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爺爺作文 >

爺爺的鐮刀作文800字

爺爺的鐮刀作文800字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爺爺的鐮刀作文8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爺爺的鐮刀作文800字

爺爺的鐮刀作文1

爺爺的一生是在田地裏度過的,那把早已斑斑駁駁的鐮刀就是最好的證明。

爺爺這一代人自然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骨子裏根深蒂固的思想讓他一輩子都離不開那塊浸潤着他半輩子記憶的地。

兒時,我坐在門前舔着棒棒糖,看着身子骨還很硬朗的爺爺在稻田裏忙活。爺爺説,他忙了一輩子,累了一輩子,還是放不下他的鐮刀與地。秋日的風挾着秋季特有的涼意姍姍來遲,麥田裏翻滾着金色的稻浪。我知道一場關於爺爺與稻田的戰爭開始了。

爺爺拿着鐮刀,揹着竹筐,慢慢走入那片金色的稻田。我看着,天似乎高了許多,陽光忽地傾瀉而下,秋風起,稻穗熟。而這些漸漸成為後來無聲的黑白記憶。

爺爺似一條魚,自由而靈活地在偌大的稻田裏穿梭,熟練地操起手中鏽跡斑斑的鐮刀割着,那把鐮刀如一隻翻湧不息的蝴蝶,他的手在下面握着再輕輕一抽,爺爺的手中就多了一節完美得像個藝術品的稻穗。他的身子在稻田裏時隱時現,他的手一上一下。瑟瑟秋風裏,傳來他低低的歡呼。

從日出到日落,爺爺整整忙了一整天。我踮起腳擦去他頭上密密的汗珠,我説,爺爺你老了。而眼前這個老人只是温柔地撫摸着我的頭,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土地,他的眼底是一片深沉的寂寞,良久,他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對我説,土地是我們的根啊。然後踩着稀薄的影子,一言不發地領着我回家,手中還有那把鐮刀。

後來土地要還給村裏,一向沉默寡言的爺爺第一次表現出了困獸般的決絕:不,我不還!土地是我們家的根!在角落裏,只有那把跟了爺爺一輩子的鐮刀一言不發地閃着奪目的光澤。

地,終究是被收走了,我家的新房也可以入住了。臨走的那一天,爺爺落寞地坐在門前,捧着那把鐮刀看。我説,爺爺你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再也不用那麼累了。爺爺苦笑:土地是我們世世代代的根啊。

我知道他的這輩子都給了這片浸潤着他記憶的土地,可是在那樣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年代裏,千千萬萬個農民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苦苦依戀的這片土地,在更多的時候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土地沒了,這輩子也就沒什麼所依託的。他們真的老了,老得那麼快,那麼不着痕跡。

就像麥客,他們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土地與他們,真的,就那麼消失了。因為,他們早已不再屬於這個時代。

爺爺的鐮刀呢?那片翻湧着金色稻浪的土地呢?

爺爺的鐮刀作文2

總能想起爺爺的鐮刀。

小時候父母忙,和爺爺住在一起。不大的村莊,一個小院子,青瓦白牆被歲月侵蝕得斑駁不堪,一旁的矮牆上纏纏繞繞爬滿了藤蔓。院中用水泥嵌着碎裂的大理石鋪成平坦的地,幾隻雞悠閒地踱步,時不時啄幾下地面散落的米粒。

總能看見爺爺,端一小木凳,拿一塊布,在門前靜靜的擦拭那把鐮刀。只是一把樸素的鐮刀,圓圓的刀柄,彎彎的刀刃。刀柄上已綴滿了深紅的鏽,刀刃卻被磨的發亮。陽光如金線般灑落,照進爺爺的眼底,爺爺的眼神温柔的如同一汪潭水,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農忙,陪爺爺去收稻草。天空藍的能滴出水來,偶有幾隻南飛的大雁掠過。秋風吹啊吹,像頑皮的孩子,吹亂了一叢叢金黃的稻草,染開大片大片的璀璨。泥濘的羊腸小路,爺爺嘹亮而又清冽的歌聲在空中迴盪着:

“一繡一隻船,船在江心裏航。繡了個姜太公,手持魚釣竿。”

