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奶奶作文 >

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1

奶奶是我幼年時的一個園丁,她用她那輕柔、“細嫩”的手時時刻刻的照顧着我。

奶奶的手

可是,時間不等人啊!漸漸地,漸漸地,我長大了,變成了一個“小大人”,而奶奶卻漸漸地變老了。她的手從曾經那樣輕柔、“細嫩”變成了粗糙、龜裂,這讓我非常的難過,因為我再也感受不到曾經的那種温暖。

記得有一次,我扶奶奶去上樓梯,我倆手牽手,一步一步地上着樓梯。過了一會兒,我感覺奶奶的手非常的冰冷。但是,我更感覺到奶奶的手骨瘦如柴,這是為什麼呢?我非常的不解。過了許久,我才想通了,原來人老了,全身都會瘦。而奶奶老了,她也會變瘦,她的手也會冰冷。但她的手在我看來,卻是一個永不磨滅的太陽。

還有一次,奶奶來我家,因為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有事不在家,所以讓奶奶來陪我。我和奶奶在家裏邊聊邊看電視,這裏聊一會兒,那兒看一會兒,當我們聊好天以後,我倆在那裏靜靜地看着電視。我將手搭在自己的大腿上,忽然,我感覺到有一隻手放在了我的手上。我一看,竟是奶奶的手,我看了奶奶的手一會,發現奶奶的手是有很多傷痕,還有一些沒有成疤的傷口、一些斑斑點點……當我抬起頭看奶奶,奶奶看着電視,一邊看一邊笑。我相信,奶奶的笑,並不是看電視好笑,而是那種與親人相處的笑、愛我的笑、欣慰的笑。

奶奶,您的手簡直就是一面遮風擋雨的牆,為我從小就遮風擋雨,您小時候讓我感到温暖的手,將永遠記在我的心中,永不磨滅!(簡評:小作者以自己奶奶的手的變化及消逝為線索,想象性中抽象出“嫩手”的意象。之後詳細描述、表述已經粗糙、龜裂的形象中的手。看似粗枝大葉,實則把奶與孫的愛昇華到了一定高度,這種形象直觀的高度裏,散發着尊老愛幼的光輝!

奶奶的手2

奶奶的手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很勤勞,每次放完學,洗完澡後,總能看見奶奶在勞動,做事。—題記 奶奶的手佈滿了老繭,很粗糙,卻能做出許多我喜歡的吃的菜。 因為我是住校生,所以只有週五的下午才能回家,一回到家,洗完澡,大概7點鐘,媽媽回來了,奶奶也做好飯了,因為有3-4天沒有吃到奶奶做的飯菜了,所以一見上菜了,就大口大口的吃着,只見奶奶笑着拍拍我:“晗晗,你慢慢吃,沒有人和你搶,奶奶給你做了很多,”這是奶奶用她勤勞的雙手做出的飯菜,把餓狼似的我“灌”得飽飽的,吃的香香的。奶奶的手,也會令我有安全感。我回家時要過馬路,奶奶怕我會出事,便在我下車的地方等我,我一下車,奶奶就會緊緊地牽着我,帶着我小心翼翼地過馬路,到了馬路對面奶奶才會鬆開我的手。

這一路上,受到了一股很強的安全感。 奶奶的手很寬厚,每一到冬天手就會開裂,這一開裂,弄的奶奶又疼又不能做事,不能做事就不能給我做好吃的,因為這個奶奶還自責自己:“哎,人老了,不中用了!”夏天,奶奶的手也會開裂,但不像冬天那樣嚴重,可以碰水不會出血,只有一點,就是很癢。奶奶藉着手掌寬厚,只要有什麼比較燙的東西,奶奶就會搶過去,幫我端到應該端到的地方。奶奶的手指很長,指甲上的月牙兒很白。我還記得,以前夏天的時候,奶奶帶我到院裏乘涼,一會兒後我想睡了,奶奶讓我躺在她的懷裏,於是在奶奶的撫摸下,我漸漸的進入了夢鄉,做了一個很甜很甜的夢。奶奶我愛你,更愛你那雙勤勞的雙手!

