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明天作文 >

走向明天作文7篇

走向明天作文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向明天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向明天作文7篇

走向明天作文1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是在不斷地歷練中成長的。但是要記住,這成長是由稚嫩走向成熟,而不是由稚嫩走向衰老。

是的,泱泱大國,五千年的歷史浩浩湯湯,不可否認中華民族積澱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但面對多元文化的今天,中華民族未免太過稚嫩。封建統治與傳統思想,阻礙了我們走向成熟的腳步。巨大的民族劣根性,在今天仍根深蒂固。中國人或許團結愛國,但民族偏見,使中國人分不清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未來。以至於幸災樂禍,泯滅人性地對日本的浩劫落井下石,不見得有多麼愛國。倒是日本人在災難前的成熟表現,足以讓幼稚的中華民族蒙羞。中國人或許保守內斂,但狹隘與固執,使中國人不能接受更為多元的價值觀。人們可以謾罵裸模蘇紫紫實現理想的不道德,人們以為他們飽讀聖賢書,其實不知潮流終將拋棄他們。他們看不到蘇紫紫這個稚嫩的女孩眼裏的是一種比他們更成熟的人生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中華民族必須強迫自己走向成熟,與世界接軌。幼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長大。成熟,是需要積澱的。如果汶川地震僅是一場災難,建築商仍然認為生命比豆腐渣輕;如果上海世博僅是一種炫耀,市民仍然讓文明素養遂展館拆掉——那麼,我們並不能走向成熟。走向成熟,是需要汲取歷史的教訓,審視當代的問題,規劃未來的宏圖,才能達到的。每一箇中國人,有必要認識到自己是鳳凰的一毛。國人當自省,國家則應尊重自由與民族,中華民族方能崛起,屹立不倒。

走向成熟,我們充滿信心。幼稚不可恥,幼稚的背後,應該是成長的勃勃生機,成熟的熊熊野心。成熟對於中華民族太過重要,教育的成熟是為了更多創新型人才的湧現;環境保護意識的成熟是為了子孫那片美麗的土地。急功近利的追求科技、經濟的成熟,不過是促進衰老;踏實地追求文明精神的成熟,才能永葆民族生命力。我們可喜,鳳凰正在走向成熟,烈火亦將照耀神州大地。

不論是個人亦還是民族和國家,都要保持着稚嫩時的衝勁,積極進取,在痛苦中磨礪自我,增長智慧,由稚嫩走向成熟,而非衰老與死亡。

走向明天作文2

還記得,有一種感覺叫做刻骨銘心,如今卻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有一種情結叫做魂牽夢縈,如今快要煙消雲散……

節日,一個多麼温馨的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裏有着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彩燈,映射着鄉里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着濃濃的祝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念親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裏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是聖誕節五彩繽紛的樹枝充滿了中國人的心房,還是搖晃的燭光洞察了中國人的心事?那些“洋節”迅速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佔據我們的世界,而那些“土節”呢,正默默地退向幕後。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着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就是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絕不全盤西化,更不墨守成規,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看,在上元節的燈火裏,中華民族的瑰寶—詩詞,化作燈謎爭妍鬥豔;聽,那銀鈴般的笑聲伴着清香盈盈飄去,其中隱隱夾雜着異香的情人節玫瑰和異味的聖誕之歌……

走向明天作文3

還記得,那種感覺叫作刻骨銘心,如今卻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那種情結叫作魂牽夢縈,如今快要煙消雲散……

節日,一個多麼温馨的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裏有着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彩燈,映射着鄉里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着濃濃的祝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思念親人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可是,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裏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是聖誕節五彩繽紛的樹枝充滿了中國人的心房,還是搖晃的燭光洞察了中國人的心事?那些“洋節”迅速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之中,佔據了我們的世界,而那些“土節”呢,正默默地退向幕後。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着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就是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決不全盤西化,更不墨守成規,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看,在元宵節的燈火裏,中華民族的瑰寶——詩詞,化作燈謎爭妍鬥豔;聽,那銀鈴般的笑聲伴着清香盈盈飄去,其中隱隱夾雜着異香的情人節玫瑰和異味的聖誕之歌……

走向明天作文4

當西沉的太陽收起最後一縷陽光,帶走天際那最後一抹燦爛的晚霞,只留下淡淡的雲影,我們也即將揮手告別高二,讓它隨風而逝;當你回首再望時,才發現地平線下留的旭日已整裝待發,即將開始它新的一天,而我們,則即將開始高三的生活。

