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關於家鄉的路作文(通用7篇)

關於家鄉的路作文(通用7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的路作文(通用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家鄉的路作文(通用7篇)

家鄉的路作文1

記憶裏,曾經家鄉的路多是泥土堆積而成,厚厚地積澱了不知幾代人的腳印。晴天,太陽毒得讓人喘不過氣,彷彿一點星火就會引起爆炸似的。路被曬得裂縫,人、車一經過,便升起一團一團的煙塵。若遇到雨雪天氣,便是泥濘不堪,坑坑窪窪,稍有不慎,便會摔倒,結結實實地裹上一層泥衣。記得有一年春節,在到達老太家後,爸爸調侃説這不是拜年,是“拜泥”,語氣中卻總有一份無奈與期盼。

後來,有的人家提前奔了小康,便用青磚紅磚在門口鋪起了窄窄的路,那條路上的人家,走路時眉眼裏就多了一份自豪。走街串巷的婦女、抄小路買菜的人,便會有意無意地走到那條路上去。可是,下雨後,有些鬆動的磚石下便會積水,人一踩上去,會措不及防地被濺上一腳泥水,只有苦笑。

再後來,幾條重要的道路紛紛改成了碎石子路。習慣了土路上的磕磕碰碰,在石子路上行走、騎車,家鄉人心中的喜悦中竟摻雜了幾分拘謹。走在路上,聽着細碎的石子在腳下“咯吱”作響,心裏別提多愜意了。

盼望着,盼望着,我們邁進了生機勃勃的21世紀。政府對家鄉的主幹道進行了整修,昔日的石子路搖身一變,成了平坦寬闊的瀝青路。老人們站在路邊,不住口地嘖嘖讚歎,孩子們張大了好奇的眼睛,在路邊跑來跑去地看着。公路上,私家車也多了,銀色的、黑色的、紅色的車從路面上疾馳而過,像一幅幅流動的圖畫。

現在呵,家鄉的路況讓人自豪。向南,新修的雙向四車道混凝土公路美觀大方,道路中央和兩旁的綠化帶讓人賞心悦目。向北,向東,向西,連結了其它鄉鎮。還有高速公路,更溝通了家鄉與外面的大千世界。

從一個偏僻的小鎮成為鹽城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家鄉的路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見證了家鄉的發展,折射了祖國的強盛。短短的路,藴含了家鄉人的驕傲與夢想,長長的路,引領我們走向希望的明天!

家鄉的路作文2

提起那隱藏在記憶深處的老家,我的眸子裏頓時透露出一股暖流。

記憶中的家鄉隱藏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中,顯得十分靜謐。要想回到老家也只有那幾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家鄉的小路漸漸地變了……。

四歲那年,我們一家三口回老家,家裏只有爸爸的一輛破舊的摩托車載着我們,我們在那崎嶇不平的小路上顛簸着。天晴還好,一到雨雪天,我們的摩托車根本無法在泥濘的小路上行駛。這時爸爸讓我和媽媽下來走,他便下來推着。那時的我只覺得很好玩,偏找爛泥的地方走,到了奶奶家,我是滿頭大汗、滿身泥漿,而我也不覺得累,還以此為樂呢。自那以後,我很喜歡回老家了,因為那裏有我喜歡的小路。

八歲那年我們一家三口又一地次回老家,家裏雖然沒有轎車,但是老家那佈滿皺紋的老土路已不存在了,已成石子路了。這時的我變得更加調皮了,動不動就讓爸爸停下車子讓我去路邊撿拾石子,甚至還跑着向遠方拋去幾顆。,隨着小石子的拋出,我在想我的小石子會不會驚動樹上的小鳥,砸到地上的小螞蟻。媽媽在後面追趕着我,我們三個是一路歡歌一路笑回到了老家,家鄉的路讓我再次地難忘。

十二歲這年我們回老家,爸爸的車子已從兩個輪子變成四個輪子了,家鄉的路變成水泥路了,再也沒有兒時讓我踩踏的泥濘小路了,再也沒有我拋擲的小石子了,而我也彷彿不在乎這些了,現在的我變得懂事了,路上不再那麼調皮、貪玩了,回老家的主要目的是看望年邁的爺爺奶奶了,一路上只想爸爸的車子開得快些,好早點回去看到爺爺奶奶。和爺爺奶奶吃個飯,聊聊天,陪陪他們,讓他們心裏踏實些,欣慰些,此刻我對家鄉的路更有一種説不出的情愫。

家鄉的路隨着時間流逝而變了,可不管你是彎曲的小土路,還是凹凸不平的石子路,還是光滑的水泥路,還是乾淨的柏油路,還是……我依然愛你—家鄉的路,因為你是我心靈的歸宿。

