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有關小學生掃墓日記集錦九篇

有關小學生掃墓日記集錦九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掃墓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小學生掃墓日記集錦九篇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1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着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着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裏默默的説:“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大家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裏,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大家的血肉鑄成大家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着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着《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大家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大家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2

又是一年清明節,同時也意味着我們已經過世了的親人,又離開了我們一年了。上午,我和外婆一起去老太爺墓前,給太爺燒些紙錢。説起老太爺,去世了差不多兩年了,太爺在我印象中,一直是一個很和藹很可卿的,一位老人。想起小時候,我和大雙淘氣,和家裏人躲迷藏,躲到浴室裏,然後家裏人就到處找啊,那時我們也慌了,我們就嚇得不敢出去了。太爺以為我們掉進河裏了,在河裏撈來老去。直到外公回來找,才找到我們!想想還真懷念和太爺在一起的這些記憶,在我記事以來,太爺給我的記憶,在我腦海裏,都是抹不掉的。

到太爺墓前,就想起了太爺過世的那一幕幕,記得當時,坐在靈車裏,給太爺送葬的一路上,他們嘰裏呱啦的説個不停,而我卻很冷漠,我坐在那兒,默默流淚,當時真的很難過,但是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看到,我忽然想起好朋友佳佳對我説過:思念親人時,就對着天空看,讓眼淚收回去。所以,今天我真心誠意的給太爺磕了三個響頭。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3

今日,學校組織全校四年級師生去人民公園掃墓、春遊。全班同學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懷着高興的心情乘坐了公共汽車,向人民公園出發。

到了人民公園,老師組織好我們排隊。來到烈士碑前,準備開始掃墓。先默哀3分種,再由四年級各班的十男十女領讀朗誦《寫給長眠的烈士們》。掃墓活動結束了,我懂得了:他們這一代犧牲成就了我們這代的幸福。

老師組織同學們到草坪上吃東西。我和我的小組鋪好塑料袋後,放好書包後,就開始享用美味的食物了。吃東西的過程中,最為狼吞虎嚥的就是我。因為今日太興奮,多吃了一點。

吃完東西后,我們小組展開了各項遊戲有:三個字、紅燈綠燈停、投球……其中,讓我玩得最開心的是:三個字。因為在玩的過程中,陳俏安因為老是抓不到我們而鬱悶的樣子讓人好笑。

老師準備了一個遊戲:拼單詞得糖果。很多同學們在老師那裏爭先恐後地搶着回答要糖果,把老師累得氣喘吁吁。呵呵,幸好我站在老師後面搶答,老師給了我一個水密桃味的糖果,同學們不要妒嫉我哦!我正享受着勝利的喜悦!

時間真讓人討厭!到了十一點半就要離開人民公園了。唉,今日的快樂我會記在腦海裏不忘,今日真是快樂的一日啊!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

這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牀,天上下着小雨,我們無話可説,只好踩着泥濘的 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向上攀登。經過一番攀登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墓,我們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淚。奶奶遞給我一根香,香不時向外冒煙,那香味是那麼濃重,讓我一下子聞到這樣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手裏拿着香給爺爺鞠躬,表示我們對他的崇高的敬意。我拿起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莊重,肅穆。

爺爺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明白了,燕子能夠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卻爺爺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當我想起這首詩是,清明的腳步也已經不遠了。

大概8點半左右,我和爸爸媽媽從家出發了。一路上,遠處的山崗蜿蜒起伏,連綿不斷,附近茂密的杉樹林旁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簡直像一個世外桃源!

我們下了車,爬上山,一座座墳墓掩映在雜草叢林中,高聳的墳頭似乎在翹首期盼自己的兒女的到來……我們面對祖輩們的孤寂的墳墓,來時的喜悦心情一掃而光,一股淒涼的感情湧上心頭。

大約走了幾里路吧,就到了奶奶的墳墓前。不過一年沒來,原本只有一寸長的雜草瘋狂的吸取着營養,竟掩蓋了高高的墳頭,成了名副其實的灌木叢。

清理完目前的雜草,疏通好邊上的排水溝,我們擺上供品,點好香和蠟燭,把摺好的紙錢拿出來,以此寄託對死去的奶奶的一份思念。我默默地在墳前磕了三個頭,祈禱着我能在樹人學校永爭第一。

煙霧瀰漫的山野中,我們踏着泥濘的小路往回走。路上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或三五成羣,或一兩個姍姍獨行,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莊重的氣息。

“滴答滴答”,不知何時,那剛停不久的春雨又淅淅瀝瀝地落了下來,像牛毛,如細絲,密密地斜織着,盪漾在半空中,瀰瀰漫漫的輕紗包裹着一襲綠色,清新,水潤,如畫一般。雨點又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滴一串地落在雨水匯成的水窪上。春雨紛紛,染綠了山,染綠了水,染綠了帶着青苔的石板小路。

我深吸一口氣,對着山林鞠了一躬,跑進了遠處的雨簾中……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6

時間像飛箭一樣,轉眼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大家都要去給自己已故的親人上墳。

我的祖籍在威信,所以我們今天要去威信上墳。

一路上,只見遠處的山岡蜿蜒起伏,連綿不斷。茂密的森林旁幾片松林蔬蔬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簡直是個世外桃源!

