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爺爺作文 >

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

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

2016年8月1號就是建軍節了,在這一個節日來臨之際,讓我想起了我的紅軍爺爺。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

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一)

1926年6月,今年已經86歲了。他是一位老紅軍,老黨員,他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成長曆程。1941年,他剛滿14歲就參加了革命工作。剛開始的時候當通信員,給黨組織抄送情報。五一掃蕩的時候,祕密聯絡地點遭到日本鬼子嚴重破壞,我的老爺爺也成了日偽軍重金懸賞的對象,為了安全起見,組織上把他轉移到一個又陰暗又潮濕的黑屋子裏,他繼續做着革命工作——擴寫文件。整整半年的時間不見陽光,身體都快垮了。後來形勢需要,組織上又把他調到了獻縣槍隊,他成了一名出色的槍隊員。他參加過多次激烈的戰鬥,拿下了日本鬼子在獻縣的許多據點,為保衞獻縣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還參加過抗美援朝。獻縣槍隊的事蹟被寫進了獻縣黨史,還被編成了電視劇。你在百度上一搜《獻縣槍隊》就能看到。我的老爺爺是現在獻縣槍隊唯一的一名在世的人,就在去年,獻縣電視台還專門採訪了我的老爺爺,邀請老爺爺做電視劇的顧問。老爺爺講起他當年參加戰鬥時的情景,情緒十分激動,臉上流露出對日本鬼子的仇恨。他説:“我們當時就是提着腦袋,在死人身上跑,能聽見子彈在耳邊飛呀!小日本子,真可恨!”我聽得猶如身臨其境一般,能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對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歷史不會忘記,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每到國家的重大節日,國務院都會給老爺爺發紀念章,縣鄉政府領導經常到家中慰問,看到這一切,我對老爺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心中暗暗讚歎:“老爺爺,你真了不起!”現在我的老爺爺耳不聾、眼不花,整天讀書看報,關心國家大事,還經常教導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有用之人,為國家多做貢獻。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驕傲的孩子,因為我有一位為革命出生入死的老爺爺;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有一位可親可敬的老紅軍爺爺。

建軍節徵文:我的紅軍爺爺(二)

算起來爺爺離開我們已經快十三個年頭了,今天又是清明,這裏的文字當是給遠方的他老人家掃墓吧。

小時候很喜歡與爺爺在一起,故鄉的山上留下了我們一起放牛割草的足印,也曾經與爺爺在老家的山路上合抬一捆便宜的竹子去縣城趕集。那時候的建築腳架大多是用竹子搭建的,記憶裏的爺爺總是把價格要的高高的、但是那時候也就是5分到8分一斤吧。所以總是很晚才能成交,大約錢很難掙吧,曾經有時候賣不掉就寄放在城裏的親戚家。

爺爺年輕的時候也讀過幾年私塾,寫一很好的毛筆字,等我學寫字的時候他高興了也會過來露一,最羨慕他寫的“也”字,那一筆豎彎勾刀鋒尖利,好想變成我心儀許久的玩具大刀,那時候可沒有錢買啊。

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出門幫人做事,他稱為當“放牛娃”,僱他的是一個很有勢力的'家庭,有孩子在國軍當團長,在成都也有產業。後來爺爺跟隨東家到成都做到管家的位置,由於後來奶奶告訴我們的原因隱姓埋名回到家鄉繼續他的長工生涯。原來是因為東家的小姐居然看上窮苦的他,而因為門户不當老闆死活不願意而作罷。想想年輕的爺爺應該還是個帥哥吧,害得富貴的小姐尋死覓活地要嫁他,奶奶生爺爺氣時也曾經老拿這個來説事,爺爺只好乾瞪眼。

爺爺回家後過的日子應該更苦,想想他瘦弱的身體曾經做過挑夫去漢中用大米換棉花、回家讓奶奶把棉花紡成線去南充換大米,然後又去漢中,周而復始。只可惜辛苦掙得的錢由於曾祖父的去世家中被逼做道場和流水席而耗費殆盡並欠下不少的債。

爺爺從來不賭博、不玩牌。他曾經他做過抬滑竿的苦力,滑竿類似於轎子,由於四川山路崎嶇、爬坡上坎那時候有錢人出門一般坐這個,爺爺晚年的駝背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活造成的吧。據説有次出遠門他們幾個抬友每人辛苦地掙了三塊大洋,在過一個渡口休息的時候爺爺被路邊擺賭錢的地攤吸引了,那三塊錢自然是飛了,後來他再不接近這類活動,甚至於在這個方面對後輩管理也很嚴。

爺爺走了,留下來的一本家譜、一個旱煙袋和他給年幼的我父親買的木玩偶這些我小時候曾經看見過的東西都無影無蹤了。前年縣上通知説從上面來的指示給老紅軍的後人入學的優惠,爺爺的名字赫然在冊,鄉下的侄兒得到了每年400元的上學補貼。原來爺爺曾經講過的在紅四方面軍中短暫的經歷得到了印證,他那時只有13歲他因為背不動比他還高的兩隻步槍走的很慢而捱過連長的幾下懲罰。在後來攻打縣城附近山峯的戰鬥中他們連幾乎犧牲光了,他由於太熟悉地形從絕壁逃生。

爺爺一輩子辛苦,真的是積勞成疾,沒有趕上現在的好日子就去了。

我一定會照顧好還健在的奶奶,讓九泉下的爺爺安心的睡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yeyezuowen/p8ndj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