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我的作文 >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範文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範文

【篇一:我眼中的孔子】

我眼中的孔子初中作文範文

孔子是一個在教育和思想方面有重大作為的大聖人,留下的儒家學説給了後人帶來很大的影響,我也讀過孔子的一些言論,的確是可令人從中領悟到不少深刻的道理。

在課上,老師讓我們討論一個對於有人説孔子是中國之幸也有人説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看法。我們當然知道孔子是中國之幸,他為中國的教育思想上作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大膽地打破了陳規,創辦私學,主張了“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都樂意收為學生。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你有去學習的意願,即使學費只是一串乾肉也可以。這體現了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而且孔子在生活也十分節儉,他曾誇讚過顏回可以樂在於“一簞食,一瓢水,在陋巷”的生活中。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種精神讓我十分震撼,可以拋棄物質上的追求而沉浸於學習的樂趣中,是多麼崇高的一種境界呀!

但對於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説法,卻大都不知。老師給出了答案,孔子之所以被看做是中國之不幸的説法,是因為中國曆代統治者把他的思想學説變成束縛人民思想的工具。可我依然對老師話的理解,朦朦朧朧……

我帶着這個疑問思考了好幾天,但仍舊弄不明白;查資料我也試過,但沒有頭緒從哪一方面開始查找。但是很巧合也很幸運,學校的歷史課上講了漢武帝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提高了儒家學派的地位,併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這句“併成為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的話,讓我突然想到了這與利用儒家學説的言論也許有關,便下課就去對老師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老師告訴我漢武帝其實是利用了孔子“大一統”的思想,的確是為了用思想上的統一去維持政治上的統一,對很多不同政見的人士的進行鎮壓。我此時此刻心中泛起波瀾,再偉大神聖的東西,甚至是孔聖人的思想,在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手中也會變成鎮壓人民的沉重枷鎖!

不過這些對孔子的説法並沒有動搖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不論他的學説被用於教誨後人還是思想政治統一,他都是一位聖人,他是中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的一位代表,使現在的我們學會了“仁”和“禮”的中華美德。

【篇二:我眼中的孔子】

我心目中的那位孔聖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他已經不在我的這個高度文明的時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活在我們的身邊。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就接觸了這位老人的那些儒雅的思想。記得,我跟着語文老師背誦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有遠方來,不亦樂乎——”當時的我對孔老聖人有了一種神聖的感覺。他的許多的教育思想,在我的學習當中,還是比較適用的。另外,他講述的許多做人的道理,至今我還是需要借鑑的。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我做人的基本標準之一。

我讀了孔子的生平,對孔聖人的做人這方面是值得比較稱道的。魯昭公讓他去管理倉庫,他就去把這差事作的井井有條。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説:“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無論孔子做什麼事,都是從一點一滴做的。其實,我們之所以把他稱為“聖人”,是因為他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確實是達到了人生的很高的境界。

孔老聖人不光是我的教育老師,他也是我身邊生活的一位指路人。每當,我在生活上感到失意的時候,我總會想到孔子在失意的時候,仍然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最後在不起眼的事情上成功,像我這樣的泛泛之輩更應當把精力投入的自己的目標上去。

在我的心目中,孔聖人不是一個神,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對自己的弟子時那麼的有禮,而他的弟子又那麼的尊敬他。另外,孔老聖人甘願屈身向路邊的孩童請教問題,絲毫沒有失去學者的風度,他儼然把自己看作了一位過路的老人。

孔子,不只是指的是孔聖人,也暗含了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是兩千多年的文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現在還影響着我所在的時代的人。沒有他的文化,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沒有禮道,我也會變得不那麼精彩。

我心目中的孔子,在我的眼裏,他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人哲聖人。孔老聖人,是我從小認識的老師,也是我的親密的儒者。他的思想,已經紮根於我們以及身邊人的心目中,讓我們更有選擇的去繼承他的儒家的文化。

【篇三: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他是所有中國人乃至國外人都知道的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沒錯,他就是——孔子。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五經》中。他的思想、學説堪稱精華,他的作品為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他的品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又何嘗不是高尚的嗎?

我眼中的孔子又是怎樣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是孔子的作品《論語》,本書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以“仁”為核心,隨之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對我們學生很好示範的論點,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觀點對於我們學生更是好的`。

再是孔子的教育貢獻。別小看了這貢獻,從中還能知道許多類。是他開了我國曆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因此孔子把知識移植到民間。而他的教學目的是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他們的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希望他們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樑之材。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孔子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助人為樂,和所有人和睦相處。這樣既學習了先人的好品質,又可以讓社會和睦,更上一層樓!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温順的學説。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我相信孔子,不僅生在過去,更後在未來,一定還是永恆的!