我們來到山上,只見一座座墳墓掩映在雜草叢林之中,高聳的墳頭似乎在翹首期盼我們的到來……面對着祖輩孤寂的墳墓,來時的喜悦一掃而光,一股淒涼湧上心頭……,我們先點上香、燃上臘,然後,再給祖仙磕頭,祈求他們保佑我考上好的大學,全家安康。接着給他們插上墳飄、鋤去雜草、添上新土,最後放響鞭炮,並在爆竹聲中圍坐在墓前的石桌旁,與祖輩們共同進餐……當時非常熱鬧,但是我們的心裏卻是悲涼冷清的,因為與親人們的陰陽兩隔,使我們永遠無法看到他們的慈祥可親的臉龐,永遠不可能再得到他們的愛撫……

夜幕降臨,我們還是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墓地。我一邊走,還一邊念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讓我們將着傳統延續,傳承下去。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7

4月4日是清明節,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節我們都有一個習俗——上山祭祖。

這天,爺爺早早地起牀,他忙開。爺爺準備着蠟燭、香、顏料、祭祀用品……我和爺爺終於出發!一路上的認可真多啊!爺爺對我説:“你看,這些人都是去掃墓的,山上可熱鬧!”聽爺爺的話,我已經有些“蠢蠢欲動”。經過坎坎坷坷的路後,我們終於到。

山上的路可真難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爺爺跟在我的後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聽,丁冬的流水聲,姿態各異的山花……山路越來越陡峭,我也越來越累,氣喘吁吁的。我們沿着小徑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數不勝數。經過我們的“跋山涉水”,終於到我太爺爺的墓前。我看見墓上長滿野草、野花,爺爺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給太爺爺的墓描字。

這描字可不是簡單的活!我生怕顏料會滴下來,就小心翼翼地描着。爺爺割完草後,來到太爺爺的墓前,拿出蠟燭、香和祭祀用品,擺在太爺爺的墓前,點上蠟燭、香,祭拜起來。我跪在爺爺旁邊,祭拜太爺爺,我希望太爺爺的在天之靈保佑我學習更上一層樓。忽然,我看見許多山花,我馬上跑到那兒,摘起山花來。

我摘許多山花,轉頭望去,下面的景色盡收眼底。啊!我們的祖國可真美麗啊!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祭爺爺。

我們來到爺爺的墳前,墳邊有許多密密麻麻的茅草,有的比人還高,遮住了爺爺的墳頭。大人們開始除草了,有的拿着鐮刀割草,一把抓住草的頭部,“喀嚓”一聲,草被割斷;有的拿着鋤頭直接鋤掉草根;有的拿着砍刀砍掉墳邊的樹枝椏;因為人多,不一會兒,墳邊和墳頭上的草就被清理乾淨了。我們先點燃了兩根大蜡燭插在墳前拜台的兩邊,然後燒香告訴爺爺:“我們來拜祭您了。”我拿了三柱香給爺爺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心裏默唸:爺爺,您要保佑我學習進步。我們在墳前擺放了豐富的供品,有雞、卷粉、春捲、炸排骨等,給爺爺享用。接着,我們給爺爺燒紙錢,我把紙錢一張一張地扔進火堆。紙錢燒完了,掃墓接近尾聲,爸爸留在最後放鞭炮,“噼噼叭叭”響徹山野的鞭炮聲,似乎是在告訴爺爺,我們來看他了……

掃墓回來,爸爸告訴我,爺爺生前很辛苦,但他很勤快,退休後不肯休息享受,還去種田,護理稻穀,一年的收成我們家吃都吃不完,還送給其他親人們。爺爺還養了一羣雞鴨豬;時不時還要上山去砍柴,爸爸下了班,會到半路去接爺爺,接過爺爺那一擔沉重的柴火。聽了爺爺的這些事,我暗暗在心裏下決心:要向爺爺學習。

小學生掃墓日記 篇9

4月5日 晴

今天是4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第二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一起回老家掃墓。

今天的天氣真好,沒有下雨,還出了太陽呢。掃墓要去的地方多了,太奶奶太爺爺太叔叔,哎呀我都弄不清楚,而且有的地方遠着呢,但是不管有多遠,我們每一個點都去了。

一路上我問這問那,伯伯叔叔們説我小不懂事,説什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過我知道我看不見疼我的爺爺了,他永遠不會回來了,我對爺爺的印象不是很深,因為爺爺在我未滿週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我聽爸爸媽媽説爺爺很疼我,每當其他同學提起爺爺對自己怎樣好的時候,我總是又羨慕又傷心。

來到爺爺的墳墓前,伯伯叔叔們開始除雜草,他們很快就把墳墓上的雜草給鋤了,不一會,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乾乾淨淨的墳墓。我麻利地從袋子裏取出紙花紙帶,灑在了爺爺的墳墓上,大人也在墳墓前擺上圓鼓鼓的雞蛋、香噴噴的肉……我們把香點着,雙手舉起香排成一行向爺爺祭拜。隨後,我們燒起了紙錢,放起了鞭炮。

清明節是緬懷去世的親人的節日,每年我們都會回老家掃墓,是啊,沒有先人哪有後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0zzjd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