家鄉的路作文3

我家鄉的路,沒有城市中的大街那麼繁華,卻是獨有一份美和一份情感。

家鄉的小路是一條樸實的路。它沒有華麗的燈具擺在路旁,但是小麥和高粱和它作伴,它沒有漂亮的石塊裝飾,但它有小草和野花在身旁。它只是一條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為鄉村的人們開通了通往城市的路。

家鄉的小路是一條美麗的路。它的兩邊不是繁華的大街,而是一塊塊美麗的稻田。春天金燦燦的油菜花,夏天綠油油的秧苗,秋天紫盈盈的草籽花,冬天白皚皚的雪。每個季節都是幅精美的圖畫。城裏的人們慕名而來,欣賞這如畫的風光。它只是一條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為鄉村的人們開通了通往美麗的路。

家鄉的小路是一條幸福的路。一車車的山鄉特產通往城市,一車車的建築材料運回村子。鄉村的人們漸漸變得富裕了,蓋起了新房,修建了祠堂,還建起了村委會的小樓,它承載着鄉下人們的夢想。它只是一條平凡的路,但它默默地為鄉村的人們開通了通往幸福的路。

家鄉的小路是樸實的,美麗的,幸福的,而它最美的地方是它記載着我童年的記憶,寄託着我深深地鄉愁

這條路是我童年的縮影,多少歡聲笑語,多少花開花落,留在了我童年的記憶中。在我幼兒園的時候,那還是一條凹凸不平的小路,奶奶牽着我的手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日子是那樣無憂無慮,快樂而舒坦。我在小路上摔跤,我在小路上玩耍,我在小路上唱歌……在小路上,我一點點長大,在小路上,留下我一串串的腳印。雖然風雨磨平了腳印,但是卻磨不掉我的記憶。那時的我,經常睜着好奇的眼睛打量着這條路,這條通往遠方的路。漸漸地,我也由這條路,來到了城裏的三小讀書。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了,我的學業負擔加重了,回家鄉的時間也變少了,可是我還是忘不了那一條路。每次走在那條路上,一種親切感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因為那是一條回家的路。家鄉的路,開啟了我新的生活,我也一定會沿着這條路,好好地走下去。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會變得更美,更好,因為它深埋我心底。

家鄉的路作文4

我的家鄉並不富饒,但是現在可是繁華了不少哩!

聽媽媽説,她小時候,老家可沒有那麼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以前她上下學都是走泥路,只要一下雨,路上就泥濘不堪,動不動就會摔個大跟頭,摔個四腳朝天也是常有的事。現在自從有了柏油馬路,再也不用擔心下雨天摔跤了。

柏油馬路不但寬闊平坦,路兩旁還有路燈。到了晚上,路燈亮起,如同白晝一般,不用像以前似的出門還得帶個手電筒。燈光明亮極了,照耀着我們前進的道路就像無盡而温暖的陽光,讓你感到很温暖。

路兩旁的綠化也令人賞心悦目。高大整齊的梧桐樹挺立在路旁,好像一位位士兵保護着這個城市。道路的拐角處都修建了小花壇,盛開着五顏六色的小花,一眼望去就像一片花海,美麗極了。

我真喜歡家鄉的柏油馬路,有機會我多想帶你們去看看!

家鄉的路作文5

家鄉的路,承載着外婆童年的回憶。

聽外婆説過,她小時候的路,可不像現在這樣平整、美觀。路兩旁都是泥巴,中間鋪的是青石板。下雨時走上去,就像走在冰面上似的,特別滑,也十分不方便。

外婆還回憶起她上學時發生的一件事。一天,她像往常一樣,一早起來便和同學一起步行上學。剎那間,天黑了下來,還不時傳出“轟隆隆”的雷聲。她們剛拿出傘,就下起了雨。那時的傘也不像現在這麼好,不但不美觀輕便,反而很笨重。不一會兒,路兩邊的泥土就被沖垮,被雨水溶解,把道路變得泥濘濕滑。身材嬌小的外婆一邊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撐着雨傘,一邊小心翼翼地行走在光滑如冰面一般的石板路上。雖然她已格外小心,可還是摔了個措手不及。她渾身上下都是泥水,活脱脱一個泥猴。一旁的同學看到後,笑得肚子都痛了。她便用手捂着肚子,突然重心不穩,也“撲通”一聲滑倒在地。她倆面面相覷,都笑了,然後繼續走在那條泥濘的小路上。

現在,家鄉的路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行道變成了水泥道,路兩旁綠樹成陰,花朵爭奇鬥豔,散發出陣陣迷人的芳香,令人心曠神怡。馬路也成了柏油馬路,都早已不像當年那樣彎彎曲曲、坑坑窪窪了。

