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鄉作文 >

故鄉的作文

故鄉的作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鄉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的作文

故鄉的作文1

黃昏温柔地蒞臨後,山區變得多情起來,這時總會有一兩位翁嫗扯着喉嚨在路口喊他們的小孫孫,聲音傳得悠長遼遠。我對故鄉的感情也在這呼喚的牽引中越來越悠長、繚繞。

——題記

我的故鄉在燕都古城朝陽的山區。故鄉的山雄壯偉岸跌宕起伏,山勢自西南向東北漫去,如長龍蜿蜒遊走。在龍腹的褶皺中,滋生了無數村落,為山區增添了許多生氣。纏繞於故鄉的是兩條母親河——大淩河與老哈河,二河如同兩條動脈,潺緩流淌,給山區及故鄉人以滋養。

從呱呱墜地時起,我的無知的靈魂便被故鄉山的氣韻薰染着。聽母親説,我滿週歲的時候,在我面前放了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而我隨手拿起了一支鉛筆,並在紙上拖出個似山非山的圖形。家人非常高興,都説我將來會有出息。可我知道,這是源於故鄉的山對幼小的我濃郁深遠的薰陶。因此説,我是山的女兒,我擁有山的性格。

自古故鄉出了不少硬漢子。如朝陽義和團運動的先鋒鄧來峯,他在被叛徒出賣後赴刑時竟高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民仇未復,遺恨終天!”這是山的氣節,山的意志,讓人不禁血脈奔湧。還有唐代與郭子儀一起歷經八年奮戰終於平定了“安史之亂”的李光弼,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我們朝陽人。唐朝之所以能夠中興,論功李光弼首推第一。他的名字將永存於故鄉人的心中,我的內心也因為他而深感自豪!

是的,故鄉的山給了故鄉人一切,物質上的,精神上的,並不斷滋養着;故鄉人感激山,並也為其清秀肥美而勞碌。因為在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擁有着民族復興夢、家鄉富強夢。在新的歷史潮流中,故鄉的人們都盡心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深信,在我所熱愛的這片故土上,轟轟烈烈的戲將會不斷上演。

故鄉的作文2

我生在一個臨海的城市裏。

城市不算大,也不如北京、上海等地區發達。小城雖不繁華,卻有着迷人的景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季節的流轉中,在城市的變化中,我慢慢長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大地一派生機。每年的春天,家鄉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桃花澗賞花。那滿山粉霞進入人們的眼簾時,會讓人心馳神蕩,彷彿到了仙境。我每年都會在這裏欣賞粉紅的桃花,感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

就這樣,我在春天的生機中,慢慢長大。

“接天連葉無窮碧,眏日荷花別樣紅。”夏季,是賞荷花最好的季節,我和小夥伴經常去荷花池邊賞花。池裏的荷花千姿百態。有的含羞待放,粉紅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放,半開半合,一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澀;有的完全綻放,向人們炫耀着:瞧,我多美!看着看着,我和小夥伴就陶醉在荷花的美麗中了。

就這樣,我在夏日的荷香中慢慢長大。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小城裏的秋別有一番風味。我在星海湖仰望天空,天空無邊無際,一片湛藍;湖面與天空連成一片,相映成趣。不遠處,羣山連綿,在夕陽的映照下更添幾分秋意。不時,還有大雁排着整齊的隊伍向南飛去。我經常會在這裏,欣賞秋的高遠。

就這樣,我在秋的高遠中慢慢長大。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冬天來臨,雪花就迫不及待地到了,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純潔的冰雪世界。我和小夥伴們,每個冬天都會打雪仗,堆雪人,可開心了!

