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無情的時光老人像一陣寒風,走得無聲又匆匆,相信大家在這段教學實踐中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教學感悟,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總結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5篇)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1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遵照學校工作計劃和學校教導處教學教研計劃,立足課堂、以實施課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教學實效,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着力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切實加強教學管理,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並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已順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學常規管理,紮實有效地開展教學工作。

本學期,我組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有機結合,每位教師都有嚴謹、紮實、高效的良好教風,並努力培養學生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努力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教師能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能認真探究教材的深度和廣度、注重教法與學法的指導,及時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並依據自己的教學感受做好教學後記。教師互學互促,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落實減負精神,切實減負增效。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1、加強理論學習

本學期數學組組織全體數學教師繼續學習《創新性備課》一書,學習內容是“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備課解讀與難點透視,在此基礎上對十二冊教材中“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這兩塊內容進行系統整理,做到對教材內容和每一冊該內容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做到心中有數,並及時寫好讀書心得及整理筆記。再通過教研活動彙報、交流,最終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圖。另外還學習了文章《優化教材---專業成長的標尺》及天寧教育信息網上數學組中的最新理念,通過學習提高了教師的內在素質,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撰寫教學論文的能力也大有提高。在天寧區第六屆“教海探航”徵文競賽中藺黎明老師撰寫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四注重”》獲二等獎,丁珊瑚撰寫的《智慧在“同題異構和諧共振”中生成》獲二等獎。

2、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主力軍,教師的專業素養影響着課程改革的速度、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影響着一所學校的發展,因此打造一支數學素養較高的教師隊伍成為教師發展的重要工作。本學期天寧區組織了第二屆教師素質大練兵活動,我校全體數學老師積極備戰,一張張練習卷,一次次課件製作,全員參與,學習氛圍濃厚。最終選出五位老師參加了區比賽,白曉如老師獲得了二等獎。

天寧區名師工作室是近兩年區教學工作的特色項目,我校藺黎明、丁珊瑚、江萬里老師均參加了徐青教師發展工作室,學習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研究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通過學習、實踐、研究,在“第四屆全國新技術、新媒體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錄像課例評比”中,丁珊瑚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獲一等獎,江萬里執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獲三等獎;丁珊瑚老師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大賽”現場説課評比中榮獲一等獎;藺黎明撰寫的《巧用電子白板實現有效整合》,江萬里撰寫的《發揮白板優勢構建高效課堂》都發表在《常州教師教育》上。

另外學校給老師們提供多次外出學習——聽名家優質課、專家講座的機會。每一位老師學習回來後,教研組都立即組織他們寫學習心得,上彙報課,其他老師一起學習分享最新的前沿教育教學理念,並適時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使我們數學組教師開闊了視野,對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知識生成、關注學生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有了深層的認識,激發了教師深維度的思索。如本學期吳志英、鄭慧老師外出學習後分別上了《認識小數》、《認識負數》的彙報課,並介紹了江蘇省最新的數學教學流派,“和諧數學”、“簡約數學”、“文化數學”、“智慧數學”及倡導者。

三、大力推進教研活動的開展,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1、加強聽評課活動。

本學期,數學教研組加強了集體備課力度,保證每兩週有一次集體備課,做到熟讀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優化教材,研究教材結構,建構教材體系,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水平。週四教研活動仍採用“同課異構”主題研討形式,本學期的主題是“概念課教學研究”,三位教師為一組執教同一內容,先是兩位教師上研究課,然後集體評課,下一週第三位教師在前面老師執教及集體評課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上出一堂有質量的精品課。每次每一位教師都要參與備課,將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一一記錄,形成書面稿,做到帶着自己的思考進教室聽課。認真觀察並分析課堂教學的變化與發展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存在問題。通過這樣的聽課活動,取長補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本學期學校邀請了區教研室李主任為我們的引路人,一學期下來,我們全體數學老師可謂受益匪淺。