奶奶的手3

從我記事起,奶奶的手一直是我見過的最熟悉、最親切、最忙碌的手。衣服破了,它補,衣服一下子煥然一新;肚子餓了,它做菜,我總是吃得津津有味;家裏髒了,它打掃,家裏一下子乾乾淨淨……

那麼這雙忙碌勤勞的手是什麼樣的?它手指纖細,手指肚生了厚厚的老繭,手掌寬大,手心的紋路十分雜亂。整個手背呈木色,上面有許多斑點,關節處佈滿了褶皺,手心發白,四周有些發紅。奶奶手上的這些斑點、褶皺,都是為了我們家更幸福的生活。

奶奶的手不僅為我們家付出了很多,還教會了我不少本領。

小時候,我一直憧憬着能有一雙像奶奶那樣的手,因為奶奶的手特別靈巧,一根針和一條線在她手中,就能把破損的衣服補得煥然一新。

當時,我特別愛看奶奶縫衣服:她左手拿針,右手拿線,那條線好似一位舞者,看準針孔,上下襬動着身體,跳着輕盈的舞蹈慢慢地飄入針孔,這一連串的動作,是多麼流暢啊!接下來,開始縫了,一根銀色的針在布與布間自如地穿梭,銀光閃閃,上下舞動,好似繁星閃爍,又似銀龍飛舞,讓我無比羨慕。

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我的衣服破了個洞,我讓奶奶教我縫衣服,奶奶爽快地答應了。奶奶的大手緊緊包着我笨拙的小手,一步步耐心地教我,我失敗了無數次,但只要一看到奶奶的手,就又打起精神,那雙手似乎在説:“沒關係,剛開始總會失敗,不要放棄才會成功!”在奶奶的手的幫助下,我終於學會了縫衣服,我和奶奶都特別開心,奶奶的手似乎在説:“太好了!我孫女也會縫衣服了!”

我愛奶奶的手,因為它代表勤勞,代表靈巧,更代表着奶奶對我的愛!

奶奶的手4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母便離異了。我從小便跟隨奶奶一起生活。為驅(qū)走我內心的孤寂,奶奶一有空就帶着我四處逛。每次讓奶奶牽着手,我都會很有安全感。

可是,漸漸地,奶奶的手變得粗糙(cāo)了,並滿是皺紋。好幾次,我問奶奶:“奶奶,您的手怎麼那麼粗糙?”可是,奶奶每次都沉默不語。

時間流逝,光陰似箭。我漸漸地長大,奶奶卻變得越來越衰老。

有一天,我終於知道了奶奶的手為什麼那樣粗糙。我那次像以前一樣牽着奶奶的手。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奶奶竟然避開我的手。我再一次伸出手,可還是被奶奶拒絕。我心裏很不安,心想:難道奶奶不再愛我,不再疼我了?是不是因為我不聽話而讓奶奶生氣了?還是奶奶開始討厭我了?我越想越不安。

夜深了,我正準備睡覺時,見奶奶坐在椅子上睡得正香,為了解開這個謎,我準備上前撫摩奶奶的手。啊!這一次撫摩奶奶的手我才知道,她的手竟比以前更粗糙,就像乾柴一樣,凹(āo)凸(tū)不平。我忍着眼淚,躡(niè)手躡腳地上牀睡覺。原來,奶奶不是不愛我,而是不想讓我知道,不想讓我傷心。奶奶,這些年來,您含辛茹苦照顧我:平日裏為我洗衣服,夜裏怕我着涼,您經常起來幫我蓋好被子。凌晨五六點鐘,您穿好衣服為我煲(bāo)好上學用的飯。我放學回來,您早已做好了飯菜等我……您這樣日夜操勞,您的手能不粗糙嗎?

