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宏偉的故宮作文3篇

宏偉的故宮作文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宏偉的故宮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宏偉的故宮作文3篇

宏偉的故宮作文1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年(永樂四年),1420年(永樂十八年)基本竣工,歷時14年,而在這十四年的艱苦中,故宮不知經歷過了多少場大火,多少場災難,但是,中國人不怕艱苦,毀了又建,這正是中國人那頑強的意志!

北京故宮,又叫北京博物館,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故宮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相傳天上有房屋一萬間,天子用來自謙,於是少了半間。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一座無與倫比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羣。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世界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羣,是中國最多的古代建築羣。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

故宮是龍的世界,龍的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我國封建社會裏,皇帝被稱作“真龍天子”,是大地的主宰。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因此,宮中的殿堂、橋樑、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寶璽、服飾御用品等無不以龍作為紋飾。那麼,故宮裏到底有多少龍?恐怕誰也説不清。有人粗算過,故宮號稱有宮殿8000多間,僅以每殿有6條龍計算,就有龍近4萬條,如果加上所有建築裝飾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龍,那就數不勝數了。

讓我們走進中國,走進中國那燦爛悠久的`歷史

科學老師咳了咳,説道:"今天做洋葱表皮裝片,實驗行程參照書本25頁!全班同學為我鼓掌,我心想:什麼意思呀。就當是給未來奠基。它的澄清,它的無瑕只能讓我一刻不停的在痛苦中掙扎!我們非常需要它,它是我們國與國之間交流的唯一有效手段,愛它吧,你會更愛自己。

宏偉的故宮作文2

故宮又稱紫禁城,它是明清兩代皇帝的宮殿,距今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為了建造它,動用了近三十萬民工,花費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

故宮呈長方形,並且佔地面積很大,約有七十二萬平方米。故宮現存宮殿約有70多座,房屋約有八千多間。

故宮有四座城門,南面是午門、北面是神武門、東西兩面分別為東華門和西華門。

故宮的正門是午門,也叫五鳳樓,午門分為正門、東側門和西側門。在明清時期,正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在皇帝結婚時,皇后也有一次機會走正門。殿試考取狀元、榜眼、探花的人,也有一次走正門的機會。左側門是文武大臣走的,右側門則是給皇親國戚走的。

故宮內的建築氣勢恢宏,其中最大的殿堂叫太和殿,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太和殿的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顯得特別威嚴挺拔。

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上安放着雕龍寶座,背後是雕龍屏,那屏上的九紋龍栩栩如生,似是要飛出一般。殿頂的中央藻井上雕刻着巨大的雕金蟠龍,它盤旋在空中,映射着大殿,顯得殿堂格外的富麗堂皇。

故宮中的九龍壁不僅雕刻工藝精湛,在它身上還發生過一件有趣故事呢!相傳,乾隆皇帝下令工部燒造九龍壁。但是在安裝時,一個工匠不小心弄壞了一片琉璃瓦。為了不拖延工期,工頭馬德春把木頭雕刻成栩栩如生的瓦,並塗上油漆,以假亂真,把那塊摔壞的瓦補好,最終騙過乾隆皇帝。以後有機會我也一定要去看看,那塊騙了皇帝眼睛的木頭。

我愛故宮,愛它的富麗堂皇,愛它的悠久歷史,希望它能夠永遠的傳承下去。

宏偉的故宮作文3

相信大家都知道北京故宮它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殿,舊稱紫禁城,這種偉大的建築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殿為中心。佔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呢,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十分雄偉。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四年開始建設的,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18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十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所以建造十分的鬼斧神工,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上與皇后居住的地方。以上就是對北京故宮的介紹,下面就有一個關於北京故宮的傳説。

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叫劉伯温,有一天他對皇帝説,陛下臣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玉帝召見臣説皇上住的宮殿必須要有36金剛和72地煞看守,否則會有災難。説完騰雲而去,臣就嚇醒了。皇帝聽了命令劉伯温去造一座宮殿,就叫紫禁城,要有36金剛和72地煞把守。老百姓聞知此事後都等着看劉伯温怎麼造宮殿,過了十個月,宮殿造好了。皇帝看到宮中金光閃閃,好像是36金剛和72地煞再把守,高興極了,重賞了劉伯温連升了三級後來人們發現,36金剛是黃金,72地煞,只不過是72口大缸。

北京故宮不僅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還是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00nv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