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和平作文 >

維護和平作文八篇

維護和平作文八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維護和平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維護和平作文八篇

維護和平作文 篇1

我們今天學習了第五單元的習作。這是一張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的情景。

照片中幼小的孩子衣衫破爛,渾身上下濺滿了鮮血,坐在廢墟和碎片裏撕心裂肺的哭喊着:“媽媽,爸爸,媽媽……”,可憐的孩子一臉的驚慌,瞪着大大的眼睛,拼命哭着喊着要爸爸媽媽,孩子悽慘的哭喊聲並沒有驚動自己的爸爸媽媽,他並不知道自己可依賴的父母已經被日本侵略者奪去了生命,無情的戰爭摧毀了自己幸福的家庭,這究竟是為什麼?

一聲聲的哭喊聲,一陣陣的崩塌聲……,廢墟中不知埋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瞬間血流成河,死傷無數,這血淋淋的一切讓人不忍直視,這究竟是為什麼?

這就是可惡的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我們停止戰爭,維護和平。讓孩子不要再失去親人,讓人們不要再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讓和平之花開滿人間,讓硝煙戰爭煙消雲散。

維護和平作文 篇2

將心兒埋在歷史的長河中,用心來體會戰爭帶給人們的疾苦,只有每個人都認識到戰爭的危害,和平鴿才會永遠盤旋在我們的上空。

——題記

我一直都很幸運,因為我從未親身經歷過任何一場戰爭,從未感受過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甚至在我的幼年,我曾一度不知戰爭為何物,對於大人們口中戰爭的殘酷,我只是充滿了迷茫和不解,認為它可能和大灰狼一樣吧!所以對於戰爭,我從不認為它是多麼的可怕,更不會覺得可恨!雖然別的國家常常也會有戰爭,例如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但我常常是以一種與己無關的心態來看待這些戰爭,而從未想過那些國家的人民生活在怎樣的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將飽受多大的痛苦與折磨。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五千年的帝國興衰,是建立在一場場戰爭之上的,是建立在無數鮮活的生命之上的。中國古代人民就曾經長期的飽受過戰亂之苦,男人們都必須出去打仗,留下一個個女人們在家望穿秋水,等待丈夫平安歸來,他們是多麼渴望和平呀古代有許多詩歌都是來反映戰爭帶給人們的苦難的,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別”,王昌齡的《出塞》等,都是來描寫戰爭帶給人們的疾苦。

而就是這樣一個曾經飽受戰亂之苦的民族。對於維護和平,人們並未表現出一種熱情,因為現在的這一輩人並未親身經歷過戰爭,不知和平的可貴,所以也就不珍惜和平了。就像一個人如果不經歷飢餓,又怎會珍惜糧食呢!

紅十字會的創始人亨利?杜南,早年曾是一位銀行家,從未想過建立紅十字會,但由於他在經過索爾佛利諾是親眼目睹戰後的慘烈,所以萌生了創立一個全國性的志願的傷兵救護組織的念頭,來救護傷兵,偉大的紅十字會,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可見,一個沒有感受過戰爭痛苦的人,你能指望他來維護和平嗎?

也許有人會説,我們進行的是正義之戰,我們是佔理的一方,但不論是正義還是非正義,帶給人們的都只會是深深的苦難和痛苦,我曾經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人問一個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的婦女:“是誰殺死了你的丈夫?”那位婦女説:“是一顆子彈。”那人又問:“我是問紅軍還是藍軍?”那位婦女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一顆子彈奪走了他的生命。”這位婦女正是經歷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才會對戰爭這樣的深惡痛絕。

戰爭,這一魔鬼,正在蠶食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只有我們真心的人愛和平,維護和平,和平鴿才會永遠盤旋在我們的頭頂。

維護和平作文 篇3

人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是什麼?是和平,永久的和平,不會被消滅的和平!在戰場上,我們只能算是一條生命,我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殘忍地殺害,留給親人的只是恐慌和難過,那是一件多麼令人痛苦的事情啊!