其實,不單隻有母親能給你無私的愛,奶奶也能給你像母親般的無私關懷。原來,愛是如此強大,強大到足以把地球包圍。

奶奶的手5

媽媽的手温暖而細膩,幫助我實現了人生的第一步;爸爸的手結實而有力,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爺爺的手大而有繭,使我懂得了更多的堅強;在他們的關愛中,我們似乎淡忘了那份最關心我們的愛——奶奶的手

在我小的時候,奶奶的手整日出現在我的視野中,像花托一樣,託着我走向陽光的生活;六七歲時,奶奶的手長出了一些皺紋,但那無微不至的愛依然隱約圍繞在我的心頭;現在作為一個充滿叛逆的孩子,對奶奶愛的感激和兒時的願望幾乎忘卻了,整天沉積在題海中。偶爾一兩次去奶奶家也是奶奶主動讓我去的。現在奶奶的手已滿是老繭,而我---一個在小時備受奶奶寵愛的我,卻從沒有仔細看過奶奶的手。在記憶中只記得奶奶為我包的餃子。

我們整天沉積在如酒的濃濃的愛中,幾乎陶醉了,不懂得去關心周圍人的感受。

現在我偶爾有幾週會去奶奶那裏吃餃子,但這又好像是我唯一的目的,看着奶奶的手自己沒有一絲的愧疚。做完了媽媽又作保姆,奶奶的一生好似全部獻給了我們這個家,不圖回報,無私奉獻。我覺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更應該來形容奶奶。奶奶那雙充滿愛的手,是我一生要回報的目標,是我一生不能忘記的愛,奶奶的手是充滿皺紋而又充滿愛的手,給與我們人生最基本最堅實的愛。

在我所讀過的古詩中,我似乎沒有找到過讚頌奶奶的詩,但我知道所有人都會為這種愛所感動,都會為這種愛而自豪,沒有讚美的詩,但我們把它銘記於心,埋藏在心靈深處,在自己無助時,體會一下這種愛,我相信他會讓你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會讓你看的真正的愛。

如果把人生比作時一場賽車,奶奶的手就是你的動力,時刻幫助着你在人生的路上馳騁;如果把人生比作大海航船,奶奶的手就是你永久的港灣,總是在你最疲憊的時候給與你無微的愛;如果把人生比作......

一雙偉大的手創就了奶奶,而奶奶正是用這雙手創造了我多彩的人生

奶奶的手6

奶奶的手是温柔的,是嚴厲的,更是粗糙的。奶奶的手雖然平凡,卻給我帶來了許多温暖和快樂。

爸爸媽媽每天忙着上班,在老家是奶奶一直在照顧我,她每天不辭辛苦地接送我上下學,在家還要幹家務活,漸漸的奶奶原本不是很白嫩的手變得更粗糙了。奶奶不僅要照顧我,還要給爸爸媽媽們送飯菜,身體也漸漸變得虛弱了。

看見奶奶那粗糙的手每天都在忙碌着,我真想為她做點什麼。一天太陽剛升起,我便悄悄地起來曬衣服。這是我第一次曬衣服,還不知道怎麼把衣服曬好。回想起奶奶曬衣服時的樣子,她曬得非常熟練,只要把衣服往衣架上一穿,就會曬上去,奶奶她曬衣服手法非常嫻熟,她的手被那冰涼的水給凍紅了,我摸了奶奶的手非常冷也非常粗糙,一回想起奶奶的手就非常的心疼奶奶。

我上學時,在學校裏犯了錯,奶奶知道後連忙騎着車直奔學校。我在座位上哭哭啼啼,聲音就要把整個世界都給裂開,教室好像要塌了下來,同學都把耳朵給蓋住,還向我大聲吼道“吵死了,別哭了。”我向奶奶説明了原因,奶奶温柔的撫摸着我的頭對我輕聲的説道:“孩子別哭了,下次別犯錯誤啦,改正過來就好了。”抬頭看着奶奶那慈祥的臉,忽然感受到了一陣暖意正在我的心頭上拂過,才知道原來奶奶摸着我的頭,我一下就不哭了,彷彿一縷陽光透過窗户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原來還是一片烏雲密佈,下的雷雨,寒風吹了,一下就出現了陽光,真舒服。

我的奶奶是個温柔的人,手雖粗糙的,但卻温暖,一摸我的頭,我的雨天變成了晴天,百花綻放,香味兒四溢在這世界,讓他人想生活在這兒,她就是風雨裏的一種陽光,是七彩的,我喜歡奶奶的手,我喜歡奶奶。

奶奶的手7

我見過的手數不勝數,大手,小手,皮膚細膩的手,皮膚粗糙的手,温暖的手,冰涼的手……可奶奶的那雙手,卻很特別——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暖暖的,白白的,疊在一起,活像一隻可愛的白鴿。

仔細觀察奶奶的手,手上有兩塊又厚又硬的老繭,我想:一定是奶奶當老師的時候,操勞留下來的吧!奶奶的手上有很多皺紋,我覺得這是無情的歲月刻下的一道道痕跡吧!

