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變遷作文範文(通用15篇)

家鄉的變遷作文範文(通用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變遷作文範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變遷作文範文(通用15篇)

家鄉的變遷作文1

來到闊別十幾年的家鄉,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過去崎嶇泥濘的盤山道,如今都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水泥馬路。交通工具由過去的馬車三輪農用車變成了現代化汽車、轎車,特別是大摩托車幾乎成了山中的一景,基本上家家都有一輛。

走進村裏,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過去的土坯房全變成了窗明几淨的大磚瓦房,甚至有很多家還蓋起了二層小樓。裝飾一新的農家舍,儼然變成了城裏一棟棟別墅。當然很大一部分還得力於黨的政策,在5.12汶川大地震後,我們這裏雖然沒受什麼大的影響,但國家還是撥給了每户兩萬元蓋房基金,對此很多山裏人在大災後卻圓了擺脱毛坯屋住上大瓦房的夢。

其次山村的文明建設也堪稱一絕,過去路上到處都是家畜、家禽的糞便及各種垃圾,而如今卻找不帶一點煙頭紙屑等雜物,原因是村裏規定家禽、家畜如雞鴨豬牛等都必須圈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村裏人少好管理,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因為人少了,這就帶來另一個巨大的變化,諾大的山村顯得很荒涼,山上到處長滿了半人深的茅草,過去曾為搶茅草喂牛打的頭破血流,現在竟快變成了原始森林。

對此,據傳有人在山上見過豹子的足跡。這還有個小插曲,一天早晨,因我有晨練的習慣,便一人上山沒想到這可驚擾了家裏人,他們來到山腳下大呼小叫如臨大敵地把我嚷了回去,原因是大清早怕我撞上野獸,還有據傳有人一早一晚在這裏見過狐狸精出沒。

總之,山裏的一切都在變,但不變的是山裏人的好客、淳樸、善良、堅韌的性格。無論你走到哪裏,人們只要見面,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主動與你打招呼,真是山美人也美。家鄉,我明年還會回來的!

家鄉的變遷作文2

家鄉永泰的點滴變化,我們親身經歷着、感受着。

六十年代,大樟溪上有許多木排。那是永泰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做成運木頭的工具。他們把木頭並排放在一起,用繩子綁緊,順着大樟溪把沉重的木頭輕鬆地運到目的地。現在大樟溪邊已經沒有以前吵鬧的聲音,而是種滿美麗的綠色植物。微風吹過,聽着“沙沙”的聲音,舒服極了。夏日,吃過晚飯,漫步在大樟溪邊,吹着江風,看着綠色的植物,非常愜意。

那時候的房子是土木結構的,最高不過兩層。現在的房子都是由鋼筋水泥建成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

以前的馬路只是土路,因為人經常走,而走出了一條條羊腸小道。現在馬路換成了柏油路。寬闊的高速公路,道路兩旁還種着美化環境的大樹,各種小花小草。以前路上走的是馬車、花轎,現在路上開的是小車、摩托車、公交車。

七十年代,永泰一中學只有幾座磚瓦房,學生坐在裏面感到無比壓抑。老師們住的是一座建在森林裏爬滿植物,長滿青苔的八角樓。雖説夏日很涼快,但也有很大的一股黴味。現在的中學,教室潔白無瑕,老師博學多才。連宿舍也非常乾淨。學生坐在寬敞的教室裏讀書,非常舒服。

以前,人們吃飯是飢一頓飽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不説,吃的還是地瓜米。現在地瓜成了零食。現在的我們吃的是雞、鴨、魚、肉,每一頓都是美食。

以前的土路變成了高速公路,馬車變成了小車,連動車也開進了我們永泰。所有人都過上了老一輩嚮往的生活。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永泰居然從貧困的農業縣發展為現在的旅遊縣。人們的生活逐漸走向小康,這是多少代人用辛勤汗水換來的國泰民安的生活呀!

望着這巨大的轉變,我不禁感歎:永泰的變化真大!