雖然我們此刻生活在和平的環境中,但是誰又曾想到世界其它地區的人們仍舊飽受戰亂之苦.記得前不久我在電視上看見敍利亞仍在打仗,其中有一名兒童不幸被炸彈炸死了,她的母親淚流滿面地目睹了這一切,卻又無能為力,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看到這一情景,我也禁不住為之落淚,在戰爭的硝煙中的兒童,他們時刻生活在恐慌中,因為時刻會有生命的危險.生活在飢餓中的兒童,只是為了温飽而生存.我們的童年無憂無慮,每一天就是玩耍,是我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我們此刻的和平是無數的先輩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這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一些,我們要共同努力從自身做起,向社會傳遞正能量,讓處處充滿愛心,這樣就能夠減少戰爭,增加和平!

我眼中的和平是一個沒有戰爭和武器,疾病和破壞,憎恨和飢餓,沒有無家可歸的星球,人們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個星球。

維護和平作文 篇4

和平,是許多人都渴望的生活。但是卻有人要製造戰爭,破壞和平。

“轟隆!”一枚枚炸彈毀了多少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使多少個小孩失去了父親;使多少個妻子失去了丈夫,使多少個母親失去了兒子……

瀰漫硝煙的戰場,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個性是最近的伊拉克戰爭。那天,我打開電視機,一幅幅驚心肉跳的畫面立刻映在了屏幕上:在一所醫院裏,一個個小孩躺在病牀上哭喊着,從他們的那雙大眼睛裏能夠看出絕望;在某車站,產生了大爆炸,炸死了許多人。那裏堆滿了屍體,有的炸斷了手;有的炸斷了腳,還有的炸斷了頭……當時,我就想:如果沒有這場戰爭,就不會出事了。

罪惡的子彈。你不要再出現了!你永遠消失吧!你讓全世界的人都憎恨,因為你是那麼無情,你讓一個個年輕的生命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和平!降臨到人間吧!地球上的人們都渴望得到你的滋潤。如果地球一的每一天都充滿和平和愛;那世界將是多麼完美,瞧!澌上朋友們在草地上歡快地嬉戲;老人在樹蔭下聊天;盲人過不了馬路,小學生跑過來扶他過馬路;老師在寬敞的教室裏,向學生傳授知識的種子;還有,還有……人們都懂得了愛,懂得了互相幫忙,還懂得了許多。許多……

和平,還有多久還能永駐人間呢?我真渴望和平!

維護和平作文 篇5

1937年,南京火車站裏面擠滿了人,他們焦急地等待火車,準備逃離這個地方。

這是遠處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有個青年大叫:“鬼子來了,大家快跑。"一位老奶奶説:“咱們快跑,不然就來不及啦!”一個比較有經驗的車站管理員説:“大家快卧倒,快逃跑。”

人們都卧倒着逃跑。他們有的錢包掉,有的行李掉了,還有的小孩鞋子也掉了……可是都顧不了了,因為現在保命最要緊!大家紛紛向四周逃去。可是都來不及了,鬼子的飛機扔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炸彈,像雨滴一樣從天上降落、爆炸,把人們炸死了,傾盆而下的炸彈似乎在説:“可憐的人們,不要再做無謂的掙扎了,我們要把這裏給炸個片甲不留。"逃難的人羣中有一個手裏抱着小孩的母親,她拼命逃跑。但這時一個炸彈掉了下來,她用自己的生命護住了自己的孩子。在她還有最後一口氣的時候,她把孩子交給了孩子的父親,希望他們能逃出去。可是父親也被炸死了,只剩下的小男孩一個人,他周圍都是人們的鮮血和屍體,是炸彈的碎片和倒塌的房屋。這個孩子無力地哭着,好像要和天上的飛機一爭高下,而等待這個孩子的將是死亡的降臨。他不會被炸死,也會餓死。最後,只能等死。

在那個年代裏,戰爭是不能避免的,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毛爺爺帶領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要呼籲人們維護和平,遠離戰爭。

維護和平作文 篇6

70年,時光荏苒;70年,滄海桑田;70年,風雲變換;70年,一個當年襁褓中的嬰兒已經變成花甲老人……

70年前的今天,日本軍國主義政府派出108架飛機對成都進行了一次慘絕人寰的無差別轟炸:剎那間,硝煙瀰漫,哭喊聲,慘叫聲充斥了這座原本寧靜的城市;就在爆炸聲響起的那一刻,無數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痛失家園,這場災難給成都人民帶來的苦難持續了整整70年,至今揮之不去……