2、加強各級各類教研培訓的學習活動。

本學期,我校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參加了“常州市小學數學學科同題異構聯校教研活動”,通過學習老師們感受到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還參加了“天寧區教育拔尖人才教科研能力高級研修班彙報展示活動”,通過這些教研活動的培訓與學習,提高了組內老師們的教學理論水平及教學研究水平,為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全員參與課題研究,構建減負增效體系。

本學期數學組全體老師繼續進行區減負增效專項課題《小學數學“週週練”作業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教師們在上學期的課題實踐探索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減負增效特色——小學數學“週週練”作業。數學平時作業和“週週練”作業研究呈現出“共同價值追求下的個性化發展”。本學期我們在實踐、探索的同時,認真做好總結、反思,使“週週練”作業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孕育並彰顯學科文化品牌。本學期5月中旬天寧區文體局分管課題研究的專家陶建平老師和於純老師對我校的課題進行了中期評估。首先由課題組負責人吳志英教導對近階段課題研究的過程、師生獲得成果及研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説明,然後由兩位專家進行了點評。兩位專家結合數學課題的實際研究情況做了針對性的點評,既肯定了課題研究的實效性,肯定了課題組做的大量研究性工作和研究成果,還指出了本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問題:調查問卷的調查內容還可以是調查教師的智慧,即教師對一些練習的經驗,對一些練習的創造等;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集體備課的目的是為了對教材進行共同商量,思維共同碰撞,從而在認識上有一個共性和變式的統一;設計原則中還應該提出思維性原則。

五、系列特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着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本學期數學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1、社團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們的最愛。一到六年級的部分學生參加了“快樂數棋”社團,五年級的部分學生參加了“數學創新思維”社團,六年級的部分學生參加了“數學小靈通”社團。2、成功舉辦北小第二屆數學節活動,本次活動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為根本宗旨,以數學活動為基本載體,為全體學生展示自身的聰明智慧提供平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提升數學素養。通過這項活動,我們也希望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鍛鍊,讓數學愛好者一顯身手;讓每一個學生真正走進數學,感受數學,喜歡數學,在數學中得到快樂,加強我校數學文化建設。具體內容:一年級——未來建築師、二年級——24點大比拼、三年級——數學與文學、四年級——奇妙的圖案、五年級——我是小小設計師、六年級——圖形創意大比拼。

本學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取得了進步,這是我們數學教研組活動的目的。今後,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爭取更好的成績。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2

我們數學教研組共有教師17人,這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羣體。每個成員既不鋒芒畢露又不甘於落後,都能全身心投入本職工作。經過這幾年的相互磨合,彼此的性格脾氣都已瞭然於心,大家親密無間,團隊精神初露端倪。雖然以往沒有我們的工作還不是很出色,但是我們不抱怨、不氣餒,繼續本着“勤學、善思、細研、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同時我們也在冷靜思考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工作。現將小學數學教研組作一總結

一、規範集體備課

教育的發展決定了教學活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只有集體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面對和解決教學中的很多問題;只有集體合作,共同探究,才能有最佳成效。當教師們都充分認識到集體備課的必要性之後,為了更規範化管理,我們將集體備課制度化——時間地點固定、備課內容確定、中心發言預定及時敲定。教研組很少在常規的組織管理上或者引領備課上花時間,因為開學第一週,我們把集體備課活動的計劃一經安排,大家以後就是非常自覺、非常認真地按部就班了。主講人談了每節課的編排意圖、教學重難點、提出教學建議等之後,大家補充意見,把自己的一些疑問、教學設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來交流、討論,思考,大家取長補短,最終達成共識。但是我們始終將“和而不同”作為集體備課的思維指向,就是隻統一思想,沒有統一的教案,倡導把集體備課和獨立備課有機結合起來。我們每位老師都能批判地吸納集體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學思路,從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並撰寫自己的教學方案。集體備課增強了教師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教師整體的業務水平,不同起點、不同類型的教師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長與發展.同時,它也可以克服個人備課的惰性、片面性和隨意性,提高教師教學的科學性。

