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精華】故宮的作文三篇

【精華】故宮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故宮的作文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故宮的作文三篇

故宮的作文 篇1

我和爺爺乘火車來到了瀋陽,參觀瀋陽的清故宮。我們進了門,沿着中路來到了順治出生的地方——永福宮。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順治嬰兒時的搖籃懸掛在永福宮的暖炕上。這永福宮是屬於莊妃的。莊妃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落公主海蘭珠之妹。皇帝皇太極當時端坐於清寧宮暖閣的牀上“無疾而終”了,葬於昭陵即瀋陽北陵,皇太極是滿清開國皇帝,是有名政治家、軍事家,他的暴亡引起了長子豪格和眾所周知的勇將多爾袞之間的皇位之爭。莊妃是個最有能力的權妃,他“審時度勢、掌控大局”團結了皇室、眾將之中多數人立福臨為皇帝,讓多爾袞作了攝政王。妥善的完成了清廷權力的再分配,並達至基本平衡,成功的平息了這場危險帝位之爭,穩定了滿清皇朝的和諧局面,在關鍵時刻避免歷史的改寫,進而進關奪取了明朝的天下,使福臨成為滿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皇帝。我看着宮廷內的美景,不斷的回味這歷史的波折和起伏,深深沉醉在其中了,忽然聽到爺爺大叫一聲“嗷!”只見他不斷的拿着照相機拍照、錄相。我過去一看,只見炕上有一個搖籃,這個搖籃用白樺樹木板圍粘而成,刷上了硃紅的大漆,用兩根塑料繩掛在牆上。在搖籃下有兩隻布老虎如圖,“這根本不對!”爺爺説,“我們家也有一個搖籃,和這個一模一樣,由六根三股合一的梅花雕銀鏈連接釘掛在牆上,在搖籃裏無論嬰兒怎麼動,甚至扶搖籃板站起來都不會翻掉下來。可這個搖籃只是用四根塑料繩吊着,如果我們的順治皇帝扒着搖籃的邊站起來,就會翻下來摔在炕上!”“兩個布老虎我們家裏還有一隻。”回家以後我問了奶奶,發現我爺爺説的話都不是吹牛,非常真實。“這個文物級的高級搖籃壽命非常長,甚至你爸爸和伯父小時候還用過”奶奶對我説。

中路的崇政殿呈八角琉璃型亭殿,在皇帝的必經之路丹陛兩側的門柱上雕有兩條鎏金飛龍,中間有一顆黃金明珠,名曰“二龍戲珠”,進去裏面就是皇帝的龍座了。在崇政殿的兩側是八旗王亭,這是黃帝朝見八旗官員辦公、典禮排班的地方,滿清八旗制度是“軍政合一”的國家制度,皇帝就在這個地方實施他至高無上地神聖統治。

我是愛新覺羅氏人,對正黃旗亭最感興趣,還在上面攝影留念,懷着戀戀不捨的心情由正門出口出來了,在正門的故宮博物院的牌坊下拍照留念。回頭一看,“宮博物院”是郭沫若的書法筆跡,這個牌坊原是故宮門前的文德坊,他的後面是故宮內成百間的古建築,可惜,現在這一美景卻被一個修歪了的高層建築壓在下面,這是怎麼回事?故宮是4A級旅遊景點,也是國家級保護文物,他是滿清進關前的宮殿,開發商不知為什麼無視國家文物保護法,蓋了高層大樓把景物破壞了,我只可以祈禱有一天能在正確的法律指引下拆除。我遊玩了故宮,感到瀋陽故宮竟是北京故宮的父親,北京故宮是瀋陽故宮的放大樣體,瀋陽故宮是滿清封建王朝上升輝煌的象徵,而北京故宮卻是滿清封建王朝沒落、衰敗、滅亡和恥辱的見證。

故宮的作文 篇2

今天早上我們在酒店吃完一頓豐盛的自助早餐後坐公共汽車前往故宮遊玩。到了天安門廣場我看見了毛主席的照片掛在天安門廣場上,上面寫着: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我們經過天安門廣場,走進故宮。一入故宮,是午門,在午門我聽導遊姐姐將“午門問斬”的`典故精彩再現,同時我也瞭解到午門也是明清兩代舉行重要典禮的場所。我們來到太和殿,這裏是明清兩代舉行大典的地方。在太和殿正中設有一寶座,即位龍椅,是讓明清皇上坐在上面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之後我們又去了中和殿、寶和殿,看了雲龍石雕,還遊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和養心殿。最後興高采烈地離開了故宮。

