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節日日記 >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通用9篇)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通用9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通用9篇),歡迎大家分享。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通用9篇)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1

三月初的時候,媽媽説三八婦女節到了,學校組織全體女教師第一次合唱《鏗鏘玫瑰》這首歌曲,還要參加全縣的演出呢!

看得出來,媽媽非常重視這次唱歌,她經常在家裏練習並背歌詞,還要我和爸爸給她當聽眾呢,我當然願意給媽媽當聽眾。

終於在3月10日這天,媽媽要上台表演了。我猜她肯定是又緊張又激動,因為媽媽從來沒有在舞台上表演過,更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唱過歌。

10日上午8點,媽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説是去化粧了。下午13點30分,我也來到了繁昌縣職教中心演出場館,一進演出館大門,就看見舞台上方的大屏幕上寫着繁昌縣教育系統慶“三八”合唱比賽,主題是做幸福的女教師;台下黑壓壓地坐滿了演員和觀眾,大約七八百人,前面沒位子了,我和爸爸只好坐在最後一排的位上。

開始唱歌了,只見舞台上的老師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舞台前的一排小射燈也靈活地旋轉起來,放射出七彩斑斕的光柱和光圈,好像也隨着音樂的節奏伴舞呢!

最後,媽媽她們學校得到了三等獎。這真是一個難忘的三八婦女節。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2

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我和爸爸還有弟弟妹妹給媽媽過了一個十分快樂且難忘的婦女節。

爸爸今天特別勤快,幫媽媽做了很多家務活,還把自己喝了一半的優樂美給媽媽要是在平時他是捨不得的,準會一口氣喝光。弟弟今天顯的比平常乖,妹妹也把幼兒園得的小紅花送給了媽媽。媽媽笑成了一朵花,不,應該説媽媽笑的比花好看十萬倍!

我把媽媽的襪子脱下後像兒時她幫我洗腳的樣子洗了起來。我發現媽媽的雙腳都生了老繭而腳趾還長滿了水泡,這是因為平常走路多了和穿的鞋不和腳所導致的。我洗完了後,用毛巾擦乾了媽媽的腳。羊有跪乳之恩,鴨有反哺之義,生為高級動物——人類的我,怎能夠忘記母親的恩情呢?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3

今天是三月八日,一個對麗拉絲來説不快樂且難忘的婦女節,媽媽感冒了,什麼禮物也沒有。這時,麗拉絲忽然想到媽媽喜歡吃熱掛麪,對!做一碗!

麗拉絲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放鹽,一會兒加油,還把麪條在鍋裏攪來攪去,煮好了!麗拉絲把熱面放到了碗裏,這面上有紅紅的火腿腸、白白胖胖的小雞蛋,綠綠的青菜對了,還帶着一些黃色的奶油(麗拉絲新發明的)。

麗拉絲把掛麪端到了媽媽的面前,媽媽笑了,説:麗拉絲,你真的長大了!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4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也是難忘的一天。

我早上上學的時候,看見校門口的便利店裏擠滿了人。好奇心把我領到了便利店門口,我看見許許多多的鮮花擺在那裏。我想了想:為什麼他們要賣花呢?我思考了片刻,才知道,今天是三八節啊。

到了中午,我回家時就在想:我要不要給媽媽一份驚喜呢?這個問題我後來準備從家裏出發時才解開。我就向爸爸索要了2元錢,打算給媽媽買驚喜。

放學的時候,我就在便利店門口仔細地篩選。那位阿姨説:這位小朋友,你有點囉囉嗦嗦的。我回答説:呵呵,我馬上就選好了!終於,我選了一朵大紅色的玫瑰花。

到了晚上,媽媽回來了。她還不知道我要給他一個大驚喜呢!我悄悄地把鮮花捧在手裏,輕身慢步地將那多大紅色的玫瑰花遞到媽媽的手裏,説:媽咪,“三八”婦女節快樂!媽媽説:謝謝!她開心地露出了酒窩,我也笑了。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5

今天,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三八婦女節,而這次卻迥乎不同,操場上起了一片歡呼聲,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場上的比賽精彩得不知道怎麼比喻,場上就像剛剛開的開水一樣,吵吵的。

我覺得,所有的項目都不比乒乓球賽激烈、精彩,雖然,乒乓球比賽不是很特殊,但是,我依然我覺得乒乓球也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第一場,男同學先打,我們班的小榮和四乙班的小名打,振奮人心的比賽開始了,小榮先開球,他開了個旋轉球,小名本來能接住

因為這是一個旋轉球,所以那個球一歪,他接都來不及,所以裁判員鄭重宣佈四甲班得一分。

又開始了,小榮發了個長球又頂了個短球,可是,小明都是勉勉強強擋了回來。第二次,又是我們得了一分

我們班不能參賽的男同學,把紙塗得紅紅的,然後用紅紅的紙的一小點紙捲到圓珠筆的筆頭,貼的穩穩地,然後不停地喊:“四甲班加油,四甲班加油!”