70年後的今天,我隨小記者站來到了“成都7.27大轟炸的70週年祭”的現場,為70年前去世的無辜百姓默哀……

一大早,在無名抗日英雄紀念碑前,參加會議的人們向70年前的受難者默哀,悼念,敬獻花籃……聽着大人們的發言,我對這次大轟炸也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在大轟炸裏死去的同胞們,表示深深地哀悼。隨後,我們又驅車趕到了建川博物館為將要建立的“成都7.27大轟炸受難者紀念碑”奠基。

在建川博物館,我們看到了許多當年的文物,和對一些戰役的簡介,比如:各式各樣的訓練章、精忠報國章、刻有抗日詩句的銅墨盒、張汝壽的任命狀、“死”字旗……都完整地保存在建川博物館內,參觀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逝去的戰士的照片,下面還有一段小字:看一眼這位抗戰陣亡的士兵。看一眼他長眠的臉。看一眼他腳下的草鞋。看一眼他裹纏着紗布的左手。看一眼他鈕釦洞開的胸襟:裏面是一顆赤紅而靜止的心。看着這字字句句,我彷彿被帶到了當時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一聲聲炮火聲在我耳邊炸響,想到那一位位抗戰犧牲的戰士,我心裏不禁感到難過……

參觀的時候,我們見到了幾個當時參加了抗戰的老英雄,我們立即跑上前去採訪:

“爺爺,您是當年抗戰的戰士,您經歷過這場大轟炸嗎?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經歷過,我的感受就是,十分的憤怒,想到日本人這樣欺負我們,我心裏十分憤怒。現在我們強大了,我們不會再被欺負了!”

聽了爺爺的回答後,我在心裏暗暗決定:我們這一代一定要讓中國更加富強起來,讓中國不再受欺負!

剛採訪完抗戰老兵,我們又遇到了重慶大轟炸索賠團、辯護團的團長——日本的田代博之律師,我們立刻走上前去問道:“您好,田代博之律師,您身為一個日本人,為什麼會想到來幫中國索賠、辯護呢?”

他的翻譯告訴我們:“田代博之先生説:他看到了這些受害者後,就情不自禁地想要幫助他們,覺得他們很可憐。”

聽了這樣的回答,我心裏不禁暗暗佩服田代博之律師,身為一個日本人,願意來幫我們索賠,情不自禁地想幫助我們,我認為田代博之律師這樣的做法,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感謝的。

我們幾個小記者還找到了光亞小學的卿光亞校長,對他進行了一個簡短的採訪:

“您覺得如果日本不道歉、不賠償,中日兩國還有可能和平嗎?”

“我認為會和平,雖然從20年代到現在,不少國家都要求過賠償,都沒有成功過,但是,我們這次向日本索賠就表示了,我們想要和平,但是,和平的前提,就是要日本賠償。”

“前段時間日本地震了,你認為這是報應嗎?我們應不應該去同情他們呢?”

“我認為這不是報應,這就是一種自然災害,就像我們汶川地震一樣,我認為是應該同情他們的。”

採訪完卿光亞校長,我們便一起來到為“7.27大轟炸死難者紀念碑”奠基的儀式,聽着所有的領導和代表發表這自己對大轟炸的看法,講着大轟炸時發生的一些故事,我的情緒也跟着變化着,憤怒、悲傷、堅定……

在奠基儀式上,我們找到了親自去到日本向日本政府提出要求賠償的文爺爺對他進行採訪。文爺爺去到日本時,親身經歷了日本的大地震,回來後還組織為日本捐了款,對於文爺爺這樣的做法,我們都是相當不理解的,於是問道:

文爺爺,您去日本就是為了要索賠,可是,為什麼這次日本地震您還要組織受害者為日本捐款呢?”

