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動作作文 >

光盤行動作文7篇

光盤行動作文7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光盤行動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光盤行動作文7篇

光盤行動作文1

我國自古以來,不浪費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他又一個時尚的名字叫“光盤”。

今天,我的一個親戚家的小孩剛滿月,請我們去一家餐館吃飯。

開飯啦!服務員端來了:炒牛肉,菊花魚,鴿子肉……還有一些山珍海味我連名字也叫不出來。不一會兒就擺滿了整整一桌。

在對小壽星的祝賀聲中,我們開懷暢飲,又吃又喝,直到撐得肚飽腰圓,客人們才一個個挺着大肚子離開了餐廳。

媽媽叫來服務員,拿來幾個打包袋準備打包。我像個小偷似的向四周望了望,還好賓客都走了。於是,我便對媽媽小聲説:“我們走吧!不要吃別人剩下的食物,這太沒面子了。”這時有個服務員聽到我和媽媽的對話,還沒等媽媽開口,她就説:“孩子,你應該感到光榮,社會現狀提倡珍惜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光盤行動,從我做起的口號。”

我問服務員:“什麼是光盤行動呀?”服務員笑着回答:“光盤就是把自己盤中的食物吃完,即使吃不完,也要打包帶回去吃。”

媽媽語重心長的説:“是啊!小小的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啊!”

爸爸撫摸着我的頭説:“中國食物浪費超乎想象,一年倒掉兩億人口糧,我們要珍惜糧食啊!”

奶奶嘮叨着説:“你難道忘記了我教過你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

爺爺歎了口氣:“唉!你太幸福了,我們小時候沒吃的,餓的慌,有時還吃樹皮和草根呢!”

這時,我的臉刷的一下紅了,像熟透了的蘋果一樣。心裏非常慚愧。

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光盤,有一種美德叫光盤……向浪費説不,向奢侈告別,不要讓光盤只是一個傳説。

光盤行動作文2

哈哈,這裏的“光盤”可不是電腦裏的那個光盤,是盛飯菜的那個盤盤,“光盤行動”就是要把盤盤裏邊的東西吃的光光,不浪費。

以前我沒有意識到節約糧食的重要性,認為浪費一點點糧食算不了什麼。每次吃飯都挑三揀四,常常掉許多飯粒,有時還剩飯剩菜,甚至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媽媽笑話我是“漏下巴”,爸爸批評我浪費糧食,但我總是無所謂,還找許多借口狡辯。

這天晚上,爸爸給我算了一筆賬:1公斤大米大約有4萬顆米粒,我國有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就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如果按每人每月吃30斤糧食計算,可供100萬人吃一個月。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於是,在爸爸的倡議下,我們決定開展“光盤行動”。這天,我和好朋友毛毛、老爸到飯店吃飯,要了一個家常涼菜、一個溜肉段、三碗飯。老爸説今天要光盤行動,不能浪費。這下把我和毛毛給吃的、撐的,肚子都圓溜溜的了。哎,光盤真難啊!當然最後,我們還是把飯菜都乾淨、徹底地消滅了。

這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媽媽決定帶我去吃漢斯。我們一進門,看見桌子上放着一個牌子,寫着“光盤行動”。這是家自助餐,有很多好吃的,可以自己去挑選。我們為了不浪費,就誰想吃什麼自己選什麼,吃多少拿多少。最後,是老媽“供大於求”,拿的沒有吃完,我們都批評老媽不注意節約,並幫助她“消滅”了剩下的“殘羹剩飯”。老媽得到了教訓,説以後再不浪費了。

“鋤和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聽到這首詩,我彷彿又看到了農民伯伯在田地辛勤勞動的情景。“光盤行動”,我將進行到底!

光盤行動作文3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聽説過這句詩嗎?我想看了這句詩,就會讓我們行動起來,光盤吃光光。學校中的“光盤行動”開展得熱火朝天,我們在家也能堅持很好。接下來,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家的“光盤行動”吧!

