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有關寫故宮作文彙編8篇

有關寫故宮作文彙編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故宮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寫故宮作文彙編8篇

寫故宮作文 篇1

其實北京有許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故宮是我最嚮往的地方,它可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有着五百多年的歷史

故宮又稱”紫禁城“,曾經有24位皇帝在這兒居住。當我從午門走進紫禁城,恍若走進了人間仙境。金碧輝煌的宮殿雄偉壯觀,紅牆黃頂分外好看。黃色的琉璃瓦頂上還雕着代表權貴等級的仙人走獸。

我們跟着導遊姐姐我們先來到太和門前的金水橋,金水橋共有五座。古人推崇陰陽五行學説,代表金木水火土。中間這座橋只供皇帝走,其餘的是供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和宗室親王行走。不夠級別的怎麼辦?只能繞道而行了。導遊姐姐説你們自己選擇從哪條路走吧。我當然是選皇帝走的路了,多神氣呀!我歡天喜地的走過,並拍照留念。找到姐姐問她從哪條路走的,姐姐説她肯定不走皇帝走的那條路,因為你還小,等你瞭解了歷史,瞭解了皇帝的命運,你也就再也不羨慕皇帝了。想想也是,我讀過不少歷史書,從書中知道皇帝表面很威風,其實他們的命運都比較慘,整天提心吊膽防止別人篡位,骨肉相殘的事也時有發生。

在太和門兩邊擺着兩個銅獅子,導遊姐姐讓我們仔細觀察,過一會兒她有問題要問。姐姐剛説完,有些人乾脆拿出相機來照,我也趕緊去照。姐姐説:”拍下來的不算,自己仔細觀察到的才算。“

過了太和門就是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也就是老百姓所説的金鑾殿。整個殿建在高大的漢白玉台基上,是當年舉行重大大典的地方。大殿頂是雙層的,黃色的殿頂上裝有10只脊獸,脊獸最前邊的是騎鳳仙人。導遊姐姐説脊獸的數量代表的等級的高低,太和殿是整個宮殿中等級最高的。大殿由紅色的柱子擎着,樑上畫有龍的彩畫。紅色和黃色的搭配顯得整個大殿富麗堂皇。

殿外平台上左右各擺一對銅龜、銅鶴,象徵着龜鶴千秋、國運永昌。還有一座像石頭亭子的叫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與嘉量對稱的位置叫日晷,是古代的表。它們都象徵着皇權的至高無上。

中和殿是皇帝在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

在中和殿後就是保和殿,這裏是皇帝宴請文武百官的地方。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老百姓所熟知的狀元,就是從這座大殿裏考出來的。殿內寶座上方懸掛着乾隆皇帝御筆”皇建有極“匾。

經過交泰殿、坤寧宮、最後我們來到御花園。我奇怪為什麼眼前的御花園這麼小?導遊姐姐説電視演的都是騙人的,其實御花園就是這麼小。姐姐又問我們最喜歡看什麼清朝劇?我們女孩都説是”還珠格格“,男孩則説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御花園裏有古樹、假山、水池和奇花異石等。其中有一棵連理樹很顯眼,但它是人為的,不是自然生長的,導遊姐姐説只有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在此樹前拍過照,他們的結局都不好。所以不建議大家在樹前拍照。

走出神武門,結束了對故宮的遊覽。通過遊覽讓我大致瞭解了明清兩代的歷史變遷,氣勢雄偉的宮殿無不體現着封建禮儀的等級制度。也讓我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幹,它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寫故宮作文 篇2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聚集着五湖四海的風景,真是令人讚不絕口,而且,早就聽説了故宮的宏偉壯觀,裏面有過二十四位皇上居住過那裏,所以,今天,早早就來到了故宮下面。

剛剛來到城門底下,往前一看,啊?故宮這麼多人,再看看那毒辣的太陽,該怎麼進去呢?我們中竟然有的嚇得不想進去了,但我還是想了解一下北京故宮的雄偉壯觀。

經過了我們辛苦的等待,終於進去了,進入大門裏面後,一陣微風吹了過來,樹蔭也來為我們遮陽,我們走在小道上,是多麼的愜意。走了一段路後,映入眼簾的是五個大洞,聽導遊説,這五個洞叫做斬殺洞,凡是要被砍頭的人都要在這裏被斬殺,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

經過了這五個洞口,我們來到了太和殿,只見這個殿外面金碧輝煌,那一磚一瓦都是無比的貴重,有的地方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再往前走走,見那屋子裏的牀、桌子、凳子都是由好木頭、好鐵、好木匠所精心打造的,沒有一絲髒過的痕跡,真是令人大飽眼福、讚不絕口啊!在們旁邊還有一個架子,上面還寫着一個福字,我們也摸了摸福字,聽導遊説,摸摸它還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呢!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很多很多的皇宮,讓我汲取了中國無數的歷史,明白了無數深刻的道理。

我的肚子早已“咕咕”叫了,但我仍然不願離開,我真想對它喊一聲:“啊!故宮,我愛你!”

