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父母作文 >

有關父母作文8篇

有關父母作文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父母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父母作文8篇

父母作文 篇1

媽媽生病了。晚上爸爸不在家,我就和媽媽吃了泡麪。

吃完後,我説:“媽媽,我來幫您洗碗吧。”媽媽同意了。

我先在鍋中加入了一些水,又加了些洗潔精,把水加熱,直到手放下去剛好適宜為止。

我拿了一塊洗碗布,又拿了一口髒碗,一隻手扶着碗沿,另一隻手用布掐着碗沿,這樣推了一圈後,碗沿就搞定了。我再把布放在碗裏轉了一圈,一隻碗就快要洗完了。

照這樣,又洗了三口碗,就要洗筷子了。洗筷子挺方便,就是把雙手伸平,兩手的掌心夾着筷子,來回搓動。

碗和筷子大致洗好了,就剩下最後一步了——沖洗。我把鍋中的飄着白泡泡的水倒了,加上了些冰涼的自來水,就開始沖洗了。

我把筷子、碗放在自來水裏,用布再擦了一遍,把水倒了,大功告成!

這時我才注意到了我凍的通紅的雙手,想:媽媽每天也是這樣忍耐着刺骨的冰水洗碗,而且我今天只洗了三口碗,以前爸爸在時,媽媽洗的可不是一口兩口碗,而是十幾口,她這樣熬了這麼多年,沒有絲毫抱怨,真厲害!換成是我,早就叫苦連天了。

我以後一定要多幫媽媽洗碗,為媽媽分擔痛苦。

父母作文 篇2

這天是三八婦女節,我想為媽媽做點什麼,減輕她的負擔。

吃完了早飯,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我也開始了我的第一次行動――做家務。學着媽媽的樣貌,首先用拖把一點一點拖地板,還沒拖上一個房間,我已經熱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想到媽媽每一天都要做這些家務,這天我最後體驗到了媽媽的辛苦,我洗了把臉,繼續拖起來。堅持就是勝利!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我最後把每個房間的地板全拖了一遍,地板亮了,我也累得趴在牀上起不來了。但是看者亮得照的出人影的地板,我心裏樂極了。

休息了一會,看看時間快十點了,我又開始了第二次行動――幫媽媽煮米飯。

我從冰箱裏舀出一些米放在鍋裏,然後學着媽媽的樣貌,用手反覆將米在水裏搓洗,等洗乾淨了,添了足夠的水,放在微波爐裏,大約過了二十多分鐘的時候,微波爐開始報警我聞到了香味,米飯最後熟了!我高興的在等媽媽下班。

一會兒媽媽回來了,一進門看到乾淨的地板,驚喜地説:“喲,這天的地板怎樣這麼亮啊?”“是我擦的!”我急急忙忙跳到媽媽面前,“媽媽快到廚房看看,還有驚喜呢。”説着我就將媽媽拉進廚房,“看看,我還煮了米飯呢。”拿起筷子夾了一點米飯放到媽媽嘴裏,“喲,杉杉長大了,會給媽媽做飯了,我真高興。?説着媽媽在我的臉頰上親了親,我的臉上一向洋溢着笑容,爸爸下班了,吃了我做的飯,爸爸告訴我,這是他有生以來吃的最香的一頓米飯,。

這也是我最高興的一天,因為我真的長大了。

父母作文 篇3

一、作文素材

記得以前央視中秋、國慶走基層的時候,到處逮人問:你幸福嗎?引發了當代中國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20xx年春節期間,央視又深入羣眾,問孝順怎麼做,讓我們來看看市民的深情回答。

2月11日,中央電視台播出"新春走基層,孝順怎麼做"節目,採訪了部分市民。當問到一位老人"您覺得孝順該怎麼做時",老人回答説:要説孝順,先孝順國家,國家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然後再孝順父母。而另一位北京市民説:少給父母出難題,對國家多做貢獻,這就是孝順。還有一位醫務工作者,對於孝順(父親),他覺得首先是先孝順國家,先是孝順社會,先對得起你所從事的這份職業和這份工作……有國才有家嘛,肯定是大孝為先。

播音員説:"古人説,孝為德之本。孝有大孝和小孝之分。奉養父母,這是孝的開始;忠於職守,報效國家是孝的提升,是更大的孝道"。

那麼,親愛的同學們,當問到你孝順怎麼做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呢?