家鄉的變遷作文3

我的家鄉在時思,那是個繁榮昌盛、美麗富饒的小村莊。

暑假裏的一天,我無意中翻到了一張照片,那是一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照片拍了幾間破舊的老平房,平房上掛了一些玉米,房前還站了一個小朋友,穿着一件皺巴巴的衣服。我拿着照片飛速地跑向爺爺,好奇地問爺爺:“爺爺,這張照片上的小孩是媽媽嗎?這幾間平房是誰的?”爺爺接過照片看了看,説:“這是你媽媽小時候拍的,這是我們家的房子。

在那時,這兒一片都是平房,因為人們都要種田,所以人們房屋前都還掛着一串串玉米,準備明年留種……不過,這都是上個世紀的照片了。你看,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中國也加入WTO了,全國各地都在迅速的發展,你看,我們現在也不都住上了小洋房了嗎?”

是啊,中國發達啦,不再低人一等啦!不過,要見證時間的瞬息萬變,還得要照片“出馬”,於是,我又找了一張近兩天的照片。

這是一張我們的全家福,仍然是在家裏場上拍的,可背景完全變了一個樣。氣氣派派的小洋房,五彩繽紛的小花壇。人們的衣服也都變了,爸爸和爺爺都穿上了花花公子的西裝,媽媽和奶奶也穿上了真絲的裙子,我也穿上了名牌服飾了,現在的穿着比當時皺巴巴的衣服舒服多了。當然,我的家鄉不僅環境變了,生活質量也變了。家家户户買起了洗衣機、冰箱,家家户户用起了彩電、空調。人們不再以種田為生了,現在,人們都到工廠上班了。人們不再自種自吃了,鄉街上又多出了許許多多的超市、商店……

我的家鄉變了,變好了,這些都歸功於我們的好共產黨啊!

家鄉的變遷作文4

我的學校座落在南山腳下,它叫“海遊鎮中心小學”。那兒風景秀麗,鳥語花香。俗話説:“再好的花也要綠葉映寸”,可是,學校這朵“好花”外邊卻有一條小溪——石洋溪——與其説他是一條小溪,不如説他是一條臭水溝。

如今,它全身上下黑不溜秋,像用墨汁染上去的一樣,小溪裏還有許多垃圾袋,白色的,綠色的,和藍色的塑料袋,有的堆在河裏,有的在水面起伏飄蕩。再加上工業污水和民用污水直接排到石洋溪裏,導致溪裏的魚蝦被毒死,不時,一陣陣臭氣撲鼻而來,薰得我們把早飯都快吐出來了。

提起以前的石洋溪,爸爸常常讚不絕口:“以前的石洋溪可是三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呢!那時的溪水波光粼粼,清澈見底,成羣結隊的魚兒,昂着頭,挺着胸,在水裏歡快地游來游去。

我們常常在溪邊垂釣,有時會釣到一條條很大的魚,婦女們常常在溪邊洗衣服,洗菜......岸邊還有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樹,它們好像是一位位忠實的衞兵,守護着那美麗的石洋溪!我們還常常在那高大的梧桐樹下嬉戲,捉迷藏,唱歌,寫字,畫畫......可如今,唉......”爸爸沉默不語。

這條又臭又髒的石洋溪,受到三門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石洋溪治污工程正在展開,排污水管基本完成,工人們正在對河道進行清理。我想:不出一年,這條石洋溪將會恢復乾淨純潔的外貌,讓魚兒.小蝦又有一個温馨美好的家園。

我想向社會大聲地呼籲:“請不要因眼前的利益,而去破壞環境,不要重蹈‘措指失掌’的悲劇,讓我們共同維持生態平衡,使地球媽媽恢復以往的笑顏,還樹木動物一片温馨!”