“咕咕”,我的“晚餐鈴”響了,我立即問媽媽什麼時候吃飯,媽媽説:“過一會兒就吃”。我迫不及待地説:“快點,快點,我都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呢!” 過了一會兒,豐盛的晚餐“出鍋了”,我想一個餓了幾天的流浪漢一樣,看到了食物兩眼放光,立即撲了上去。我拿起筷子,狼吞虎嚥的吃起來。一會兒,我們全家都吃完了。一看,桌上還有好幾盤菜完好無損呢!我趕緊説:“還有菜沒吃完呢,趕緊吃掉!”他們都拍拍肚子説:“吃飽了!”我怒氣衝衝地説:“不行,快吃掉!”“吃不下了!”他們回答道。“這怎麼可以呢?這些可都是農民伯伯在烈日下辛勤勞動的果實呀!怎麼可以浪費呢?浪費是可恥的!再説了,知道自己吃不了這麼多,為什麼要燒這麼多呢?如果吃不掉,那最後的結果就是倒在垃圾桶裏!成為垃圾桶的美餐!”我有耐心的向大家解説着。大家聽了我的話,都不由自主的拿起筷子。經過我的教導,最終連一粒米都沒剩。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也是這麼浪費吧!一定要節約,不要辜負農民伯伯的每一滴汗水!大家一起光盤起來吧!

光盤行動作文4

今天你吃光了盤中的食物了嗎?是的,我校盛行的“光盤行動”在數天內就影響着成千上萬的人。同學們也不甘落後,曬出自己吃得一乾二淨的盤子。“光盤行動”不是一陣風,而是一種文明習慣。

我上幼兒園時,媽媽教我背誦第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沒錯,這就是李坤先生的《憫農》詩。其實,我們吃的每一粒糧食,每一樣蔬菜都是農民伯伯早出晚歸、無比艱辛地種植出來的。然而,當我們把剩飯剩菜亂倒的時候,同學們是否想過農民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艱辛勞動嗎?我們從上一年級甚至從上幼兒園時老師就告訴我們:要勤儉節約。我現在已經是一個四年級的大孩子,更應該做到這一點,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記得有一次,我在食堂吃飯,盛飯太多,沒法吃完,隨手就倒在垃圾桶裏。一位同學輕輕地走過來並真誠地告訴我:“同學,請你以後別在倒剩飯了。”我説:“為什麼?”她説:“你應該知道,你所倒的這些飯菜,就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這樣浪費,其他同學是不會喜歡你的。”我説:“她們不可能不喜歡我。況且,我為什麼要聽你説的呢?”那位同學又説:“好,既然你説其他同學不可能不喜歡你,那我也不跟你計較,我只想打個比方告訴你,假如你的父母是一位農民,他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被另一位同學給倒在了垃圾桶裏,你當時心裏會怎麼想?”我説:“我會覺得他們這樣做不好。”那位同學又耐心地説:“那就對了,我問你:“今後你還會倒剩飯嗎?”我説:“不倒啦!”於是,我明白了不能浪費糧食的深刻道理。

經過這一件事情,我明白了要尊重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同學們:今天不剩飯,光盤行動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來互相監督吧!

光盤行動作文5

每次週末我們回爺爺家,爺爺總是很高興,會做一大桌子的菜。但是每次都剩很多菜,爺爺是個從艱苦年代走過來的人,特別節儉,剩菜總捨不得倒掉,熱來熱去的。很多次,吃完飯後,爸爸對爺爺説:“您不要太節儉了,現在這個年代富裕了,不用再省了,有些菜留太久了,都壞了,吃了對身體不好。”爺爺卻擺擺手説沒事,他頂得住。爸爸無奈,只能每次等爺爺進房間之後,再偷偷把剩菜倒掉。爺爺知道以後,罵爸爸太浪費,然後又喋喋不休地教訓他:“你可別忘了我們以前是怎麼省着走出來的……”爺爺説的這些話,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到底怎樣才能既不傷爺爺的心,又讓剩菜倒掉呢?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天,吃過飯後,爸爸悄悄對我使了一個眼色,我笑了笑,連忙屁顛屁顛地跑到爺爺身邊,指着那幾盤舊得不能再舊的菜對爺爺説:“爺爺,這些舊菜您一下子也吃不完,我想打包回去吃!”“好啊,都帶回去吧!”爺爺顯得很高興。我把剩菜都裝進塑料袋裏,和爺爺道別後,偷偷把剩菜倒在巷口的泔水桶裏,才放心地回家去了。

