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生教育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1

三生教育”以學生為本,是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緊密聯繫、融為一體的系統教育。要求學生認知生命、珍愛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新能力;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幸福生活。學生將帶着學習和磨鍊的厚禮,以一個更加成熟、飽滿的生命姿態走向生活,追求幸福生活,實現人生的終極寄託。鼓勵每一位學生敞開心扉,直面問題和矛盾,暢所欲言,創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正在走向富強的祖國需要更加強健,更有愛心,更富於創造力的新一代來繼往開來,讓師生攜起手來,為明天更加健康的生命之花,更加和諧的生存環境,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學校德育範疇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態教育” 。“生命教育”,讓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珍愛生命,關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視生活,關心他人和集體”;“生態教育”,強調“珍惜生態,關心社會和自然”。以“三生教育”為學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將學校的德育工作涵蓋在“三生教育”之中,以全面提高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為起點,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教育優質、均衡、快速的發展。特擬出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通過有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從小建立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意識,通過整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資源,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間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符合《三生教育》的精神和要求,也是貫徹落實《三生教育》的具體體現。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認識生命是前提,尊重生命是基礎,珍愛生命是關鍵,發展生命是目的。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二)生存教育

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保護生存環境,強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規律,提高生存的適應能力、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樹立正確生存觀念的教育。通過進行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通過生存教育,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三)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確立正確的生活觀,追求個人、家庭、團體、民族、國家和人類幸福生活的教育。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使學生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追求幸福生活。幫助學生確立為個人、家庭、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的理想。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複合體。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學習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着眼未來的生活追求。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閒、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教真育愛,着眼於使人真正成其為人,着眼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着眼於幫助人追求幸福生活,把“三生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作為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全面推廣。

二、工作思路

“三生教育”要緊密圍繞學校工作重點,有針對地融入到學校各項重點工作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加強制度建設,打牢基礎,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務實創新,通過板塊教育、專題教育、滲透融合等方式,深化“三生教育”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家庭、社會的支持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三、主要工作安排

1、提高認識,健全管理體制。

成立塊所小學“三生教育”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全體教師共同抓,以期形成我校“三生教育”良好工作局面。

組長:陳吉品

副組長:梅吉飛

組員:“三生教育”專任教師各班班主任

2、強化隊伍建設,培養“三生教育”骨幹教師。

明確職責,加強“三生教育”教學運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科學研究的管理;把“三生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配合全省“三生教育”師資培訓,積極選派專任教師參加省、市、縣、鄉組織的各種“三生教育”培訓,學校組織“三生教育”全員培訓每學期不少於一次。

3、強化課程整合,健全教學保障。

將“三生教育”課程作為校級重點課程進行建設,納入教學管理,做好學時學分和成績的管理。保證在三年級、五年級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三生教育”課程,開足學時,落實課表。充分挖掘其他課程的有利因素,在其他教學課程中注重並做好“三生教育”的滲透教學,不斷總結經驗;組織教師根據我們本地地形地貌、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編撰“三生教育”小本教材。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對於“三生教育”的促進作用。要抓住精神文化這一核心,注重物質文化基礎,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行為文化為突破口,加強我校學校文化建設。

適時地開展手抄報、板報展覽、舉辦“珍愛生命”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改建我校中心花池雕塑,使之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亮點,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在校園內外適當的地方製作“三生教育”相關標語,營造有利於“三生教育”開展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

5、突出實踐特色。

20xx年“三生教育”,要堅持理論指導與突出實踐特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

(1)、以校區衞生、文明建設為切入點,開展美好生活環境創建活動,推進“三生教育”進校區。

(2)、以紀念“五四”運動90週年、國慶60週年為契機,開展演講、徵文、詩歌朗誦、歌詠、文藝演出等系列主題活動。

(3)、開展年度禁毒防艾主題宣教活動,舉辦禁毒防艾專題講座、圖片展示、案例分析;開展義務獻血,激勵學生關愛生命、珍惜生活,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