時間真的流逝得好快——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剛剛進入高中時的那種欣喜,害怕而又期待,仍然可以感覺得到,那一幕幕與新同學相處的情形仍然歷歷在目,但我清楚地知道,曾經的歡聲笑語無論如何都已被裝幀在歲月的封面上,走過的人生也永遠地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還記得,我們曾坐在高二的教室高談闊論,高三的生活,既充滿期待又帶有些許恐懼。如今,雖算不上一個真正的高三學生,但我正在一步步走近它。

走進高三,心中始終懷揣一份期待,好奇甚至是渴望,人們常説,高三的生活,總歸是一個“苦”字,或許他們是對的,而我也相信這樣的事,但我仍然希望親自揭開它神祕的面紗。

走進高三,仍有一種害怕,膽怯的心理,因為一旦走進這扇大門,五彩繽紛的生活便也被關在身後了,留下的只有無盡的題海,終日與書為伴,每天只奔波於宿舍、教室之間。然而,三點一線的生活終究會使人厭倦、煩燥,過於單調的生活始終會引起嚮往繽紛生活的心的不滿。所以,我也希望,不要進入那裏,那兒,有的只是孤獨,寂寞和殘酷的競爭。

目前,我們尚處於補課階段,雖説是補課,我想,那也是進入高三的梯子吧,更是高三生活的前奏。因為我所感覺到的那種學習氛圍,實在具有高三的氣息:緊張、拼搏、奮鬥……充斥着整個教室,所以,無論你願不願意,都被這種氛圍緊緊包裹着。或許它會令你覺得透不過氣來,但同時更有一種充實感。那種充實的感覺帶給我一種快感。有時,睡覺的時候,想起這一天沒有白白浪費,心裏就充滿了踏實感,這種感覺在以往是很難找到的。

那離我越來越近的高三,是無法逃避的,正如你無法阻止時光老人的匆匆前行,既然是這樣,我們就應該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它,再苦再難,好運也只有一年不到的`時間。努力去拼搏了,必定有一個光明的前途,毛毛蟲破繭成蝶就是一段痛苦的過程,一旦變成蝴蝶了,便擁有了自由飛翔的無拘無束,那是每隻繭中的毛毛蟲的渴望……

走進高三,我們將迎來人生的又一段旅程,或許很苦、很累,但我們已有充分的準備。正如地平線下整裝待發的太陽,我們已作好準備,一起開始我們新的一天!

走向明天作文5

不要也不必問,明天的我們將走向何方。

日子把歲月分成許多碎片。有些隨着風飄,在高高的樹枝上唱着一隻滄桑的歌謠,在黃昏或者夜半,輕歎;有些順着水流,在清淺的小溪裏飄着一點孤獨的花瓣,於漩渦或者沙灘,哀怨。

在歲月這條無限延伸的路上,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喜歡回望——把目光聚集在與明天相反的方向。無論是風塵僕僕的你,還是兩鬢蒼蒼的他,或者心意沉沉的我,在今晚的星光或者雨聲裏,能否平靜的入睡,然後鼾聲均勻地在春天做一個關於四季的夢?

夢裏,依然天真的我們,捲起褲腿光着腳丫走過被浪花輕吻的沙灘。海燕在藍天中飛,歸船在海浪裏搖。走着走着,我們就成了海燕,即使烏雲密佈海浪狂嘯依然能夠飛得自在而又坦然。來不及在睡夢裏翻身,我們就成了船上的舵手,即使風吹浪打心灰意冷依然只能駛向下一個港灣。

夢裏,依然年輕的我們,始終在前行的路上急切地尋找。一點嫩芽,一朵鮮花,我們欣喜,那是春,希望就在那裏凝聚;一輪烈日,一樹綠蔭,我們坦然,那是夏,生命就在那裏孕育;一片黃葉,一顆金果,我們滿足,收穫就在這裏摘取;一陣寒風,一場白雪,我們接受,承擔就在這裏延續。

時常想,我到底是誰?

這是一個讓智者也迷惑不解的人生命題。天性愚鈍如我一般的平凡者,更是經常為此而黯然銷魂。

有時,我認為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獨特的生命軌跡。我有自己的姓名,即使遇到同名同姓者我也不怕,因為我有自己唯一的身份證明。我有屬於自己的工作、家庭,最具有説服力的,是我有一羣其他人無關我卻愛得深沉的親人。我就在這些帶有自我鮮明個性特徵的名片裏,活出一個自我。

然而,更多時候,我卻覺得我又不是我。有時候,我覺得一片雲就是我,今天漂東明天漂西;一滴雨就是我,有時歡笑有時歎息。有時候,我從一棵枯死的老樹裏看到前世和今生的自己。也許,你有時候也有和我一樣的詫異:為何看到花開會有難以抑制的欣喜,而看到花落心又會痛得無法呼吸?

