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彙報 >

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

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

全力營造全社會參與脱貧良好氛圍,讓大家一起推動社會的共同富裕。以下是小編為您帶來的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感謝您的閲讀!

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

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一】

xx鄉位於xx縣東南部,與xx、xx縣交界。全鄉面積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轄x個村、xx個村民小組。近年來該鄉在縣扶貧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自XX年以來全鄉共啟動實施了xx、xx等7個重點村建設,共爭取扶貧資金398多萬元,重點建設村組公路、農民用電、人畜飲水、產業開發、村容村貌等為主的民生工程項目,為該鄉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XX年的3364元增加到XX年的5688元,如今農業生產初顯產業化格局,農民逐年致富,農村面貌發生了大的變化。

一、領導重視抓扶貧

扶貧工作開展的關鍵在於領導重視,建立一個完善的領導機構和組織網絡,有了完整的領導組織機構,才能確保各項扶貧工作從鄉鎮到村組到貧困户各個環節的順利開展,為此,該鄉專門成立了全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長任組長,親自抓扶貧工作,同時由一名副鄉長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實施,並在各重點村也相應成立了扶貧領導小組、資金管理小組、項目監督小組等各項組織,每個重點村由一名副科級領導幹部任組長,長期負責該村的扶貧工作,同時聘請了村裏有威望的老黨員、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婦女幹部,以及關心公益事業的農民羣眾等作為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扶貧工作,監督資金的使用和項目的實施。做到從鄉到村各級扶貧組織健全,人員落實、管理嚴格,加快了我鄉扶貧工作的進度。

二、方法多樣抓扶貧

1、培育主導產業,進行產業扶貧。一是發展農業產業。立足當地海拔低氣候温和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段提高產量和質量以及知明度。近幾年全鄉烤煙發展到XX多畝,年收入280餘萬元;西瓜種植xx00多畝,年收入350萬元,地膜洋芋達300畝,蔬菜小雜糧種植達1000畝,使xx的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暢銷縣內外。二是發展畜牧產業,去年山羊存欄2800只,雞存欄8000只,豬出欄3000頭,使xx的臘豬肉遠近聞名。三是發展林果業,繼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在發展傳統核桃、板栗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木瓜,使全鄉的木瓜種植已達xx00畝,全鄉的`林業年收入達280萬無。四是發展傳統產業,繼續做大做強了燒酒生產,使該鄉的苞谷酒、甘蔗酒聞名柞水。通過對各村主導產業的培育,各大產業已形成規模,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產業格局逐步形成。

2、實施移民扶貧,採取工賑移民與扶貧移民相結合,實施下山扶貧。在鄉政府所在地的xx村邊貿市場內實施集中安置,積極動員和引導高山邊遠的農户搬遷下來,幾年來共扶貧搬遷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鄉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費、山上掙錢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強農民培訓,實行智力扶貧。通過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對全鄉農民加強農業實用技術、市場意識等培訓,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對外出農民組織參加勞動技能、法律知識、市場營銷培訓,增強勞動技能,提高就業競爭能力。近年來共舉辦培訓班20多次,培訓農民4000多人次,有xx0多人蔘加勞動技能等培訓,有效地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切實增強了自主脱貧的能力。

4、引導、鼓勵農民外出創業,實現異地脱貧。根據本鄉可用資源有限的現實,大力引導農民外出創業。鄉里專門成立了勞務輸出領導小組,提供勞務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勞務人員檔案,加強外出人員的跟蹤服務。目前該鄉外出創業人員達1000多人,他們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廣州、甘肅等地從事服裝、冶金、機電、電子、泥水工等行業。並適時組織勞動力技培訓,四年來共組織培訓 xx8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全鄉羣眾的創業本領,使大批農民外出創業,大大緩解了本地扶貧壓力,是一條見效快的扶貧捷徑。

5、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活生產條件促脱貧。近年來圍繞邊貿市場建設加大了新農村建設,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訊、四改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使邊貿市場一鎮四小區三橫二縱一環的建設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 多萬元,完成xx大橋建設和18座便民橋建設、三條通村水泥路建設、四條路的通達工程和兩條路的改造升級及各村的通組公路建設項目。教育方面興建中心校教學樓,改善師生學習辦公條件,得到了“普九”和“兩基”的達標驗收。通訊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處,安裝了閉路電視,開通了電信和廣電網。新農村建設已完成了五個村的重點村的建設項目,逐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措施到位抓扶貧

