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六年級除夕的日記

六年級除夕的日記

導語:除夕是非常美好的一天,在這一天裏闔家歡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六年級除夕的日記,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年級除夕的日記

1、除夕餃子樂

除夕到了,媽媽開始忙着包餃子了,有肉餡的,也有素餡的。

媽媽首先把麪粉倒在一個鐵質的盆子裏,邊上放着一碗水。開始和麪了,媽媽把一半的水倒在裝滿面粉的盆裏,和的時候。還不時地沾點兒水灑在麪糰上,這樣不會沾手。

面和好了,只見媽媽把麪糰搓成一條比較粗的長條。用刀把長條切成了一塊一塊的小麪糰。

餡已經切好,也炒熟了,可以包餃子了。媽媽和奶奶一起配合包餃子。媽媽負責用擀麪杖擀餃子皮。又只見媽媽右手拿着擀麪杖,左手先抓起麪粉往案板上一灑,再拿起剛才切好的小麪糰,正反面粘一下面粉。用擀麪杖擀小麪糰時,必須一隻手擀,一隻手還得轉動那個餃子皮。媽媽擀好一個,奶奶包一個。媽媽把麪糰都擀完了,一起幫奶奶包餃子。

在奶奶和媽媽包餃子的時候,我正在看電視。突然媽媽想我喊了一聲説:“兒子,洗兩個錢。”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洗了一個一元和一個五角的硬幣。媽媽不緊不慢的把錢抱緊了餃子裏。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一連吃了兩三碗餃子,為的是吃到那一元五角錢,到最後,我終於吃到了那個一元錢。

今年的除夕真熱鬧,也有趣。重要的是我吃到了錢,證明我來年會交大運,發大財!

2、五顏六色過除夕

日子過得好快,一會兒“金牛”就給大家拜年了。今兒是大年三十,我們家到鄉下過年,在拜祖宗、説祝願後年夜飯就開始了,大家吃得好不愉快,一會兒便吃飽了。

嘿嘿!該是我和哥哥撒野的時候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倆拿着各自準備的鞭炮到空地上玩了起來。玩啥呢?我們拿出了對冷煙火搞氣氛,隨着兩道藍白的光噴出,這就算正式開始了:我決定先玩“擦炮”,一點一扔,“砰”“砰”,我們向四處發射,四周頓時“沸騰”了,到處是“電光火石”,當然還有可憐的小狗!玩了會兒,覺得不過癮,又玩起了個“火箭炮”,隨着點火索的燃盡,“火箭”劃出了一道完美的拋物線,它射程不遠,在田上就爆炸閃紅光了。好無聊啊,乾脆手持冷煙火來pk吧!雙方操起“光劍”,衝向前方,還一邊説“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等武林絕技,一邊“呀”“呵”“啊”,再加上劍由紅到黃,再碧,最終為白的.特點,真是極富觀賞性!要小心火沒了,因為在你再點時,別人還會偷襲你哦!累了,玩點創意吧:我們躥上樓,玩起了一種會轉的煙火。我十分想使它飛下樓,卻總在陽台內打轉;好不容易下去了吧,又落在了狗窩前,嚇得小狗的叫聲都沙啞了,害的我們也被罵。不過我們還能創新——扔飛盤!點燃後利用其自轉漂浮在空中一會,而在空中時,它活脱脱就是個“UFO”,發出純白、嫩綠、橙黃、大紅、天藍的光,真是“亂好看”!最後,我們搬出了祕密武器——小禮炮。我們像標準的狙擊手,瞄準——射擊!子彈也是紅、黃、綠的……真是牛到家了!

除夕夜就有聲有光的過去了,真期待大紅包啊!

3、歡度除夕

一眨眼兒,大年三十就到了,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回奶奶家過年去。

回到奶奶家,一看,原來伯父伯母還有兩個堂姐也回來了,大家興高采烈地分工準備着過年的東西。奶奶、伯母、媽媽還有我在廚房裏叮鈴哐啷地準備包餃子,我和奶奶負責擀皮,伯母和媽媽負責包餃子,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倒也迅速。爸爸、伯父和兩個堂姐一起貼對聯。對聯的上聯是“雪舞福地招財年”,下聯是“虎踞門庭保平安”,橫批是“吉祥如意”。大家都説這幅對聯真好!祝福我們全家多多掙錢,日子過得平安如意。爸爸對我和堂姐們説:這幅對聯對你們來説就是祝你們身體健康,在學習上更上一層樓,取得好成績。

貼完了對聯,吃完了餃子,一家人又一起趴在電視機旁觀看春晚,春晚裏的各個小品相聲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特別是由馮鞏、劉金山、閻學晶主演的相聲劇《不能讓他走》,更是讓我們爆笑一陣,二堂姐笑地眼淚都流出來了,我乾脆就倒在了奶奶的懷裏,媽媽笑得前仰後合,大堂姐直喊“肚子痛”。看到劉謙的魔術《千變萬化》時,更是驚呆了,劉謙的魔術千變萬化,驚得我目瞪口呆。小虎隊的精彩表演更是錦上添花。

看完了春晚,我們又到院子裏放煙火。煙花筆直地射向天空,在天空中綻放,五顏六色,流光溢彩,煞是好看!鞭炮劈哩叭啦,震耳欲聾。我在興奮、激動中迎來了虎年的第一天。

這個年過得特別開心,而且,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平日裏素來也很喜歡老虎,我覺得老虎十分威武,不愧為“百獸之王”。我也希望自己能夠像老虎一樣健壯。祝願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裏永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開開心心!

4、除夕的傳説

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忙着準備年夜飯、貼春聯、放鞭炮。但是,除夕還有一個傳説。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叫夕的怪獸,它無惡不作、十分可惡,鄉親們也非常怕它。

有一天,夕又來到村子裏搗亂,它張牙舞爪地吃掉了鄉親們辛辛苦苦養殖的家畜,又把鄉親們種在地裏的莊稼糟蹋了,還用它那巨大的爪子,毀壞了鄉親們居住的房子。它口裏還噴出了巨大的火焰,把村子燒的面目全非……鄉親們嚇的四處逃竄。雖然鄉親們憎恨夕,但卻沒有辦法除掉它。一次在農曆的臘月,一位老人走進村子,告訴了人們除掉夕的方法:一是要有紅色,因為夕害怕紅色;二是要有響聲,因為夕害怕很大的響聲;三是要有火,因為夕雖然能噴火,可是火焰會灼傷夕細嫩的皮膚,使夕化為灰燼。説完,老人便不見了。

鄉親們認為這是神靈的指點,便按照神靈指點的方法,在農曆的臘月三十這天,用紅紅的紙、衣服和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嚇跑了夕,又用一把大火把夕給徹底的趕跑了。後來人們發明了鞭炮,便用鞭炮代替燃燒竹子發出的響聲來趕跑夕。所以,等到每年臘月三十夕到人間來作亂的時候,人們便穿上紅色的衣服、燃放鞭炮來趕跑夕。因為這一天人們趕跑了夕,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叫做除夕。

每當我聽完這個傳説,我便在腦海裏想像當時的情景,想像着中華文明的古老傳説真是數不勝數呀。

標籤: 六年級 除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d03z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