二、構思點撥

有位哲人曾經説過:"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步入老齡化的父母,在生活上、精神上越來越需要子女孝順,而且這種孝敬主要應該表現在親情上,而絕非全都可以用金錢或僱傭個保姆來替代的。隨着年齡的增長,子女孝敬父母的機會逐漸減少,商機錯過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會時不再來,會遺憾終身。

"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是一個講"孝道"的民族,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要看他是不是孝順。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説:現在所謂孝,就是説能養活自己的老人就行了。但是這真的就是孝嗎?你看狗馬這些動物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你只是做到讓父母衣食無憂了,但你對他們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這跟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孝敬孝敬,孝為行,敬為心,如果要孝,內心對父母要有深深的敬意。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意思是説:做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悦色。你看看今天的所謂孝,就是有什麼活兒,孩子們搶着去幹;在一個物質不很豐富的情況下,儘量做到讓長輩有吃有喝。這樣做就算是"孝"嗎?孝順孝順,其實好臉色才是最難做到的孝道。

孔子有這樣的建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作為兒女,侍奉父母的時候,如果有意見相左的地方,甚至你覺得父母有什麼錯的地方,可以委婉地去勸止。這叫做"幾諫",就是你一定要很剋制地,很輕微地,能夠用一種柔和的方式去勸説。道理本身是什麼樣也許不重要,但是表達方式很重要。用一種最好的表達方式把一個很好的道理講得通,這很重要。

什麼樣的兒女才是孝順的,關於這個話題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上面這些《論語》中孔子關於孝道的論述,放在今天仍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是,時代也在變化,對於一些傳統的孝道觀念,我們還要加入一些新的註解。

就我們所知,極少中國人認為自己是不孝的,有的人覺得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就叫孝順,有的人努力保持自己的生活質量與父母的平齊,有的人覺得贍養父母就是孝順,另一些人則實現了父母的夢想……可以説,無論一個人對父母如何,他們都號稱自己孝順。

孝及順,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附屬概念,它們從屬於忠,再也沒有比忠更深刻的中國概念了。中國人的忠從理論上説,是雙向的,而實際行動則差不多是單向的,向哪一個方向相信不必説。

大致上,忠與平等是對立的,這就是中國與世界上多數國家不一樣的原因,中國在文化基因上就是與眾不同的,忠君,愛國,恨敵人,與敵勢不兩立,形成了一條既簡單又易記憶、還好執行的邏輯鏈條。這鏈條其實禁不住質疑,但它就在中國文化的基因中存在着,任何試圖拆卸這鏈條的嘗試都無法成功。