一是做到責任到人,組織到位。該鄉與各重點村簽訂項目實施責任狀,明細考核標準,每一個項目都有1-2名副科級領導幹部負責抓落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出現違規現象將直接追究第一責任人責任,重則處於行政處罰、輕則批評教育,並將工作完成情況與年底考核相掛鈎,同時在每個項目實施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確定工作人員,專項負責項目實施,做到項目不結束,人員不撤離。

二是發動羣眾,共同參與,確保扶貧項目見成效。該鄉積極轉變扶貧方式,由政府主導式扶貧向羣眾參與式扶貧轉變,通過宣傳教育,激發廣大貧困户的熱情和積極性,發動貧困人羣積主動投身於扶貧工作,參與扶貧開發,從“要我脱貧”變為“我要脱貧”,通過自身辛勤勞動取得扶貧效果,讓羣眾親自選準自己的扶貧項目,政府統一引導服務,不斷壯大各村的特色產業,實現增收。

三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貧困户自我脱貧能力。為提高貧困人羣的生產技能,該鄉還專門組織羣眾到xx、xx、xx等地考查學習,學習別人的種植養殖技術,解決我鄉羣眾“想致富、沒技術”狀況,為扶貧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四、超前思維抓扶貧

項目建設規劃先進,在取得成績的同時,謀劃好後期的工作,在鄉級各套班子成員深入調研後,制定出了後期扶貧工作計劃,要緊緊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努力協調好各方關係,爭取各部門的大力支持,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全鄉的扶貧工作再上水平:

1、繼續加大科技扶貧,加大培訓力度,按“五學”要求培育新型知識化農民,從思想上、技能上解決制約脱貧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繼續抓好重點村建設,突出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使各村逐步達到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的要求。

3、繼續抓好項目建設力度,按照農村城鎮化的建設要求,以邊貿市場建設為主,實施好一批重點項目,逐步把該鄉各村建設成佈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備的新村莊,使xx真正成為在xx有影響、在xx有位次的xx名鄉、產業大鄉、教育強鄉和經濟富鄉。

2017鄉鎮扶貧攻堅工作彙報【二】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在縣環保局、縣國税局、縣養路段、縣醫保局、縣安監局、房管所、文軒書店為派駐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因地制宜、分類實施、扶貧到户、責任到人,在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複核清退、補登貧困户幫扶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明年扶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強化學習,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根據工作要求,我鄉成立了以書記、鄉長為組長的扶貧攻堅領導小組,下設專門的辦公室。曾多次組織全鄉黨員幹部和駐村工作組學習上級下發文件,特別是對開江委辦〔20xx〕135號、開江委辦〔20xx〕165號、開委辦發〔20xx〕25號、開委辦發〔20xx〕26號以及開委辦發〔20xx〕28號文件進行了反覆學習,切實提高了對精誰扶貧工作的思想認識。為進一步核查建檔立卡貧困户的精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我們清理不符合的建檔立卡貧困户、新進了一批確實需要幫助的貧困户。同時、為了避免在產業發展中閉門造車、走灣路、立錯項目,我們解放思想,善於走出去,借鑑學習他人在扶貧開發中好的產業項目和成功的先進經驗、技術,先後考察了XX縣的香椿種植產業、XX縣的香椿成品加工及產品生產線、XX縣的生態農業觀光示範基地。通過走出去學習,不僅開拓了產業發展思路,更堅定了扶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

(二)強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

我鄉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駐村工作組的“第一書記”和成員要沉下心、撲下身,紮根農村,貼近羣眾,積極思考全村脱貧規劃,並根據該村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制定了脱貧規劃。讓精準扶貧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進。

一是掌握村情民情,精準制定脱貧規劃。駐村貴在瞭解基層,為真正掌握村情民情,工作組成員深入各社,走訪黨員、羣眾,實地全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發展和自然資源等情況,多次召開幹部羣眾大會,充分聽取村幹部、黨員及羣眾的意見及建議,制定了《20xx-2020保全寨村幫扶規劃》、《20xx-2020石和寨村幫扶規劃》、《20xx-2020白臘園村幫扶規劃》;《20xx保全寨村幫扶實施方案》、《20xx石和寨村幫扶實施方案》、《20xx白臘園村幫扶實施方案》;《20xx年保全寨村脱貧規劃》以及《保全寨村20xx年2020年總體脱貧規劃》,規劃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開發、環境治理、社會保障和基層黨建等各個方面,保全寨計劃投資2319萬元,石和寨村計劃投資3408萬元;白臘園村計劃投資4330.5萬元;力爭2018年徹底改變全村貧困面貌;

