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1

一、基本情況:

20xx年10月9日至12月31日,忠縣教委組織的第五期小學校長提高培訓班52人在忠縣教師進修校進行了歷時50多天的學習培訓。期間,聽取了教委副主任陶衞東,教委人事科長陳元柳,忠縣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龍建華,進修校教導主任張靈等十多位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和高質量的講座;講座內容豐富,含蓋面廣,有理念方面的《科學發展觀探索》、《學校辦學理念探索》、《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有管理方面的《德育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後勤管理》、《學校人力資源開發》,還有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專題共十五個;進行了“辦學理念詮釋”、“後進生管理”、“教學管理”的研討和互動交流活動;舉行了乒乓球、籃球、象棋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參加了縣內三所(忠州二孝烏洋小學、忠縣聾啞學校),縣外四所(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三亞一中、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小學、深圳市海濱實驗小學)學校的考察實踐活動,聽取了考察學校校長的彙報,進行了較長時間的互動交流和校內參觀。學習培訓期間,我認真聽課、認真筆記,勤于思考、善於交流;在五十來天的學習交往中,我和其他學員進一步加深了認識和了解,為今後學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矗

二、主要收穫:

(一)在理論學習中接受新思想。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是辦學質量的競爭。在學習考察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沿海一帶把轉變教育觀念擺在了首位,他們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敏鋭的戰略洞察力、踏實的改革真功夫,以“拓荒牛的精神”在自己的教育園地上開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

1、追尋人本。學校教育中的“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給每個學生創造一片充分發展的時空,使每個學生獲得自我價值的實現,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教師角色也要演變為引導者、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激勵者和合作者。教育的本質就是開發人才資源,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人全面健康的發展。

2、走向校本。“校本”是在課程改革中出現的新名詞,它包括五個方面:校本研究、校本管理、校本發展、校本課程、校本培訓。校本管理是學校發展的基礎,校本管理的基本構架為制衡型的法人治理機構、扁平化的管理機構設置、透明化的管理規則制定、規範化的程序設定執行,校本管理呼喚專業化、職業化的校長。校本課程是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並駕齊驅的三條腿之一,是課程設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否則就談不上新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在忠縣各級各類學校還十分薄弱,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校本教研,就是為了改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依託學校自身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進行的教育教學研究。也就是教師為了改進自己的教學,在自己的教室裏發現了某個教學問題,並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以追蹤或汲取他人的經驗解決問題。校本培訓是指以學校為單位,面向教師的學習方式,內容以學校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3、不忘根本。辦好一所學校,就是培養一批批合格的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不管是新課程還是舊課程、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它們的目標都是相同的,只是採取的途徑有所不同。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仍然在課堂,教學質量仍然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新課程呼喚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課堂教學實踐。因此,要重建課堂教學基本理念:教學是教化—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教學是診斷—瞭解學生是教育的基礎;教學是探究—讓學生自己去尋求;教學是發問—由提問到發問;教學是求異—尋求不同的聲音;教學是交往—師生平等的對話;教學是過程—不單單看結果。由於沿海一帶率先實施新課程,他們搶先佔領了教育的制高點,當我們還在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新課程與舊課程之間徘徊的時候,人家已經結出了累累碩果。

(二)在參觀考察中感受新經驗。

1、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意義,樹立新的教育理念。

外出考察中我們所接觸的幾位校長都是當地著名的教育專家,他們非常瞭解最先進、最前沿的教育改革發展信息,熟悉教育政策法規,有明確的辦學思想、超前的辦學理念,清晰的辦學思路。如珠海市香洲第十小學本着“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促進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發展”的辦學理念,秉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校訓,加強學校內涵建設,提升學校文化品位,優化校內外環境,努力培養基礎紮實,習慣優良,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學生,力求師生科學與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在全面提高師生素質的同時積極打造學校品牌,形成了“和諧、向上”的香洲十小團隊精神。海濱實驗小學提出“校訓”是學校辦學理念和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學校辦學特色和傳統文化的高度濃縮,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圍繞“全面實施個性化教育”的辦學目標,提出了新的校訓——“智、信、善、勇、藝”。