奶奶的手是靈巧的。每年一到秋天和冬天,奶奶就忙得不可開交!奶奶總是要買好多毛線,拿起毛線針“戰鬥”起來。每次我和弟弟去奶奶那裏,都會看到奶奶一下午都坐在沙發上,專心致志地為我和弟弟織毛褲。從小到大,我穿的毛褲幾乎都是奶奶親手給我織的。這些毛褲,使我和弟弟在那寒冬臘月裏不再寒冷。有一次,奶奶的手一不小心,被針扎,流好多血!奶奶用紙把血擦乾,貼一張創可貼,便又開始辛辛苦苦地為我和弟弟織起毛衣來。我問:“奶奶,你疼不疼呀?你都流那麼多血!”奶奶笑着答道:“呵呵,沒什麼,我只要看到我的乖孫穿的暖暖和和的就一點都不疼。”話音剛落,奶奶又接着織起毛褲來……

奶奶的手是勤勞的,能做出美味的菜。我和弟弟如果要到奶奶那兒住,奶奶肯定會提前打一個電話,讓我和弟弟點菜。奶奶的一個愛好,就是在外面餐館吃到好吃的東西時,奶奶會細細地品味,心裏盤算着這道菜是怎麼做的,回到家裏就自己做“實驗”。奶奶常常要給我做一大桌子的美味佳餚,我和弟弟每次吃到奶奶做的飯菜,都會忍不住狼吞虎嚥,飽餐一頓,因為奶奶做的菜實在是太好吃!

奶奶的這雙手,創造多少美妙的事物啊!我愛這雙手,更愛我的奶奶!

奶奶的手8

爸爸的手,厚實有力;媽媽的手,,細膩柔軟。兩雙手,撐起了一一個温暖的家。還有一一雙手,為我擋風遮雨一這是奶奶的手,它牽着我度過了童年的春夏秋冬。

在黃河故道森林公園之中,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裏的水土養育了我,那裏有我奶奶的家。因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從記事起,我就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視我如掌上明珠。奶奶幹活時像爸爸一樣有勁兒,呵護我卻比媽媽更加用心。我小時候,奶奶喜歡抱着小小的我,把我紅潤的小臉貼在她那飽經風霜的臉頰上,我只覺得奶奶的手很有力,將我摟得那樣緊;她的臂膀又是那般的温暖,像一張舒適的小牀。當我要睡覺時,奶奶就輕輕地撫摸着我,不停地説着:“倩倩,快睡,倩倩。”我緊緊抓着奶奶的手,很快就進入了夢鄉。隨着時光的流逝,漸漸長大的我已不再是依戀大樹的小鳥了。可奶奶依舊用她那雙勤勞、靈巧的手給我做棉衣和棉鞋,縫補衣衫,關心、愛護着我。記得那是去年春天,我長了水痘,發着燒,臉上、身上都是一碰就會感染的小泡泡。奶奶看我這樣子,心急如焚。

她年紀已經大了,臉色憔悴,手臂也不如從前那樣健壯有力了,手上佈滿了皺紋,皮膚粗糙沒有光澤,指骨節明顯突出,青筋一根根暴起。可就是這雙蒼老的手,整日整夜地守護着我,為我擦拭額角,為我煎熬湯藥,又一勺-勺地餵我吃藥。在奶奶的精心呵護下,我很快便活蹦亂跳的了。冬天到了,那段日子是我最難忘的。因為學校增加了早自習,奶奶怕我吃不好,不管天多冷,她每天都要早起,為我做好吃的飯菜。奶奶還為我洗衣服,冰冷的水將奶奶的手凍得通紅。每當我看到奶奶凍得瑟瑟發抖的樣子,我就感到很慚愧,勸奶奶不要做這些活了,奶奶卻拍拍我的肩膀説:“倩倩,要好好唸書啊!不要分心,我能行。”這時,我瞥見她的手一筋脈突出,瘦得像乾枯的樹枝,我呆呆地望着那雙手,眼前模糊了,竟一時説不出話來。