(4)、開展感恩主題教育,倡導“人人心存感恩、個個知恩圖報”的學校氛圍,激勵學生樹立感恩黨、感恩社會、感恩改革開放、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的生活觀念,樹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回報生活的理想信念。

6、努力協調,積極參與。

遵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統籌協調的大教育理念,對家庭教育給予指導,開好家長會、做好家訪工作,同時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協作,爭取各界的支持配合,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學校“三生教育”。

鼓勵和支持師生參加各級教育機構組織的各種形式的“三生教育”研究課、説課賽、徵文活動、書畫比賽等活動。

同時,按要求做好“三生教育”信息稿件上報工作。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3

根據《中共雲南省委高校工委雲南省教育廳關於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實施意見》(雲教[20xx]31號文)和《保山市教育局“三生教育”實施方案》(保政教發[20xx]26號文)等文件要求,我校於20xx年9月開始全面實施“三生教育”,為確保 “三生教育”工作順利進行,並取得成效,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 指導思想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培養學生的高尚心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 工作目標

(一)通過實施“三生教育”,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學會生存、熱愛生活。

(二)着眼於學生的健康成長、成人、成才,提高健康水平,着力開啟學生心智,培

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通過實踐,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新機制,實現德育工作途徑新突破,搭建德育工作新平台,全面快速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

(四)以“三生教育”為切入點,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好素質教育。

三、“三生教育”的主要內容

(一)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

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和發展生命。要通過生命教育月活動,感恩月活動、禁毒防艾、安全教育等活動,讓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最終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着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關係的過程中,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二)生存教育的主要內容

生存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適應能力和創造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通過社會實踐月、中國傳統文化月、環保月等主題活動,幫助學生學習生存的有效知識和技能,建立適合個體的生存追求,學會應付生存危機和擺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能夠合法,高效和較好地解決安身立命的問題。

(三)生活教育的主要內容

生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要通過感恩月、禮儀月、慈善月、誠信月等主題活動,使學生理解生命的終極意義就是追求幸福生活。要幫助學生確立為個人、家庭、國家和人類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的理想。要讓學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組成的複合體。要讓學生了解生活常識,學習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愛心和感恩之心,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幫助學生形成立足現實,着眼未來的生活追求。要教育學生學會正確的生活比較和生活選擇,理解生活的真諦,能夠處理好收入與消費、學習與休閒、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四、成立 “三生教育”領導小組

五、相關要求

(一)要處理好“三生教育”與其他課程的關係。要整合課程資源,不得削減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和課時,同時要處理好開設“三生教育”課程與減輕學生經濟負擔和過重的課業負擔的關係。 “三生教育”教材納入向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範圍。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關學習資料,不得要求學生統一徵訂。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二)要創新教學方法。要以樹立正確的現代教育理念為先導,以理論聯繫實際的根本,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基礎,以人文精神和科學的融合為核心,加強實踐環節,促進知行統一為關鍵,提倡啟發式、互補式、因材施教,不斷創新“三生教育”教學方法。

(三)加強“三生教育”教學研究。要完善聽課、評課制度,組織教學競賽,結合學校實際確定科研課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研究。學校將嚴格按照省教育廳關於“三生教育”課程安排要求,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或限定選修課。班主任為“三生教育”課的科任教師,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三生”教育,確保學時不少於32學時。做到有計劃、有總結、有典型材料、有經驗總結或論文。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4

生命、生存、生活的教育,與幼兒園“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一脈相承,對年幼的孩子來説,生命、生存、生活的啟蒙教育則更多地來自兒童生活中的感知、體驗,認知觀察、探究嘗試的主動學習方式是幼兒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我計劃根據大班每月主題活動實踐體驗活動,這些特色體驗活動,會增強幼兒主題學習的經驗,豐富實踐體驗,更能提高孩子對生命、生存、生活的`感性認識。我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開展一下活動。