2、德育始終被放在學校各項工作的首位

外出考察的幾所學校都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座落於風景秀麗的西秀海濱,是一所以抓德育聞名全國的九年義務一貫制學校。學校環境幽雅、設施先進、佈局合理,被譽為集“花園、樂園、學園”為一體的特區窗口式學校。他們始終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工作思路,積極倡導“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把培養良好校風、嚴謹教風、端正學風作為工作重點,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後榮獲53項國家級殊榮。學校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一平台,在各學科中滲透民族精神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首先是整合現行教材中豐富的教育資源,把有關愛國主義、民族精神、革命傳統、中華美德的篇目進行歸類整理,編成綱目;其次是發掘具有本地特色教育資源,包括海南歷史名人、戰鬥英雄、勞動模範等;再就是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在校園各角落張掛名人畫像、名人名言、《新三字經故事》等。以此同時,針對新《守則》和新《規範》的正式實施,學校認真組織全體師生學習其內容。通過開展“文明小使者”、“誠信伴我行”、“每天做一件好事”、“愛心小銀行”等活動,引導學生懂得“文明待人”、“誠信做事”、“遵紀守法”的重要性,並逐步養成良好行為品質,並讓學生在活動與實踐中記住這些內容,並融入自己的日常行為之中。

珠海市香洲第十小學在德育實施過程中建立穩定、長效的管理、培育機制。開展突出行為養成,貫穿學習做人的教育活動。從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構建小學生養成教育ABC三維繫統:養成教育A--行為習慣“九個一”:每天多一點微笑、每天多一份快樂、每天多一份責任、每天多一次幫助、每天多一個問號、沒天多一個習慣、每天多一點包容、每天多一份自信、每天多一份感恩。養成教育B--12個良好學習習慣:記憶習慣、演講習慣、讀的習慣、寫的習慣、定計劃的習慣、從小事做起的習慣、適應老師的習慣、預習的習慣、自己留作業的習慣、改錯的習慣、出考試題的習慣、篩選資料總結的習慣。養成教育C--開展體育、藝術教育2+1項目活動。增強了養成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逐步形成“和諧、向上”的校園氛圍。

3、依託校本抓教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敬業精神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驅動力,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保證,校本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點和歸宿,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力抓手,課程改革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最佳契機。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重中之重,是“理念轉化為行為”的培訓。考察學校為教師構建兩個平台,即“理念”和“行為”的平台。在此基礎上他們探索出了“以理論學習、行動研究、專題討論、同伴互助、專業引領、自我反思為主”的教研活動方式。其中,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的基礎和前提,同伴互助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標誌和靈魂,專業人員的參與是校本研修向縱深、持續發展的關鍵。

4、立足長遠發展,辦出學校特色。

考察的幾所學校都具有質量強校,特色立校的辦學新理念,在長期的努力和積累中辦出了自己的特色。海濱實驗小學是教育部首批“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一級學校,深圳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南山區基礎教育改革實驗學校。優越的自然條件,獨特的文化滋養,讓海濱實驗小學擁有了包容、開放的胸懷和藝術、靈動的氣息。學校在辦學之初,就在深圳市率先提出了“以美啟真、與時俱進”的辦學主張,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來推動全面的素質教育,開展了一系列藝術教育改革與實踐,鑄造出了具有區域特色的藝術教育品牌,被國內外專家和學者譽為“海濱教育模式”。從創辦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藝術教育特色的創建,把藝術教育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切入點,致力於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藝術志趣的培養,為學生的幸福與詩意人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矗十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濱教育模式”,辦學經驗在南山、深圳乃至南粵得到了廣泛推廣,學校先後四次承辦深圳市、南山區素質教育、特色教育及德育創新現場會,接待了四十多批來自國內外的教育考察團。

珠海市香洲第十小學從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方式、開展英語教育科研、開發校本課程、開展特色教育活動等方面入手,優化英語教學,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凸現英語教育特色。開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應用遊戲方式進行小學英語口試的研究》;營造英語氛圍,創設語言環境:為同學準備了“早點”、“飯後果”、“下午茶”等英語口語訓練套餐(一日一句英語做為教師學生的“早點”;每週一首英語歌,成為學生的“飯後果”;每天下午放學後的英語興趣小組,就是學生喜歡的“下午茶”)開展英語日,舉行英語節目表演等,這些有特色的英語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文明行為習慣和協作精神。

三亞市一中自1991年進入“中國名校”行列以來,先後獲國家級榮譽十餘項和省級榮譽四十餘項,並且在外語教育、生態教育、國防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特色凸顯。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學的少年軍校在全國聞名。

三、幾點體會:

(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打造名校的'靈魂。

辦好學校,提高質量,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關鍵取決於教育幹部和教師隊伍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其中首要的是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更新。為此,必須以轉變觀念為切入點,不斷提高教育幹部和教師的素質,提高中小學校長的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各個學校,從幹部到每一名教職工,都應認真學習、借鑑沿海一帶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育管理經驗。教育幹部應進一步解放思想,重點強化教育“經營”的意識和觀念,增強教育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儘快實現由單一、被動的管理學校向主動“經營”發展學校的角色轉變。搭建促進校長學習交流和共同進步的平台,推動校長的專業化成長。廣大教師要切實樹立起為學生服務、對學生負責、為社會發展培養人才的觀念和意識,努力實現由單純的教育者向教育者與服務者的角色轉變。要充分利用中小學新課程改革這一契機,強化對所有教師的培訓,大面積地提高教師素質,儘快使他們適應素質教育和教育現代化的要求。

