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歡迎閲讀與收藏。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1

今天早上四點,天還黑乎乎的,我睡得正香,突然一陣突如其來的疼痛使我從夢中驚醒。“起牀拉!”媽媽叫着。原來要去普陀山了。我立即起牀、洗完臉,飯也沒吃就上了車。

一路上,我不知不覺的又呼呼大睡起來。一束光讓我又從夢中醒來,原來哥哥在拍照,接下來我就沒心思睡下去了,我看看窗外,天已經亮了,太陽公公拉開面紗,放射出燦爛的陽光。我們先到了沈家門,再坐船到白鋒,又坐船到了普陀山。在船上望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在白茫茫的海上還有幾個浮標。

終於到普陀山了,大體上看像一片樹林。我們一進去就坐車直奔山頂。到了山頂,我們就進了佛廟,裏面四面八方的櫃子上都有着各種各樣的神仙,有耀武揚威的四大金剛、有有挺着大肚子的彌勒佛,還有有着不可記數的千手觀音等等,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出了寺廟,我們又來到了一個人山人海的地方,聽説前面的.佛像有上百噸重,那裏還有一個屋子,我進去一看,牆上掛滿了古人的作品,有古人寫的古文、有古人畫的畫、還有古人的名詩,真實應有盡有。然後我們又去了柔軟的沙灘。

沙灘上的沙子小如針頭,根本看不見他是一粒粒的,我抓起一把,可他像空氣,從我手中的細縫裏漏出去了。本來還風平浪靜的大海,現在湧起了波浪,而且越來越大,我們不能待在那了。

再下去,我們又看到了一棵舉世無雙的大樹,名字叫柏爾櫪,他還有他的風俗,必須是結婚過並生過孩子的人才能拍照。他可不是一般的大樹,他可是從印度被一個佛教給帶過來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

“集合咯!要走拉!”爸爸喊着。啊!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這麼快。我只好跟着爸爸回了家,希望能早日再回到這空氣新鮮甜潤、海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的普陀山!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2

去年國慶節裏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瑤琳仙境遊玩。

買了票,我們一起進了熔洞,穿過彎彎曲曲的隧道,來到了洞中。我一眼就看見有許多石頭,這些石頭真是奇形怪狀,更神奇的是這些巖石擁有着五顏六色的光芒。我走近了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些石頭的下端有着許多亮燈,燈光一照,石頭就變美了。我們跟着人羣走來走去,石頭真是奇妙:有的像許多人正在打仗的情景;有的像古詩裏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情景;有的長長的石條塊從頂上掛下來,真像一連串的瀑布……

這時,來到一塊巨石前,聽導遊説,這塊巨石名叫“震妖劍”,傳説當時在天宮的瑤池上,豎立着一把震妖劍,妖精都不敢靠近它,但有一天,一個長着龍角的龍精來到了瑤池,想要偷走震妖劍,但是震妖劍自己揮動起來,一劍砍下了它的龍角,龍精慌忙逃走了。我擠進去一看,果真,巨石頂上的地方豎了起來了,還真像一把巨大的寶劍,下面一塊巨大的巖石彎了起來,像是被砍下的龍角。

往前走了一會兒,導遊又講了另外一塊石頭的傳説:古時,天上有一棵巨大的靈芝,神仙們把這棵靈芝採了回去,共長出了3200多棵靈芝來,他們怕靈芝被妖怪偷走,於是叫了一隻駱駝來,抬着這些靈芝,又叫了一隻獅子來管住,但獅子很懶惰,老是眯着一雙眼睛睡覺,只好又叫了一隻青蛙來,這才管住了。我馬上靠近仔細觀察,看見許多像化掉了一樣的圓形石頭,那就是“靈芝”,下面有一隻石駱駝,旁邊趴着一隻獅子和蹲着一隻青蛙,真的很像呢!

這樣,我們邊看邊聽邊走,終於走出了洞的出口,一束明亮的陽光照耀着我可愛的小臉,我想:“瑤琳仙境真美麗,真像天上的仙境!”

五年級國慶出遊日記3

國慶節期間,我跟杭子毅等幾個同學去臨安大明山和天目山旅遊,那幾天天氣晴朗,秋高氣爽。

我們第一天去大明山,那裏主要是看山。一座座山峯矗立,千巖競秀,石頭也很奇特。有塊貌似明朝皇帝朱元璋手掌紋的大石頭,它叫“分明石”。朱元璋在這座山裏養兵,後反元,被稱為“大明山”。我們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爬,爬到半山腰時,一條瀑布飛瀉而下,像一條矯健的玉龍盤旋在大明山間,那是“騰龍瀑”。大明山還去了龍門飛渡、萬米巖洞和懸空棧道等景點。最後下山是乘旱滑道下去的,像滑很長的滑滑梯一樣輕鬆地滑下山了,真好玩!

我們還去了天目山。天目山是大樹王國,裏邊有很多巨樹,跟我去看看吧。數數比較大的樹是:冠軍樹、大樹王和新大樹王,冠軍樹高48米,大樹王8個人才能合抱,新大樹王高50米呢!它們是不是很大?還有“失寵樹”和“得寵樹”呢。“得寵樹”是因為名人合抱拍照,長得茂盛,旁邊一棵大樹莫名其妙地倒塌,據説是因為“失寵”而被活活氣死了。天目山還去了倒掛蓮花峯和五世同堂等景點。天目山不愧是大樹王國。

啊,在臨安玩得真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qrdw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