家鄉的變遷作文5

星期六,風和日麗、晴空萬里。吃過早餐,我和爸爸回到了久別的家鄉。

走下車,眼前的景象就把我嚇了一跳,只見家鄉人民的母親河濱江河的河水是深綠色的,水面上還漂浮着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垃圾。我站在岸邊看,河的對岸是一座座連綿不斷的小山,山上的樹林都被人們砍光,剩下的小樹被灰塵給穿上了一件邋遢的衣服,有的小山甚至被夷為平地建起了一排排的房子,一條條“白龍”正源源不斷的升上來,煙霧繚繞瀰漫着整個天空,使得天空白濛濛的,空氣中夾雜着陣陣噁心的氣味隨風入鼻。我的好心情一下子沒了,爸爸也皺起了眉頭。

爸爸充滿懷念地告訴我,他小時候的濱江河是一條很乾淨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夏天人們在河裏游泳、捕魚,歡聲笑語快樂無比,微風拂過河面,波光粼粼,十分迷人。一羣羣活潑可愛的.魚兒三五成羣的在河裏遊玩嬉戲,有時還把頭探出水來看看外面的世界。山上長滿樹林,樹木們都是穿着一身翠綠的衣服,就像給小山披了一身“綠裝”,鳥兒們在林裏安居樂業,一片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的。

近幾年,河的上游建起了工業園,人們不注意保護環境,園裏的污水和廢水直接排放到河裏;廢氣、灰塵也未經過處理就直接排放,嚴重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你看,現在污染正像惡魔無情地吞噬着河流和小山,魚兒和小鳥失去了本屬於它們的美好家園,人們也失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幸福……

我鄭重地對爸爸説:“我不希望你小時候的‘家鄉’只出現在回憶裏,我要讓碧空永遠無瑕,青山永遠蒼翠,綠水永遠清澈,我希望下一次回來看到的是綠水青山、鳥語花香的鄉下。我也要到河裏游泳、捕魚……”。

爸爸笑了……

家鄉的變遷作文6

我的家鄉在農村,那裏是個美麗的地方。

以前,我家鄉的人們吃的是鹹菜、黑麪和紅薯粥,多半住的是窯洞,穿的是補丁衣服,用的是煤油燈,條件非常艱苦。那裏的人們很窮,買不起種子,要是買下了,人們還要用耕畜來耕地,多落後啊!

有時候,農民伯伯在大熱天裏幹活時,有的人會累的滿頭大汗,像被雨淋濕了一樣,有的還脱了衣服,上氣不接下氣的幹活;甚至有的會累倒在地上,多辛苦啊!

現在可不一樣了,農民伯伯吃的都是肉、白麪和新鮮蔬菜,住的多數都是平房或樓房了,人們穿的都是新衣服,而且現在也通上了電,人們也看上了電視、用上了洗衣機、電冰箱等許多家用電器。

幾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型機器,拖拉機、收割機等。人們用機器耕地、收割時,只要人們駕駛上就可以了,多方便呀!還有人們現在買回種子,種在大棚裏,可以生長出許多蔬菜,這樣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新鮮蔬菜了。在農閒時,人們可以在樹蔭下打牌、聊天了。道路也變了,由原來的土路變成了石子路和水泥路,又寬有平坦。家鄉的變化很多、很多……現在如果你來到我們的家鄉,就會感覺到一片新農村的景象.

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才使我們過上富裕、祥和、平安的生活。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我可愛的家鄉變的更加美好!

家鄉的變遷作文7

我的家鄉在農村,我經常聽姥爺説他們那個年代的事,聽姥爺説,家鄉以前很窮很窮,村上到處是爛土牆,破瓦房,屋子裏既黑暗又潮濕,而且地方還很小。

有的房子還是用石棉瓦、油氈和稻草搭成的,屋裏的地方全是黃土,時間久了,就被人們用笤帚掃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天,院子裏,村道里全是爛泥巴,一腳踏下去,鞋子就陷在裏面拔不出來了。人們做飯燒不起煤,一年當中,大部分時間燒的是玉米稈和爛樹葉。下雨天,房子經常漏水,冬天擋不住風。儘管把土炕燒的很熱很熱,但刺骨的寒風從四壁透進來,凍得他們耳朵發麻,不得不把頭埋進被窩裏。被窩裏的空氣不好,凍得他們晚上都睡不好覺。