這些話鼓勵了小榮,在着緊要關頭小榮猛地發了一個旋轉球,對方來了個左提拉。

下榮一測身,又狠狠地反扣了一板,對方立刻連續後退兩步,用全身力氣向前拉了一個衝力很強的弧圈球,幸好當時小榮注意看

後面的比賽,我們得的分很多,就這樣,我們班成為了全校乒乓球賽的冠軍。今天的婦女節讓人難忘啊!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6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像以前那樣,媽媽還是忙來忙去做家務,一刻不停歇,沒有一點時間來休息,母親好幾次望望我,想要説些什麼,但嚥了下去,繼續低下頭,連歎幾口氣,眼裏滿是失望,別看我正在聚精會神地玩電腦,但是我用餘光觀察着媽媽,她哪知道,我這個女兒心裏正想着送什麼禮物好。 快到下午了,我一句話也不説,回到房間裏,準備送媽媽一張賀卡。

説幹就幹,我首先拿起一張大紅色卡紙對摺,把露在外面的兩面當封面,並畫上我最拿手的動漫人物媽媽和我,並紮上一個蝴蝶結,再看裏面,我認真地寫一筆一畫地寫上對媽媽的祝福語和心裏話,不敢馬虎,再配上圖,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從來不會做手工的我竟然在這短短几分鐘內完成了一個精緻的小賀卡,驚奇歸驚奇,我趕緊趁媽媽不在時,把賀卡放在了桌子上。 而我完成了我的任務後,就回到房間裏,把門打開一條縫,偷偷地瞄着外面的一舉一動,果然,媽媽很快就發現了賀卡,等她看完賀卡上的字後,眼眶早已是淚花滾滾,並流下了喜悦的眼淚,等到“流水”小了時,我才推開卧室的門大聲呼喊:“媽媽!三八婦女節快樂!” 媽媽把我緊緊擁入懷中,輕輕地説了一聲:“謝謝,孩子,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節日”我開心地笑了。 以後的每一天,我都要讓媽媽開開心心!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7

媽媽,再過兩天就是您的節日了,您的兒子祝您節日快樂!在這裏,兒子還要借這個機會向您道出一個壓在心底的祕密——

媽媽,您知道嗎?我曾經犯過一個天大的錯誤,説出來就怕您會生氣。

記得在去年夏季的一個晚上,您和爸爸出去辦事,我一個人在家把作業做了,覺得很餓,後來,餓得實在不行了,猶豫再三,我還是從抽屜裏拿了您兩元錢,因為沒有鑰匙,就把門開了十分之一,溜了出去。

當我正在零食攤前買零食時,一個可怕的情景出現在我的眼前:您和爸爸騎着車回來了!這時我嚇得渾身冒着冷汗,趕緊買了零食,飛快地向家跑去。

我跑到了家裏,大口大口地吃着零食,沒過幾分鐘,門鈴響了,我通過貓眼望去,果然是您和爸爸!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怕噎着,眨眼間把零食給吃完了。我把門打開,就當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一樣。萬幸的是,您竟沒有覺察出什麼,可是從此,我的心裏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

媽媽,您天天給我洗衣、做飯、送我上學,您太辛苦了!而我,卻經常惹您不開心,想想真是後悔。

媽媽,對不起!我不是想讓您生氣,可是我在做每一件事時都會出一點點小錯誤。媽媽,我想對您説:“我再也不會惹您生氣了!”

這,算作我給您的節日“禮物”,可以嗎?

祝您“三八”婦女節快樂!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8

今天,是媽媽的節日。剛剛睜開朦朧的雙眼,我就送給媽媽第一樣禮物,一個甜蜜的吻,再加一句:“媽媽,我愛你,祝您節日快樂!”還躺在牀上的媽媽笑開了顏,她的笑是那麼甜,是那麼美,好像一朵春天綻放的桃花。我曾多次看見過媽媽的笑,卻從沒看見過笑得那麼開心的媽媽。

接下來,我又送給媽媽一串小小的鈴鐺,小鈴鐺是我昨天親手做的。記得做小鈴鐺時我先拿出一根紅絲線,用針小心翼翼地穿好紅絲線,然後再把一個一個小鈴鐺穿進去,空一個小鈴鐺我就為媽媽許一個美好的願望,一條既美麗又實用的小鈴鐺手鍊沒多久就被我做成了。我覺得媽媽一定喜歡我親手做的手鍊現在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説:“這條手鍊雖然不是很精緻,可是別有一番意思,它代表着女兒對媽媽的愛,我一定會好好的把它珍藏起來。”我聽了,心裏比吃蜜還要甜。

這個三八婦女節,我們全家還高高興興地一起走出了家門去享受大自然的氣息,這個與往年不一般的“三八節”,真令我難忘啊!

難忘的三八婦女節日記9

有一首歌唱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終於來到了。老師説:“同學們,三八婦女節來了,你們想為自己的母親或者奶奶、婆婆做點什麼呢?”有的同學説:“為她們送一束康乃馨。”有的同學説:“為她們洗一次腳。”還有的説:“為她們做一次飯。”

老師滿面春風説:“下星期三我們還要評一評,誰的點子最妙!此外,每人要送一張賀卡給媽媽,再交一份參加學校比賽。”我想:今天、明天晚上家裏又沒有卡紙,只能後天做。我一定要做好兩張賀卡,給媽媽一個驚喜。

星期日,我早早爬起牀,開始做賀卡的封面。我首先選擇了紫色、綠色和藍色作為賀卡的主旋律,在腦中迅速地想好了賀卡的主體和樣子,開始拿起剪刀麻利地剪出自己想要的圖案。可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有一些圖案剪了一次又一次,一個上午就完成了一張賀卡。媽媽笑着説説:“把這張賀卡交給老師吧!”我有些慚愧,送給媽媽的賀卡泡湯了。

晚上,我靈機一動,我想:可以為媽媽洗腳呀!媽媽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對我和藹可親地説:“孩子,你為媽媽做的賀卡已經夠讓我心滿意足了!”

原來,媽媽就是那麼偉大,甘願自己默默地付出,不需要子女回報!我心裏暗暗想:以後的每個三八婦女節,我都要讓媽媽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jieririji/yov8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