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旅遊作文 >

遊覽玉女潭作文

遊覽玉女潭作文

玉女潭是清新美麗的旅遊佳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遊覽玉女潭作文,歡迎閲讀參考。

遊覽玉女潭作文

遊覽玉女潭作文

坐在從學校到玉女潭的車上,從車窗向外望去,欣賞着沿途風景。路邊香樟樹排着整齊的隊伍,向車後飛速地跑去,如同一幅移動的畫卷。遠處,藍天碧水中嵌着一枚鮮紅的太陽;近處,滿眼是一望無際的莊稼,透着勃勃生機。而車內則是陣陣歡聲笑語。

沒過多久車停了,車內一陣騷動,同學們嚷着、擠着、跳下了車。一座三層古樓映入我的眼簾,飛揚高翹,頂上之瓦整齊排列,其由紅木所制,四扇古式大門敞開,給人以思古幽情之感。兩旁茂密的樟樹林將這古樓和和在懷中。

過了安檢,穿過古樓,引入眼簾的是一個小潭,潭上一美女手抱琵琶,似與風隨唱。四面瞧瞧,忽眼前又出現一古樓,白牆黑瓦。中間,一塊棗紅色排匾,上面寫着四個大字——玉女山莊。呵,這才是真正的大門。

一陣小跑,便進了那玉女山莊,前面是一座小亭,中間一塊石碑,石碑上刻着一行行綠色字體。上前瞧瞧,是某某詩人的記錄。後面的是一大片竹林,漫步其中,心情放鬆。耳畔響起一陣鳥鳴,不一會兒就到了一線天,兩邊巖石聳立,視線昏暗令人心驚膽跳,向上望去,這藍天可真成一線了。

又在林中漫步許久,終於到了那玉女潭。相傳,玉女在此處沐浴修煉,後來成仙不知去向,因而得名玉女潭。玉女潭的水,很綠,如一塊温潤的翡翠,但其中又透着一絲藍,像一塊晶瑩的藍寶石,很是奇特,也不知那水有多深。潭上一塊巨大的巖石倒躺着,與潭面挨的很近,上面隱約寫着“玉潭凝碧”四個草體字,旁邊一塊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天下第一潭”。四圍竹樹環合,藤蔓交錯,這潭顯得那樣的隱蔽安靜。

繼續往後走,一個小茅屋出現在眼前,這不是諸葛亮的小茅屋嗎?本來踏進去看看,但想起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景。還是不打擾他老人家了。旁邊一小潭,水尤清洌,水中藻荇交橫,魚蝦們在水中“嘩啦嘩啦”地遊着,無憂無慮。

很快,便走出了那片樹林,走出了玉女山莊,回到了那車水馬龍的街道。回首仰望那座古樓,心中湧起一股留戀,留戀那古樸的樓宇、靜謐的樹林、凝碧的潭水。

遊覽玉女潭作文

漫長的冬季終於走了,浪漫詩意的早春二月詩行已在心中流淌,迫不及待地與同學相約郊遊,擁抱這最新最嫩最美的春天,享受春意萌動的美好季節。

在龍山豪庭我家集中後,大家便融合成一個大家庭,向位於宜南山區的玉女潭風景區進發。玉女潭位於蓮子山上,距城區23公里。景區16公頃,遊程約2000米。唐李幼卿於此建別墅“玉潭莊”。明嘉靖間,名士史恭甫在這裏構築“玉潭院”和“玉光閣”,吳中才子文徵明為此寫下文采飛揚的《玉潭仙居記》。此地被譽為江南園林的發源地之一。

或許,太陽也被我們的喜悦感染,活力十足,熱情洋溢,坐在蜿蜒於林蔭大道上的車裏,周身被一股股熱流包圍着。我們的心情也像這早春的陽光,多彩爛漫,歡顏笑語,彷彿又回到20年多前,變成四個帥哥美女,一起放下工作和心中的牽掛,踏青遊玩,觀景賞春,談笑着同窗時的趣聞軼事。