二、抓實教學常規

教學常規是指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而又必須遵循的教學規範和要求。我們對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視。學校提出至少要有提前一週的備課量,教研組長每月底檢查備課情況,全組教師都能按時將教案上交。在第一次的教案檢查之後,根據曲校長提出的規範備課要求,全組教師都能虛心改正以往的不足之處按照具體要求進行備課,同課異構的內容上升了一個層次,而且內容詳盡,各俱特色。正如曲校長説的那樣:我們數學組的教師個個都爭強好勝,不甘落後。在以後的教案檢查中我們的成績考核幾乎都是一等獎。

我們每月月底檢查作業的批改,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非常有效,例如:笑臉、鼓勵語等。在檢查時,全組教師都參與了檢查的全過程,教師對上交的課堂作業及口算本都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檢查,並提出了好的建議。通過參與檢查,每位教師即看到了別人的優點同時也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每次檢查後,我都及時將檢查的結果及建議反饋給任課教師,大家都能根據提出的建議規範自己對學生的要求,使我們的作業質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數學教研組能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練習、月考和期末質量檢測,真正將考查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進教學的手段。

三、演繹課堂精彩

教研組全體老師都能積極參與學校的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們根據片區教研組的要求結合學校課堂的實際要求,仍然繼續 “帶題授課小專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研究主題。在這個小專題的要求下,圍繞“數學課堂開放”這一研究主題,通過開展教研活動,逐步使開放的課堂激起學生最大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開放的課堂教學。

教研組首先讓二、三年級教師進行了計算課的展示,講課教師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找資料,精心備課,努力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分層設計內容豐富的課外作業,教法切磋,學情分析,新老教師互學互促。

孫老師的《乘法口訣》,陳老師展示的《口算乘法》、《筆算乘法》,都是圍繞小專題的主旨展開的。三位教師雖然沒有利用多媒體課件,但他們往日的教學風采讓大家飽覽無餘,風趣的語言、嚴謹的風格給同行們展示了課堂常規課的實效性.尤其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小老師,與開學初我和曲校長聽的課真是讓人吃驚。小姑娘善於鑽研,勤學肯問,從教案到講課再到學生作業都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不得不讓人佩服年經人的闖勁,正應了那句“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值得一提的是呂老師,在擔當數學教研組的任務中數他承擔的多,但從來都是任勞任怨,想方設法,每次都能出色的完成。這學期他首先承擔了學校佈置的錄像課任務,緊接着又是“師徒結對”的一課三講任務,但他毫無怨言,又結合網上、教參及教材和本校學生的情況備出了一節實效性很強的課,在我校講的都很成功。小呂是一個很內秀的小夥子,很有思想,教學潛力很大,是一位可塑之材。在聽完每位教師公開課之後,教研組及時組織教師進行評課,評課時,首先是個人説課,談感受;第二是參與聽課老師評課,評課的重點圍繞課標理念、圍繞研究點突破、圍繞學生主體參與,所有聽課老師必須人人發言;第三是由聽課的校領導進行點評,最後由教研組長作總結。評課只是一個結果,重要的是在反覆幾次的聽課、評課上。在這些反覆過程中,老師們逐漸明白集體備課的好處,明白聽課要聽什麼、評課要評什麼、反思要思什麼、總結要總結什麼。專題式研討讓老師們明確了研究的目的,更明確了研究的方向,讓老師們在每個環節中都有了不同層次的提升。公開課作為我們打造優質課堂教學的一種形式,將不斷促進我們在研究狀態下實踐工作的理念,逐步使我們的課堂生動精彩,使我們的課堂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