二是建立民情台賬,精準實施接對幫扶。駐村重在貼近羣眾,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工作要求,我鄉要求全體駐村成員吃住在基層,深入各家各户,與羣眾交心談心、接對認親。在前期摸底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詳細完善的民情走訪表,走訪內容涉及耕地、林地、房屋建設、生產生活基本條件、主要收入、具體困難和民生訴求等方面,切實掌握家庭實際情況,真正瞭解羣眾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羣眾致貧原因,為制定脱貧計劃打下基礎。為實施一對一的幫扶,縣環保局、縣國税局黨員幹部共聯繫幫扶保全寨村建檔立卡貧困户146户,469人。看望慰問困難羣眾直接投入折資共2.5萬元,並與聯繫村三角寨村、大興廟村的貧困羣眾同步實施認親結對幫扶。

石和寨有建檔立卡貧困户160户共433人。對該村的幫扶工作,他們做到了“六個全覆蓋”:一是領導聯繫幫扶全覆蓋。縣安監局XX縣房管所、鄉黨委政府的每位科級領導幹部,在石和寨村聯繫了xx户居民户,其中重點幫扶了建檔立卡貧困户4户。二是單位幫扶全覆蓋。縣安監局XX縣房管所不僅對石和寨村進行了定點幫扶,還對聯繫村馬鞍山村、復興村及社區的貧困户開展了幫扶活動。三是駐村工作組全覆蓋。由縣安監局劉良平同志、縣房管所曾小波同志、鄉政府唐陽俊同志組成的駐村幫扶工作組全面進駐石和寨村開展幫扶工作。四是駐村農技員全覆蓋。縣農業局、縣畜牧局及鄉農業服務中心的農業技術人員,對石和寨村常年開展農業技術服務指導,每半年開展一次農業技術專題培訓,全面提高羣眾脱貧致富的科技能力。五是“第一書記”全覆蓋。石和寨村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劉良平同志認真履職盡責,工作到崗到位,吃住在村上,常年開展好駐村幫扶工作。六是幫扶責任人全覆蓋。縣安監局、縣房管所、鄉黨委政府針對石和寨村160户433人貧困户,按照科級幹部幫扶4户、一般幹部幫扶3户,全面建立了幫扶台賬,落實了幫扶責任人。

白臘園村縣級聯繫部門為縣政協,聯繫領導是縣政協副主席文揮章,幫扶部門為縣養路段、縣醫保局、文軒書店,牽頭單位為縣養路段。縣養路段成立了由支部書記、段長葉林全為組長、支部副書記周浩為副組長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段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為段幫扶單位聯繫領導,段科級上以幹部1名,聯繫貧困户3户,提供生產生活物質幫扶300元;段副科以上領導幹部2名,聯繫貧困户2户,提供生產生活物質幫扶200元,段中層以上黨員幹部與白臘園村貧困户結成一對一的幫扶。縣醫保局和文軒書店分別指定了幫扶工作聯繫領導和聯繫人,領導幹部和職工直接聯繫貧困户,進行了結對幫扶。單位幫扶全覆蓋。鄉白臘園村有一個縣級部門(縣政協)、一個幫扶牽頭單位(縣養路段)、兩個協助單位(縣醫保局和文軒書店),各幫扶單位按照縣委的要求各自履行幫扶職責,並根據各自的特點、優勢全力以赴進行幫扶,實現了單位幫扶全覆蓋。駐村工作組全覆蓋。在鄉白臘園貧困村組建了駐村工作隊,工作組成員有養路段駐村第一書記王錫元、醫保局駐村幹部陽如猛、1名鄉分管領導幹部、2名以上鄉駐村幹部,切實做到“村村都有工作隊、户户都有責任人”。

駐村農技員全覆蓋。白臘園村正在配備農技員。農技員將對白措園村產業發展起着技術指導作業,將對有助於百畝藥材種植户增收增產。“第一書記”全覆蓋。今年養路段王錫元被選派駐鄉白臘園村任該村第一書。幫扶責任人全覆蓋。養路段以支部書記段長為駐村幫扶工作主要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各協助單位分別指定了責任人。

三是嚴格把關,精誰識別。按照省、市、縣相關文件要求,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扶貧、精準脱貧,駐村工作組聯合鄉掛包領導、村支兩委班子領導聯繫全覆蓋。在9月、10月先後兩次對保全寨村20xx年識別的179户貧困户進行了清理複核,逐社逐户登門走訪,按户調查,嚴格程序,嚴格把關,按程序實行民主評議,張榜公示,堅決杜絕重親厚友的'現象發生。目前共清理清退貧困户40户、146人,重新識別後新進貧困户20户、70人,使真正困難的家庭得以登記確定,為“六個一批”分類細化等精準扶貧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是改善辦工條件,助推基層黨建。之前,保全寨村委會辦公條件比較簡陋,無電子辦公設備,無防暑降温設備,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正常辦公。工作組向其大後方環保局和國税局主要領導彙報後,得到高度重視,兩單位分別送去空調、電腦、打印機等價值約3萬元的辦公設備,辦公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為村支“兩委”順利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及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質基礎。