就這樣,我在冬天的純淨裏慢慢長大。

小城,我的故鄉,最美麗的地方,我在這裏出生,在這裏慢慢長大。

故鄉的作文3

我可愛的故鄉——鉛山,是一座古老文明的城鎮。那裏一排排高大魁梧的楊樹像衞兵一樣站崗在一條條寬敞的柏油馬路上;那一棟棟雄壯的“徽派”風格的樓房映入我的眼簾。這裏常年遊客不斷,他們一邊品嚐着這裏的特產,一邊欣賞着令他們回味無窮的美景。我呢?在這裏,我最喜歡的則是故鄉的葛仙山。

陽光燦爛的春之韻。這裏的花朵競相開放,爭奇鬥豔。那秀氣的紅杏在向人們傾訴着春天的到來。你看,她的花蕊像個娃娃,正從花苞裏探出頭來呢!

遊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烈日燃燒的夏之韻。一朵朵荷花露出笑臉,像一位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水塘中跳着舞。偶爾還有幾條小魚荷葉下嬉戲。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高氣爽的秋之韻。秋天的葛仙山碩果累累,路上的行人渴了,便從樹上摘下一顆紅石榴扒開。只見兄弟般的“水晶”緊緊地挨在一起,,令人感到團結的温暖。

菊花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寒冷的冬之韻。在葛仙山上遙望,整座山被籠罩在白茫茫的雪中,又有“骨裏”紅梅在堅強地開發。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啊!家鄉的四季花韻!我愛你!

故鄉的作文4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20年了,我已經不是小孩了,而是開了公司當上了大老闆的大人了,也都也該回家鄉看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像:以前柏油馬路上到處是灰塵,有時飛一吹,就吹得人滿臉是灰塵,在操場的周圍種着許許多多的柳樹,還有一些小花小草,有些人在操場上玩兒的時候就把柳條拽下來,然後編一些花環什麼的,還有許多小朋友或大人在操場上玩兒健身器材的時候就會把器材損壞,而且有人還把垃圾亂扔,很不文明,原來的公共廁所裏也是又髒又臭的,現在過了二年了是不是有變化了呢?

一進村口,我就看見了柏油馬路上不但比以前寬了而且還比以前乾淨了許多,因為有機器人在打掃,人只要坐在家裏用監控看着就行了,現在村子裏的人都講文明瞭,不像以前垃圾亂扔,也不像以前一樣把器材破壞,令我最想不到了就是現在的高樓大廈了,一座座平方如今變成了一棟棟60多層的樓,變得真是太好了!這時該見見我的家人了,我找到了我家的樓房,一到家我急忙敲門,一看是一個白髮蒼蒼的人給我開門,我想:這是誰呢?使勁一想哦原來這是媽媽,媽媽、爸爸看見我回來了很高興,於是我就帶着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了,回來之後我就想:是不是該見見我的同學了?”

之後我、李雨涵、範佳悦、尹佳琪、範乾乾、我們約好了地點,我們一見面咦!那還是我那時候最好的朋友嗎?都變的好年輕啊,之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聊天了,都説了説現在都是幹什麼的,生活條件怎麼樣,然後又説了説我們上學時,我們的童年可真快樂。

哎,一切都變了,變得比起前更加美好了,我好喜歡我的故鄉啊,一個美麗的故鄉。

故鄉的作文5

我的故鄉,那是個空氣清新,到處都是小動物的好地方,早上起來都能聽到小鳥的叫聲呢!

在我家,可以不用買鬧鐘,因為每天早上都會有一隻大公雞走到每個人的房間門口啼叫,而且那隻公雞非常的聰明,它知道如果到我的房間門口啼叫,我會馬上跳出來拔它的毛,所以不等我出來,它就溜了!它也是雞羣裏的花花公子,每次都高高在上的像個皇帝般雞羣們的擁護,真讓我受不了。

我喜歡鄉下,鄉下有些花花草草的美麗角落,特別是奶奶的墳墓周遭,那裏可以摘奶奶親手種的水果吃,也可以捉水溝裏的魚蝦,非常的有趣,所以明明知道自己會有點怕怕的.,但還是會忍不住一個人騎自行車到“奶奶的家”玩,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覺。

