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課堂作文 >

精選理想課堂作文三篇

精選理想課堂作文三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理想課堂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理想課堂作文三篇

理想課堂作文 篇1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課堂吧!

我希望這個課堂是幽默,詼諧的。老師教書是要經常用一些逗人發笑的話,讓學生們心情感到輕鬆、愉快、歡樂、使學生忘記一切煩惱與包袱。把整個課堂講“活”了,讓學生們盡情的陶醉在知識的海洋裏。使學生度過一節輕鬆,愉快而學到知識的課。

我希望這個課堂是充滿知識的而有身臨其境的。老師講課時先給同學們看一些圖片,讓學生們在教室裏也能看到一些風景、名勝,然後再上課,必要的時候最好先給同學們講一些課外的知識,這讓就能在上課的時候也能增長一些課外知識了啊。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啊。

我希望老師講課時,要説一些通俗易懂的話。不要輕易地去批評或罵學生,“欲速則不達”要知道學生也是有自尊心的啊!應該慢慢地,耐心地教導。要多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例如:植樹節去植樹、清明節去掃墓、兒童節多一些快樂的活動。讓我們多接觸接觸社會增長一些社會知識,豐富我們的想象力,博覽祖國的大好河山……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理想課堂。

理想課堂作文 篇2

最近,利用寒假的時間,學習了《構築理想課堂》一書,書中介紹的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主體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3、有明確方向的預習;

4、嚴謹的教學版塊;

5、對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定;

6、教學反思

由於近期也在進行新學期的教材解讀工作,看了本書,我想就教材解讀的意義結合自己實際談談看法:

教材解讀到底應該解讀什麼?

我想,這才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在當前的教學現狀中,教材是我們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定材料。因此,它被認為是實現課程標準的最重要工具。任何學科的教學,不能輕易地置教材於不顧,或者肆意地篡改教材。

但是不是作為教師,我們就沒有主觀能動性了呢?非也。

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教材不等同於教學內容,更不能等同於師生實際的教學實踐。而通常情況下,我們應當將教材看做是教學內容的原材料,是展開課程的一個載體,而不能是唯一資源。

就語文學科而言,老師對教材的解讀,不僅要對文本進行解讀,更重要的是對單元思想、主題、內容、形式的重構,甚至是對整冊教材,乃至年段及更長遠的教學目標在本冊、本單元、本課中要滲透的內容的思考。這樣縱橫交錯地比較,從微觀走向宏觀再回到微觀的思考方式,才能讓我們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整合好教材內容。老師站的高度決定了學生學習的深度,當我們將教材有效地利用好了,學生在學習文本的`時候,也才能拓展思維,語文課堂才真正能夠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個個鮮活的形象。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我們很多時候是藉助教參來理解課文的,但是,教材和教參分析得再詳盡,卻永遠都不能代替老師自己對教材的解讀。因為我們要深入研究的,不僅是文本,還有教學實際,怎樣將教材與本班學生實際結合得很好,這是很難的,所以只有我們潛心鑽研教材,才能真正構築起理想的課堂。

理想課堂作文 篇3

孤獨地站在這講台,掌聲還沒有響起來,我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姐妹弟兄們,別説你的掌聲我無所謂!

俗話説,好戲在後頭,但願不出醜。我是最後一位選手,來自新盛中學的冉啟兵。我演講的題目是:我向往的課堂。

曾經年少愛追夢,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我夢想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偉人,後來高考時只考了一個師專,殘酷的現實無情地擊碎我的偉人夢;之後我又夢想成為偉人的丈夫,可我沒有姚明那樣高大威猛,又沒有劉德華那樣英俊瀟灑,沒有彼爾。蓋茨那樣富甲天下,結局可想而知,黃粱美夢再次灰飛煙滅。最後,1998年的第一場雪還沒有下的時候,我只能無可奈何地被趕上講台,當上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三頓吃不飽,四堂要你吹的老師。

當愛已成往事,我不能不面對現實,既然做不了太陽,只能做一個星星,我就要做一顆最耀眼的星星;既然做不了長江黃河,只能做一條村頭的小溪,我就要做一條最快樂的小溪;既然做不了參天大樹,只能做一棵小草,我就要做一棵最頑強的小草;既然做不了偉人,只能做一個普通的教師,那麼我就要做一個最優秀的教師。懷着這種理念,我開始我的漫漫求索之路。我夢想着我的課堂能像春風化雨,滋潤學生那乾涸的心靈;我夢想着我的課堂能像初升的太陽,照亮學生心中的陰影;於是我廢寢忘食,虛心勤奮。從魏書生那裏我學到了課堂的濃濃的民主氣氛;從霍懋徵那裏,我學會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從於漪那裏,我學會了不但要教書,而且要育人。就這樣幾年如一日我苦苦追尋,痛並快樂着。

追夢者人生的道路上總是那樣坎坷不平,既有成功的經驗,也不乏失敗的教訓。一次我正在繪聲繪色地講訴着魯迅和藤野先生的故事,居然聽到的課堂上有人唱歌的聲音。原來是我班的一個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在唱歌,我勃然大怒,當面譏諷道:原來這位同學唱歌的聲音比豬叫還要動聽。當時同學們鬨堂大笑,那位同學羞愧難當,無地自容,我的臉上掛着勝利者滿足的微笑。不過接下來,我馬上嚐到了衝動的懲罰。此後這位同學再也沒有來上學了,是我親手傷害了一個學生寶貴的自尊,我追悔莫及。在一個血色的黃昏,我懷着深深地懺悔和無比的眷念給那位同學寫了一封信:沒有告訴我一聲,你走了,這些日子又增添了對你的懷念,我想對你説,回來吧,我會好好愛你,可所有的語言都顯得那樣的無力,我又想幹脆把你忘記,可我不能欺騙我自己。

過了很久,在一個秋風蕭瑟,落葉飄零的日子,我收到的他的回信:“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留下來陪你每個春夏秋冬,可是你傷害了我,還一笑而過……

我含着淚,讀完了他的來信,心中愈加自責。從此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理想的課堂。理想的課堂應該沒有責罵,沒有譏諷,有的是歡笑和和諧;理想的課堂應該沒有高高在上,有的是平等與民主;理想的課堂應該沒有任何偏見與歧視,鮮花和小草都能擁有陽光;理想的課堂沒有任何的急功近利,應該為學生一生的發展着想。

老師們,姐妹弟兄們,書山有路勤為徑,教海無涯藝作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攜起手來一同追求理想的課堂吧。相信在山的那一邊一定有我們心中的海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ketangzuowen/oenpq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