父母作文 篇4

一個孩子,輸不起!教好一個,造福三代!孩子是你的,更是國家的!孩子的好壞決定了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的未來!一個孩子,輸不起!教育好一個,造福三代!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為自己創造的生命永遠自豪,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為自己創造的生命永遠自豪。 愛孩子先要懂孩子,父母教育孩子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有好狀態。不懂愛,愛變害。賞識使孩子越來越好,賞識使孩子越來越好,抱怨使孩子越來越糟,成功教育的結果是喚醒好孩子,失敗教育的結果是逼出壞孩子。 強迫只會換來抵抗,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不要只盯着分數。教育一定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保護孩子的求知慾,把求知的快樂帶給孩子。説你行,你就行,“行”這個字為什麼這麼靈因為它滿足了孩子無形生命最大的需求---賞識。孩子在父母的賞識激勵下,潛能就會像火山爆發。 找感覺,嘗甜頭,孩子找到了天才的感覺,就能成為天才。 重視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要讓“好孩子”成為負累,孩子的心靈是否舒展才是教育成就的關鍵,不要讓好孩子感到太累,允許孩子犯錯,心靈舒展的孩子才真正受學習,學習起來才有後勁!大拇指,豎起來,一個不會使用大拇指的民族,從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種悲哀。為孩子,讓我們豎起大姆指! 豆腐嘴,鐵心腸,賞識教育提出:豆腐嘴,鐵心腸。面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態度要平靜,但堅持原則不讓步。原則就像高壓電,説不能碰就不能碰。但態度要平靜而理智,而不是踐踏孩子的自尊,用情緒傷害孩子。把挫折,當存摺,孩子的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煩惱,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不怕失敗,給孩子人生的智慧;把挫折,當存摺,化苦難,為寶藏。

玩是學,學是玩,千萬不要把玩和學習對立起來,應和孩子一起“玩學習”,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夠朋友,孩子王, 孩子本來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但一些父母卻把孩子變成自己最親密的敵人

父母和孩子成為朋友還不夠,還要做孩子王,在教育的過程中態度平靜,堅持原則!愛孩子要愛得有力量,給孩子安全感。 換個角度看孩子,把你的孩子看成是人類的孩子,是萬物之靈。做父母的要尊重他,而不是改造他。想到這點,就能“跳出去”了。千萬不要把孩子當私有財產,孩子是生命之火的兒女,並不屬於你。只有將孩子作為獨立的生命個體來看,不是作為自己的附屬品,才可以使孩子的人格受尊重! 好心情,好人生,孩子有了好心情,就會有好人生。

教育最終是讓孩子熱愛生命,熱愛生命最好的體現是孩子快樂地成長。如果父母是快樂的,他們的快樂會傳染給孩子。

父母作文 篇5

當父母不在時,你看了這個題目應該會想:當父母不在時?那誰給我們做飯,洗衣服……呢?當然,父母不在時,會給我們造成許多的困難。

可能,有些人會有點小激動,因為,這樣就不用在受父母的嘮叨,就可以隨心所欲的玩耍,自由自在的做自己的事情。

可是,當你們的肚子餓時,你們該怎麼辦呢?相信,你們肯定會去找父母,可,當你發現父母不在時,你可能會哭,會鬧,會到處找你們的父母,也可能會到處去找吃的。這時,你會後悔,會懊惱,會愧疚,甚至會自責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為什麼要和爸爸媽媽一起拌嘴。

有些人也可能會説,可能爸爸媽媽過幾天就會回來,反正也就2,3天,不吃飯,就當減肥吧。可是,當如果父母們要出差呢,那2,3天是不可能會到家的。

所以,家,是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港灣,是使我們可以開心,快樂的地方,是充滿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的天堂,是有着偉大的,把我們含辛茹苦培養長大成人的父母。