但讓我無法忘懷的還不只這些呢!最記得半夜十二點的鬼屋大冒險,那是一間沒人住的小房屋,以前常聽姑姑和姑丈談到,曾經有一晚因為晚回家,沒辦法進門,結果他們就睡在那間小房屋前,才剛睡着,姑丈隱隱約約就聽到一個女生的聲音,突然耳朵一陣刺痛,等早上醒來的時候,姑丈的耳朵留下了一個清楚的大疤,我和哥哥們想證明那件事的真假,所以有一天的晚上就約在十二點左右一起進鬼屋探險,但是一個不大的聲響,大家就嚇得一鬨而散了,每次一説到這件事,大家都笑到彎了腰呢!

我喜歡家鄉,喜歡家鄉悠閒自在的感覺,也喜歡看着遠遠的海平面映襯着夕陽,更喜歡與家人一同岸邊垂釣,那裏有我滿滿的回憶,是我最愛的地方。

故鄉的作文6

我的故鄉在梅州興寧。

一説到我的故鄉,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美食,不必説拌上小葱香飄十里的釀豆腐,也不必説令人回味無窮的蛋餃,單單是一碗醃(an)面便足矣讓人垂涎三尺。

小時候,我隨着父親來到興寧,畢竟是第一次嘛,什麼都不知道,看什麼都好奇。那時,我的父親總會帶上我和媽媽去吃上一碗醃面,不需要太久,熱氣騰騰的醃面便端了上來。一碗醃面在光下閃爍着金色的誘人的色澤,抓上一把葱花,撒上一點花生碎,拿起筷子,捲起面,一口吃下,那味道十分令人難忘啊!在冬天還可以與老闆要點辣椒醬,一口下去,渾身冒出一陣熱汗。吃到一半,你也許會感到口乾,倘若你點了一碗枸杞豬雜湯,那便不用擔心了。吃到一半,湯會端上來,喝上一口湯,清香的枸杞葉和濃香的豬雜在口中交融。如果實在怕麪條太乾,那就再摻一點湯進去。略微攪拌後再吃,你可以感覺到面和湯在你的舌尖碰撞,仔細品味後,還口齒留香。一天的快樂便全在這一湯一面中了。俗話説“只羨鴛鴦不羨仙。”我説,“不羨鴛鴦不羨仙,就羨着一口醃面啦!”

回到順德後,我聽説附近開了一家吃醃面的,便連忙趕去品嚐,卻總是覺得那裏的醃面少了一種味道,我想,那便是故鄉的味道吧!

有人説,故鄉是温暖心靈的港灣,有人説故鄉是扯線的人,我們是風箏。我説,故鄉是一碗醃面,不多也不少,剛剛好可以温暖我小小的心房。

故鄉的作文7

在我的記憶裏,故鄉有許多美麗的地方,最讓我難忘的,是村邊那片的給我帶來無窮樂趣的小樹林。

小樹林緊挨我家的房子,小時候我和小夥伴常去樹林裏玩,那裏種着一排排的小榆樹,大約一把粗細,每棵小樹腰上都用紅漆圈了個紅道道,像一排排士兵昂首站立,風兒吹過,小樹搖搖擺擺,樹葉沙沙的響,又像一羣小學生在輕歌曼舞。

小朋友最愛在這裏玩捉迷藏,過家家。樹和樹的間隙不大,我一伸胳膊,雙手各抓一棵小樹兩腳蹬着樹幹,身體翻轉,來個攀雙槓,這絕活看着簡單,我練習的時候可沒少摔跟頭、扭手腕呢。

春天,小樹上掛滿了嫩嫩的榆錢,我們這些饞嘴巴的孩子禁不住誘惑,爬到樹上摘榆錢吃,褲子都磨破了,少不了大人的責罵。

夏天,小樹林裏知了的叫聲讓我心動,中午頂着烈日,跑進樹林捉知了,全然不覺得天氣的炎熱。每捉到一隻,心裏就一陣狂跳。清晨,一朵朵牽牛花在晨霧中盛開,我早早起來,衝進小樹林,踏着雜草上的露珠,把它們一朵朵摘下來,再拖着濕漉漉的鞋子和褲腳往回走。抬頭一看,別的小夥伴也來了,我得意的朝他們笑笑,晃晃手裏的花,心裏充滿了勝利的喜悦。

