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關於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關於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蝸牛觀察日記(精選15篇)

蝸牛觀察日記1

10月3日星期一天氣雨轉晴

今天中午,剛下過一場大雨,雨停後,我和姐姐就下二樓去看蝸牛了。

我和姐姐看到的蝸牛很特別,它的殼是螺旋形的,還有一些奇怪的花紋。殼由前面黃、後面橙兩種顏色組成。二樓有許多蝸牛,我觀察完第一個蝸牛又觀察第二個。姐姐把蝸牛從磚上放到地上,還沒到地上的時候。蝸牛在半空中動來動去,別提有多噁心了!那隻蝸牛像很渴了似的,在喝地上的水。我們發現蝸牛喝水的時候額頭會動,真神奇。我們反轉了蝸牛的身體,蝸牛就用頭往前爬。身子用力一翻,他就正過來了!

姐姐問我:“你知道蝸牛有幾個觸角嗎?”

“兩個!”我説。

姐姐立刻把蝸牛拿起來給我看。我一看,蝸牛的頭底下居然還有兩個比較短的觸角!蝸牛真是太神奇了!

今天我特別開心,因為沒想到蝸牛也有那麼大的奧祕!

蝸牛觀察日記2

前幾天我外公洗青菜時,發現一隻蝸牛在菜葉子上,外公就把蝸牛和菜葉子一起裝放在一個水彩筆的空盒子裏,給我玩,我便觀察起它們來了。

蝸牛它只有我中指的手指甲那麼小,灰白色的,蝸牛的頭上長着兩個直直的觸角,它圓圓的大眼睛長在長長的直直的觸角上。它的背上揹着一個又圓又大的硬殼”房子“,捲成圓圈的花紋印在蝸牛大大的”房子“上。蝸牛是一團肉團,它沒有腳,是靠肉團收縮前進的,它只能慢慢的在菜葉子上往前爬。我看到蝸牛在菜葉子上往前慢慢的爬行,可是過了一會兒,蝸牛開始往不同的方向爬行,我就用牙籤碰了碰它,蝸牛一下子就縮進硬殼”房子“裏去了,等了好久也沒見蝸牛從”房子“裏爬出來。我吃飯了,我吃過飯,卻看見蝸牛不知在什麼時候從”房子“裏爬了出來。

觀察身邊的東西是那麼的有趣,那麼的好玩,那麼的有意思!不信你可以親身去體驗一下觀察的樂趣。

蝸牛觀察日記3

我家裏“住”着一隻小蝸牛,它的速度緩慢,因為它揹着一個重重的殼。風吹雨打都不怕,別的動物都回家了,只有小蝸牛沒走,因為,它已經到家了。

通過科學課,我知道了蝸牛的身體可分為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它那所謂的“房子”(殼部)。蝸牛長了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長觸角下,別看它小,這卻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大約有25600顆左右。蝸牛是軟體動物,腹足柔嫩,它行動緩慢,經過的路面會留下黏液,原來這些黏液會幫助它降低地面的摩擦力,讓它的身體不會受到傷害。

蝸牛的飲食也很豐富,有蘋果、橙子、黃瓜、青菜等,但它最愛的是青菜,看它大口大口吃得津津有味,讓我也垂涎三尺呢!吃完後,它就回“房”睡大覺了,真是能吃能睡的“蝸牛豬”啊!

蝸牛不僅給我帶來了很多快樂,也讓我在這次觀察中獲得了很多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4

十月十四日,我捉了許多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蝸牛並帶着回家觀察。雖然它們看起來是一個又髒又醜的小傢伙,但是它們會時不時的給我帶來樂趣!

你瞧,只見一隻只蝸牛扭動着身子趴在瓶沿上。它那走路的`樣子十分有趣,項吸鐵石吸住物體一樣。它身子兩邊像海綿似的肉片扭動着,觸角也會跟着一起動,還像在用音樂的節拍鼓勵自己,爬得更快一點。你看,它有時會伸脖子,到處看看,像在觀察周邊環境的動靜;有時碰到它的觸角就會一動一動,好像在跟我們玩;還有時它低着頭嘟着嘴好像在説:主人,摳門!也不給點吃的。我就會給他們放一點新鮮的菜葉,它們就會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了。其中一隻各頭大一點的蝸牛一晃一晃的好像在説:謝謝。主人!我就用手指碰了它一下它那觸角,它立馬縮了回去,像一個害羞的小寶寶。他們吃飽了就會躲到菜葉底下去睡覺了,看他們多休閒呀!