(二)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教育傳統,是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

這次考察的每一所學校,我們都感受到一種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園、“大文化”。這些學校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重視的不僅是現代化校舍和教育設施的建設,更重要的是獨特校園文化的建設。校園文化和辦學傳統使這些學校處處都有教育功能,時時都有教育機會。這一方面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增添了豐富的內涵,反映出學校“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具有深厚歷史底藴、充滿人文精神和科學色彩的校園文化,為培育高素質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當地校園建設特有的風采。學校文化和教育傳統是一所學校多年的積澱,是從學校內部不斷培植的,需要一點一滴的經營和積累,校長要成為學校文化的倡導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恆心、耐心和信心,言行舉止、待人接物,做一名讀書人、文化人;要引導全體師生員工參與建設,通過制定規劃、機構改革、人才流動、考核評價等管理手段來促進和體現學校文化,學校應打造為人才成長的搖籃,出名師、育名生、辦名校。

(三)加強“四園”建設,努力打造精品學校。

沿海一帶的校園建設如同教育發展一樣,不僅“小中藏大”,而且透出一種樸實、自然和率真的氛圍。學習沿海教育經驗,深層的東西要學,表面的東西也要學。相比較而言,我們的學校追求的多是整齊劃一,缺乏的是特色和層次,我們的校園有過多的“廣潮,綠色面積覆蓋率遠低於他們的同類學校。走進我們的校園,經常看到的是,兩側種植着非常齊整的小樹,再加上修剪得非常平整的草坪,大都是刻意“裝飾”。為此,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繼續加強“四園”建設,把每一所學校都建成為“生動活潑的樂園、積極求知的學園、充滿親情的家園、陶冶情操的花園”,真正做到讓牆壁説話、花草開口,使學生心靈隨時隨處受到感染和薰陶。

總之,這次考察培訓內容豐富,既具超前性、理論性,又具實踐性,使我對教育本質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獲得了新的啟迪。特別是“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學校管理制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2

本人有幸成為xx省特殊教育xx校長工作室的學員,根據工作室的安排,本次跟崗研修時間為20xx年10月18日至20日一共三天。

本次跟崗研修採取專題講座、課堂研討及彙報交流等學習方式相結合。此次研修學習內容豐富多樣,有理論有實踐總結。受益匪淺,也使我的思想進一步明晰,明確了工作室的目的意義及努力的方向。

一、課堂研究,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研修中我分別聽了一節培智部中年級段的《看圖説話:有的……,有的……,還有的……》和學前康復班的親子同訓《數青蛙》兩節課。兩位老師都在課前精心準備教案、自己動手製作教具和佈置教學場景。課堂上,教師教學思路清晰,聽覺口語法的教學技巧熟練掌握及使用,充分展示了湛江特校教師的一流教學水平,凸顯了聽力語言康復教育教學研究的亮點,能將新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中,教學方法呈現多樣化特點,充分注意到了教學情景的創設和課堂探究,把學前教育的五大領域與聽覺言語訓練五大領域完美結合,孩子們對課堂內容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課堂表現積極活躍,在快樂的氛圍中得到了知識拓展。親子同訓將是學齡前特殊兒童重要的康復訓練手段之一,對我校的語言康復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著名特殊教育康復專家簡棟樑老師所説的,“教學有法,沒定法。”“康復訓練最主要的不是音準,而是讓他大膽地去表達。並懂得順應環境的變化講得體的話。”“學生看得懂,寫得通,就是好的聽障老師。”等觀點對我感觸很大。

二、教科研,是學校的生命線

成功的校長不僅要做實踐型校長,要在學校的管理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實踐管理能力,總結實踐經驗,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更要做研究型校長,不斷研究學校,研究社會,研究學生,研究老師,研究實踐,研究理論,在不斷的研究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更加要清楚教育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關係。廣州教育研究院的高珂娟老師就詳細為我們講解了教育科研課題的構建與實施,從課題的思想、理論及文本的構建,擬定研究的計劃,建立工作機制及一些常見的問題都作了很好的闡述。特別是提出:特殊教育教師教科研每年要“三個一”(一篇教學論文,一個教育故事,一個科研課題)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有非常實用的指導意義。

三、交流學習,共同提高

在工作室成員的交流中,我們從事着相同的社會工作,相似的經歷,大家進行全方位的溝通與交流,獲得了諸多思想的啟迪和工作的創新突破。有了一種豁然開朗,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在工作室的研修中學校間能經常往來,互通信息,切磋管理經驗,學習他人之所長補己之所短,以此來提高管理水平,豐富自己的管理經驗,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途徑。

本次研修活動讓我收穫巨大,在此感謝工作室為我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建立這種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讓我們在工作室的引領之下,一起學習、反思、踐行,相信前行的特教路上一定會灑滿陽光!