秋天,樹葉落了,我還要早早起來,背起小揹筐,拿着笤帚,到樹下掃樹葉,媽媽要用它燒火,每天早上都要掃一筐才回家。有時不知不覺掃到舅舅家牆外,舅舅從院裏看見我,就把我抱進他家,塞給我一個麪包吃。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冬天,樹林邊的水溝裏有一層厚厚的冰,大家在那裏溜冰,拉冰車,真刺激。

小樹林給我的童年帶來數不盡的快樂,我愛這片小樹林。

故鄉的作文8

時間像一輛飛快的馬車,載着我從一個年幼無知的小孩成長到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同時也裝載和見證了家鄉成長的足跡,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城,發展成一個遠近聞名的農業大縣。我們的特產“免淘大米”還在哈洽會上名列前茅呢!米中之王“小米”等。如果你來到了我的家鄉——巴彥,一定會讚不絕口的!

別看我的家鄉面積小,但它可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古城。東西牌樓見證了古城的滄桑和鉅變。

一進城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新鋪的柏油馬路。馬路可真寬哪!寬的可以四輛車同時行駛。現在好了,出行的人們再也不用為雨天泥濘的道路而犯愁了!踏着板油馬路我捕捉到了家鄉進步的足跡。

是啊,我兒時住的是低矮簡陋的棚户區不見了,取之而代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醒目的矗立這,有一種“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樣子。做在高高的樓房裏,我捕捉到了城市進步的足跡。

要説我最喜歡的地方還數巴彥縣的人民廣場了。廣場四周都是花壇,每到夏季廣場就變成了花的世界。廣場正南方擺放着一台很大的液晶電視,每到黃昏以後人們都個個洋溢着笑臉,紛紛來到廣張消除一天的勞累。有的扭秧歌,有的跳舞,還有悠閒自得散步的。小孩子跟是不甘示弱。你追我趕的,跑着、跳着,可熱鬧了!商販的叫賣聲,鑼鼓的轟鳴聲,孩子的笑聲,吶喊聲混成一片。在這個燈的世界、人的海洋裏。我捕捉到了家鄉人進步的足跡。

啊!巴彥,生我養我的地方,我能為你做些什麼?唯有滿腔的熱情,我為你高歌,為你自豪,我愛你——巴彥!

故鄉的作文9

魯迅,這位知識淵博的大文豪一筆為武器,戰鬥了一生。

他曾經學醫,洞悉解剖之術,不過他所割的不是人的肉體,而是人的心靈。他不管我們有多痛楚,如何一味的迴避,只冷靜的以一個熟練的手勢,舉起他那把鋒利無比的解剖刀,對準我們靈魂深處的傷痕,和遮掩最深的弱點,掏出血淋淋的結症,公示人民,由歧途步入正軌,有黑暗走向光明。

他筆下的《故鄉》是我尤為喜愛的小説。魯迅像親兄弟一樣講述了閏土的故事。那個憨厚、活潑、結實的少年,在“故鄉”的時光雕刻下,一下子變成了一位拘謹、呆瀉、麻木的老人,“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閏土的悲慘命運不是那個壞人強加給他的,是“多子、饑荒”這些天災人禍對他無情摧殘的結果。魯迅先生心靈的痛苦和不安,以及深深地同情瀰漫在字裏行間中。

