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黃龍九寨之旅日記

黃龍九寨之旅日記

20xx年11月6日 星期日 天氣:晴

黃龍九寨之旅日記

黃龍風景區的主景區為黃龍溝,地理走勢曲折蜿蜒,形似中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因而歷來被喻為“人間瑤池”、“中華象徵”。聽説黃龍風景區離我們居住的九寨溝溝口需要近一個半小時的行程,賓館工作人員幫我們聯繫了包租車,於是我、琴姐、趙哥和賈姐組成了一個小團隊開始了揹包客的自由之旅。(在此説明一下,趙哥和賈姐是來自河南的一對夫妻,在大巴上結識的,很是投緣。)

行程並不算遠,但仍然是山路蜿蜒,可憐琴姐從昨天就一直有些暈車,今天又連續顛簸,着實有些吃不消,她斜倚在車窗邊,雙目緊閉,跟本無心欣賞風景了。我的狀態還好,興奮地和賈姐閒聊着。路的兩邊是巍峨的山峯,感覺我們一直是面向雪峯的方向行進的,山峯上的皚皚白雪格外耀眼。車子行駛了半小時左右,你可以看到遠處山頂上有一座人物雕像,似乎是張開雙臂的樣子,雙手還拿了什麼東西,距離太遠了,實在看不太清。司機告訴我們,那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征而建造的,莊嚴雄偉。行至山腳下我們在此稍做停留,琴姐也可以緩解一下暈車的狀態。我們看到了一塊碩大的石碑矗立着,“紀念紅軍長征勝利會師”硃紅大字遒勁有力地刻在上面。我恍然大悟——原來中學課本里講的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的光榮而慘烈的事蹟就發生在此地,我再次望向前方的雪山,極目搜尋着山前那遍沼澤地的蹤跡,有多少無名的忠魂就長眠在這裏,成為了祖國永遠的保護神。如果他們的不朽忠魂可以看到現在的我們乘着舒服的汽車,來此遊覽觀光,心裏也會無比自豪和欣慰吧,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生命創造的!

深吸了幾口微寒而清新的空氣,琴的暈車也逐漸緩解,我們又繼續前行了。

很快,終於來到了黃龍景區的門口,辦理好各項事誼,為了節省體力,我們準備乘坐纜車上山。纜車是透明全封閉式的,很安全。我們四人兩兩相對而坐,互相拍照留念。纜車的滑行索道架在最高的兩座山峯之間。一片片鬱鬱葱葱的羣山從我們的腳下飛掠而過,空中的飛鳥在不遠處滑翔着,我不由得感歎人類的偉大創造力,“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傳説,在今天的高科技面前終於光榮退隱了,幾千米海拔的路程不到十分鐘就到達了。下了纜車,前方是長長的石板路,陡峭地向上延伸着,要想看到黃龍最出名的五彩池還需要攀上石階的最高處。只走一小段路,我們早已是胸悶氣短、頭暈腦漲、眼花耳鳴了,看到棧道邊每隔百餘米就設立一個吸氧室,我們明白這是高原反應出現了,吸氧固然可以緩解,但會有所依賴的。我們堅持着,做深呼吸,慢慢適應着。透過棧道旁茂密的林木,五彩池的亮麗色彩依稀可見。我們四人一路艱辛一路興奮着,轉過前面最後的一個彎,一塊巨型的顏料調色板豁然呈現在眼前。各種深深淺淺的藍、各種變化莫測的綠、各種色彩豔麗的黃、還有純淨無瑕的白,在無數個形狀各異的天然鈣華沉積的池子中晶瑩綻放,豔麗奇絕。這眾多的彩池,每一個都是相對獨立的,汩汩的清泉又把她們融成一個整體。她們相似卻不併相同,大小各異,大的約幾十平方米,小的幾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寶蓮、千姿百態。有些池水映出各種不同的色彩,五光十色,爭奇鬥妍;淺灘上水流湧動,陽光照射,波光粼粼,晶瑩透亮;水下鋪墊着一層細細的淺黃色苔蘚,掬起一股灘流,倍感柔軟清涼。每一個彩池都是濃粧豔抹,嫵媚動人,彷彿是無數的曼妙女子在集體跳着霓裳羽衣舞。此時此地,恍若進入瑤池仙境一般。漫步池邊,只見彩池呈梯田狀向下延伸排列,猶如巨龍的.彩色鱗甲熠熠閃耀。如果整個黃龍就是一條彩色巨龍的話,五彩池就是龍的頭顱,黃龍寺就是巨龍的眼睛,也是靈之所在。它坐擁着巍峨臨風的雪寶鼎以及珠圓玉潤的五彩池,堪稱風水寶地,硃紅的整體色彩,配上金色的飛檐琉璃,與五彩池的明豔交相輝映,渾然一體。寺門前的楹聯“玉嶂參天,一徑蒼松迎白雪;金沙鋪地,千層碧水走黃龍”,則是對於自然遺產最詩性的描摹。