學校骨幹校長提升研修個人總結3

20XX年5月11日至12日,我有幸參加了運城市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培訓,兩天的學習生活,緊張而充實。聽取了市教育局李局長的重要講話,聆聽了四位專家的學術報告,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論,豐富了管理知識,提高了管理能力,讓我真正領悟到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校長應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現代教育、辦學模式。下面就我的學習和認識談幾點心得體會。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級管理者,是學科帶頭人,校長是教師的首席教師,又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校長的工作是對學校全局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要依據國家的教育政策、法規,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具體辦學條件,統籌全校工作,正確的確定一定時期內學校的重心、中心及發展規劃,並組織、協調、實施這些工作任務,務必得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要明白校長的三部曲:時代的眼光,社會的良知;正確的理念,獨到的見解;堅韌的品格,廣闊的胸懷。作為校長,在工作實踐中你可能意識到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去處理問題和決策時,會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樣是你自己,有時處理問題會得心應手,有時感到束手無策。一些問題用這種方式無法解決,用另一種方式卻能得到圓滿解決,並取得滿意的效果。所以領導者的風格對師生有不同的影響力,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樣就要校長有時代的眼光,正確的理念,在校園中起着模範表率的作用,校長手裏不是拿着鞭子,而是舉着旗子走在前面。

校長要有事業心和責任感。學校辦得好壞,首先是校長的責任,校長應該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了學校發展能做到豁得上,拼得上。

校長要善於學習。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知識經濟,一日千里,不學習就要落伍,就難以指揮落實。因此,校長要不斷較為系統地學習政治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尤其注意學習先進單位的經驗和優秀校長的治校方略,使自己真正武裝起來。

校長要勤於實踐。有作為才有地位,只有不斷探索實踐,才能有所作為。校長在實踐中,要不畏艱難、勇於探索、真抓實幹,結合本校實際,找出問題所在,研究對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嚴格落實獎懲。

校長要長於反思,加強修養。孔子説過,吾日三省吾身。校長要經常反思自己的的言行舉止,所思所行,多奉獻,少索取,多吃苦,少享受,勤政廉潔,雷厲風行。只有如此,才能帶好頭,才能信於民,服於眾。

校長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在這次學習中,省內外幾位專家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感受最深的是應該非常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着力打造一支名師隊伍,以名師帶動全校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引領教育教學新觀念。我對以下兩句話感受最深“知識改變命運;教育就是財富;學習就是生命。”和“只有將人的培養、將完整人格的自我塑造而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看作教育的最終目標,生命的無限可能性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展開,教師才能成為富於時代精神、創新精神的人,教師職業也才能具有像醫生、律師一樣的專業不可替代性。”它明確道出了“先有名師,才有名校”,這個實在的師資培訓工程的重要性。教師在學生中起着直接表率的作用,教師只要有先進教育理念和紮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才能帶領着學生穿越知識的海洋,跨過廣闊的宇宙。潛移默化,互相影響,不但在教育或教學工作上收到明顯的效果,同時也營造了一個和諧、進取的校園。這裏可從以下幾點出發:

一、要突出抓好教師隊伍建設。一要抓好培訓。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讓老師不斷充電,從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尤其重視校本培訓和教研工作,集眾人智慧,促個人成功。二要抓好考核獎懲。作為激勵機制,考核獎懲最有力。要有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並嚴格獎懲。三要關心教職工的生活。把人本思想落實到學校管理工作中去,制度是無情的,管理應該是有情的。

二、要向課堂要質量。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也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要真正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少講少講再少講,學生要多練多練再多練。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這應該是教師備課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三、狠抓教學科研,教學科研是學校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下一步工作中,我校應該緊緊把握住以研促教,以研促學,着力改進課堂教學模式,加大課堂訓練力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轉變觀念,加強學習,培養一批骨幹教師、名師,從根本上改變教育教學質量的增長方式。

四、要抓好學生管理。要成才,先成人。要加強校園環境和文化建設,通過校園的美化、綠化、規範化和文化氛圍的營造,來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要加強學生的一日常規管理,哪些是對的,該做;哪些是錯的,不該做的,都要明明白白地告訴學生,並通過切實可行的檢查予以督促、培養。

總而言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職責。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要以人為本、轉換觀念、解放思想、鋭意創新、開拓進取,為提高辦學質量而努力工作。以上只是總結了我參加培訓班後的粗淺感受,請專家領導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0zy0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