奶奶,我永遠忘不了您那雙蒼老枯瘦的手,我要牽起您的手,攙扶着您,一直往前走!

奶奶的手9

小時候我最迷戀奶奶那雙手,給我做飯,給我織毛衣,抱着我滿大街地逛……而今,我長大了,也獨立了,漸漸不再需要奶奶的手了,所以那雙手在我記憶中漸漸模糊起來。

但偶然的一次,奶奶的手卻使我感動,那雙手的形象又漸漸清晰起來。

一個寒冷的冬日,窗外的風在哭泣,在低鳴,在怒吼,在咆哮。漫天飛舞的大雪,把天地間染成了白茫茫的一片。爸媽出去吃飯,家裏只剩下我和奶奶。而我在奶奶眼裏可謂是個掌上明珠,必須得高高地捧着才行。“寶寶想吃啥呀,奶奶給你做!”我嚷道:“我不吃你做的,我現在四肢無力,需要補充維生素C,你下樓去幫我買個紅心柚吧。”奶奶像接了聖旨似的匆匆下樓,連帽子和手套都沒戴上。

不一會兒突然想起一串鑰匙的聲音,隨後門被推開了,一陣寒風被帶了進來,奶奶一進門就問我:“寶寶,是不是這個呀?”我瞥了一眼,輕描淡寫道:“嗯,你幫我剝一下吧。”奶奶聽後又拿了張小板凳坐下,給我剝起了柚子。

只見奶奶一手拿着柚子,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抵住柚子心向外扳,再用指甲蓋把皮頂得脱離“肉體”,就這樣,一番周折後皮終於完完全全地剝掉了。奶奶又從“肉體”上扒下一瓣,細細地把皮褪掉。這時我看見奶奶那雙凍得通紅的雙手,佈滿了歲月留下的痕跡,那紋路也更加清晰。再看奶奶的臉呢?那渾濁的雙眼深陷在眼窩裏,旁邊已爬滿了細細的魚尾紋。奶奶已經老了,不再有飽滿的乳汁供我吮吸了!當眼神再一次觸碰到奶奶那蒼老的手時,我不禁潸然淚下,奶奶的手使我感動。

回想起奶奶平時為我做的點點滴滴,我才明白真正給我帶來感動的不是那些所謂的小事兒,而是奶奶一直默默為我付出的雙手。

奶奶的手10

星期天,我穿上新衣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院裏的叔叔,阿姨們見了我的新衣服,都一邊仔細地打量,一邊問:"小名,這是從哪個商店買的""不,不是買的,是我奶奶做的。"我又得意又驕傲地回答。"呵,真漂亮啊!"聽着這讚美聲,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奶奶的那雙蒼老而又靈巧的手。

奶奶的手,手掌有點兒方,手指略粗,指頭根有一層又黃又硬的繭皮,指甲蓋兒又厚又堅硬,剪都剪不動。手脖子上,手背上的骨節和青筋都突了出來,手上的皮膚也起了皺紋。但這雙手卻是紅潤的,有力的,靈巧的。

舊社會,奶奶用這雙手挖過野菜,用這雙手掃過鹽土,也用這雙手給地主幹過各種各樣的活。奶奶小時候,家鄉年年鬧水災,每年收不到多少糧食,有時家裏兩三天揭不開鍋。當時奶奶只有十來歲,每天領着她的弟弟,挎着小籃去挖野菜,什麼苦苦菜,辣辣菜呀,挖一籃子,拿回家煮野菜粥充飢。