“我認為這是兩回事,我們索賠針對70年前的大轟炸,我們捐款是針對這次的大地震,我認為應該是個了個,要分開來看。而且,這次我去到了日本,親自感受到了日本人面對災難的'鎮定和素質,這是中國人應該學習的。”

聽着文爺爺的話,我一邊記錄一邊深思:這樣一種別人有困難就出手相助,正視別人的優點的想法是值得我們學習並讚揚的。

今天我們瞭解這段歷史,不是為了永遠沉浸在這段痛苦中,而是為了汲取教訓反對殘酷的戰爭,我們解讀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對當年的暴行進行報復,而是為了消除仇恨維護世界的和平,我們牢記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得到同情和賠償,而是為了和諧相處,共築美好明天!

希望我們能攜起手來,用愛滋潤和平之花,用真誠灌溉友誼之樹,讓世界成為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把和平之花、友誼之樹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維護和平作文 篇7

“轟!轟!轟……”的爆炸聲響徹雲霄,劃破了本來應該寧靜的天空,上海火車南站剎那間灰飛煙滅,一個不到三歲的小男孩坐在廢墟旁號啕大哭,撕心裂肺的哭音和飛機的轟炸聲,交織成了一首罪惡的交響曲。

這個孩子為什麼哭?他的爸爸媽媽在哪裏?這裏到底發生了什麼?

原來,1937年8月28日,日機轟炸上海火車南站,天橋上的石塊七零八落,月台、鐵軌被炸成廢墟,地上滿是焦黑的殘缺屍體,廣場上很多被炸死的婦女緊抱着無頭缺肢的孩子,日機投擲的燃燒彈使車站燃起熊熊大火,一時間上海火車南站煙霧瀰漫,慘不忍睹。

孤苦伶仃的孩子,滿目瘡蜚,慘不忍睹。那男孩顯然已被周圍發生的一切嚇怕了,他一臉驚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滿臉都是灰塵,還張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連脖子、臉上的青筋都露出來了。

原來,一位年輕的母親抱着不到三歲的兒子和丈夫去家鄉避難,他們一家三口來到火車站,火車站人山人海,到處都是避難的人。就在這時,日本侵略者的飛機野蠻地趕到,他們瘋狂的扔下一顆顆炸 彈,頓時上海火車南站成了一片廢墟,火車站的人們被炸地死的死傷的傷,小男孩還沒弄清楚怎麼回事,又一顆炸 彈投擲了下來,爸爸、媽媽,趕緊把孩子攬入懷中,裹在了身子裏……他的父母被活活地炸死,他從血肉模糊中爬了出來,可是,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他現在沒了親人,是誰讓他失去親人?是誰讓他無家可歸?是戰爭!是罪惡的子彈!我的心頭像潮水般湧出了對戰爭的憎恨,對戰爭發起者的厭惡。

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裏,但世界並不太平,現在許多國家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着嬌嫩的“和平之花”,我代表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向整個國際社會呼籲: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人們不再失去親人,全世界應該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和平之花開滿全世界。

維護和平作文 篇8

1937年8月28日,陽光那麼得明媚,棉花糖一般的白雲在空中悠閒自在地飄來飄去,一切都現得那麼平靜。

在上海火車站南站的候車室裏,有許多人提着行李焦急地等待着他們的火車。

突然,天空中出現了幾個小黑點兒,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原來是機架印着日軍旗幟的轟炸機。之間他們投下幾枚導彈,原本充滿了喧譁聲的火車站一瞬間變成了一堆寂靜的廢墟。

一個小男孩坐在火車的軌道上,他的衣服被劃破了,而且滿身鮮血。他哭喊着,想媽媽望去。他看見媽媽爬在地上一動不動,他不知道他的媽媽已經死了;他也不知道他從此以後再也得不到父母的呵護了。雖然是這樣,但我也希望他可以勇敢堅強地活下去。

啊!戰爭是多麼的可怕呀!它毀滅了所有人的美好的生命。雖然我們現在生活在快樂寧靜的環境中,但是還有一些國家正在戰鬥着,那些國家的人們還無法過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來吧!讓我們攜手創造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讓那嬌嫩的“和平之花”茁壯生長,變成雄偉的“和平之樹”不再受到子彈的威脅讓我們一起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hepingzuowen/vx0p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