一、組織親子參觀活動,增強幼兒的感性認識

在主題活動——“動物是我們的朋友”,根據主題教育理念:感受動物生命的存在、感受與動物的親密感情,增強喜愛和關心小動物的情感,懂得與動物和諧相處。我將組織親子互學計劃,帶幼兒到多媒體教室去觀摩,初步瞭解了一些肉食動物、植食動物、水生動物的外型特徵、食物及習性等。在班級中開展動物飼養活動,如:小烏龜、小蝌蚪,小金魚等,通過近距離的觀察,讓幼兒瞭解我們身邊一些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特徵,並給小動物餵食,體現愛心與責任。在這些豐富的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去關心和愛護身邊的動物,懂得不能隨意傷害小動物,瞭解動物是我們的朋友,體驗動物與人的親密情感。

另外,我還將利用週末時間帶有時間的爸爸媽媽和孩子們參觀一些動植物標本,讓幼兒認識、瞭解各種珍貴的動、植物,懂得要保護植物,保護生態環境。增強了幼兒對珍稀動植物的認識瞭解。

二、在動手嘗試中增強幼兒的“三生”體驗;

本學期我將在大班“三生教育”社會活動《植物是我們的好朋友》中,通過引導幼兒認識觀察各種植物圖片,瞭解植物為我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在自主討論中讓幼兒初步瞭解了植物與人類的關係、植物對人的重要性,並探討了如何保護周圍的植物的各種方法;而後組織引導幼兒回家觀察自己居住的小區內各種植物不同形狀的葉子,並收集落葉,清洗後進行了一次創意美工活動。

另外,在學校的小菜園,我還將組織孩子到菜園裏觀察、除草,並教會他們如何仔細觀察植物生長並做下相應的觀察記錄。在美術活動中,讓幼兒動手製作植物標籤,體驗大自然的美好贈予。然後將孩子們創作好的作品用來裝扮教室、裝扮幼兒園,讓幼兒充滿成就體驗,體驗了自己動手製作的快樂.

總之,在“三生教育”活動中,我會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為幼兒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體驗式的活動環境,為幼兒提供操作動手的機會和條件,對年幼的孩子來説,這是進行生活教育的最佳手段。發揮實踐體驗活動的優勢,讓孩子在體驗中感受生活的快樂、生命的美好,初步懂得生存的意義。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5

實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現代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為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積極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強生存本領,確立正確生存意識,掌握生存規律的教育,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根據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學校的領導佈置,現將我們年級教研組實施計劃設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三生教育”,就是通過有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從小建立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的主體認知意識,通過整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資源,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間互為條件、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礎、是關鍵,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標。

二、工作要點

實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關鍵、社會教育是保障,必須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統一的基本途徑。

1、學校教育:要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實施“三生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目的、有計劃,分層次、分階段,適時、適量地對學生進行聯繫實際、針對性強的“三生教育”。

2、家庭教育:教育部門要主動引導、幫助和協同家庭實施“三生教育”。學校要通過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家長會、家長信箱、家長熱線電話、家校聯繫制度等,密切學校與家庭的聯繫。要幫助家長轉變家庭教育觀念,選擇適合的家庭教育內容,開展正確的家庭教育。

3、突出實踐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充

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開展以提高理論聯繫實際能力和從實踐中獲取知識能力,特別是以服務社會能力為關鍵的實踐活動。要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和校外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瞭解自我、認識社會、開闊視野、拓展知識、磨鍊意志、增長才幹。

4、注重文化育人。要以精神文化為核心,以物質文化為基礎,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行為文化為重點,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要提升學校環境建設的文化內涵和層次,營造有利於“三生教育”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

三、實施步驟

1、教師加強學習“三生教育”讀本,在明確教學目標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2、認真開展“三生教育”教研組教研活動,落實教學計劃。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通過使學生認識生命教育、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的簡稱是“三生教育”。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健康、積極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生存知識,掌握生存技能,提升生存意志,增強生存本領,確立正確生存意識,掌握生存規律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幫助學生獲得生活常識,掌握生活技能,確立生活目標,實踐生活過程,獲得生活體驗,樹立正確生活觀念,追求幸福生活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人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的存在和發展規律,讓學生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讓學生不但認識人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而且認識自然界其他物種的生命存在和發展規律,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生存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把握生存規律,提升生存能力,強化生存意志,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正確生存觀。生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認識人生的價值,熱愛生活,奮鬥生活,幸福生活,樹立正確的生活觀。