奶奶長大後,生活更苦了,她經常在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冬天,給地主家織布,有時屋裏看不清,就得坐在大門口織。她從早到晚,不停地織呀,織呀。手凍了,就在兜裏暖一會兒。繼續織,手被凍得又紅又腫,滿手都裂開了口子。奶奶還經常掃鹽土,澄清後煮成食鹽末。每次,她一煮就是大半夜,第二天還要揹着到集市上去賣。奶奶就是靠這雙勤勞的手維持着全家人的生活。

在新社會裏,奶奶再也不用這兩隻手去挖野菜,掃鹽土了,而是用這雙手做花捲,蒸大米飯,做花衣服。她每天買菜,做飯,清掃環境,用這雙勤勞的手,讓我們吃飽穿暖,乾乾淨淨地去上學。奶奶還用這雙手種花,養兔,美化生活。

奶奶都七十多歲了,她的毛衣和毛背心,都是用自己那雙靈巧的手打的。我在幼兒園的時候,老纏着奶奶給我縫一個布娃娃。一天下午,我倆坐在炕上,奶奶拿起一塊花布和一大團棉花,就做起來了。這可難縫了,不小心,不是把頭縫成方的,就是把腿縫到腰上,可是對奶奶來説,一點兒也不難,她不一會兒就縫好了,針腳可小了,縫得很細緻,最後留下一個小口,用棉花團塞得鼓鼓的,然後讓姐姐畫眉毛,眼睛,嘴巴,不到一小時,一個胖乎乎,圓滾滾,可愛的小布娃娃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了。我一下蹦下炕,抱着布娃娃去讓小朋友們看。

看着我蹦蹦跳跳的樣子,奶奶高興地笑了。

奶奶的手11

對我的真心照顧和愛護已十餘年了,在這期間唯一忘不了的是奶奶日漸消瘦的臉龐,日漸白稀的頭髮,那雙日漸粗糙且佈滿皺紋的手。

從未仔細地看過奶奶的這雙忙碌與勞累了大半輩子的手。

是媽媽那雙温暖而細膩的手,使我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步;是爸爸那雙有力而結實的雙手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是爺爺這雙大而有繭子的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堅強。

奶奶的手呢?難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它不曾出現過嗎?不!它出現在家人廣大的視線中。默默、無私的做着平日裏最平凡、瑣碎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樣都不可缺少,如:燒飯、掃地、餵雞、下田勞動……

回過頭再來瞧瞧奶奶的.手:整隻手幾乎乾燥得失去了水份,手背上有些灰黃色的斑點,指甲與皮肉的縫隙之間有着難於洗去的土地的顏色,也許只有抹上很多的潤油膏才能使手有點光澤、水分與活力吧!

在家裏最有文化的是爸爸和媽媽,而最沒有文化的則是奶奶,她大字不識幾個,記得曾經我問奶奶您為什麼不去上學呀?奶奶勉強地露出笑意告訴我説:“不是不想,而是家中太窮,兄弟姐妹有很多,所以按照當時的思想觀念,把這個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家中唯一的大哥。”因此,奶奶對我説,她這雙手什麼都能給我,唯一給不了的是知識。

是的,奶奶的手確實給了我很多,它給了十餘年的關愛、呵護、幫助……春、夏、秋、冬,哪個季節奶奶的手會在夢鄉呢?

現在看來,奶奶的手讓她證明了她的付出,她的手飽經風霜,不但粗糙,到了冬天甚至會有些乾裂,但是手上在田裏勞動時不小心留下的傷疤,至今依然依稀可見。

啊,奶奶擁有一雙多麼勤勞偉大的手啊!

奶奶的手12

一張發黃的相片出現在我的眼前。暗黃的油燈下正補衣服的,那是奶奶嗎?為什麼那時的奶奶如此憔悴,面無血色?而現在奶奶變胖了,臉上時常泛着幸福的色彩。我不由地被那雙乾枯開裂的手所吸引。

曾記得我小時候最不願意握奶奶的手,因為奶奶的手很乾燥並且結着一層厚厚的繭,手的開裂處還擠滿了泥巴。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沒有一次認認真真的洗過手。她總是灶間、田裏和油燈下不停地忙碌,她似乎不知道什麼叫休息。

她在灶口把一根根幹木折斷,遞入火中。隨着“咔嚓”一聲響,她雙手總要顫動一下。如果仔細看可以看到她脱落的手皮緩緩下落。

她在田裏用力扒着泥土的深處,也許泥土深處有她想要的“甜果”。

她在油燈下麻利的補綴,隨着燈油一點點消釋,時常見那衣服上有點點紅斑。這是貧苦的印記,是忙亂的憑證。

不由想到奶奶手上有千溝萬壑卻沒有一滴幸福的露珠!