現在可好了,家鄉這十幾年簡直髮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破草房、土瓦房變成了用紅磚砌成的大磚房,屋裏屋外和村上的道路全部用水泥硬化了,有的屋子裏還鋪上了亮光光的大地磚。人們的住房都很寬敞,有客廳、廚房、衞生間,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間。燒水煮飯再也不用燒玉米稈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來水,再也不用那黃泥水做飯、洗臉了。寬闊的石灰路兩旁,也安裝上了路燈,晚上路燈亮起來的時候美麗極了。

人們也都有了錢,有好多家庭都裝上了電話,用上了電飯鍋、電冰箱、洗衣機,有的還買了大沙發。家家户户都買了大彩電,家家户户都是專業户,有果園、菜園和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近萬元,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我的家鄉變化真大啊,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遷作文8

穿城而過的酉陽河清澈的河水的不緊不慢的流動着。“譁——譁,”就像一曲歡快的歌。波光粼粼的河面像是一頑皮的孩子在對我們眨眼睛,又像是有誰在河面上鋪了一匹精美的藍緞子,從縣城城北一直延伸向城南。河邊亭亭玉立的楊柳在河面上倒映出她那千嬌百媚的身姿,在微風中盡情的舒展。你可曾知道在兩年前河面上飄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河水污濁不堪,時時飄來一陣陣刺鼻難聞的臭氣。

西山大道口,亞伸廣場拔地而起,渝東南最高樓就屹立在這裏,就像一位威風凜凜的巨人屹立在城市的中央。每當夜幕降臨時,亞伸廣場被無數個錯落有致的彩燈勾勒出婀娜多姿的身段。這時,在月明星稀的襯托下他顯得更加氣勢磅礴,更加令人心馳神往。但是,你可曾記得這兒兩年前卻還是矮小而破舊的瓦房呢?

大街上,叉道口,出現了紅綠燈,斑馬線,交通指揮台。川流不息的車輛自由穿梭,酉陽擁有了暢通無阻的交通。一個個公交站台,一輛輛計程車,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了。

可誰又曾想過兩年前,還是貨車、客車、出租車擁堵在並不寬闊的桃花源大道上搶行,摩托車、人力三輪車、自行車和行人也在其間瞎穿亂跑,交通事故頻發。那擁堵不堪的交通一去不復返了。

回想起來,昔日的酉陽就像童話裏的那隻醜小鴨,可令人欣慰的是昔日這隻醜小鴨如今已經變成了一隻白天鵝。我相信,酉陽——我的家鄉,這隻美麗的白天鵝,一定會展翅翱翔!

家鄉的變遷作文9

我住的家鄉在40年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十年前,聽爸爸媽媽説,以前的鄉村是泥濘的小路,各家各户都住着土房,一到下雨天,外面大下,屋裏小下,外面不下,屋裏還下。村裏的人只用一口井,井水都是鹹的,每天挑水的人絡繹不絕。

到了晚上,家裏沒有電燈,只能用煤油點,每家每户的煤油數量有限,如果早用完了的話,晚上就得在黑暗中生活。每個家裏的孩子很小就開始幹活,一直到大,而吃的飯則是窩頭,地瓜幹,像白麪,只有過年的時候或家裏有事的時候才可以吃一點點。

而到了現在,站在村口看,只見公路兩旁的樹木,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為止,公路十分的堅硬和平坦,各家各户都住着大瓦房,而且每家每户都通上了自來水,只要打開水龍頭,水就會自己流出來,而且清涼甘甜。

每家每户都用上了電燈,電視機,電冰箱,還有的安上了空調……是現代化的農村小家庭。孩子們都快樂的去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我們村裏還大面積的種植冬棗,它口感好,我們現已經成了冬棗之鄉,每年的糧食也是大豐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靠天吃飯了。

僅僅40年的發展,相差就如此的大,我真的不敢想象,未來的日子我們還會有多少的翻天覆地。村裏的人笑容滿面,嘴上常掛着還是黨的政策好呀!

