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精選年級工作計劃三篇

精選年級工作計劃三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我們該怎麼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年級工作計劃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年級工作計劃三篇

年級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學生 名,其中男生 名,女生 名。大部分學生天真聰穎,接受能力也較強,但小部分同學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好,學習沒有自覺性,經常作業不按時完成。所以存在着學習上的“貧富懸殊”。對於這小部分學生有待於今後教學中採取多種方式,激發其學習積極性,逐漸養成遵守紀律,愛學習,求上進的良好習慣。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勤於學習的氛圍,使大家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四、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後面還編排有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

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説。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藴涵教育價值。

全冊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級上冊基本相同。

(二)、教材特點

1、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⑴ 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本冊教材對每個單元前的導語編寫更加着力,除達到點明專題,揭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外,進一步增強了教材的親和力。

⑵ 每一單元教材從導語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不僅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而且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繫與整合。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並提示略讀的方法與要求。

⑶ 聯繫本單元專題,繼續設計聽説讀寫的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

本冊共安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一個是調查周圍環境,一個是回憶、瞭解父母對自己

的關心愛護,分別編在“愛護周圍環境”和“可貴的親情、友情”兩個單元中。這兩次綜合性學習涉及的範圍廣、針對性很強,具較大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充分給學生留出了自主合作學習的空間。

3、大量更新課文,精心安排精讀和略讀兩種課文類型:

本冊新編選的課文超過一半,注意密切聯繫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單元內課文繼續分為精讀和略讀兩種類型,教材在部分課文的後面安排了“資料袋”。

4、着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⑴ 改進課文的導學系統。繼續靈活地在課文之前、課文之中、課文之後,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樣想。

⑵ 改進課後練習的設計。課後練習,都是策略性的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思考、談感受、展示學習成果,或用舉例的方式,鼓勵大家討論、交流。每篇精讀課文至少有一個能統領全篇的重點題目。如《七顆鑽石》的重點題目是討論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到了什麼?能夠完成這個題目,本課的主要內容和教育意義基本上也就把握了。有的課後練習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閲讀思考,儘量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交流。部分課後練習從學生個體差異出發,不作統一要求。在有些課文練習後安排了小附錄,一次是有關時間的格言,在《和時間賽跑》後,一次是關於月亮的精彩描寫,在《月球之謎》後。這樣安排,一是拓展學習內容,二是引導學生隨時隨地蒐集積累材料。 本冊繼續安排適量的“小練筆”,強調讀寫結合,而且一般是先説後寫的題目。部分課後練習中安排了選做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決定是否選做。

5、保持“語文園地”的框架結構,加強內容的整合和創新: 為了更好地體現內容與訓練的整合,本冊教材繼續把“口語交際”和“習作”這兩個版塊提前,語文園地中的內容依次為:“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板塊,則由以前的“展示台”“寬帶網”擴充了內容,變為“展示台”“成語故事”“趣味語文”“寬帶網”這四項交叉安排,使語文園地的學習內容更豐富、更有趣

6、完善圖像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在語文教材中,圖像系統是配合文字系統的一個獨立的符號系統,也是影響學習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本冊教材加大創新力度,對每一篇、每一單元的圖像進行了精心的構思和編排。目的是增強教材的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給師生的審美感受創造良好條件。

教學時,如果能在注意文字內容學習的同時,不忽視圖像的價值和作用,就一定會有很好的教學效益。

五、教學措施:

(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課前努力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教學後及時進行教學反思不斷地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

2,課堂上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民主,和諧氣氛的創設,讓學生人人蔘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課堂上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積極進行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悟中學習。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習慣的培養上,特別是閲讀習慣的培養更加重要。

(二)補差意見:

1,找準後進生的後進點,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補差計劃。

2,給後進生多創設機會,品嚐成功,樹信心。

3,多與後進生談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學生學習興趣,素質的培養

1,關注課堂動態生成的過程,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鼓勵,引導。

2,調整教師與學生的心態,根據實際情況能夠及時調整。

3,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

六、教學進度:

第一週: 1、燕子 2、古詩兩首 3、荷花

第二週: 4、珍珠泉語文園地一一單元測試

第三週: 5、翠鳥 6、燕子專列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第四周: 8、路旁的橡樹語文園地二