故宮的作文 篇3

有這樣一個地方,讓我魂牽夢縈,當腳踏上那宏偉尊貴的城牆時,我知道腳下是五千年曆史在無聲奔湧,那屬於炎黃子孫的熱血在胸膛中滾動着。我終於來到了無數次在夢中游蕩、惦念着的皇家宮殿。

永樂年間,當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那一刻起,故宮開始了它輝煌的歷程。一夢六百年間,此間,它漠視着明清兩朝的興衰,經歷過八國聯軍的掠奪,目睹過日本侵華的慘事,也注視過新中國的成立,等待了新中國的騰飛。鮮血染紅了城牆,那是炎黃子孫不變的心聲?寧願死也不後退一步。

紅色城牆一如往昔,忘不了那些厚重的歷史,世事的滄桑,瞬間的感動

仰視故宮,富麗堂皇,金碧輝煌,沒有想象中的華而不實,只是一種讓人瞻仰的霸氣,讓中外每一個參觀者為他所藴含的中華文化歷史建築的精髓和神韻而折服,讓每一個自命不凡的建築師都會低下高傲的頭顱,這就是中華五千年的古韻在閃耀,鬼斧神工,這是華夏不變的輝煌。

午門為紫禁城的正門,隨着人羣擠了進去,看着故宮不知是暗紅色還是硃紅色的牆,一種壓迫感油然而生,指尖輕輕地在宮牆上跳過,貌似有一點理解所謂的“一入宮門深似海”的感覺啦。這一牆分割了宮裏宮外,多少愛恨情仇,勾心鬥角就不由得知了。多少個故事隨着時光逝去消失在清冷的紅牆鏽色間,黯然無存。紅牆如血,誰還能得知這裏曾經的悲歡離合,歷經浩劫。逝去的時光不要再提,何必揭開塵封的歲月,追究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呢?還是讓它不為人知的好。

路過了太和殿,越過了乾清宮,看過了坤寧宮,順便繞過了交泰殿,終於到達了位於紫禁城中軸盡頭的御花園。經過了一個又一個巍峨冰冷的宮殿,我重於可以長舒一口氣,那種死寂的氣氛和拍照的聲音以及擁擠的人流讓我沉悶的心情也愉悦了幾分。園內亭榭館閣,殿堂皆按主次相輔,東西對稱的格局排列配置,期間點綴着嶙峋的松柏和奇花異草,水池疊石等。自然能想象出當初的鶯歌燕舞,羣妃爭寵的局面。最後順路也見到了珍妃井,據説珍妃為光緒最寵愛的妃子,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慈禧太后帶光緒皇帝西逃,臨行命太監將珍妃推入此井,因此將其命名為“珍妃井”。依稀中有一張照片,她一笑傾城,可最終還是沒逃過一個淒涼的下場,紅顏禍水,自食其果。還好,有人知道,有人紀念,人活一生,無枉就是為了在歷史上留個名,好也行,壞也罷,也算萬幸,匆匆走過,不想太多。隨人羣湧出了故宮……

最後再望一眼故宮,心知多少人多少事,就算有人羨慕,也未必幸福。只能塵埃再去尋找當年的輝煌。這一路走來,我也不曾刻意去記住宮殿的名字,我感興趣的只不過是歷史那杯滄桑的濁酒,如今已經將一些看到或聽到的能觸動心絃的記在心中,無枉來過一次。忘不掉的,種種因果、人物、事蹟。最後眷戀的看一眼故宮,可惜我還沒有看透過,有緣終會再見。

別了,故宮,我想用筆將你銘記,可在浩如煙海寫你的文章中,只不過一泛輕舟,我想用心去抒發對你的感悟,卻僅能寫出隻言片語,説不出一二。六百年已逝的歲月與時光,歷史用滄桑的塵埃為你創建種種謎團,何時才能解開你的面紗,一睹真容?罷了,讓我遙望你便好,給心中留一份期待,一種嚮往,希望我們還能再相見。六個世紀,風雨間,你仍佇立着,耀出了我們華夏兒女不屈的靈魂。故宮,你是我不變的信仰,每一位華夏兒女不變的驕傲!愛你,祝福你,再見了,故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pom9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