現在奶奶常牽着我的手去買菜,感覺比以前舒服多了。奶奶手上沒有刺得我手疼的裂紋了,沒有難看的老繭了,也沒有滿手的泥土了。現在我看到的是紅潤的,滿溢芬芳的雙手。我還時常看到這樣的一幕幕:

奶奶在洗手間裏用護膚品細心地洗着手的每一個指縫,洗後用柔軟的毛巾擦擦,抹上護膚品用力地搓揉。

奶奶在電磁爐、微波爐前“咔咔”地扭着按鈕。

奶奶在空調屋裏對着液晶哈哈大笑,一手握着遙控,一手拿着蘋果。

我不得不感慨,沒有千溝萬壑的手上卻住滿了幸福的精靈。

祖國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活的改善,解放了奶奶的雙手,解放了我們的雙手。

奶奶的手13

我見過的手很多,多的數不勝數。可這些手的樣子,全都像浮萍 一樣從我腦中飄走了。唯獨有一雙手我記得很清很清。它是那樣的温暖,又是那樣的醜陋,但在我心中,它永遠是最美的。這雙手就是奶奶的手。

奶奶的手是一雙飽經風霜的手。她的手被鋒利的刀刮過;被冷徹肌骨的水泡過;被尖尖的針頭扎過;被粘粘的膠布貼過……這雙手為我洗過骯髒的衣服;為我收拾過亂騰騰的書架;為我端過燙手的盤子;為我擦過粘滿油污的桌子……這雙手為我乾的雖然只是生活中的一點小事,但如果一天天一年年地積累起來,就會變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大事。然而我並沒有注意到。直到有一次,我才真正瞭解了這雙手。

那次,我和往常一樣,高興地放學回家,回到家,我才知道奶奶的食指被刀子剌破了。只見她的手頓時鮮血淋淋,手上的好多地方都被血染紅了。當奶奶洗完手後,我清晰地看見手上有一個一釐米的大口子。奶奶為了給我們切菜,把手都給刮破了,她是多麼辛苦,我們有誰體諒過她?我們只是覺得好奇,在旁邊圍觀了一會兒,就若無其事地去玩兒了,沒有人幫她貼上一個温暖的創可貼。

如今,奶奶的手已經很粗糙了。那雙手上有許多皺紋,兩隻手似乎只剩青筋和骨頭了。手指彎曲了,好像一隻折彎但沒有斷的竹子。她總是自言自語的説:“這隻手真難看,連雞爪子都不如。”聽到這樣的話我傷心極了,那都是為了我們呀!

奶奶的手在別人的眼裏,雖然十分醜陋,但她這雙手在我的心裏,永遠是最美的。

簡評:時常在想,一雙飽經風霜的手不就像那大樹的彎曲變形的根嗎,一切幸福的果實不多源於她的默默努力嗎?

奶奶的手14

歲月的滄桑折皺了,您的身體,永保不變的是那顆樂觀向上的心,時光的消磨,漂白了您的髮絲,使我熟悉的,是那燦爛絢麗的笑容。奶奶,我想握住你的手。

小時候,你的手細膩中帶着柔滑,而我的小手,肉嘟嘟的像個小肉球。您的手寬大,我的手微小。您領着我去買吃的,大手牽着小手,一個活蹦亂跳,另一個温柔微笑。走過去,誰都會羨慕您,您有一個這麼可愛的小孫子,我喜歡在你的手上畫畫,畫個假手錶,畫個小笑臉,你的雙手上,不一會兒佈滿了彩色的痕跡。

