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和平作文 >

戰爭與和平作文7篇

戰爭與和平作文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戰爭與和平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戰爭與和平作文7篇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1

在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時候,一個畫面一直迴盪在我的腦海中:一名伊拉克小男孩躲在角落裏,驚恐地看着面前的侵略者們。這名小孩的媽媽在戰爭中不幸遇難了,離開了她唯一的孩子。

戰爭讓人們流離失所,使國家民族喪失了人權與尊嚴。多少年來,人們詛咒戰爭,渴望和平。

和平,是全世界人們共同的心聲。和平是人們心底的夢,人們在夢裏發出甜美的笑;和平,是春天温婉的歌,縈繞在世界的每個角落;和平是孩子們燦爛的笑臉,綻放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誠然,世界並不太平,戰爭、罪惡、恐怖一次次想把人間變為地獄。可和平,這正義之神一次次把邪惡踩在腳下,一次次把人間變為天堂。

我們不想在槍炮轟鳴中醒來,不要在硝煙瀰漫中行進,不能在悲觀絕望中沉淪。和平,應該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中紮根,在每一份成熟的思想中凝結,和平應該是伴隨人類進步永恆的主旋律。

我們祈求和平!

我們祈求在地球村的每個角落到處都是鳥語花香、歡聲笑語;地球村每個村民都在暖暖陽光中,絲絲細雨裏享受親人的關愛,友人的祝福,陌生人的祈禱。

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愛,讓和平永駐人間。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2

和平,一個人人嚮往的名詞,可是,這個世界真有這麼美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與和平相對的,還有戰爭。

引發戰爭的原因多種多樣,如元首暴躁的脾氣,為日益匱乏的石油、天然氣而戰,中東國家為水與信仰而戰,還有一些國家為擴大領土與權益而戰……但是,戰爭帶來的卻只有死亡、硝煙與恐懼,人們在黑夜中瑟瑟發抖,大街上瀰漫着鮮血與硝煙的氣味,四周充滿了死亡與恐懼……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越南戰爭……這些本可以避免的戰爭,卻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在無言的吶喊,從那明亮的眼睛裏看到的埋怨,悲哀;失去孩子的父母,在奮力的掙扎,在尋找自己的骨肉;失去親人的朋友,在經歷着世界上最悲痛的事情,在那一片廣闊的天上有添了幾絲哀愁。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3

在歷史的長河裏和平總是多於戰爭,每當人們提起戰爭總是痛恨那些侵略者(如:英法聯軍日本侵略者沙俄……)痛恨他們的暴力與殘忍。

我也總是這麼認為。但有時我又會想:不是他們我們怎麼團結起來,不是英法聯軍的侵略又何來的新中國。是英法聯軍讓所以中國人民知道了什麼叫“落後就要捱打”是英法聯軍的起始讓中國漸漸從封建變成了現代。

我們不能歧視戰爭,世界上不可能永遠都是和平,既然人人是平等的那麼“戰爭”與“和平”之間也要畫上一個等號。

要不是有過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世界大戰恐怕人類早已像恐龍一樣在世界上滅亡,不,應該是在宇宙中滅亡,因為地球經不起這麼多人類的折騰。它早已和宇宙説拜拜了。

我並不是希望戰爭早點到來,而是希望人們不要太渴望和平,不要為了自己一時的幸福而毀滅全人類,請所有人在“戰爭”與“和平”之間畫上一個等號。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4

橫屍遍野和國泰民安,死亡與生存。在戰爭時期,人們用生命保衞了祖國的疆土。戰爭是可惡的,可恨的,可恥的,可悲的。

戰爭中的孩子,有被彈片擊穿心臟的,有被炸彈炸死的,有被刀刺死的。還有被疾病與飢餓奪去生命的。無辜的孩子啊,你們在天堂也肯定想不明白,這是某些人類的自私,他們想掠奪更多的土地和財富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導致的惡果啊!

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戰士犧牲了自己,消滅了一波又一波的敵人,捍衞了我們的家園,他們是最值得敬佩的英雄!