是啊!祖國發展了60年才到今天的地步,我們一定要吃水不忘挖井人,現在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讓我們的祖國更上一層樓!

家鄉的變遷作文10

聽媽媽説,我來到世界的那天,下雨。從家到衞生院,必經沐宇路,當時的沐宇路是泥路。每逢下雨,路上積水很深,道路泥濘不堪。爺爺、奶奶到衞生院看我,他們的雨靴和衣服上滿是泥漿,臉和頭髮上也濺滿泥點,像兩個咧嘴笑的泥人。

我記得上幼兒園時,第一天就走的這條沐宇路。那時,路面已是水泥的了,很平坦。人們騎着自行車、電瓶車來去匆匆,偶爾有一兩輛汽車駛過,大夥紛紛投去羨慕的目光。

物換星移,時過境遷。轉眼間我上小學五年級了。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家鄉的這段交通要道已經改建成新328國道。

好樣的新328國道!瀝青路面,兩條非機動車及人行道,六條機動車道,機動車道中間用綠島隔開,兩側也建有綠島。綠島首尾相接,裏面栽滿花木。站在運糧河橋頭的綠島上朝城區望去,車輛川流不息,綠島宛如一條巨龍靜卧大路中央,蔚為壯觀。

大路兩側是寬闊的綠化帶。綠化帶設計成鋸齒形、半月形、菱形等各種形狀。綠化帶錯落有致,奼紫嫣紅,如同兩幅巨型畫卷,鋪在大路兩旁,飄飄忽忽地伸向遠方……

夜晚,新328國道華燈璀璨,車水馬龍。站在鄉間小樓上望去,還真以為天上的銀河降落人間呢!

欣賞着這美景,我驀然覺得:坑窪的泥土路,平坦的水泥路,寬闊、安全、風景秀麗的現代化公路,這部變遷三部曲,不正是我可愛家鄉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嗎?

家鄉的變遷作文11

我的家鄉在浣東街道的一個小山村——盛兆塢徐高塢村。那裏山清水秀,環境非常優美。

春天,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火紅火紅的一片,像燃燒的晚霞;夏天,滿山鬱鬱葱葱,鳴蟬在樹枝上長吟,鳥兒嘰嘰喳喳地歡跳;秋天,山上的野果成熟了,柿子像紅燈籠似的掛滿了枝頭,還有全生長着刺的栗子也等待着人們去採摘。冬天雪一下,樹上兜着雪花,掛着冰凌,真是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

人們生活在小上村裏,呼吸着清鮮的空氣,喝着甘甜的泉水,享受着幽靜的環境,無不感到怡然自得。

可是前幾年,有人發現山上有石灰石,這可是寶藏啊!小山村沸騰了,人們砍掉山上的樹木,開採石灰石。“噹噹”的擊石聲,“隆隆”的放炮聲。“噠噠”的拖拉機聲,打破了山村的寧靜。

人們在山下建起了大大小小的石灰窯,石灰出窯的時候,白氣沖天,空氣十分渾濁。石灰粉末四處飄散,道路變白了,莊稼也蒙上一片白色。人們不敢打開窗和門。更可悲的是:有一年夏天,下了一場暴雨,忽然一聲巨響,像山崩地裂一般,山體滑坡了,山上的樹木石塊隨着泥沙流衝下來,淹沒了莊稼,堵塞了交通。人們得到了大自然的報應,才清醒過來。政府限止了人們開山燒窯,下措施在山坡、路旁壘起石塊,重新種上樹木,小山村又恢復了原來美麗清潔的面容。

家鄉的變遷作文12

我的家鄉─長子,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地處山西省東南部,上黨盆地西側。由堯之長子丹朱受封於此,並由此得名。

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內,我的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遷。首先就是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我還是孩童的時候,每家每户做飯用的是煤火,房子是青磚房,沒有電腦沒有wifi,手機用的是諾基亞。