上幼兒園,您的手略顯乾燥,而我的手變得微乎其妙,像一朵五個瓣兒的小花朵,您的手厚實,我的手幼稚。您去接我上下學,大手領着小手,一個臉上洋溢歡笑,一個嘴角微微上揚。走過去,別人都會羨慕您,您有一個這麼快樂的小孫子。我喜歡把手比在紙上,和您一起比手的大小,畫上手指甲,畫上指紋圈,不一會兒,您的臉上就綻開了絢爛的笑容。

上小學,您的手不再柔滑,而我的手逐漸成長,像一棵成長的小樹苗,您的手墨淡,我的手嫩紅,您帶着我去買文具,大手攜着小手,一個胸前紅巾飄,一個歲月磨人使老,走過去,誰都會羨慕您,您有一個這麼聽話的孫子。我喜歡在你的手上寫字,把我每天所學的知識寫給你,你的手上佈滿了斑斑的字跡。

上初中,您的手變得滄桑衰老,而我的手青春成熟,像一棵茁壯的蒼松。您的手皺紋斑斑,我的手粗壯厚實。您帶我去買菜,我一手提着菜,一手領着您。也是大手牽小手。一個青春洋溢散發,一個拄拐駝背慢走。一走過去,誰都會羨慕你。你有個孝順的好孫子。

我想握住你的手,細數你的皺紋,傾訴我的心事。你的頭上紛飛的銀絲,使我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

奶奶,我想握住你的手,永遠永遠……

奶奶的手15

你見過氣球扎的水果嗎?

前幾天,我陪媽媽去菜市場買菜,恰巧遇到了鄰居,她的兩個小孩手中各握着一束氣球,有蘋果形狀,有葡萄形狀,有梨子形狀,很漂亮。我好羨慕。我就盯着看,媽媽看穿了我的心思,就問鄰居:“你的氣球是在哪買的?“恩,在菜市場的那邊。”鄰居説,媽媽聽後,帶我一塊向菜市場那個地方走去。

到了菜市場,我看到了一個似乎年愈古稀的老奶奶,頭髮花白,臉上長了許多皺紋,身旁有一個竹籃子,竹籃子邊的竹絲上,插了好幾個樣品汽球,特別好看,哪些水果氣球有的是一串葡萄和四個蘋果組成的,一共有紫色、黃色、藍色和紅色、綠色這五種顏色。第二束氣球尤其好看,有藍色的、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還有青色的小蘋果,青裏透白,其中一個紅色的大蘋果更是誘人,還有黃色、紫色的小蘋果,好好看!“媽媽,氣球真好看,”這時,正在認真編水果氣球的老奶奶聽到説話聲,微笑着對我們説:“孩子喜歡,就給他們買吧!一束1元錢!”

媽媽到那個老奶奶的紙箱子裏挑選不同顏色的汽球給老奶奶,別看氣球小得跟兩節小指差不多,到了老奶奶手中,經過幾下扎弄就成了十分美麗的水果汽球。老奶奶的手很巧,編好的各色氣球束吸引了不少圍觀的人。我想:老奶奶的手真巧,是怎麼做的呢,我得看一下……

只見老奶奶拿起媽媽選的汽球,拿住吹氣筒,輕輕地按了一下,就成了圓形的汽球。這時老奶奶把中指放在汽球一端的中心點,迅速往上一頂,再緊緊捉着被頂到另一端的兩張重疊的汽球皮,然後扭個圈兒再麻利地扎個結綁住,就成了一個蘋果汽球了!後來的幾個氣球老奶奶也如法炮製,我看老奶奶手那麼巧,禁不住問:“奶奶,您的手好巧呀!”老奶奶笑着説:“我已經做了好幾年了。”我想:難怪速度那麼快,做出來的水果氣球也那麼吸引人呢!

回想剛剛老奶奶的動作,又是頂,又是扭,又是綁,那麼小的一個汽球最終成了美麗的“蘋果”或“葡萄”,老奶奶的手好巧!我心裏不由地讚歎:老奶奶真是心靈手巧!

標籤: 奶奶的手 奶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nainaizuowen/pr8n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