三生教育工作計劃6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好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大力實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礎工程,開啟學生心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及區教育局“三生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現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學年“三生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教真育愛,着眼於使人真正成其為人,着眼於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着眼於幫助人追求幸福生活,把“三生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工程、作為學校德育的基本內容全面推廣。

二、工作思路

“三生教育”要緊密圍繞學校工作重點,有針對地融入到學校各項重點工作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正確的教育方向,遵循教育規律,加強制度建設,打牢基礎,抓住關鍵,突出重點,整合資源,務實創新,通過板塊教育、專題教育、滲透融合等方式,深化“三生教育”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家庭、社會的支持度,提高教育的針對性與時效性。

三、主要工作安排

1、提高認識,健全管理體制。

學校成立“三生教育”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全體教師共同抓,以期形成我校“三生教育”良好工作局面。

組 長:朱小超

副組長:楊新佔 羅明香 騰旺元

組 員:其餘全校任課教師

2、強化隊伍建設,培養“三生教育”骨幹教師。 明確職責,加強“三生教育”教學運行、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科學研究的管理;把“三生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配合全省“三生教育”師資培訓,積極選派專任教師參加省、市、縣、鄉組織的各種“三生教育”培訓,學校組織“三生教育”全員培訓每學期不少於一次。

3、強化課程整合,健全教學保障。

將“三生教育”課程作為校級重點課程進行建設,納入教學管理,做好學時學分和成績的管理。保證在三年級、五年級面向全體學生開設“三生教育”課程,開足學時,落實課表。充分挖掘其他課程的有利因素,在其他教學課程中注重並做好“三生教育”的滲透教學,不斷總結經驗;組織教師根據我們本地地形地貌、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編撰“三生教育”本土教材。

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校園氛圍。

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對於“三生教育”的促進作用。要抓住精神文化這一核心,注重物質文化基礎,以制度文化為保障,以行為文化為突破口,加強我校學校文化建設。

適時地開展手抄報、板報展覽、舉辦“珍愛生命”文化節等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改建我校中心花池雕塑,使之成為校園文化建設亮點,進一步綠化美化校園環境,在校園內外適當的地方製作“三生教育”相關標語,營造有利於“三生教育”開展的良好校園文化環境。

5、突出實踐特色。

20xx年“三生教育”,要堅持理論指導與突出實踐特色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不斷提高。

(1)以校區衞生、文明建設為切入點,開展美好生活環境創建活動,推進“三生教育”進校區。

(2)以紀念“五四”運動95週年、國慶65週年為契機,開展演講、徵文、詩歌朗誦、歌詠、文藝演出等系列主題活動。

(3)開展年度禁毒防艾主題宣教活動,舉辦禁毒防艾專題講座、圖片展示、案例分析;開展義務獻血,激勵學生關愛生命、珍惜生活,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

(4)開展感恩主題教育,倡導“人人心存感恩、個個知恩圖報”的學校氛圍,激勵學生樹立感恩黨、感恩社會、

感恩改革開放、感恩生活、感恩自然的生活觀念,樹立回報社會、回報人民、回報生活的理想信念。

6、努力協調,積極參與。

遵循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統籌協調的大教育理念,對家庭教育給予指導,開好家長會、做好家訪工作,同時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協作,爭取各界的支持配合,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學校“三生教育”。

鼓勵和支持師生參加各級教育機構組織的各種形式的“三生教育”研究課、説課賽、徵文活動、書畫比賽等活動。同時,按要求做好“三生教育”信息稿件上報工作。

標籤: 計劃 教育 三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mwq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