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完美作文 >

範文:寬恕,成就圓滿之境

範文:寬恕,成就圓滿之境

父親的既往不咎使得帕科們返回並等待寬恕,源於父愛的寬恕,消釋了父子矛盾,成就了父子關係的和諧圓滿。

正如圖圖大主教所言:“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為何大多數人缺乏寬恕之心呢?我想,始終囿於仇恨這個狹小的籠裏,也許是缺乏寬恕的真實原因,怨恨他人所為於己不利,我們無法釋懷;怨恨別人對自己的不理解,我們內心不平。陷入舍勒所言怨恨之中,我們永遠糾纏矛盾,難忘過去之仇恨,懷有報復之心,致使寬恕與我們愈行愈遠。

而寬恕之心的生根發芽應當源於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對未來發展態勢的展望。於個人而言,寬恕消解私人仇恨和誤解,於社會文明而言,寬恕過去,展望未來方為文明之大氣象。

寬恕,是人際關係得以保持和諧的基礎,甘地的一生就是關於愛與寬恕的教科書,他倡導非暴力不合作,以自身的行善和寬恕贏得了國人的讚譽;康有為與梁啟超晚期由於政見不合而師生關係破裂,但最終梁啟超向老師表示誠意而獲得康有為的.寬恕,仍為後世傳為佳話;伽利略的學生寬恕老師看似向教會的妥協,使得伽利略消除了良心上的不安,潛心研究力學定律……凡此種種,皆是由於雙方的互相理解和寬容。寬恕錯誤,促進一番和諧與圓滿的人性美好之圖景。

寬恕,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器,是國家民族成就的必需品。世界人民對德國總理的虔誠懺悔表示寬恕,促進德國社會的發展,使得人民對其在二戰中的惡劣行為表示理解。相反,日本妄圖否認歷史,甚至通過修改史實,引起鄰國憤怒,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唾棄。這也是日本發展中的巨大污點,人民難以寬恕。由此觀之,寬恕於社會發展極其重要,同時也是文明大氣象的展現,是促進社會和諧圓滿的必要條件。

因此,寬恕其實很簡單,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憤慨,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怨恨與不解,多一份釋然的態度,少一些汲汲於仇恨的心理,寬恕過去,成就的便是未來。

胡適曾認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是的,寬恕不僅僅使得小我解放,更能夠成就和諧圓滿之境。

標籤: 寬恕 範文 之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wanmeizuowen/d0ox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