次進行家長對話,學前班則提出製作精美的家園聯繫冊。通過可行性的分析討論,最後確定為這三種形式,並且各班都積極進行嘗試。大一班由於沒有家長願意主動承擔參教活動,而改成了分層次的與家長進行孩子情況的交流和紙條的形式與家長交流,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大二班的分層次與家長則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將家長請到孩子園來與其進行口頭交流,得到了家長的充分肯定。學前班的家園聯繫冊也製作的非常有實效性,裏面有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照片、孩子的情況簡介、需要家長幫助收集的材料、以及孩子的繪畫作品。除此之外,各班還通過各種有效形式與家長聯繫。大二班的家園直通車欄目,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學習情況;學前班的家園信箱也加大了與家長的書面交流,先後受到家長來信三十餘封。

同時我們也結合大班孩子的年齡特徵,提出了我們的問題“怎樣讓孩子的學習看得見?”讓老師、孩子、家長都能“看見”我們開展的活動並投入的參與進來?為此,本學期三個大班的老師們作了很好的嘗試,將室外走廊的一大幅牆改以往的“精美、一成不變”為現在的“動態、定期和不定期更換”,以往老師作品的單一張貼區成為了孩子活動的記錄牆,每一個塊牆面都是活的如:大一班的“我真棒”、“國慶趣聞”,大二班的“快樂樹”、“今天我有進步了”;每一個角落都是近期開展活動的縮影,如學前班的“每週一詩”、家長們開始關注了,孩子們開始津津樂道了,但我們也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如:怎樣讓美感與動態共存,怎樣既體現孩子的主體性又有老師支持引領作用的發揮,這將是我們下學期繼續研究的問題。

總之在下學期,我們大班組的六名教師將更加齊心協力,在開展好教學活動的基礎上,力爭開展規範的教研活動,有計劃地進行研討活動,以更好地促進教研水平的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3e90z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