二單元測試

第五週: 9、寓言兩則 10、驚弓之鳥 11、畫楊桃

第六週: 12、想別人沒想到的語文園地三三單元測試

第七週: 13、和時間賽跑 14、檢閲 15、爭吵

第八週: 16、絕招 語文園地四 四單元測試

第九周: 29、古詩兩首 30、西門豹 31、女媧補天

第十週: 32、夸父追日複習期中考試

第十一週: 17、可貴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顆鑽石

第十二週: 20、媽媽的賬單語文園地五五單元測試

第十三週: 21、太陽 22、月球之謎

第十四周: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園機器人語文園地六

第十五週: 6單元測試 25、太陽是大家的 26一面五星紅旗

第十六週: 27、賣木雕的少年 28、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語文園地七

第十七週:七單元測試八單元測試

第十八週:期末複習

第十九周:期末複習期末考試

年級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年級共有43人,其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14人。本期再次分班,對學生還不熟悉,初步瞭解學生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知識狀況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在平時學習比較認真、努力、主動,他們接受新知識能力強,學習新知識較快,具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這些學生平時作業認真,每次完成的質量也很好,測驗成績穩定,並且成績也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後進生,他們對學習數學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學習不主動,數學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和分析應用題的能力都不強,加之對學習馬馬乎乎的態度,平時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貪玩,老師留的作業不認真完成,這些學生在各種測驗中成績不盡人意,還需要加倍的努力。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本學年重點抓好基礎知識教學,同時加強後進生的輔導和優等生的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對稱、平移和旋轉;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多邊形的面積;統計。

小數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都有着廣泛的應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裏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係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學任務和要求: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係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4.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數學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

四、教學措施

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品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題、練習題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思品教育因素,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通過計算和應用題的解答,培養學生仔細的良好學習態度,以及題後驗算的良好習慣。

2.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數乘除法要求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關鍵是理解意義、掌握方法。重點要讓學生知道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根據積德變化規律來確定的。

(2)重視基礎,要求適度。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要求“比較熟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只要求達到“正確‘。同時對口算的訓練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3)運用規律,合理計算。整數的運算定律對小數的計算同樣適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觀察題中的數據,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合理運算的意識,並注意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體驗計算教學的開放性。

(4)驗算檢查,養成習慣。小數的乘除法計算可以進行相互驗算,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要進行“步步為營”或者“一步三回頭”式的檢查,重要的是使檢查和驗算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檢查和驗算,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真、塌實的學習態度和作風,讓學生終生受益。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藴含的因素,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五、教學時數及進度安排

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第1周(9.3——9.9)小數乘法(4課時)

第2周(9.10——9.16)小數乘法(4課時)機動(1課時)

第3周(9.17——9.23)小數除法(5課時)

第4周(9.24——9.30)小數除法(5課時)

第5周國慶放假

第6周(10.8——10.14)小數除法(3課時)

機動(2課時)

第7周(10.15——10.21)觀察物體(3課時)

機動(2課時)

第8周(10.22——10.28)1、用字母表示數4課時

2、解簡易方程1課時

第9周(10.29——11.4)解簡易方程5課時

第10周(11.5——11.11)解簡易方程5課時

第11周(11.12——11.18)解簡易方程1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量一量,找規律1課時

機動(2課時)

第12周(11.19——11.25)多邊形的面積(5課時)

第13周(11.26——12.2)多邊形的.面積(5課時)

第14周(12.3——12.9)多邊形的面積(2課時)

機動(2課時)

統計與可能性(1課時)

第15周(12.10——12.16)統計與可能性(3課時)

鋪一鋪1課時

機動1課時

第16周(12.17——12.23)數學廣角(3課時)

機動1課時

第1719周(12.24——01.05)總複習(4課時)

年級工作計劃 篇3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九(3)班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兩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語文知識,閲讀寫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歷次語文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目前,本屆學生已進入初中學習的衝刺階段,他們能順利完成初中階段的學習任務。但也有部分學生,語文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有待在最後的總複習階段得到全面的鞏固和提高,爭取在20xx年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在內容、體系、結構上都有所突破和創新,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利於學生綜合學習,因而達到較高的綜合教學效應。教材分為三大塊;整合優化單元、專題、名著推薦和閲讀。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擴大了知識容量,增強了綜合教學的整體效應,有利於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素養。

(三)教學的總要求:

目標20xx年中考,從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入手,着重對學生進行應試技巧的指導,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爭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四)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為契機,認真解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編輯意圖,理清教材的文化內涵,擺正形成性學習與終結性學習的關係,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師要做到教學五認真,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教師在備課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恰當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體,對全套教材進行宏觀的把握,理出知識能力訓練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此來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認真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三、認真抓好聽説讀寫訓練。自行設計寫作和口語交際,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根據中考新題型,設計相關練習,進行口語表達方面的訓練。

四、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報刊雜誌網絡上精選精彩的時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閲讀技巧,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增強學習的後勁,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五.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為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教研組要與外界保持廣泛密切的聯繫,適時引進高水平高質量的試卷,教師慎重選擇試卷,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要注意優生差生之間的平衡,力爭教學質量的全面豐收。

六、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針對中考作文要求,進行作文應試訓練,側重進行記敍文寫作的達標訓練,要求學生寫出親身體驗和真實情感。注重對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講究文面,講究寫作的形式的包裝。擴大一類文比重,減少四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8xp9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