出門的時候騎的是自行車偶爾還有幾輛摩托車。那時的天很藍,草很綠,夏天能在河水邊看到嬉戲的孩子,洗衣服的婦人,清澈的河水裏有結伴而行的魚蝦。而現在高樓林立,做飯的用具變成了煤氣灶和天然氣。4G時代來臨,電腦wifi普及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手機成為了人們不能離手的東西,手機滿電是現在年輕人所謂的安全感。現在出門大多都開汽車。河道成了垃圾堆積處,也沒有人再出現在河邊。

我對家鄉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條離家不遠的小河,夏天的時候和小夥伴在河邊嬉戲,冬天的時候在冰上滑冰,那是我小時候常去的地方,記憶裏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岸邊開始有成堆的垃圾,漸漸的垃圾蔓延到了河水裏,去河邊的也越來越少,我已記不清我有多少年沒有再去過那裏,曾經熱鬧的地方現在變得十分荒涼。這就是在發展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我的家鄉近兩年來在重建,把柏油路拓寬了好幾倍,增加了廣場的數量,擴大了綠化面積。由於我一年待在學校的時間很多,在家裏的時間比較少。回家後看到自己的家鄉確實變化顯著,以至於有的時候走在街上還會迷路。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家鄉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也不例外,看着它一步一步的發展,我很感慨,改革開放的40年成績顯著,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幸福。

改革開放以來,得益於黨的正確領導。經濟迅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我們要努力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家鄉的變遷作文13

燥熱的夏夜,我獨自漫步在街頭。一輛輛小汽車、摩托車從我身旁駛過,遠處的路燈照亮人們回家的路,歡快的音樂從廣場飄出,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正在街頭悠閒的談笑着、散步着,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幽香和幸福的氣息,這恰恰構成了一幅恬美的山村夏夜圖。我的家鄉真的變樣了,不再是記憶中那個荒蕪的影子了。

40年前,我的家鄉還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莊,人們解決温飽都很困難,街道很窄,街道旁搭建着許多臨時的住房和店鋪,許許多多的房子只是土木混合而成的泥瓦房。

一到晚上,街上的行人就很少,昏黃的路燈將人影拉長,更顯得大街的寂靜與蕭條。一到晚上,人們早早的入睡了,遠遠沒有今天的繁華,更談不上什麼“夜生活”。而那時家鄉人的物質生活更可以直接用貧窮和困苦來形容。那時候,經濟發展緩慢,街上商店稀少,商品匱乏,買米、買肉、買布等都是憑票供應。能夠擁有一輛自行車、一台縫紉機、一台電視機(那時候的“大三件”)就是過上幸福生活的標誌。家鄉許多人的夢想就是能夠過上沒有鬥爭的安寧生活,能夠吃一頓飽飯。

改革開放就像一股和煦的春風吹綠了神舟大地,喚醒了我美麗富饒的家鄉,讓她煥發出來無限的青春與活力。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曾經的泥瓦房已經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大三件”已經家家都有,小汽車、摩托車已經滿大街的跑,更值得驕傲的還是村旁的高鐵站,每每有一輛動車從村旁飛馳駛過,我就想到了“中國速度”,對,這就象徵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以驚人的速度飛速發展。

一個老故事,藴含着一段過往;一組老照片,承載着一段記憶;一件老物件,濃縮着一段歷史。獨自漫步在這夏夜的街頭,我不禁遐想,假如沒有改革開放,家鄉會是一種什麼情形?我們又會在做什麼?感歎之餘我還是感謝改革開放,讓我們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讓我們享受上改革開放帶來的文明,富裕成果。我相信,改革開放的故事還會繼續延續下去,一直,一直……沒有盡頭。