雖然路的模樣改變了,但人們小時候的記憶永遠會留在他們心中,令人難忘。

家鄉的路作文6

“不要把自己當作珍珠,不然你有被埋沒的感覺,還是當泥土好,讓別人把自己踩成堅實的路。”這句話也不知是哪位古人説的,我挺喜歡這句話,它富有哲理性。正是由於有許許多多顆忠於泥土的心,大橋村至洋梓鎮才有了一條真正的公路。

這條新建的公路與國道相比,顯然不可同日而喻,但在我們那兒,它算是“後起之秀”中的“狀元秀”。國道都是筆直平坦,而我們這個“狀元秀”,卻恰恰相反,因為在它的途中,上坡、下坡很多。它猶如一條長龍,正擺着彎彎曲曲的身子。它彎彎曲曲,我覺得有優點,它可以溝通不少農户,也就是經過許多農户的門口,方便了更多農户的交通。至於那麼多的上坡、下坡,開始我也想不明白,後來,細細一想,也確實很有道理:現在我們假設有名司機正駕着車在路上行駛,我們再假設這條公路是筆直平坦的,那麼,司機就會覺得高忱無憂。再往後想想,正是由於舒適,司機可能會放鬆警惕,那麼,交通事故可能就會發生。而事實上,這條新建公路蜿蜓曲折,上坡時,路提醒司機加油門兒,下坡時,路又提醒司機減速;轉彎處,路還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司機,該操縱轉向了。正是由於公路的“絮叨”,司機安全到達目的地,不少一根毛髮。

想想過去,老路本來就薄弱的身軀,出現了不少的坑坑窪窪,車輛在上面通行,感覺就像“超級蹦蹦車”。灰塵也趁機瞎起鬨,紛紛在過路人的衣服上“免費租住”。駕車到達目的地後,下半身早已麻木,腿腳也不聽使喚。輕輕一撣衣服上的灰塵,猶如在濃霧中。大雨過後,老路洗了次“大澡”,灰塵雖不在空氣中作亂,卻又由於雨水與塵土黏在一起,成了“糊精”,專門“挽留”過往的車輛和行人,使得人們很難通行,耽誤了不少時間。特別是對於我們學生來説,通向家的路綿延無盡頭,簡直就是現代的“長征”,途中還有“烏蒙磅礴走泥丸”伴隨着,這就是“路苦人亦苦”。

秋收季節,不少大卡車進村運糧,老路身子骨不硬朗,承受不起大卡車的體重,所以經常出現路面下陷的狀態。

不過,這都成為歷史了。如今,老路默默地退休了,新路上任了。新路年輕有為,帶領村民通向小康社會。

家鄉的路作文7

我家鄉的路和城裏的路有很多不同,比如在城裏的路上行走,你每走幾步就得四處張望,有時過了馬路,你的那顆心還在劇烈運動着。走在這樣的路上,你會緊張,會擔驚受怕,還有那刺耳的剎車聲、黑乎乎的尾氣,讓人心煩意亂,不知不覺你已被那灰、那聲、那情染上了世俗的灰。整日奔勞於城市馬路上的人,耳和心都已麻木,似乎對這種情況司空見慣。

鄉間的路不一樣。有一年整個暑假我都在外婆家度過,來到鄉間似乎酷熱都隨風去旅行了。我漫步於河邊的一條小路。頭天晚上下了一場雨,將大地衝刷得乾乾淨淨,空氣是潮濕的,花是潮濕的,綠葉是潮濕的,世間萬物都是濕漉漉、潮乎乎的。

走在這樣的路上,你會有一種久違的清新與寧靜。當我剛踏上這條路時,還不知道這條路將要給我帶來的一切。走着走着,我有些累了,但這條路似乎永遠也走不完,靠在柳樹邊休息了一會兒,便接着往前走。原本以為這條路會一路風景優美、順暢,但不久看見前方有一塊牌子,原來前方有個施工隊在修建一個發電電杆,工程隊把四周弄得到處都是石子、沙粒,周圍的土都是紅的,地上坑坑窪窪的,昨天的雨水積在紅土坑裏。大大小小的土坑阻止着人們的行進,偶爾遇上一個大號的坑,還得跳過去,有時一跳濺了一身的紅墨水。走完這樣的路,心撲撲跳着,腿也酸酸的,身上髒髒的。

平生沒走過這麼難走的路!可是走完了這樣的路,發現我又回到了村莊,這是怎麼回事呢?外婆説:傻孩子,你又繞回來了!

哦,人生就是這樣,前方永遠有你意想不到的坡,也許這個坡很陡,很難走,但等一切歸零時,你會發現這就是人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74lm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