爺爺去收稻子,我就在一邊追着碟,拽着稻。累了,坐在樹陰下,看爺爺收稻草。爺爺先抓一把稻草,死死拽住,然後將鐮刀高高舉起,又重重落下。“咔嚓”,稻梗便應聲而斷。銀色的鐮刀在稻田間飛舞着。汗水順着爺爺的臉頰流下,沾濕了他的衣背,爺爺全然不顧,抹一把汗,又埋下頭。

夕陽西下,晚霞像被打翻的調色盤,洋洋灑灑染紅的天空。一旁,成對的草垛靜靜的矗立着。爺爺抬起頭,捶捶痠痛的腰,叫上我回家。他的看着一旁金燦燦的稻草,笑了,笑的.如同稻草一般燦爛、滿足。手中的鐮刀握得越來越緊了。走在羊腸小路上,一個大的身影疊着一個小的身影。隨着爺爺的樣子比劃着鐮刀,爺爺哈哈大笑,爽朗的笑聲在耳邊迴響。

長大回到城市裏,閒暇時,總會想起爺爺。城市裏的浮華喧囂,卻不如鄉間來的安穩。喜歡爺爺的樸實和勤勞,堅守着那份本真,雖艱苦,也享受,也安穩,也曠達。

思,念。

爺爺和那把鐮刀,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爺爺的鐮刀作文3

爸爸常常説起他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爺爺去世很多年了,我從沒見過他。

爺爺出生在農村,因為家裏窮交不起兵餉,十七歲時被抓了壯丁。那天他正在地裏割麥子,人家來抓他去當兵,他把鐮刀揣在懷裏,頭都沒抬就去了部隊。

爺爺在部隊很想念親人,就在石頭上磨鐮刀,磨得鋥亮。鐮刀磨了好幾年,他們部隊在1949年參加長沙起義,投奔了革命隊伍。爺爺表現很好,入了黨。後來他們去湘西剿匪,去廣東邊防,去貴州修路,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再後來,爺爺就退伍了。

退伍那天,他揹着一個揹包,裏面只有兩身洗得發白的軍裝,還有那把鐮刀。爺爺識字,又是黨員,本可以安置到很好的崗位,人家問他想去哪裏工作,爺爺撫摸着揹包裏的鐮刀嘿嘿笑,他説只想回農村。

爺爺回村以後不久就當了村裏的書記。他帶領村民修水庫,修馬路,開荒植樹,還建了當時非常罕見的村辦幼兒園和村辦初中。不論走到哪裏,只要閒下來,他就會摸出鐮刀,把雜草清理乾淨。他説農村也要清清爽爽,農民也要亮亮堂堂地做人。

有一年旱災嚴重,公社建議把爺爺村的一個水庫讓給隔壁村使用。爺爺跑到各家各户做工作,村民們還是非常不理解,紛紛叫罵。爺爺從懷裏掏出鐮刀輕輕地扔在桌子上:“沒有水,稻穀就會絕收,今年隔壁村就沒法使用這柄鐮刀!世世代代都是田土裏刨食,我們不能忘本,得互相幫襯啊!”大家被震住了,什麼話都不再説,服從決定把水庫讓了出去。那天夜裏,隔壁村派幾個代表來感謝爺爺,只見爺爺疲倦地坐在竹椅上洗腳,一言不發地用鐮刀修着腳上的老繭。大家都流下了眼淚。

爺爺六十多歲的時候,有一天,民政局的幹部來找他,讓他證明幾個戰友曾經參加過長沙起義,參加過革命工作。爺爺都點頭説是,還提供了很多具體的細節。那個幹部突然想起了什麼:“你既然能證明這些,那你也是有功人員,可以領取國家的優撫金,快填張表格吧!”爺爺低頭吱嘎吱嘎地磨着鐮刀:“我沒有困難,你們應該把錢給真正困難的人,我得上山割草喂牛,不陪你們了。”

爺爺常常和爸爸説,家和國是同一個道理,小和大也是同一個道理,農民如果連鋤頭鐮刀都用不好,還能做成什麼大事呢?每個人都能把小事做好、把本分事做好,國家就差不了。不論走到哪裏,不論做什麼事,世界會變,道理不會變的。

世界確實會變,爺爺因病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去世後,奶奶把那柄鐮刀掛在了祖屋的牆上。每次回老家,我都能看見它,那麼小,又那麼大,爬滿了黯淡的鏽,散發出灼眼的光。

爺爺去世很多年了,我從沒見過他,我很想他。

標籤: 鐮刀 爺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yeyezuowen/pem04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