【篇四:我眼中的孔子】

從春秋到現代,孔子精神一直永記在我們心中,他的弟子撰寫了一本《論語》,我們至都在學習其中所藴含的深刻道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被世人稱為至高無上的聖人。

一個人的品德像山一樣高尚,人們便會敬仰他,一個人的行為像大道一樣光明正大,人們才會跟他走,而那一個人,無庸置疑就是孔子,然而,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只是一代平民,可他的學説已流傳了十幾代,讀書人都非常尊敬他。

孔子教書不分貧富,只分基礎好與不好,好的多教些,差的少教些,他自稱:吾十有五而志學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縱心所不逾矩。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個不慕榮利的人,因為在以前,讀書是有錢人才能讀的,而孔子卻不分貧富,再進一步説,有多少人教書能夠因人而異,答案10%都不到。

上至天子王侯,中國講六藝的人,都是以孔子的學説作為標準,可以看出孔子真是個至高無上的聖人啊!

【篇五:我眼中的孔子】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聖傑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聖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於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小到故事中的兩個六歲小孩。這樣鮮活的例子自然説明了孔子的謙虛、和刻苦好學!但是這還不夠深刻,因為孔子還是一個終身好學,終身求索的人。孔子説:“五十有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讓我們來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人、禮、國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了國家、他可以“毀三都”、為了國家,他可以親自領兵。但是魯國的君上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孔子趕出魯國,不過,孔子並未放棄,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沒有放棄,走到哪講到哪。有幾次差點丟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揚仁、義、禮、智、信。也許真正的大無畏,不僅是在戰鬥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為了教育不畏懼一切困難的老師們!

第三,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兵車,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兵車並未出動。不過,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車,而魯國竟然也有五百乘戰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講到這,有朋友會問了,魯國的戰車是從哪來的呢?哈哈!五百乘戰車子虛烏有因為他們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車,後面拉上掃把,一跑起來、煙霧瀰漫。這樣便形成了“五百乘戰車”的壯觀景象!孔子的戰略就是這樣:兵以正和,以奇勝!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它的先師子產大夫説的那樣:“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聖賢!

【篇六:我眼中的孔子】

小時候就知道孔子,所有見過我的長輩,他們都一味地讚美着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然而在我的記憶中,也只有他的賢明,他的博大,他的多學。聽得多了,我在想,難道一個人的名聲永遠會流播嗎?難道真的有名垂青史的痕跡嗎?今日的我們對他的景仰難道會亙古不變嗎?

世界在我看來是不屑置辯的。過去的"孔聖人"是誰?是誰在置他人於空中?那是過分的推崇,沒有人可扭轉,歷史才可説明它的存在與永恆。不單單是孔聖人,所有的墨徒都有後人的評説,都有他自身的價值。

儒學是可敬的,它是厚厚的被子,讓我們的5000年都在承襲着。還有那"天朝物產豐盈,無須與外國互通有無"。儒學的"仁慈",相對於當今以及封建的"腐敗",不敢想象,如果我們不推崇儒道,會成什麼模樣。時今,不是有許多國家,也在用孔聖人之思想培植厚土嗎?

那儒學,是孔子。

心中的孔子,是位平和的老人,與世無爭的賢人,到世間普渡眾生。"仁"無可厚非,儒學也有其欠缺,但它不是孔子之過,而是封建意識的缺憾。武器沒有缺陷,然而武士有失誤。

武器匠真是值得同情,比武器匠更可憐的,那時天下民生。

孔子在我們心中難道不是這般嗎?亙古至今,他永恆在學校教育中,成為一份精神的寄託。為什麼有如此繁富的精裝《論語》專本呢?難道它是和《漢謨拉比法典》一般,只是一份懷舊的情思?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温順的學説。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啊!

孔子,不僅在過去,抑或在未來,還是永恆的。

他以他自己獨立着,發展着,沿承着。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

【篇七:我眼中的孔子】

也許,是孔子被尊稱為“聖人”的原因,我很少看到評論他的文章。

在漫漫歷史長河裏,儒教——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早期便從周公就開始,到鼎盛時期的春秋,一直到現在都有人在膜拜孔子。

孔子留下的《論語》,稱得上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他創建的儒教教派,和佛、道是中國的主流教派。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儒教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每個教派都有它的主旨,但儒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文化?難道是有差等的仁愛和所謂的官場文化嗎?我想:除了這樣虛偽的思想也沒有別的了吧?

在《論語》裏,有孔子這樣的一句話:唯女子小人難養也。真的是這樣嗎?也許在封建君主紙時代真的對女子有歧視,那麼我要問一句:“孔聖人,你不是講仁愛嗎?這個時候你的仁愛跑哪兒去了?”

歷史上曾出現過明鮮的教派紛爭:及墨子和莊子支持的墨家與孔子和孟子支持的儒家。當儒家剛拿出反對墨家“兼愛”的;理由時,墨家便開始嘲笑儒家有差等的愛。

當我們細讀《論語》,便會發現:這其實並不是給普通百姓讀的,而是給官員讀的。在其中以治國一詞為中心,講了許多身為國君的“規則”,並且認為,一個正人君子,就必須踏進宦海。

我眼中的孔子便是上面我所説的,雖然,大部分人眼中的孔子是一個所謂的“聖人”。

【篇八: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的學説以“仁”為核心,輔之以禮,他的學説歷朝歷代受到儒生們的追捧,但我認為這裏面有正確的觀念,也有落後了的觀念。

孔子創造了一個完美的形象,那就是“君子”。“君子”包含了一切人所有的美德,是孔子對至仁至義的一種追求,孔子希望人們都能達到“君子”的境界,使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君子”的形象類似於我們現代人所喜愛的“超人”,這類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不可能變成那樣,但這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孔子塑造的“君子”給現代人實現真善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孔子十分重視“禮”,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禮”的要求,但某些具體的過程,從現代人的角度去看,孔子的“禮”又是苛刻的。《論語》裏有這樣一段文字“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孔子曾説過“君子食無求飽”,可他又是這麼地挑剔,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簡直就是一種浪費。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很多百姓貧苦而吃不上飯,他為什麼不施“仁義”,把這些物品給老百姓呢?