不知為什麼,時間過的那麼快,車子就駛到了故宮博物觀門口。我帶着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步入了大門。

故宮內的大殿大都是紅牆黃瓦,裏面的裝潢典雅端莊,充滿了皇室風格。據説故宮裏有9000多間房,而且全都是由木條一塊一塊拼成的,沒有一個釘子,難以想象這樣一座雄偉的宮殿只用了14年就完工。

故宮內最吸引人的要算“三大殿”,保和殿,太和殿,中和殿。我們先來到保和殿,我擠進人羣,透過玻璃我看到那些皇帝的日用品早已沒有往日的輝煌,那些陳舊的一切都彷彿在述説一個個真實古老的故事。向前走,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宮殿,沒錯,那就是“中和殿”,皇帝上朝時更衣的地方。接着又來到了“太和殿”,這裏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它建在高八米的漢白玉台基上,屋頂上雕刻着12只珍禽異獸,大殿內一把象徵了至高無上的龍椅,端端正正的擺在中間,形象的表現了皇帝天下獨尊的磅礴氣勢。

故宮裏除了各種用途的宮殿,連地上的磚塊也有一些祕密,聽説地上的磚塊雕刻着999種人物和植物,還有不少的歷史故事呢。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嶄的,當我依依不捨的離開故宮時,我想故宮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更要好好學習用我們的智慧給我們的後人帶來財

寫故宮作文 篇3

走在那些青磚鋪成的大道上,我的心情無比澎湃,這裏曾經上演過怎樣的歷史呢?是悲劇、喜劇、還是荒誕劇?我們不得而知。故宮的建築是豐富多彩的,但當你漫步其中之後,就會發現每一個建築都是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體現,人與人之間是不平等的。太監的存在是對人性的摧殘,三宮六院則是對女性的不公。

”故宮好大啊!“,這是室友游完故宮後最大的感觸,是啊,前後一共花了四五個小時,腿都快走斷了,更何況還有一些地方沒走完。問她們游完故宮後有什麼感受,她們都説很累。是很累,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心靈上的。記得第一次游完故宮後我的心情是愉悦的,可這一次,心情卻是無比的沉重。

這座宮城見證了幾十個帝王的統治,目睹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到了今天,雖然一段段的歷史已成為過眼的雲煙,但當我們走近它時,依然能感受到那種歷史賦予它的沉甸。遊故宮,彷彿是瀏覽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書中有無上的的莊嚴,也有無限的滄桑。

回望故宮,看着高高的城牆,那陽光照耀下泛着光彩的琉璃瓦,它以它特有的輝煌和宏偉昭於世人面前。而從這座美麗的城中,我卻感受到了它無盡的孤獨與滄桑,歷史已成過去,但是故宮還在,它屹立在此,見證過去,展望未來!

寫故宮作文 篇4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們:

今天,我們將參觀既美麗又壯觀的北京故宮,我是你們的導遊——於笑苒。下面,我先為你們簡單介紹一下: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羣,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座北朝南,開有四條門。各位旅客朋友,這裏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着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各位旅客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這裏是故宮第一進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裏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好,下面請各位來參觀末代皇帝溥儀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太和殿。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裏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好!這裏可以拍下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過一會兒,我再給你們介紹一下太和殿。

各位旅客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築,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看完了太和殿,我們再來看中和殿。你們請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你們跟我來一起參觀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

各位旅客朋友,這座大殿是故宮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後一座大殿,叫保和殿。這座大殿被稱為清代的國宴廳及科舉考場,自乾隆皇帝以後,這裏便成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舉考場。

今天,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與支持。

寫故宮作文 篇5

上個星期日,我滿懷着興奮、激動的心情,和爸爸媽媽一起乘着高鐵來到北京旅遊。

來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們首先把目標定在了故宮。於是,我們乘着公交車,興沖沖地來到了故宮。到故宮來遊玩參觀的遊客真是多啊,到處人山人海。進了午門,我穿過金水橋,來到了故宮最為有名、最為雄偉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保和殿內金碧輝煌,四根粗大的柱子閃爍耀眼金光。前面陳設着左右兩頭寶象,後面擺放着古代皇帝坐的龍椅。我真想在龍椅上坐一坐啊!