所以,我們,就像在慢慢成長的小樹,少了水,不行,少了悉心培養,不行。所以,小孩就像小樹,爸爸就像大樹,媽媽就像充滿濃濃母愛的太陽。

父母作文 篇6

人生是一段漫漫長路,而教我們走第一步的就是我們的父母,只有走好了第一步才能走好每一步,而教我們走好第一步的父母,是我們用一生的時間都還不好的恩情。

幾十年的細心栽培,幾十年的含辛茹苦怎麼能是餘下的年數所償還得了的。是他們給了我們人生的第一次温暖,第一次希望,是他們把破碎的各種第一次細心的拼湊才成長成現在的我們。我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他們都應為工作很少回家,即使是一次勉強的回來看望一下我和哥哥這兩個很早就學會獨立的孩子也只能一個人回來,而另一個人則要承受兩個人的工作。大多回來的都是媽媽,因為媽媽是這個家最勤快的人,只要她回來了家裏就會被收拾的井井有條,但是爸爸自己一個人很辛苦所以媽媽從來都沒有呆在家裏太長的時間。我知道,我也深深的明白爸爸媽媽的苦衷,那天她用消瘦的手臂緊緊的環抱住我,用略微有些顫抖的聲音説,對不起,其實她也想讓我們一家四口在一起,但是她説她和爸爸想在他們想讓我們好好生活,但這則必須建立在他們的勞動之上。他一直抱着我,我不敢抬頭,我怕我會見到我最不想讓她見到的表情,也怕我抬起頭會迎接她不斷流下的淚水。他們生活的太苦了,太累了,我懂,我已經不是那個一直被你們很快就回來的謊言欺騙的小女孩了,但是,我寧願我還是小女孩,寧願讓你們一直欺騙。長大了,越來越不相信童話,也越來越想去相信童話,越大,越成熟,越理解,越痛。雖然現在已經好多了,但是那段時光一直銘刻在心,刻的深刻,刻的流血。我現在無條件的享受着你們的關愛,你們的'一切一切,只求能夠填平心中的不安。那天,我上學要遲到了,該上初中了,總是遲到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出了門,急匆匆地下樓,唯恐慢了一秒。媽媽追到梯上,喘着氣問我,你是不是沒拿鑰匙?我不禁啞然,笑着説沒事,媽,我拿了。我先走了啊~我心中的火急火燎立刻被澆了一盆温暖的水,不但沒了心急而且還暖暖的。果然爸爸媽媽回來了就是好。那天我理所當然的遲到了,我被老師罰寫七百字檢討,當做是遲到不下三次的懲罰。我在檢討上寫的悔恨萬分,自責萬分,衣服乖寶寶樣,實際上我的新根本沒有在那上面,但終歸算是矇混過去了……父母教會了我什麼呢?那應該是愛和珍惜吧!學會感恩,學會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是曾經曾喜歡過的遺囑花草也抱有珍惜。

父母作文 篇7

父母,始終是父母。

沒有理由去質疑,我們曾經的一切,都是父母,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中,一手給予的,從餓其體膚、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的生活中苛刻下來,為了什麼,為了滿足我們能上學,能學到知識,做個有知識的人,為了補上自己沒能讀上書的遺憾而將一切寄託於你,為了怕你在學校看到別的孩子吃零食會嘴饞,怕你會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有零花錢而你沒有丟失面子,為了不讓你穿帶補丁的衣服。。。是啊,父母給與我們的一切總是無私的,總是無怨無悔的,任勞任怨的。如今,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因為一點小恨而淡忘父母的愛,否定父母的一切呢?而我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童年的學習時代,我們因為年齡,“稚嫩”“無知”這個詞高掛在頭上,放學了,回到家裏,往常一樣地打開電視機看動畫片,媽媽走了過來,只聽“啪嗒”一聲,媽媽一氣之下把電視關了,你跟媽媽犟了起來,不吃飯來威脅媽媽,你跟同學説你的媽媽好討厭,連電視都不讓看,真的好討厭。孩子,媽媽其實是想讓你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媽媽斗大的字不識幾個,唯有你是她的希望,她的寄託。哪怕你能給她一丁點的慰籍,媽媽其實很容易滿足