《故鄉》是一片極其寬闊的思想和藝術的海洋,有時濁浪排空,波濤怒號;又有時水光瀲灩,大地與藍天相織交融。“豆腐西施”,被魯迅笑稱為“細腳伶仃的圓規”的楊二嫂是我過目不忘的人物。雖着墨不多,卻呼之欲出,是精彩的插曲。她的一生詮釋了自私、可憐、尖刻、和落魄。也許她在年輕時是美麗的,但她把一切都用在了招呼生意、換取金錢上。她的心裏裝滿了利,感情被逐漸霸佔,除了逐利之外,她對任何事物已經失去了情感,連欣賞都成了難題。她的能説會道,她的小聰明,和她進門時尖鋭、誇張的叫聲,與騙財偷盜的惡習是一樣的,只會令人產生厭惡。然而她之所以會如此不堪,無不是艱苦的生活所迫,是黑暗社會制度造成的。

《故鄉》之所以能如此動人,不僅僅是魯迅先生爐火純青、樸素、細膩的描繪,不拘泥於通俗的寫法,更重要的是字裏行間背後藴含豐富的哲理給予人啟迪。

故鄉的作文10

有人曾經問過我,我對故鄉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回答是:晝。

晝,是我們客家的方言,翻譯過來就是白天的意思。小時候我一直住在故鄉,我對故鄉的晝印象頗深。

我的故鄉在馬路邊上,離鎮上有一段距離。那時我還不知道有所謂的城市,每天跟着祖父趕鴨子、放牛、割草、打漁,雖然這樣的日子一天天重複着,但卻並不無聊。

早上差不多六點起牀,洗漱完就拿根棍子開始趕鴨子。鴨子也會睡懶覺,每次我都是風風火火地衝進鴨圈大叫一聲,鴨子們總會被我嚇得呱呱亂叫,急忙從門縫裏鑽出去。我把鴨子們趕到河邊,讓鴨子在河裏洗澡、捕食,這時我就坐在草地上,靜靜地欣賞它們在水中嬉戲、玩樂,當它們從水裏鑽出來時,它們的羽毛上還沾有水,陽光透過水珠照射到它們的羽毛上,使它們的羽毛閃閃發光!

放牛時,我和祖父把牛趕到草坪上,任牛兒們吃草,祖父在一旁吹笛,而我就在一旁抓螞蚱,我有時竟聽得入了神,連螞蚱跑了也不知道。牛像與祖父心有靈犀一樣,配合着祖父的音樂搖動着尾巴!

割草就沒有什麼好玩的了,但祖父割完草後總會給我帶來一隻小青蛙或小螞蚱讓我養,但我的記性不行,以至於我的寵物都是死於非命。

祖父打漁的時候,我就坐在船上玩水,祖父給了我一個小網兜,偶爾我也能撈到一些小魚,那時我就像收穫了一份意外的寶物一般,歡呼雀躍!

上小學了,學校在鎮上,我揹着書包走在大街上,人擠人,讓我感覺很温暖,尤其是冬天,好像大家已不再是在走路了,而是擁抱在一起,很温暖、很安適。

故鄉的夜靜悄悄的,只有孤獨的蟋蟀在歌唱,這就使我更加思念故鄉的晝了!

故鄉的作文11

我的故鄉黃田是個美麗的江南水鄉,面臨美麗富饒的閩江,背靠高大雄偉的麒麟山。這裏風景如畫,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故鄉最美的地方要數麒麟山,春天一到,綠草如茵,草地上還盛開着各色的野花,真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壇,麒麟山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數那些高大挺拔的松樹了,姿態優美,枝幹遵勁,墨綠的松針總是那麼蓬蓬勃勃,它雖沒有黃山鬆那獨特的美,但它以自己優美的樹形吸引遊客。麒麟山上還有成片成片的竹林了,微風吹來,竹葉搖曳,漾成綠色的波浪,它一年四季總是那麼碧綠,漫步在竹林中,總能聞到一股新鮮的空氣,使人神清氣爽。