五是注重宣傳發動,狠抓思想扶貧。縣掛包領導楊元輝副主席於9月16日深入到村社開展了扶貧政策與脱貧知識巡講,給村民及村幹部上了一堂深入淺出的扶貧攻堅課,也是一堂洗禮村民“等靠要”思想的思想政治課。環保局大力開展生態新村建設宣傳活動,印製宣傳資料800份,結合入户調查走訪工作,將宣傳資料發放到户,送入手中,確保黨的政策和重要意義家喻户曉;國税局開展了“便民春風入村入户”税收優惠政策宣傳活動,共發放税收宣傳資料200餘份,增強了村民對税法的認知,提高了對税法的遵從度。11月初,集中三天時間深入到各社召開村民大會,宣傳精準識別清退複核要求,將扶貧政策、清退原因、補登條件宣傳到位,將建檔立卡貧困户公開透明,消除村民的猜疑和顧慮。

六是積極溝通聯繫,爭取項目儘快實施。一方面,為了改善村交通條件,縣環保局積極與交通局協調,爭取修建3公里通村公路;二方面,為了改善人居生活環境,使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村社無死角,建立垃圾收集與清運機制,環保局積極與縣環境綜合治理辦協調,爭取項目資金;三方面,為了改善生態環境,注重生活污水治理,已向省、市環保局協調,爭取30萬元的項目資金,力爭在2016年建成新村聚居點污水治理系統。四方面,按照鄉黨委安排,根據考察學習情況,積極發展香椿樹種植產業,分別深入到各社召開村民會議,宣傳香椿樹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在保全寨村種植香椿樹500畝。根據實際情況一至七社分別劃分60畝、100畝、60畝、100畝、100畝、40畝、40畝。同時環保與國税兩家單位建立工作聯繫機制,定期商議發展規劃,明確工作重點,積極與項目建設有關部門溝通聯繫,爭取扶貧項目儘快實施。石和寨通過鄉黨委政府和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投資100萬元的“永新橋”排危新建工程已正式開工,預計本年度底全面竣工,新拱橋水庫整治工程已完成設計規劃,硬化了3社1公里的社道,水庫尾水養魚堤壩修築已拉開序幕;500畝油桐產業、200畝銀杏產業管護工作有序推進,長勢良好,600畝香椿產業在引進企業主XX縣鼎盛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的進駐下已完成宣傳發動和技術培訓工作,本月正式栽培;選址於3社的集休閒娛樂觀光為一體的新村建設已完成規劃,2016年正式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400畝已落實到户,目前正在大力開展補苗育苗工作。六是全面維護好農村穩定工作。積極發揮駐村工作組的橋樑紐帶作用和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排查化解各種民事矛盾糾紛53件。今年以來無任何到縣赴市進京非訪和越級上訪事件發生,有效地促進了石和寨村的扶貧攻堅工作順利開展和全村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白臘園村工作組緊緊圍繞羣眾利益無小事,積極想方設法幫助羣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針對擬定的扶貧措施和扶貧計劃,首先養路段利用自身優勢落實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向上級部門爭取200萬元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資金,擬計劃修建4.5公里的硬化村道公路,針對村民反映出行難的問題,目前段領導班子以及工程技術人員陪同縣政協領導對該路進行了實地勘察。該公路連通鄉白臘園村、長嶺鎮復興寺村、重慶萬州彈子鎮。該路修建成功後將成為鄉、長嶺鎮、萬州彈子鎮兩省三鎮的經濟發展樞紐,直接帶動該村的茶場、鯢魚等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吸引企業或個體投資休閒度假村等服務業,直接受益村民40户120餘人,對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駐村工作組的協調溝通解決羣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幫助困難羣眾解決了一些實際困難。一是養路段和醫保局先後向白臘村贈送新的村辦公用電腦、打印機及耗材,文軒書店贈送了農業科技書籍;二是通過駐村工作組爭取了縣及領導以及民政部門的支持,向多户缺衣少被的困難家庭添置了棉衣,解決禦寒保暖問題,確保他們平安、順利渡過冬寒;三是傾聽羣眾呼聲,關心羣眾疾苦,通過民政部門及時幫助解決了户計生純女户、家庭特困户、五保户、孤兒特困户解決一些生活難、讀書難等實際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huibao/7x29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