初中了,社會日益的發展,“時尚”“潮流”這些詞駐紮於每個人的心底,同學間的攀比心理日益加劇,看到同學穿一些漂亮,潮流的衣服,你讓父母給你買,父母説:“孩子,只要你學習好,我們儘量滿足你的需求”。一貫在學校拿着父母的錢顯大氣的你,帶着父母來到了商場,看到一件中意的衣服,上前問價,“200塊”那售貨員一口價。平時很少買衣服的父母驚訝了,他們連50塊錢的衣服都不曾穿過,200塊買一件衣服真的是很不可思議,但是為了你,拿出了平時買菜還價的利嘴,與售貨員展開了一場口舌戰,身為初中生,高貴的你會覺得很沒面子,跟父母説:“我不買了還不行嗎,捨不得就是捨不得”氣憤地大步甩開回家。父母最終還是幫你買了。孩子,家裏一個月才能掙七八百塊錢,還要吃飯,還要給你零花錢,還要買日用品,還要存錢供你上高中,上大學,為你蓋樓房,取媳婦,哪一樣不要錢,哪一樣不是一大筆的數目,你一件衣服開支了家裏一個月三分之一的收入,孩子,你忍心嗎?每一分錢都是父母一把汗一把淚換來的,省吃儉用省下來的,而你為了一件中意的衣服,滿足你攀比的虛榮心,炫耀你引以為豪而父母會心痛的衣物,炒作你在女生心目中的地位。你何以忍心。你怎麼不站在你父母的角度深思下。

高中了,高中算是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不得不説也是未來的一個轉折點,你很清楚。父母時刻不忘之用簡單勵志的語言對你的教誨。因為學習,要住校了,父母不在你的身邊。網絡的心開始氾濫了,一“網”情深的時代來了,網絡的誘惑,同學瘋狂地網遊,而你,儘管生活不是很好,始終沒有經得起網絡的引誘,跟同學通宵了,被網絡迷惑了,學習沉淪了,日益的沉迷於網絡,錢不夠用了,跟父母説:“我的生活費不夠用”,父母心疼你給送來了,沉迷更深了,錢還是不夠,再以欺騙的方式跟父母説:“學校要教補課的費用。一次次的滿足,你徹底誤入歧途了。很快,你的錢還是不夠用,實在沒有理由了,在家裏偷偷地拿父母的錢,跟同學、朋友借錢,甚至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請假,甚至逃課,去滿足那虛擬的升級遊戲。孩子,網絡是工具,不是玩具,這個時代會上網沒有錯,利用好了網絡你可以享受網絡所帶來的快樂,得到許多受用的知識,反之你將玩物喪志。辜負了父母對你的一切期望,毀了你的一生最寶貴的時光。你想過沒有你的父母,父母若有一天在一家網吧看到你身靠沙發,嘴裏叼着一根連父親從沒抽過的名牌香煙,大腿架在二腿上,眼睛眨都不眨地直視着遊戲中的角色,展現一副社會流氓的角色在父母面前,父母是什麼感想,會歎息、會流淚、會絕望、會因為你的所做所為而失去鬥志,自己含辛茹苦,辛苦養育十多年的親生孩子,如今淪落到了如此田地,孩子,你這樣已經將讓父母的一切日夜操勞,辛苦奮鬥的努力失去了任何意義。你想問為什麼嗎?因為你,才是他們奮鬥的根本動力。沒有你,他們可以簡單的生活。

是的,每個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父母給與的一切雖然比不上那些出自豪門的家庭,當你抱怨自己的父母為什麼不是大款的時候,抱怨父母比不上別人家的父母的時候,孩子,你錯了,父母還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強呢!父母人窮志不窮,因為沒有文化,對於你,一個有學識的人來説,當今社會,沒有文化在社會中要承受多大的壓力,你是知道的,父母把希望寄託給了你,可是你又是怎麼做的呢!一次次讓父母失望,一次次給父母闖紕漏,孩子,父母的愛你懂了多少,那些曾經頹廢的時光加起來可以陪父母走過多少天,父母的辛酸,你又懂了多少,父母在社會中低着頭揹着做人的原則去為你掙學費,你對父母説過一聲:“爸,你辛苦了,媽,您辛苦了”了沒。沒有,因為什麼?因為面子,因為羞澀。