我的故鄉不僅山美,水也很美,美麗的閩江總是緩緩地向前奔流,晝夜不息。清晨,霧氣籠罩在江面上,就像給閩江披上了神祕的面紗;中午,霧氣退去了,陽光照耀下的閩江猶如金鱗巨蟒;夜晚,燈光倒影在水中,有如天上的繁星點點。

美麗的故鄉物產也很豐富,在閩江清澈的水裏,生活着種類繁多的魚兒,白刀魚、鰱魚、鯉魚……它豐富着我們的餐桌,也給故鄉的人們帶來豐厚的經濟收入。良好的水質,便故鄉的淡水養殖業也異常繁榮,江面上遍佈着網箱,養殖着許多珍貴的魚類,遠銷海內外。故鄉的馬蹄筍也是遠近聞名,銷往全國各地。

故鄉人民正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建設着美麗的故鄉,交通便利,高樓林立,現在,故鄉人民正熱火朝天地建設着京福高速鐵路,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故鄉一定會更加繁榮,更加美麗,我愛我的故鄉。

故鄉的作文12

城裏的槐花又開了,絲絲清香伴着微風鑽進我的屋子,忽然想起了在故鄉的家門前也有一棵很大的槐花樹,每至槐花季,便總能聞到槐花的清香。

要説起槐花,摘槐花似乎是最有趣的。由於槐樹夠大,所以奶奶經常會邀請巷子裏的鄉里鄉親一起來摘,倒也是其樂融融。摘槐花用的工具可不一般,因為槐花樹太高太大,而且枝幹上都有刺,所以也不能爬樹,不過這可難不倒聰明的鄉親們,他們砍下竹子,把主幹削的平整光滑,然後在頂端綁上一個鐮刀,一個“鈎子”就做好了,鄉親們一人拿着一個“鈎子”站在槐樹底下,一伸,一鈎,一串串槐花便落了下來,每串槐花都是潔白無瑕,散發着絲絲清香。

摘下槐花後,便是吃它了。摘下來的槐花洗淨後就直接可以吃了,口感脆脆的,還有一絲絲的甜味。槐花還可以做麥飯:將槐花擇乾淨後,裹上面粉,倒上調味料,然後放在鍋裏蒸就好了,蒸好的槐花麥飯是清香撲鼻,拌上辣子油,紅豔豔的油襯着雪白的槐花,也真叫人垂涎三尺。

想起的是槐花亦或是故鄉,都不能使我忘卻,家鄉人的熱情卻也總記在心頭。有時聞着槐花香,就想起了家鄉的小巷,小巷中的槐花樹和每一個晴朗的夜晚,在槐花樹下乘涼的鄉親們。有時會忽然覺得時光過的好快,它帶走了許多的東西,但唯一帶不走的是我那份對故鄉的情。

真希望再吃一次故鄉的槐花。

故鄉的作文13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並且故鄉都會下雨,那我接下來就給你們介紹我故鄉下雨的情景吧!故鄉的細雨纏綿,細膩,恬靜。它們一絲絲地密織着,似乎正在編織着美,編織着淳樸。然後那雨滴又一串串,一層層的把自己的晶瑩揉滲到老巷的青石板裂縫裏,使你完全感覺不到它們滑動的痕跡。雨淅淅瀝瀝地灑滿老巷裏的每個角落,那動作是那樣的輕,那樣的柔,就像夢一樣。當你刻意把它的輕柔記錄下來的時候;那細雨已過去了,只剩下一樹掛着雨珠子在搖晃。那時候的你,只好通過雨珠子去偷襲它們單純的世界。隨着雨水的滲透,老巷裏的青石板就像抹上了一層奶油,膩膩的,有一種很自然的味兒。那長在裂縫裏的苔蘚便輕輕浮動起來,朦朦朧朧,就像剛睡醒似的。淡淡的綠韻時隱時現,似有似無,讓你覺得世界在此刻都不是真實的。而它歲月的痕跡,卻不知不覺的淡化了起來,銅色的牆,龜裂的縫,厚實的石板,在此時已成為夢裏的痕跡了。我們這些小鬼總愛踏在雨後的老巷裏,企圖去扣醒綠韻們温馨的夢。那濺起的水花揉碎了我們爽朗的笑聲,只剩下一片”譁——譁“的聲音。清脆的笑聲不知何時長了翅膀,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便偷偷地溜出了芭蕉葉下的小天地,把我們在雨中的童趣帶到深巷,帶到田野。故鄉是孕育我們每個人思想的地方,那麼,故鄉雨就是牽連這童年記憶的絲線。