後來爺爺似乎發現了什麼,也許明白了我們的一片苦心,再也不做那麼多菜,也不讓我們打包剩菜了,這個特殊的“光盤行動”才就此結束。

光盤行動作文6

有一種節約叫做光盤,有一種公益叫做光盤,有一種習慣叫做光盤。

——題記

所謂光盤,就是吃光你盤子中的美食。這些微小事情都散發着公益愛心,在“光盤”行動中,很多朋友身體力行,吃光盤中所有食物,成為身邊榜樣。我和大家共同約束:反對浪費,從我做起,光盤行動,大家行動起來!

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其實吃光自己盤子裏的食物,不但給環境減少了污染,更體現了我們的勤儉節約,不浪費食物的傳統美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意思是説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飯時,應該想想這碗粥裏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是來之不易;我們生活所需要的每半根絲,每半縷錢,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幾多物質能源和幾多人的心血,應該好好珍惜,這句話告誡人們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要從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做起,不要鋪張浪費。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情看輕了,從兒不知珍惜。要知道每一件東西·的背後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樁樁來之不易。

全世界飢餓人數超過10億!全球平均每年飢餓死亡人數達1000萬,每六秒鐘就有一名兒童因飢餓而死亡!如我們每天的食物浪費5%,就可以救活400萬的饑民!

文明就餐,不僅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表現,更是一種美德的塑造。其實“光盤行動”就在我們身邊,如果你看、尋找就能發現!讓我們致力於“光盤行動”中吧!節約食物,珍惜食物。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共同創造文明社會。

光盤行動作文7

有一種習慣叫“節約”,有一種節約叫“光盤”,有一種公益叫 “光盤” 。 ——題記

有一次,吃過晚飯,我隨手拿了本書,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忽然耳邊傳來了一聲雷鳴般的怒吼:“王祺璇,你給我過來!”冷不防地一聲吼,嚇得我連手上的書都差點掉到地上。我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又犯下了什麼“滔天大罪”,看來,媽媽這“大喇叭”又要發表長篇大論了。

我戰戰兢兢地走進餐廳,只見剛才還是一臉陽光的老媽,現在卻有如暴風雨前的可怕天空,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你看看你,像什麼樣子,吃飯像小雞啄米似的,飯粒都撒了一桌子。”我一聽,馬上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幹嘛這麼大驚小怪,不就是撒了幾粒米嗎?”哪知我的話如火上燒油,“大喇叭”的音量馬上高了好幾度:“你這是什麼態度,你先給我好好背背《憫農》,認真反省反省!”

看着媽媽這副怒容,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只得乖乖地開始背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你懂不懂啊?如果全國人民每人每餐掉一粒米飯,一日三餐就要掉約39億粒。有科學家曾測試過,1千克大米約有5萬粒,如此算來,全國每天就要浪費約7.8萬千克。假設一個人一年吃125千克大米,那麼全國一天浪費下來的大米夠一個人吃上620年!”

我聽了媽媽這一番話後,嘴巴都成了“O”字型。如果每人每餐浪費2粒、3粒、4粒……那一天浪費的糧食該是多麼可怕啊,想到這,我為自己的浪費行為感到無比羞愧,臉也一下紅到了脖子根。

文明就餐,不僅僅是個人良好素質的表現,更是一種美德的塑造。讓我們致力於“光盤行動”中吧!節約食物,珍惜食物。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共同創造文明社會。

標籤: 光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dongzuozuowen/0y4z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