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經歷作文 >

經歷的作文3篇

經歷的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經歷的作文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歷的作文3篇

經歷的作文 篇1

我家門前的銀杏凋零了。

失魂落魄的我,已無力面對家人的期望,老師的付出,以及同學們的陪伴。走過一年的初中生活,我早已不僅僅是精疲力盡,在一次次失敗中那個自信的我漸漸迷茫。在數學難題,語文閲讀,英語句型和物理定理前的我不知該怎麼辦,即使盡自己最大的力卻也只不過是徒勞而已。我覺得越來越累,然後在迷迷糊糊中原地踏步。就像被捲進旋渦的小船不管怎麼努力,也只能眼睜睜看着自我慢慢走向毀滅。

趁着閒暇,我回到了老宅,那個剛剛分別的家。

在心中懷揣着無比壓抑,步步走向老宅。路過門前老樹,只見樹依舊是那麼挺拔,可樹梢上已沒有了過去的芳華,光禿禿的樹枝在風中搖曳,好像海里的小船任憑風浪擺弄。粗糙的樹皮就像裂開了的大地。而這一整棵樹就在空氣裏慢慢腐爛。看着它這狼狽的模樣,我想也許這就是生命吧。

我心惆悵,坐在家中不知所措,時間彷彿慢了下來,煩悶油然而生。

在離開老宅是,我偶然瞥見銀杏發芽了,也許是天氣變暖的原因吧。那一抹綠令人無法忘卻。我突然記起初一時校長演講。他鼓勵:“好好學習,即使學習生活常是憂鬱,也要像大詩人李白所説‘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就是因為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自信與樂觀的重要。

不能錯過的那段經歷。

經歷的作文 篇2

每個人,都有自己學某種東西的經歷,我也有很多。但讓我最難忘的,還是學電子琴的經歷。

我從5歲時開始學習彈琴。開始時,我非常喜歡學習彈電子琴,覺得彈電子琴很有趣,彈起來很好聽。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彈電子琴了。因為電子琴老師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學習的曲子越來越難,練習的時間越來越長。我開始後悔了,後悔當初我選擇要學習這個既費時間又費精力的'樂器。後悔當初我胸有成竹地説:“我一定會一直堅持學的,媽媽你放心吧!”

媽媽知道了我的想法後,嚴厲地對我説:“既然你當初選擇學習電子琴,就一定要學下去,不能半途而廢。”媽媽的話像一塊大石頭,重重地壓在我的心頭。“我不能讓媽媽對我失望,也要對自己説過的話負責啊!”我咬咬牙堅持了。

在那以後,我不斷地學習別人彈琴的技巧,認真地聽老師講課,有錯誤就立即改正。我還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比賽,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個道理。在不斷“刷新”自己的過程中,我的琴技越來越好。

當我收到我辛辛苦苦考得的電子琴考級證書時,心想,我付出的心血與汗水終於有回報了!我學琴多年終於有一個最完美的結!

看來,堅持就會有收穫!

經歷的作文 篇3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那天我遲到了。

那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雪,清早,我還在做着美夢時,突然傳來了媽媽的喊聲:“然然,起牀了,你快遲到了!”我睡眼朦朧地看了眼鬧鐘,才六點二十分。我懶洋洋地説:“這才幾點?讓我再睡會。”然後又迷迷糊糊地水着了。但我再次醒來時,鬧鐘上的時針已經指到了六,而分針指到了十一。我揉了揉眼睛,確定沒看錯時立即跳了起來,穿好了衣服向外奔,這時才發現褲子穿反了,沒辦法,只得重新翻工。急匆匆的吃完了飯,拿了一包牛奶背起書包,就衝出了家門。

好不容易等到了一班車,我急忙擠了上去,看見和我一樣學校的好朋友金璐。但是,車子走到了半路,因為積水太多,我乘坐的車不得不改路線。可是,也沒有避免堵車事件的發生。哎……為了早些到學校,只能跑過堵車的地方,在等車去學校。我和金璐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前衝去,在人羣中來回穿梭。跑了一會,我和金路都已經氣喘吁吁了,滿頭大汗了。我們倆跑了好長時間,才跑到了一路車車站了,看到了一輛與一路車相似的車便上了車。我看着這班車行駛的方向不對,就連忙跑到了司機叔叔的旁邊,喘着氣地説:“叔叔,請問這是幾路車?” 司機叔叔簡潔的説:“二路!”我心想:“完了,做錯車了!”到了站,我們只能向回跑,好不容易坐上了一路車,直奔學校。但我們趕到學校時還是遲到了,其他同學都在升國旗。我們都知道,舉行升國旗儀式時是不能進學校的,要等到舉行完升國旗儀式時才能進學校。校長讓我們等了十幾分鍾再進去。進去了以後,我立刻飛快地跑向教室。

我來到教室門口,尷尬喊了聲“報告”。同學們的目光“刷”的一下全都投向了我,一個個的臉上都露出了不同的表情,有的幸災樂禍,對我指指點點;有的十分吃驚,嘴巴張成了O型;有的為我惋惜,同情的看着我……我看着老師,只見老師沉默了一會,嚴肅地説:“怎麼回事?現在都幾點了?”我站在門旁,聽着老師的批評,不禁臉紅了起來。然後,老師然我當着全班同學的面作了檢討,又罰我站了一上午。

從那以後我發誓再也不遲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nglizuowen/92ky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