故鄉的作文14

在我生活的這片淨土上,沒有一座座高樓大廈,也沒有一幢幢店鋪,他既不壯觀,也不繁鬧,他是彩色的,具有天然的美,令人心曠神怡的美。

春意融融,不僅人兒歡喜連那小草也頑皮地探出小腦袋,放眼望去一片綠意融融。那青翠欲滴的草兒,好軟,好柔,讓人忍不住想要脱掉鞋子輕輕踩在綠地毯上,但又不忍心弄疼了它。

再看看那邊,乍一看,一道彩色的海洋連接天邊,走近才知原來那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紅的,白的,紫的,粉的,各種各樣。她們一個個探出自己的小腦袋,相互臭美着。“你看我,多漂亮,藍的青羅裙。”“我才美麗,看我粉嘟嘟的小臉頰,多可愛呀!”日光下,他們相互輝映着,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漫步在金色的田野裏,小麥黃油油的,金燦燦的。置身於這片金色的海洋裏不禁會令人浮想聯翩。當夕陽向他打招呼的時候,他會用自己的金身與夕陽交織,如同一位翩翩的女神,降臨到人間,穿着金黃色的羅裙,披着五彩的霞衣,將豐收與喜悦帶給勤勞的農民。微風陣陣,那金色的羅裙也在起舞,舞姿輕盈,令人流連往返。

冬天的家鄉則又是一片銀裝素裹。

這片故土是彩色的,這裏的居民也是最淳樸的。這片故土既不雄偉壯觀,也不幽靜清雅倒像是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神行是自然的,氣韻是淳樸的。

我愛你,彩色故土。

故鄉的作文15

瘦西湖,是我們揚州那兒的著名景點,那裏的景色美麗極了,讓去過的人都流連忘返。

進入瘦西湖,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裏美麗的湖,這條湖像一把大刀一樣,一下就把這景點“劈”成了兩半。湖邊種滿了柳樹,這些柳樹像一個個漂亮的姑娘,她們那美麗的長髮不停的在空中搖擺,有的還不時在湖裏洗洗,真有趣。

再往裏走,就走到了二十四橋,這瘦西湖有大大小小的橋,可最奇特的就數它了。這二十四橋橋長二十四米,寬二點四米,欄杆有二十四個,上下各有二十四個台階,似乎處處都和二十四對應。欄板上刻有彩雲追月的浮雕,橋與水銜接的地方有巧雲狀的湖石堆疊,周圍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朵,使人隨時看到雲、水、月、花。讓我遙想起杜牧當年在這説的“二十四橋明月夜”,也讓我們體會到了。

玩完了奇特的二十四橋,我們又來到了釣魚台。這釣魚台是整個瘦西湖裏唯一要返回的地方。説起這釣魚台的名字還扯到一段歷史呢,話説有一日乾隆遊玩瘦西湖,突然垂釣興起,於是到釣魚台處垂釣。但是皇帝垂釣半晌仍然無魚上鈎,皇帝十分尷尬,諸鹽商就派人攜活龍魚到水下,將龍魚掛於乾隆的勾上,於是勾落魚起,皇帝十分開心。但只釣上龍魚,皇帝心裏還是不爽,寵臣和珅就引用明代謝縉對聯答覆皇帝:“凡夫豈敢朝天子,萬歲金鈎只釣魚”,皇帝聽了和珅的話大喜!就命這兒叫釣魚台。

標籤: 故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xiangzuowen/yke2r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