原來,在光陰的世界裏,我們都要走一條不長不短的路,這條路就叫人生。

只是,在這條路上,我們無法選擇。江河入海,四季輪轉,潮起潮落,晝夜交替,都是自然不變的規律。那麼,在人生這條路上奔奔波波的我們,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境遇,都必須走向我們的前方——明天。

既然如此,來,讓我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義無反顧,同路!

走向明天作文6

還記得,那種感覺叫做刻骨銘心,如今卻都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那種情結叫做魂牽夢縈,如今快要煙消雲散……

節日,一個多麼温馨的名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裏有着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彩燈,映射着鄉里族人的情緒,默默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月是故鄉明”,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着濃濃的祝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思念親人心切的旅人耳邊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可是,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裏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是聖誕節五彩繽紛的樹枝和色彩斑斕的彩鈴充滿了中國人的心房,還是搖曳的燭光洞察了中國人的心事?那些“洋節”迅速地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佔據我們的世界,而那些“土節”呢,正默默地退向幕後。

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節日都是民族文化的構成部分,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了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這無疑有其有益的一面。但我們更應該珍惜、繼承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着深厚的民族底藴:端午思賢臣,中秋念親人,重陽尊老者,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決不全盤西化,更不要墨守成規。在保持鮮明的民族個性的同時,我們善於吸納西方文化,並內化為我們的文化的一部分,我們的民族文化才會走向美好的明天。

看,在上元節的燈火裏,中華民族的瑰寶——詩詞,正化作燈謎爭奇鬥豔,那銀鈴般的笑聲,伴着異香的情人節玫瑰和異域的聖誕之歌盈盈而去。驀然回首間,那人,恰在燈火闌珊處……

走向明天作文7

還記得,有一種感覺叫做刻骨銘心,如今卻在漸行漸遠……

還記得,有一種情結叫做魂牽夢縈,如今快要煙消雲散……

節日,一個多麼温馨的詞。千百年來,在詩人的筆下,那裏有着優美的意境:“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元宵節的彩燈,映射着鄉里族人的情緒,默默的守候,化為淡淡的哀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中秋的明月,投影下一地細碎的鄉愁、靜靜的思念,承載着濃濃的祝福。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登高望遠的時刻,秋風就在念親心切的旅人身旁輕輕地吟唱;“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爆竹敲響了新年的期待,融融的喜悦昭示着新一年的美好憧憬……

那份牽腸掛肚的哀愁,那些溢滿心田的美妙,似乎就是天上飄逸的白雲,永存於中華民族的上空。而今猛然回首,卻不見了它們的芳蹤。是不是情人節的玫瑰遮住了年輕人的視線,以致暗淡了元宵的燈火?或許是濃香的巧克力堆積如山,含在年輕人的嘴裏滿口生香,以致掩蓋了中秋的薄酒?

節日是一種民族文化,我們每一次慶祝節日,都在有意無意中延續這種文化。“洋節”的到來,帶給了我們新鮮活躍有視覺衝擊力的開放的西方文化,它開拓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見聞,活躍了我們的思想,對我們是有益的。但我們更應珍惜、繼承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具有含蓄、深沉特點的中國節日,凝結着深厚的民族情結:端午思賢臣,中秋念家人,重陽尊老者,清明懷故親……這些載譽千年的美德,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其實,我們在慶祝傳統節日之時,也就是在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薰陶一方人。如果我們崇“洋”輕“土”,就是盲目媚外;如果我們崇“洋”重“土”,則是兼容並收,取長補短,自我完善。因此在“洋節”與“土節”之間,我們應該把握適宜的尺度。對於西方文化,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決不全盤西化,更不墨守成規,要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走向美好的明天!

看,在上元節的燈火裏,中華民族的瑰寶——詩詞,化作燈謎爭妍鬥豔;聽,那銀鈴般的笑聲伴着清香盈盈飄去,其中隱隱夾雜着異香的情人節玫瑰和異味的聖誕之歌……

標籤: 走向明天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mingtianzuowen/r8kn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