隨後,我又看了九龍壁。九龍壁上雕刻着九條龍,它們色澤鮮豔,形態逼真。你瞧,一條黃龍和一條紫龍正在爭奪一個火球。它們瞪圓雙眼,怒目相視。黃龍叉開四爪,伸出鋒利的尖鈎;那條紫龍也不甘示弱,張開大嘴,露出了尖利的牙齒。其它幾條龍,也各有形態。

我又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就是古代皇帝和皇后的遊玩休閒場所,裏面古木參天,有蒼松翠柏、樓閣亭台、水池假山,可美了。此外,我又去了養心殿、儲秀宮、皇極殿等其它幾個宮殿和陶瓷館。陶瓷館裏陳列着列朝列代的珍貴瓷器,數不勝數。特別是我看到了用陶瓷做的老虎枕和孩兒枕。難道古代的人們就睡在這種枕頭上嗎?難道他們睡在這上面,頭不會感到痛嗎?

可是,故宮實在太大了,我們走了整整一個上午,走得腳底都疼了,卻還是沒能把整個故宮走完。我只好先回去,把這些落下的遺憾留到下次再來看了。

寫故宮作文 篇6

北京故宮是是世界上最大而且保存最完整的宮殿。

北京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帝上朝和居住、生活的地方。共有8700多間房間。設想一個人一天參觀一個房間,要花三十年才能走完呢!

太和殿試中軸線上最大的宮殿。遠遠望去,金色的瓦,紅色的牆,漢白玉的基座,在藍天白雲下顯得高大雄偉、金碧輝煌。走進一看,只見柱子上、門窗上到處雕刻着騰雲駕霧的龍。這是皇帝尊貴的象徵,在古時候是不允許出現在普通的建築上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鋪在台階上得龍雲石,長十幾米,寬3米,重2500多噸。這麼大這麼重的一塊石頭,是怎麼運過來的呢?聰明的古代勞動人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冬天,北京天氣很冷,水在室外一下就結成了冰。他們就在運輸的道路上,每隔幾百米挖一口井啊,把井裏的水灑到地上、石頭上,過一會兒,就結成了冰。路面和石頭只見就會變得很光滑了,然後再綁上繩子,成千上萬的人拉着繩子,慢慢地就把石頭拖到了這裏。

出了北京故宮,我們就登上了對面的景山,在高處遠眺北京故宮的全景。原來,我們剛才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二點花了五小時才走了中軸線那一小部分,東西兩面還有許多的地方我們沒有去,北京故宮真大啊!

北京故宮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寫故宮作文 篇7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去故宮玩。

我們走進大門,“哇,這裏可真大啊!”我們首先參觀了故宮的建築結構。觀察了一下,故宮的所有宮殿,發現這些宮殿都是沿着南北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幾乎貫穿了整個市區,它的氣勢宏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我們從太和殿一直瀏覽到御花園,真是歎為觀止!在宮裏,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三大殿”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遠遠望去,猶如神話中的瓊樓玉宇。第一座太和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人們稱它為“金鑾殿”。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時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的場所。這僅僅是故宮的建築,而故宮中的寶物數不勝數……

故宮一遊使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真是個奇蹟!

寫故宮作文 篇8

來北京,一定要去的兩個地方:故宮、長城。我們今天就要去遠近聞名的故宮。

我們一大清早就坐着快速公交車很快就來到了前門,人民廣場人山人海,還有許多外國人,我們還跟他們合了影。我們來到了故宮,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個大門,他的匾上寫着“午門”兩個大字,我懷疑這午門是用來斬犯人的,因為皇帝總是説“將某某斬於午門!”

我們來到了一座城牆,那城牆有五個大洞,聽説:這五個大洞呀,中間走皇帝,左邊走文官,右邊走武官,俗話説得好:左文右武。

得勝門可真奇怪,沒門,只有一個吊橋,這叫得勝門嗎?後來我才明白,得勝門意思是祝將士屢次打勝仗。每當將士出征或打勝仗時皇帝都會在此送別和迎接。我悄然大悟,這得勝門用途可真大。

我們又來到了三座宮殿。它們分別是:太和中和保和殿。太和殿意思是天下太平,作用:皇帝嘛無事不登三寶殿;這太和殿只有建國天壽節、元旦節等重大會議,太和殿才開放;中和殿意思是皇帝和臣子辦事不偏不倚,作用:皇帝是真龍天子,架子大,所以每當去太和殿之前,都在中和殿接受羣臣朝拜;保和殿意思是皇帝龍體安康,作用:不用説了,自然是上朝了。

我們逛了一大圈,才找到出口,故宮可真大,像玩走迷宮似的,我發現,每座宮殿邊上都有一、二個銅鐵缸,銅鐵缸有啥用呢?聽導遊説:“銅鐵缸是宮中防火設備之一,平時貯滿着清水以備滅火時用。每到冬季十月至翌年二月,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蓋,氣温低時,缸下燒炭加温,以防缸水凍結。是明孝宗、弘治帝朱祜樘發明的。

故宮那悠久歷史上我讚歎不已,我以後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她!故宮不愧是我國的驕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nz2g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