另外,孔子作為一名老師,他應當尊重每一名學習,發掘出他們的潛能,補足他們的不足,讓學生全面發展,而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否定學生。子路是孔子的一位學生,他勇敢、直率但也有些急躁。孔子應當發揮子路的“勇”,使他成為報效國家的將領,讓他成為有用之才。然而孔子卻瞧不起他的“勇”,他只喜歡懂“禮”的學生,進而對子路存在偏見。孔子沒有盡到一名好老師的義務,他在批評子路的同時卻沒教會子路穩重。

此外,孔子關於交友的言論中,某些思想我也不太贊同。孔子認為人人都應該與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這樣可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可是,發果人人都只想着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而不與比自己差的人來往,那麼,每個人都不會有真正的朋友。因為,這樣交朋友是帶有目的性的,而友情應該是純潔的,不含雜質的。況具,如果只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每個人也都會交不到朋友。

綜上所述,孔子作為中國人信奉的“聖人”,儘管他的觀點中有很多都是正確的,但也有一部分由於歷史的侷限,必須要“下崗”了。

【篇九: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何人也?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開創儒家學派,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修訂“五經”。他創辦私學,打破貴族教育,成為擁有桃李三千的名師。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孔子是在小學的時候。同學們搖頭晃腦地讀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念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從那時,我腦海中才漸漸有了孔子模糊的身影。

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古詩文興趣的提高,我對孔子的瞭解也越來越深。

吾觀孔子童年,實乃不幸。高齡父親在他出生不久便撒手人寰,幼年喪父的孔子遭受着太多的磨難,這也成為了他發憤圖強的根本動力。他的母親也着實偉大,孤兒寡母,那是實實在在的辛苦。在生活的磨練中,孔子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定。他聰明好學,博學好禮,絲毫沒被生活的困難所擊倒。其剛強不屈着實使人敬佩。蘇軾曾説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孔子的堅強與博學促使孔子成為了使萬古兒孫為之自豪的人。孔子那堅定、博學的身影漸漸映入了我的腦海。

孔子滿腹經綸,胸懷大志,卻生在亂世,無用武之地。他周遊列國,卻不得重用。但他不因仕途坎坷而一蹶不振。他創辦了私學,有教無類,為窮苦百姓開啟了一扇知識的窗子,為他們的黑夜點燃了一支紅燭。他將自己的儒家學説傳授給三千弟子。他的言行彙集成《論語》,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着點點輝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身影又更添幾分師長的明亮與魅力。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安貧樂道,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孔子學無常師,學而不厭,他曾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真不愧是一名君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不僅成為了中華兒女的驕傲,更成為了全世界的自豪。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現在孔子學院開遍地球,而9月28日孔子誕辰日那天也成為各地讀書人的節日。

孔子的身影永遠記在我腦海中,永遠映在我的雙眸裏。

【篇十:我眼中的孔子】

孔子,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至聖”這是人都知道,孔子的身世,基本上是人也知道,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母親叫顏徵在,叔梁紇與顏徵在在尼丘山祈來的。

孔子三十歲辦學,那是當時的第一所私塾,當時沒有人敢創私塾這種東西啊,可以説,孔子是非常有創新意識的,正是因為這樣,中國的文化中就有了私塾一説,如果孔子當時沒有創辦私塾,那很有可能到現在都沒有民辦學校一説。

第二,孔子創辦了儒家學説,儒學是什麼,那就是真正的做人的道理啊。沒有孔子創辦儒家學説,可能在現在,我們國家就是由宗教的國家——道教;也可能是一個父親犯罪,兒子告發的過分法治的社會——法家;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只會空口説,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社會——縱橫家。總之,以上三種跟儒家比起來,那是根本不能比的,雖然説以上三種的後兩種在我們國家都有非常良好的“體現”,但是,因為儒家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所以,這個現象就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嚴重了。所以説孔子對社會安穩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孔子對歷史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他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編《春秋》,將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歷史表述給後人,讓後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沒有《春秋》,就不會有《左傳》,甚至司馬遷的《史記》中都不會把這一段歷史表述得很清楚,《春秋》是載具,將重要的歷史再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由此可見,孔子,它不僅僅是在道德品行上非常的偉大,甚至是對於歷史的貢獻也非常偉大。沒有孔子,可能我們現在不會是這樣,一個尊重歷史的人也會尊重孔子,尊重孔子為我們做的一切。

標籤: 孔子 範文 初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wodezuowen/nw4e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