這一隻只可愛的蝸牛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我一定會好好善待他們的。

蝸牛觀察日記5

昨天,我和媽媽去花鳥市場買了一隻小蝸牛,我們用塑料袋把它帶回了家。回到家,我找出一隻盒子當作蝸牛的“家”。我看它的身體一直縮在殼裏,感覺好像很害羞,不敢露出頭給我們看,媽媽説這可能是它對這裏的環境還不太熟悉。

果真,今天上午,我終於看到小蝸牛把頭伸出來了!咦?它怎麼有四個觸角啊?那它的眼睛、嘴巴、鼻子去哪兒了呀?還有它又是怎麼解小便的呢?我把這些問題告訴了媽媽,媽媽説,那我們就到網上去找找答案吧。哦,原來蝸牛那兩個長一點的“觸角”是它的眼睛,短一點的才是它的觸角。在眼睛旁邊有一個呼吸孔,這就是它的“鼻子”。它的嘴貼着地面,怪不得我看不到呢。離殼很近的地方有兩個孔,其中的一個就是它大小便的地方。

這隻小蝸牛可真調皮,只要過一會兒時間再看它,它就爬到了蓋子上,像是要出來。我用手碰它的眼睛和觸角,它就迅速地把頭縮進去了,都説蝸牛爬得慢,可我看啊,它的反應倒是挺靈敏的。

蝸牛觀察日記6

今天,科學老師叫我們觀察蝸牛。

下午一點多,我從自家屋後樹底下的一塊木板下抓來兩隻蝸牛,並放到了飼養盒裏。我先找來一根牙籤把它逗來逗去,它還是不伸出頭來。我又拿來一片葉子,把葉子放了進去,可它還是不伸出頭。然後,我又往盒裏灌了一點水。這時,有一隻蝸牛醒來了,爬到了蓋子上。我想:蝸牛不是喜歡陰暗、潮濕的地方嗎?我去問媽媽,媽媽説:“因為蝸牛怕水。”我終於明白了。

過了一會兒,另一隻蝸牛也醒來了,爬到了蓋子上。過了一段時間,兩隻蝸牛竟然貼在了一些。“哇!媽媽,我大聲叫了起來。約半小時後,一個小小的圓圓的像乾燥劑似的小顆粒從一隻蝸牛的尾部掉了下來。我驚訝極了,蝸牛產卵了。一顆、二顆、三顆、四顆……到了傍晚,足足有九顆小白卵產了下來。晚上,我又去看了一眼蝸牛,葉子竟然被蝸牛吃光了。

蝸牛真有趣呀!

蝸牛觀察日記7

今天上午的科學課真有趣,因為課上王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

蝸牛身上揹着一個重重的殼,它的殼對蝸牛來説可是很重要的,是他安全又舒適的家。蝸牛頭上的觸角一長一短,長的那對可以知道周圍的環境和空氣濕度的變化,在活動時可以探測路線,下面短的那對可以知道氣味和味道,作用有點像鼻子。我用筆去碰了一下它,蝸牛的頭一下子就縮回殼裏了。

老師説:“蝸牛的嘴巴里有25000顆牙齒,都長在舌頭上,所以叫齒舌。”我用一把小剪刀放在兩對觸角下面,可誰知他竟然用齒舌試着咬剪刀,我連忙收回。蝸牛可真喜歡隨便咬東西。

蝸牛的腹部有像吸盤一樣的東西,在爬行時還會留下一道粘液,這樣可利於蝸牛的呼吸和運動。

大自然,可真是奇妙,如果你努力去探索,你就會學到很多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8

今天,我和奶奶在陰暗又潮濕的菜地裏,找到了兩隻小蝸牛,三隻大蝸牛。

我用鉛筆輕輕觸角,只見蝸牛隻縮了一隻觸角,而另一隻眼睛卻傻呆呆地看着我。老師問過我們,蝸牛吃什麼不吃什麼,我做了一個試驗,我把一小塊麪包給了蝸牛,我看了它一小時了,可它連一口都沒吃啊!後來,我又放了一片青菜葉在杯子裏,它過了一會兒,才吃了一點兒的青菜葉。我想“它們怎麼吃的這麼慢呢?大概是它們身上的殼太重了吧!可是,它的嘴巴在哪兒呢?於是,我拿了個放大鏡找了好長時間才找到。原來在觸角下面的一對小觸角的中間啊!有一天早上,我發現不見了一隻打蝸牛,我找來找去,哦,原來在牆上爬啊!這隻大蝸牛好可愛啊!