講一個故事:卡爾巴拉附近有一條公路。一輛卡車正巧開過,一枚炸彈突然飛來,砸在了這車上,待到士兵們前來搜查時,一名倖存的婦女還緊緊抱着她的兩個孩子。

在語文書裏的第四單元裏學到過:小英雄雨來與夜鶯的歌聲兩課,講得都是他幫助革命部隊掩護游擊隊打敗敵人的故事。我知道,他們是在勇鬥,智鬥鬼子。但我並不希望,嬌嫩的和平之花因觸碰到了戰爭而永久凋零。

可恨的戰爭啊,請你不要再傷及和平之花了,因為我們全世界的兒童都渴望和平!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5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渴望和平,有多少人憎恨戰爭,戰爭讓人們流離失所,使國家民族喪失人權與尊嚴。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心聲:和平,是人們心底的夢;和平,是春天温婉的歌;和平,是冬日裏的一抹驕陽;和平,是孩子們燦爛的笑臉,綻放在每一個幼小的心靈。

你知道嗎?在鴉.片戰爭中,傷害了多少手無寸鐵的.孩子和老人,損失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你知道嗎?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富麗堂皇的建築,琳琅滿目的珍寶,這裏是建築師建造的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成羣的天鵝和孔雀,兩代人的心血,兩代人的勞動,三天三夜消失殆盡。

你知道嗎?在南京大屠殺中,多少孩子哭喊着尋找自己的親人,悽慘的哭聲響徹雲霄,一張張小臉上掛滿了晶瑩的淚珠,寫滿了恐懼。失去孩子的父母,眼裏滿是血絲,頭腦一片空白,最後仍慘死於侵略者的刀下。

難道這些還不夠?損失還不夠多嗎?這些也成為歷史,難道,我們還要讓歷史重演嗎?

不,我們不要。

我們不想再讓無數個孩子哭喊着找媽媽,不想再讓無數個爸爸媽媽抱着孩子冰冷的屍體出神,我們不要再讓任何一個人無辜地死去,更不想讓鮮血灑滿湛藍的天空。

讓世界永遠不要再有戰爭,讓和平之花永遠盛開吧!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6

《戰爭與和平》是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品。作品構思宏偉、氣勢奔騰,有力地展示出了俄羅斯歷史上最壯麗的一頁——1812年衞國戰爭,展示出了戰爭前後俄羅斯波瀾壯闊

《戰爭與和平》給了我許多東西,包括宇宙萬物運行的道理、人生的啟發以及心靈上的慰籍。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皮埃爾這個人物,並在精神上把他當作一個知心朋友來對待。他隨和、善良、落拓不羈、貪享受卻又沒有貴族老爺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裏以至於顯得魂不守舍,這些特點都讓我感到親切。娜塔莎很可愛,不過略顯輕浮了些,所以一經阿納托裏誘惑便放棄了對安德烈的愛情。經歷了戰火洗禮後的娜塔莎沉穩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時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潑與快樂。安德烈則是另一種性格,他冷峻、聰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爾的那種寬容氣度,所以常常後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們找不到一個更好的結局來安排他,畢竟在臨死時他徹悟了。

《戰爭與和平》裏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們咀嚼回味,如羅斯托夫一家因戰亂遷出莫斯科時娜塔莎與皮埃爾告別的場景。娜塔莎從車窗裏探出頭來,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過的皮埃爾,就向他打招呼。他們簡單聊了幾句,皮埃爾因為痴戀娜塔莎又考慮到自身的處境而顯得漫不經心,最後他向娜塔莎揮手道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隨即停下腳步落在了馬車後面。娜塔莎則好一陣子還把頭伸出窗外,對漸漸遠去的皮埃爾露出親切、快樂的微笑。

這一段特別使我感動,雖然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平淡,幾乎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覺到戰爭陰影下人與人之間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爾那句:“明天,不!再見,再見了。”更加可貴。他似乎覺得這一分別,與娜塔莎將永無再見之日,戰爭逐漸臨近,明天風雨不定,所以説出這麼看似不經意卻沉痛之極的話來。

戰爭與和平作文 篇7

列夫托爾斯泰曾這樣説過:“歷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戰爭相連而成,人的天賦就是進行永無息止的戰爭。”我對此持贊同的態度。嬴政滅六國實現統一,開啟了中國的封建帝國之路;蓋烏斯·屋大維平息了羅馬的分裂,成為羅馬帝國的開國元首,為羅馬帶來了兩個世紀的和平與繁榮;鐵木真統一了蒙古,他的鐵蹄一直蔓延到黑海,他的子孫為元帶來了一片盛世繁榮的景象……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哪一個王朝的建立非血染而成,又有哪一回破滅不是因為金鑾殿下反抗的旌旗滿地?留下的,也只有一代傳一代的歎息與撰書歷史者掉落的淚水,用這些與昔日風光一起深深埋葬。

不難看出,戰爭是和和平是相扶相依的:和平,被戰爭打破,戰爭,被用來維護和平。可這真有這麼簡單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hepingzuowen/84xz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