四、彰顯教研特色

開學初,為了使每一位教師更加深入細緻的瞭解自己所任教材內容,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做到有的放矢,曲校長建議我們教研組進行教材層級培訓。在這次活動中,全體數學教師都積極地投入到了這次活動中,在教研組的精心安排下,擔任每極培訓的教師認真鑽研教材,與原來擔任本年級的教師交流討論,將課本的重難點、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都細緻的羅列出來。在培訓期間,培訓教師教師與被培訓教師認真討論、切磋,使這次很大達到了實效性。教師認為這次活動的開展減少了以後教學的盲目性。

在國慶節前夕,教研組安排三—六年級學生每人辦一份數學小報,在任課教師的精心指導與安排下,學生很好的完成了這次任務。經過教師的精心挑挑選,將優秀作品與10月13日進行展示。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二—六年級學生有序的進行了參觀。當學生看到自己或同伴的作品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那種激動的心情無法掩飾,盪漾在他們喜悦的校臉上。這次活動,既讓學生開闊了眼界,又展示了數學的魅力,更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為了積極響應興慶區教研室開展的《提高小學生口算能力》的小專題活動,教研組於9月組織了2---4年級的聽算和五年級的口算競賽活動。從競賽前的計劃到組織現場比賽以及試卷的批閲和考後的總結工作,每一步都是按計劃有的放矢的進行着。通過這次競賽的開展,使教師不僅瞭解了本班學生的聽算、口算情況也認識到了自己與同行的差距,同時每位教師也及時針對本班學生情況制定了具體措施,對以後的教學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

雖然在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這離我們所追求的“品質團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集體備課、教研活動培養了教師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喚醒了教師推進新課程的意識,小學數學教研組正在逐漸由“經驗型”向“反思型”和“研究型”羣體發展。在我們看來,課改與教研是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下學期,我們還要把教後記只注重對具體實踐結果的粗淺回顧,提高到對實踐本身(實踐過程)的深入反思,使“研”更有深度;同時有效地利用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博客,與同行交流思想,為學生提供服務。

“教育的承諾在於教學的質量,學生的成長賴於良師的敬業。” 把它作為工作信條,我們高台逸夫小學數學教研組全組上下將會更加勤奮踏實地開展好各項工作,力爭打造團隊的品質,使我校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台階。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3

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又接近尾聲,一學期來,數學教研組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和探索課堂教學新模式,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下就針對本學期數學教研的工作做如下工作總結:

一、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隨着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深深認識到,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 “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學期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要求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以及《數學教學理念》,組織教師學習討論教學中的熱點和冷點教學問題,從而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認識教學新策略,並組織教師利用新方法組織好課堂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教師們把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教學中注重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實踐創新能力為主,注重尊重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們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

二、積極參加和開展教研活動

我們在學期初教研活動計劃中提到,為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益,開展“聽、評、説課緊緊跟蹤一節課”的教學工作。且把這項工作做為一個重要的教研活動。

本組教師能嚴格執行課程政策,認真落實教學計劃。貫徹落實學科備課、上課、佈置批改作業、檢測評價、課外輔導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切實加強教學過程的常規本學期,教研組7位老師每人都講了一節公開課。每次公開課,老師們都能認真研究教材,寫出設計意圖和詳細教案。教研組尤其重視評課與反思環節,在每位老師開課之後,教研組都要在組內開展認真的評課活動。大家本着負責的態度,暢所欲言、認真點評。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互相學習,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通過一學期下來我們發現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有了長足的進步。

在切實抓好教學常規,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我們數學組的每位教師都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後進生,都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適合的知識,讓他們在學習上有所進步,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

加強教師網絡技術培訓,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進一步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水平。本學期我們全組教師的公開課都採用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多數老師都能自制教學課件,熟練操作。同時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能自覺地、經常地使用多媒體教學。並能利用網絡技術上網瞭解教學信息和課改新動態。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恆的主題。總之,一學期以來,數學組教師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始終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深深知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以及學校其他學科老師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取得的。我們還知道,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讓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4