我喜歡這五隻蝸牛,不管是大的蝸牛,還是小的蝸牛,我都喜歡。小朋友,你喜歡這五隻蝸牛中的哪一隻呢?是大的,還是小的呢?

蝸牛觀察日記9

我們家有一隻蝸牛叫“小蝸”,我媽媽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素牛”。為什麼叫“小蝸”呢?因為它還小,所以叫“小蝸”,為什麼叫“素牛”呢?因為它吃的都是一些水果啊,青菜啊這些東西,所以叫它“素牛”。其實它的真名叫白玉蝸牛。

蝸牛的特點很多:全身無骨,它的殼就是家族避難所;它有四個觸角,長長的角其實是一對眼睛,它的眼睛是可以隨意拉長伸短的,我覺得像天線寶寶的天線;短的角其實是起鼻子的作用。第一天,我們給它吃了蘋果、青菜,發現它愛吃青菜葉,它的大便是從殼裏面的排泄孔排出來的,而且我發現它吃什麼顏色的東西拉什麼顏色的屎。這幾天特別冷,蝸牛都縮進殼裏一動不動,中午會出來走一走。一天,它失蹤了!老媽上找下找都找不到,晚上我發現了它,趴在棕色木板上,然後我開始唸咒喚醒它,祕決是往它身上噴三下水,

它以為下雨了,就醒了,説時遲那時快,我拿起水果往它嘴裏塞。

因為它太可愛了,所以我喜歡它。

蝸牛觀察日記10

我們剛學過《蝸牛》一課,樑宇軒就送給我了四隻蝸牛。它們不同於平常在雨後出現的小蝸牛,它們個頭很大,和一個雞蛋的大小差不多,而且是食用蝸牛。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短的下面是嘴巴。你們猜一猜,蝸牛有多少顆牙齒?讓我告訴你們吧,它有25600顆牙齒,很驚人吧!最奇怪的是,它用肚子走路,號稱腹足,所以才走的那麼慢。我想也可能它是揹着重重的殼才走的那麼慢吧!

為了看看它爬的到底有多慢,我拿來了鬧鐘和尺子。我把它放在了牆上,仔細觀察。一會兒,蝸牛探出了腦袋,向上爬去。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10分鐘到了,我看了一下它留下的痕跡,只有那麼短的距離,我用尺子一量,只有4釐米,真慢啊!我把手放在蝸牛的一隻觸角上方揮舞,它的這隻觸角馬上縮了回去,媽媽又輕輕地碰了它的另一隻觸角,這一次,它立即把整個身子都縮了回去,看着它裹足不前的樣子,我不禁笑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家的蝸牛,你認識了嗎?

蝸牛觀察日記11

11月2日星期四晴

我家裏養了一隻蝸牛,它的殼是土黃色的,上面有黑色的斑點。蝸牛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觸角頂端是它的眼睛,至於短觸角嘛,我就不太清楚了。當我用手指碰它的觸角時,它的觸角就會馬上縮回去。過一會兒,覺得沒危險了,又伸出來了。

蝸牛白天很懶得,經常躲在菜葉下一動也不動,肯定是在偷懶睡午覺呢!我拿來水盆,把它放在水裏,它馬上快速地用它的腹足爬出了水面,爬的還挺快啊!上了岸,還有節目等着它呢,我和爸爸找來一根棉線,拉直了橫在它的飼養瓶口上面,然後我把蝸牛放在棉線上。蝸牛用兩邊的腹足緊緊地夾住棉線,身體倒掛在棉線上,慢慢的向飼養瓶邊爬過去,到了瓶邊,它很快地向菜葉下爬過去了,原來它又想去睡懶覺了啊。