據記載,黃龍最上端的鈣華彩池羣,共有693個天然鈣池,距入口4166米。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最先的一粒鈣分子,直至匯成容納天地的晶瑩彩池,黃龍經受了歲月的錘鍊。 風景如此,人亦然! 當你站在寺前鳥瞰整條黃龍溝時,撩開鬆蒼柏翠的帷帳,一組組精巧別緻、水質明麗的鈣華池羣閃耀着龍鱗的瑰麗光芒,遠處亭亭玉立的岷山主峯雪寶鼎有如神龍口中所含的明珠,而當金燦燦的陽光為龍首五彩池描上點睛一筆時,3.6公里長的龍身似乎隨時要一躍而起,飛龍在天……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着實令人驚歎!

我們四人在五彩池流連許久,繞行一週後沿着石階開始下行,途經杜鵑林休息中心、接仙橋就到了爭豔彩池、明鏡倒映池、這裏的池水碧綠澄清,與五彩池很是不同,雖然沒有那麼明豔但卻內斂優雅了許多,我靜立在池邊,看着映在水中的身影,童心突現,把夥伴們聚攏過來,沿着池邊一字排開,伸展手臂擺好造型,於是一個“love”的影像就被暖陽印在碧綠的池水中了,在一片嘻哈聲中和相機快門的閃動下,留下了我們對黃龍的愛、對美景的留戀與讚歎。

黃龍的美並不盡於此。隨着水飛浪翻一路流淌,在長達2.5公里的脊狀坡地上,形成了氣勢磅礴的又一奇觀——金沙鋪地。原來,在山水漫流處,沿坡佈滿一層層乳黃色鱗狀鈣華體。陽光下伴着湍急的水波,整個溝谷金光閃閃,“龍腰龍背”上的鱗狀隆起,則好像它的片片“龍甲”。我想這便是黃龍溝得名的緣由吧。望向遍地的金黃,我居然想到了那個守財奴——葛朗台老頭兒,試想如果這位黃金痴迷者,要是看到這漫山遍野的金色會不會把眼球也驚得掉出來了呢?嘿嘿!我想如果他真的來到了這裏,也許會在此安家了,那金沙飛瀑下的洗身洞會不會成為他的新居所?於是我好奇地俯身摸一摸水下的黃沙,它們早已在長期的流水洗禮中變的堅硬如巖石了,並不似我們想像的那樣只是一盤散沙。原來,環境不僅可以改變物體的外形,也可以改變物體的質地。風景如此,人亦然!

走過了漫漫金黃,又經過了幾個小池子3.6裏的黃龍遊結束了。如果撇開風景不提的話,讓我用一個字來形容現在的感覺,那就是“累”,實在是太累了,由於全程都是青石階,所以是不能有車的,不過也只有這一步一步的走過,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它的美。我們一行四人累並快樂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kjoo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