甫進景區大門,彷彿來到了不同的世界,深秀文雅之氣撲面而來。迎面就有幾塊名碑相迎,古代名人關於玉女潭的傳説或紀實刻在其上,雖然昔人已去,白雲千載,但這裏的參天古樹甚至園內一塊石頭都曾見證過去的繁華,千百年來一直默默訴説着她的故事。碑亭後面就是茂林修樹了,楓香、槭樹、含笑、合歡、海桐、君遷子……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層層疊疊,葳蕤密佈。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良好的自然稟賦兼而有之,大概是玉女潭吸引我們前來的緣由吧。踏上層層台階,發現台階邊枯乾的老樹皮裏竟然露出了許多探頭探腦的小草,微風吹拂,小草們紛紛搖動身子,爭先恐後地睜大好奇的眼睛欣賞這神奇而美妙的世界。我不由俯身愛憐地撫摸着它們,它們的顏色是如此的青翠欲滴,這新鮮的嫩綠準是春——這個多彩的調色盤中最美麗的色彩!

我們朝公園西北部走去,經過一片太湖石的地界,導遊介紹那是喀斯特地形,神奇的是許多樹木居然倔強地屹立在懸崖的縫隙裏,或堅強地挺立在溝壑的背脊上,或頑強地紮根在山腳的亂石中,棵棵顯得蒼勁有力。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我們生長的土壤和環境並不會都是肥沃厚實,但只要像這些樹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在曲曲折折的千迴百轉裏一定會沉澱自我、昇華生命。再往前走,沒想到這裏竟然還有一個“一線天”,兩片石頭中間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以穿越,頭頂一縷陽光映照洞中,雖然談不上雄偉,但足以讓人驚歎。大自然真是一個藝術家,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展示着它的鬼斧神工。從“一線天”上來,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竹的海洋,一陣微風吹過,竹林好像笑了,發出了“嘩嘩”的響聲,絲竹清悠,宛若仙境。一條小溪從竹林深處流淌而來,水細且平緩,輕輕地發出“淙淙”的聲音;幾根水草隨着水流在水底搖擺着,那是河牀在努力舒展着僵硬的'關節,迎接春天的到來。

走過竹林不遠,忽見一潭深碧池水,想來這就是“玉女凝碧”的玉女潭了。池水清澈見底,宛如碧玉,微風吹過,吹皺了平靜的水面,漾起了圈圈圓暈,小鳥嘰嘰喳喳地盤旋在水面上方,一個勁兒地照鏡自賞。俗話説“水清則無魚”,但潭中分明還有小魚在遨遊,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玉女潭就是這樣一汪清水:你好像似曾相識,卻總是朦朦朧朧;她靜佇的等候着你的到來,卻總是矜持而委婉,古典而羞澀,真實而幽遠。而好像只有當你倦了,走近她,她才以她的內涵,撲入你的記憶。將一顆塵心,安放於此種山水草木間,徜徉於如此春光清風中,怎不教人心曠神怡、盪漾胸懷呢?

“竹外桃花三兩枝”,果真我看到了竹外路邊的幾株亭亭玉立的梅樹和桃樹,它們長着許多茸茸的嫩芽兒,伴着一朵朵明豔的笑臉,真叫人喜歡。看那枝節,有的虯曲多姿,有的修長細柔,有的遒勁茁壯;看那花朵,有粉紅的,有亮黃的,也有殷紅的。花兒的香味各不相同,或濃或淡,淡的使人雅緻温馨,濃的沁人心脾。特別是那臘梅,每一個骨朵兒好似一隻小鈴鐺,又彷彿一張羞澀的臉。它們正迎風開放,透出一股昂揚之氣,別有“傲霜挺立,迎風怒放”的味道。

諾大的一個園子,竟然只有我們寥寥數人,而早春下午的光和影籠照在參天的古木上,依稀篩下斑駁的影子。“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沿着這條古老的石路,我們來到了中央電視台拍攝的《三國演義》之三顧茅廬的地方。遙想少年時期看到鏡頭中劉關張三人在雪天騎馬經過此地的情景。85年的電視劇,屈指算來,居然也有三十年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子曰:何陋之有?譬如家鄉宜興,身居江南繁華,卻不求聞達於諸侯。這實在是一種沉穩內斂的美,一如這早春時節,雖沒有深春的濃麗驚豔,但更有淡雅素倩。

此時此刻感歎春天去了又回,時光流逝無痕。匆匆間我們也大學畢業20餘年,曾經的年輕,過去的故事,都已隨着人生的腳步,漸漸丟失在流年的光影裏。而我們現在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珍藏那些還能打撈起的記憶。因為,春天時短,時光不再。

標籤: 遊覽 玉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lvyouzuowen/mx900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