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騎馬作文 >

有關騎馬的作文6篇

有關騎馬的作文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騎馬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騎馬的作文6篇

有關騎馬的作文1

我和媽媽一起去拉市海騎馬了,我們上馬的時候我很擔心馬兒會不會不聽我的話,媽媽説:"沒事的,只要你不要尖叫,馬兒就會乖乖走的,再説有叔叔牽着的繩子,更加不會有危險。"我鼓起勇氣,按照媽媽説的做,果然媽媽説的沒有錯,只要不尖叫,馬兒就會乖乖往前走。

我們騎的這種馬小小的,只能容納一個人,最多再帶一個很小的小朋友,叫做"滇馬"。騎馬時,要麼在隊伍的最前面,要麼在隊伍的最後面,因為在隊伍中間,容易發生擁擠,馬兒就很容易受驚,我們就容易摔倒。馬兒喜歡沿着路邊走,低着頭,排着隊往前走,估計是要看着前面的馬腳印走路,據説茶馬古道的石板路上全是馬腳印,見證了歷史

騎馬很好玩,我愛上了騎馬!

有關騎馬的作文2

暑假,我和媽媽去呼倫貝爾草原玩。

在草原上,我看見許多人騎馬在草原上馳騁,我看了不禁羨慕,便對媽媽説:"媽媽,我也想像他一樣騎馬在草原上馳騁。"媽媽欣然同意了。

我們找到了騎馬場,我要了一匹小白馬,它可漂亮了!在微風中,它的長毛飄飄。媽媽騎的是一匹英俊的黑馬哦!我們都要了過二次河的那條線路。

開始騎馬了,我們的馬一開始在慢吞吞地散步,後來就在草原上馳騁了。到了河邊,速度又一下子慢了下來。進入河裏,因為我騎的是小馬,所以,就讓我的腳來了一個透心涼。過了河,我們的馬都奔跑了起來,越跑越快,我只聽見了在耳邊匆匆而過的風,又來到了另一條河邊,和剛才一樣,又我的腳來了一場透心涼。到了騎馬場,下了馬。我感覺到我的心跳得是那樣歡快......

有關騎馬的作文3

五一小長假,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人去常寧宮騎馬。

我們來到馬場,一開始看到高大的馬,我心裏很害怕,可是看着別人可以很瀟灑的騎馬,我又很羨慕。我請求馴馬師幫我牽着馬在馬場慢慢的走了兩圈,我不害怕了。後來,我不用馴馬師牽馬,漸漸可以自己獨立騎在馬上走了。我拉着韁繩,腳踩在馬鐙上,感覺自己很神氣。可是現在我覺得馬走的太慢了,於是我學着馴馬師的樣子加緊雙腿,用腳磕馬肚子,嘴裏叫着:"駕,駕。"可是我的馬根本不理我,怎麼也跑不起來,我反覆試了幾次,馬兒還是不聽話。原來騎馬很不容易啊!

我向往藍天白雲下騎馬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以後我會認真學習騎馬。

有關騎馬的作文4

今天是我第一次騎馬的日子。我們要騎馬走茶馬古道。我選擇了一匹領頭的小馬。我剛開始很害怕,都快哭出來了。牽馬的爺爺一直安慰和鼓勵我。慢慢地,我掌握了騎馬的要領並習慣了,再也不害怕了。不過,我的這匹馬很貪吃,一有機會就扭頭啃吃路邊的青草。我們剛開始走平地,後面爬山。爬山時還挺刺激的,我們上山時,還下雨了,馬蹄會打滑。遇到上坎時,馬兒會突然向上一躍,我們必須坐穩,保持平衡。

馬伕叔叔告訴我們騎馬上山的訣竅是:上山時身體向前傾一點,下山時向後仰一點。馬伕叔叔還摘了酸甜的野果給我吃。我們一邊騎馬,一邊聽叔叔唱納西族的民歌,感覺棒極了。快結束時,馬伕叔叔把韁繩給我了,告訴我控制馬前進方向的方法。我拉來拉去可開心了,感覺自己成了首領!媽媽騎的馬總想超過我的馬,被我的馬踢了幾腳教訓了。看來我和我的馬都是頭兒呢!

之後,我們又去束河古鎮參觀,大家看看相片吧!

有關騎馬的`作文5

星期六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去了關山草原,去關山草原的路上,風景非常美麗,我們只用了一個半小時就到了。

在一片碧綠的草地上,我們見到了一大羣馬兒,有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還有紅色的。管理馬場的叔叔給我們挑了一匹又乖又大的黑馬,我心裏害怕極了,我怕馬兒會踢我咬我,所以不敢靠近它,大家都鼓勵我讓我勇敢一點,後來我就鼓起勇氣,閉上眼睛讓媽媽把我抱上了馬,等馬兒慢慢的走動起來,我才敢睜開眼睛。騎了一個小時,我差點不會走路了。其實馬兒還是挺乖的,也很聰明當你鬆開馬韁時,它就會自動停下來。也不會傷害人,它是人類的好朋友。

我終於學會了騎馬,也學會了勇敢的面對挑戰。

有關騎馬的作文6

昨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媽媽的好朋友一共14個人去關山牧場遊玩,天氣很涼,還颳着風,好冷啊!媽媽給我穿的很厚,害怕我感冒了。那裏有好大的牧場,還有好多馬兒,它們悠閒的吃着草,對遊人們很友好!

爸爸問我騎不騎馬,我有點緊張,但是看到一起去的小朋友豆豆、格格都敢騎,我説那好吧。爸爸把我抱上一匹馬,讓我坐在馬鞍上,手抓緊馬鞍上的鐵環,然後我們就出發了,我的馬兒有一位叔叔幫我牽着,馬兒走的很慢,也很聽話,剛開始緊張的心情就沒有了,只是覺得很好玩。真的沒想到,我居然一個人能騎馬了,媽媽説,我是一個勇敢的小男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qimazuowen/7ggg7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