本學期的教研工作已悄然結束,在上級主管部門及校領導的帶領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教學方針,學習並努力實踐了新課程,新理念思想,卓有成效的開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教研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準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在本學期我們重點學習了數學新課程標準,做好新課標的“回頭看”工作,重點學習了有關“情境創設”和“數與運算”的相關理論。每位數學教師都努力將課改理念轉化為自覺的課堂實踐的思想基礎,做到理論與教學實踐相結合,並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正確把握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展示課與常態課、熱鬧活潑的環境與安靜沉思的氛圍、問題討論式的師生互動與教師單向的邏輯推理演繹、豐富的多媒體與常規板書、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與學習上的刻苦鑽研精神等的關係。本學期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數學問題。整堂課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這一數學新課程理念。在評析的過程中我們就如何有效地指導、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時,處理好“雙基”教學?等等進行了研討。

在各備課組的活動中,各組員能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稿,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説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六年級高飛老師《稍複雜分數應用題》一課的成功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十分有用。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四、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本學期,教研組加強了課堂教學常規管理,並配合教導處繼續強化教學六認真的督查評估,使備課、上課、質量檢測、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範化的教學要求。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教師應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課上足、上好。一學期來教研組能做到每月檢查一次備課,教師們都能按要求備足備好課,青年教師大都能寫好詳案,並能及時寫好教後反思。

五、加強課題運作,紮實開展教科研活動。

本學期開展教學研討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新課程的教學規律,充分挖掘內部優勢,繼續開展好校本課程建設。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力量,本學期重點抓好集體備課,注重羣策羣力,弘揚集體智慧。做到組內人人有課題。

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是教育事業發展的一個永恆的主題。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5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總體來看,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構建有效課堂落實到教學中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體總結如下: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本着“多學、常思考”的宗旨,本學期我組各位教師除了經常閲讀有關的專業資料和網絡信息外,十月中旬還集體去鄂州參加學習了省教研組的“數學研討活動”,聽了全省優秀數學教師的講課。十月末,我組的馮喚雪老師又去武漢學習、聽課,老師們通過這次活動,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將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來,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

二、創建有效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本學期我們各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了創建有效課堂,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教師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本着這一原則,本學期我組開展了各種教研活動。注重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方玲老師教學的《5的乘法口訣》教學時,利於原有的知識來解決新生的問題,讓學生找規律編口訣。課後採用吃蘋果、送信等遊戲進行鞏固聯繫,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中學、玩中學、大大的增加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興趣。十二月初,我組的###老師參加了黃石港區組織的優質課比賽。在準備期間,我組的教師採取了集體備課、討論訂稿、反覆聽評方法。最後馮喚雪所執教的《搭配中的學問》一課榮獲區一等獎。為了抓好期末複習,迎接期末考試。實踐證明,多講這種研討課既能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自主、創新、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本學期我組一共開展了16次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教師們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法,學情分析、反思心得、集體備課,以此來矯正疏漏,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常規檢查一月一次,本學期數學組教師平均每人聽課25節以上,反思16篇,學習筆記6000字。通過檢查發現大家都備課認真,作業批改仔細,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真正做到了課前有準備、課後有反思。

四、認真落實培優補差,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培優補差對於數學學科而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每個數學教師在這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學校也很重視,本學期我校一至六年級都開設了趣味數學課。二至六年級數學教師利用這節課對學生進行奧數訓練。一年級的主要以訓練學生的口算為主。元月初結合本學期所學的奧數內容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較為理想。除了培優補差外,每個教師還指定了詳細的轉差計劃、轉差有記錄。本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轉化一至二名學困生。由於我們學校每個學期都有插班生,再加上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學困生很多,學校又沒有給我們安排補差的時間,而我們數學教師大多帶兩個班的主課。有的還兼帶了班主任或跨年級教學,教學任務很重作業批改量大。所以數學教師們只有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補差,特別是臨近期末考試這段時間。很多教師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給差生補課,確實很辛苦,也很難得。好在,工夫不負有心人,從這次期末考試成績來看,這些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説明補差效果很好。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全體數學教師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力爭把工作做得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0lvj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