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旅遊作文 >

豫園遊記作文

豫園遊記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豫園遊記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豫園遊記作文

豫園遊記作文1

豫園?令人猶疑不決、神情不定、恍恍惚惚、流連忘返的花園?新“迷樓”?這名字就夠迷了!

豫園始建於1559年,它原是明朝首富之一的私人花園,佔地約三千平方米。園內有三穗堂、大假山、得月樓、玉玲瓏、聽壽閣、古戲台、池塘等四十餘處古代建築,具有小中見大的特點,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進入豫園,我們沿着池塘向前走,雖然沒有亭亭玉立的荷花,但放眼望去,入口的那一片池塘是一片翠綠,好像所有的荷花都聽見了口令,鑽到水底下似的。

過了橋,對岸就是用湖石磊起來的假山,一羣一羣、忽高忽低。轉身進入竹林,裏面除了竹子,還有鐵樹、芭蕉等植物,是綠色的海洋。許多小鳥在上面嬉戲、歌唱,人們都在細細地聆聽。如果有一陣風拂過,海洋就會“沙沙”地出現一片綠色的波浪。

接着來到了靠牆的一個園子,幾顆蒼勁的老樹搖動着只剩下的幾根樹枝。接着院子的一座尖頂四角房的頂上,有一隻小鹿。它高高地站在上面,向下俯視。順着它的目光,我們看見牆上趴着一隻青龍,它似乎也看見了小鹿,向上張牙舞爪。

然後我們有去看了有一隻龍盤在上面的玉玲瓏、內屋、水面平台、古戲台、亭子、茶室。我們一邊走一邊驚歎:真是處處皆為景,個個都迷人啊!

出了園,我才知道了“豫”的真正含義:驚歎、讚美,“迷”和“豫”是不同的。

豫園遊記作文2

在暑假的上海之行中,最讓我難忘的便是豫園。

進入古色古香的大門,繞過幾盆婀娜的宮粉梅,一座古式的殿堂展現在面前。上面掛着一塊匾,上書“三穗塘”三個大字,其意為“禾生三穗,乃豐收之朕兆。”殿堂中間是一張棕褐色的木桌,兩側是木椅,上面的花紋都雕刻得十分精緻,讓我不禁開始讚歎那些藝人高超的技藝。

漫步在豫園裏的小道上,你會發現這裏處處皆為景。假山小池、曲折小道、亭台樓閣,一處處美景使人目不暇接。

三穗堂後面是仰山堂,堂上是卷雨樓。在堂中樓上,都能觀賞那假山碧水。真是豫園絕景。

池中有一座大假山,説它有十幾米高還綽綽有餘。這可是明代江南疊石名家張南陽設計,用數千噸武康黃石堆砌而成。兩三條小徑從池中架起,曲曲折折,把大假山與仰山堂連接在一起。假山山前山後全是奇花異草,鬱鬱葱葱中又點綴着幾處雕樑畫棟,真是美不勝收!

又是幾座亭台樓閣。路過那得月樓、藏書樓,三塊潔白如羊脂的奇石展現在眼前。遙隔一池碧水,我發現中間那塊約兩三米高的石頭最為奇特。它玲瓏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皺漏瘦透之美。原來,它便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玉玲瓏!古人曾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呵!怎一個“奇”字了得!

除了那些古樓,同樣引人注目便是那些花草。紅豔豔的宮粉梅,略帶青澀的綠萼梅,冰清玉結的玉蝶梅。哦,還有那些百年古木——紫藤、銀杏、石榴……應有盡有。

豫園呵,你是那麼的秀麗,那樣的幽靜。你的一磚一石都是詩,你的一角一落都是畫,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明珠。

豫園遊記作文3

昨天上午,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和爸爸媽媽快樂地手拉着手一起去豫園。

我們最先看到的是一些買賣店,之後又看到了期待已久的老城隍廟,我們又上了老街,那裏有賣風箏的,有賣頭飾的,有各種各樣的頭飾,那些頭飾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有蝴蝶形狀的,有小花形狀的,還有不規則形的,美麗的`頭飾戴在我的頭上,金光閃閃,好看極了!

接下來,我們又去了豫園,我傷心極了,因為我媽媽是軍人,可她的軍人證件到期了,我知道我媽媽依然是軍人,可是人家不理解,認為沒證件就得付錢。我媽媽心想:可惡,多收了我30塊錢,我一定要把豫園好好的學習,把那30塊錢補回來!我們就進到了豫園,一開始,我心裏有點傷心,但是爸爸安慰我説:“沒關係的,你要把30塊錢補回來,就看看這美麗的風景,就補回來了!有了爸爸的安慰,我的心情慢慢的好起來了,我看到了春姑娘正在悄悄地靠近豫園,給豫園帶來了美麗的風景,我看到春姑娘帶來了桃紅柳綠的桃花和柳樹,樹上的樹葉越來越茂盛了,小草變綠了,對着我們微笑,它們個個挺着身子,好像一羣士兵。我們看到了三穗堂等一些著名的建築,就在我們快要出去時,我看到了一個稀奇古怪的石頭,就是傳説中的玲瓏石,它的身上有許多的孔,每一個孔都是相通的,據説,從上面的一個孔裏滴水,它就每個孔裏都會冒出水來,從下面的一個孔點煙,它就會每個孔裏都冒出煙來,多奇妙呀!我們的豫園遊記快結束了,但就在這時,我們聽見了咕嚕咕嚕的聲音,原來,是我們的肚子在對我們發警報呢!

因為我們餓了,那一天是文化節,有很多的包子鋪,於是,我們就吃了點包子等一些食物。

最後,發現已經1:30了,我和爸爸媽媽急急忙忙地趕往家裏……

標籤: 遊記 豫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lvyouzuowen/xe4q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