蝸牛觀察日記12

蝸牛雖然是個又髒又醜的小傢伙,但是它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

我捉了好幾只蝸牛帶到家裏玩兒,只見一隻只小蝸牛都扭動着身子,趴在杯沿上,有的伸着脖子,好像在觀察周圍的動靜;有的動了動觸角,好像在跟我們鞠躬;還有的彎着頭嘟着嘴好像在説:“摳門!也不給點兒吃的。”我把蝸牛都放在了新鮮的菜葉上,瞧!剛才還嘟着嘴的那幾只小蝸牛趕緊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了呢!其中一隻個頭大點兒的頭一晃一晃的,兩隻觸角也緊跟着晃了起來,好像在給我打招呼,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它立馬就把觸角縮了回去,像個害羞的小寶寶。我去了趟卧室再回來發現剛才那隻大蝸牛不見了。哇!原來它竟然爬到菜葉下面去睡懶覺了。

這一隻只小小可愛的的蝸牛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建議大家善待它,走到它小小的身軀旁邊,請您腳下留情哦。

蝸牛觀察日記13

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捉蝸牛來觀察。我在學校花壇裏捉到了兩隻小蝸牛,按照老師説方法,我找來一個小紙盒,把濕泥土放在盒子裏,在房頂上摘幾片菜葉放在盒子裏給蝸牛做食物,才把蝸牛放進盒子裏。我每天都要摘新鮮菜葉給它們吃,然後仔細地觀察它們。“開飯”時候,有一隻蝸牛很挑食,只伸出頭來看一看、聞一聞就把頭縮進了它“小房子”裏,我心裏想:哼,好心當了驢肝肺,不吃算了,反正你不吃又餓不着我。

第二天下午,科學課上,通過老師講解,我知道蝸牛很膽小,只要輕輕一碰它身體,它就會立刻縮進自己“小房子”裏。蝸牛最喜歡吃小白菜葉子,別看它嘴非常小,但是它們是世界上牙齒最多動物,最多能有一萬多顆呢!蝸牛兩隻觸角上有兩顆黑色小點,那就是它眼睛,蝸牛喜歡在潮濕地方生活,它爬過地方就會有類似鼻涕粘液,粘液幹後,會變得非常粘,因此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作:鼻涕蟲。

通過這次觀察,我知道了蝸牛許多特徵,收穫了許多知識。

蝸牛觀察日記14

“蝸牛揹着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説起蝸牛我就想起《蝸牛與黃鸝鳥》這首兒歌。科學課上,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蝸牛這麼小能在哪兒找到呢?我找到花園、路邊、草地。最後終於在菜園裏找到了蝸牛。

我發現蝸牛總是揹着一座”大房子“,大家知道蝸牛為什麼要揹着自己的大房子嗎?讓我告訴你吧!因為對蝸牛而言,任何一段旅程都是漫長的,只好自助旅行了。經過觀察,我還發現蝸牛頭上有兩對觸角,其中長的一對觸角上有一雙黑珍珠般的眼睛,短的觸角像一台”探測器“探試前方的路況。我再觀察,蝸牛的腹部有腹足,可以幫助蝸牛爬行,它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層銀亮亮的液體,那就是粘液了,如果沒有粘液蝸牛就吸不住物體了。再往後看,蝸牛還有一條肉肉的小尾巴呢。

我把蝸牛帶回家,放在一間透明的”小房子“裏,給它準備了一些豐盛的菜葉美食,可它卻無動於衷,我想,它一定是來到陌生的環境害怕了,於是,我躲在遠處偷偷觀察,不一會兒,菜葉上出現了一些星星點點的小洞,這時蝸牛正大搖大擺的在菜葉上散步呢!過了一會我再去觀察時,發現菜葉已經千瘡百孔了,可是小蝸牛去哪了呢?我仔細尋找,原來它正在菜葉底下舒舒服服睡大覺呢,再看看”小房子“的四周,有好多黑乎乎的東西,啊!”蝸牛的大便,”我大吃一驚,蝸牛怎麼一點也不在乎呢!

通過觀察,我知道了蝸牛許多的祕密,雖然我很喜歡它,但也要讓它開心、快樂,我決定帶它回到大自然中去,因為那裏才是它真正的家。

蝸牛觀察日記15

星期六早上,我寫完毛筆字去廚房洗手。咦,水池上面牆壁上有一隻可愛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着一座淡黃色、螺旋形小房子,頭上還長着兩對像天線一樣觸角,只見它用扁平像吸盤一樣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奶奶送來青菜上面。””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了。”説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裏,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裏,一動不動。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着,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

看着可憐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説:“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媽媽撫摸着我頭微笑着説。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草地上,奇妙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標籤: 精選 蝸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p00o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