家鄉的變遷作文14

流水帶不走記憶,歲月使人的記憶更深刻。眼前的家鄉不再是從前的樣子了,眼前的景象讓我重拾昨日的記憶。

我的家鄉位於中國東南部的一個小鄉鎮裏,十多年前在全國沿海地區大搞經濟開發的時候,位於延綿羣山懷抱中的她卻不受經濟發展的影響。

沒有工業的味道,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一條美麗的西江從中流淌,孕育了兩岸的人民。家鄉的四周鑲嵌着一塊塊綠油油的稻田,春天的時候,聲聲清脆的鳥鳴聲縈繞在耳際,讓人彷彿置身於美妙的交響樂中;下雨的時候,泥土泛着陣陣的幽香,孩子們打着雨傘,穿着水鞋在小道上踩着泥巴絲毫不怕回去被母親責罵;收穫的時候,田野裏收割稻穀和拍打稻穗的聲音此起彼伏,收割聲與拍打聲共同譜成了一曲豐收之歌。那時候家鄉是我們小孩子游戲的天堂。

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家鄉,彷彿每一樣都變了,原來綠油油的稻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的高樓、廠房。菜地也被冷落在一旁,零星的分佈在鎮的四周。更令我難過的是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工廠來到這裏,他們徵收農民的農田,在那裏蓋起了一間間陶瓷廠,陶瓷廠的煙囱總是源源不斷的向天空排放有害氣體,使得原來湛藍的天空陰沉下來了,從遠處看,家鄉朦朦朧朧的。更可惡的是,工廠不把廢水處理好就直接排入小溪、大河中,污染了寶貴的水資源。清澈的小溪變得像一個大染缸,沒有了魚兒的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垃圾、污水。一間間的工廠還是一個製造噪音的“好能手”,機器運作發出的“咔嚓咔嚓”聲,即使在晚上也不絕於耳,騷擾着人們的睡眠。

眼前種種,使我更懷念以前那個淳樸、透着鄉土氣息的家鄉。但是,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會停歇,我不禁追問我們的政府在帶領我們共同富裕的同時,不也應該保護好我們生存的環境嗎?加強對企業的管理,組織進行植樹造林活動,讓我們在鳥語花香的土地上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吧!

往日的家鄉景象縈繞於心,今天的家鄉景象歷歷在目。但我相信,假以時日,我的家鄉一定會恢復美麗寧靜。

家鄉的變遷作文15

我生活在一座很小的城市,那裏人不算多,每天過着忙碌而樸實的生活;景色很好,一年四季樹木常綠,每天早上醒來都能看見小鳥從家的屋頂飛過,初夏的夕陽灑在河面上,那夕陽的餘輝隨着微波來回盪漾.幾艘漁船在河上游蕩,另有幾艘在岸邊休息,就這樣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這個小城的名字叫昌寧。

説起昌寧,也可以算是一座古城了吧,我爸爸還小的時候聽説就存在了,只是那個時候還不叫昌寧。在我很小得時候,昌寧的經濟不是很好,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用塑料棚撐起來的市場,面積不大,但東西很多,裏面有賣菜的,賣衣服的,賣玩具的等,每天早上,裏面擠滿了買菜的人,絡繹聲不絕。

我偶爾也會和媽媽一起去買菜,那時的菜不貴,才五毛一斤,所以我每次都會挑很多蔬菜,留着下午吃一點,買的次數多了,跟賣菜的阿姨也就熟了,阿姨告訴我,她是在三年前來到這裏的,她是四川人,剛到這裏的時候,生活困難,全靠種菜來餬口,這一做也就3年了。我問阿姨為什麼要選擇種菜這個行業呢?阿姨説當時政治不太好,人們很難吃到新鮮的東西,好的都拿給當官的去了,剩下的連煮粥的都不夠。所以我選擇了種菜,雖然不能像白米飯那樣解決問題,但至少可以補充一點營養。

現在的昌寧已今非昔比了,人們吃的穿的用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了。人們從自行車變到了小汽車,從木房變到了樓房別墅,政府開發了很多旅遊項目,經濟日益增強,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物價也上漲了不少,只是原有的那種温馨,已經不復存在了。

我最愛我家鄉的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享受着小康生活!他們無比的熱情,無比的好客!這也很美……很美……我的家鄉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我童年的港灣,是我一生美好的回憶,我愛我的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pedx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