寫下,説的並不只是別人,回憶的也許更多的是我自己。慚愧,內疚。我知道有的人經歷與我是大體相同。一次次辜負父母對我們的期望,但是,這一切根深蒂未固,因為我們還年輕,父母還有機會看到我們今後的人生髮展,而我們要做的,正是證明給他們看,我們可以光溜溜地來到人世,決不能光溜溜地走完人生,總要做點什麼,不辜負父母,孝順父母也許就是你人生價值的最初體現。我也堅信我自己能給父母日後的回報,雖然不是很偉大,但我會努力。

“不辜負”這個詞所能包含的太多了,古人説:“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我們不用古人的解釋,用現實的語句來説,父母與我們之間的代溝,年齡的差距、父母們曾經不尋常的經歷導致父母趕不上我們的腳步,跟不上時代的節奏,父母們的思想,理論有時候是同我們很是排斥,作為子女的我們,“包容”“謙讓”才是我們一個孝順父母應該做的。步步相逼,與父母爭執那所謂“你想要的結果”更不是一個有學識的所做出的舉動,這裏看來,其實包容、謙讓也可以説是一種“不辜負”的體現。

我們都是孩子,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有句話叫“大恩不言謝”父母所給予的一切,你不能簡簡單單的説聲謝謝,儘管父母並不期望你能回報,但是你必須做到,不要把回報當作是一種法律上的約束,一種義務。拋開一切,你們有的是血濃於水的親情,這是你一個為人子女為“善”“忠”“孝”的體現。這裏看,一種無言的回報不能不説也是一種“不辜負”父母的體現。

電視上看到一些女孩子因為愛情失敗而放棄了寶貴的生命,真的是令人很悲痛惋惜。所謂的感情,在這個時代不得不説很具有殺傷力,罪魁禍首大部分都是男生,這裏,我只想對那些正在愛情路上失敗的女孩子人説幾句,如果你因為愛情失敗而有了輕生的念頭,因為那個男人不愛你了,你想用輕生的念頭來讓他看到這就是“你拋棄我的結果”。我告訴你,你錯了,傷心絕望的人是你的父母,不是他。你忍心讓你的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嗎?你忍心讓你的父母看到辛苦養育20多年,因為一場愛情而放棄生命的情景嗎?是不是該深思下。這裏特別強調“愛自己”更是一種“不辜負”父母的體現。

最後,我想對“天亮了”解釋一下。不要誤會,這裏是説我寫完文章時此時快天亮了,更想表達的是,天亮了,我們該覺醒了,不要再讓人説“可憐天下父母心了”更不要再辜負我們偉大的父母了。

父母作文 篇8

雖然我的父母相貌並不出眾,但是,他們對我的關心、愛護並不是能用三言兩語就能説清楚的。

記得我八歲那年,在一個風雨交加,異常寒冷的冬夜,我突然發高燒。爸媽見了,二話沒説,穿上外衣,幫我穿好衣服,拿起雨傘,背起我,就疾步往醫院走。路是那樣的長,又是那樣的難走。也許是爸爸走得太急,也許是路太滑,走着走着,爸爸腳下一扭,把我摔了下來。我正準備屁股着地,忽然覺得一雙大手托住了我,我扭頭一看,原來是給我們打傘的媽媽怕我摔傷了,用手托住我。我是沒事了,但爸爸的腳扭了,媽媽的手也擦傷了。我要求自己走,爸爸説我有病,不允許,又一瘸一拐的把我背到了醫院。這時,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記得我十歲生日那天,爸爸買了一個大蛋糕,上面插着十支蠟燭,我非常高興。可是樂極生悲,媽媽為了給我做一頓豐盛的晚餐,把手弄傷了。我深情地對爸媽説:“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們的。”他們説:“只要你健康快樂,成績好,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我鄭重地點了點頭。

以後,我學習更加努力了,因為我要用成績來報答父母。

有一句話説得好“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因此,為了報答辛苦養育我的父母,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找一個好的工作,讓父母安享晚年。父母為我付出的,我將十倍、百倍的感謝、回報他們,讓他們的付出有價值。

標籤: 父母 父母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fumuzuowen/vnnv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