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親情作文 >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有了親情,我們也就有了温暖,我們也就有了春天。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一)

親情,一個令人感到親切的字眼,我們無時無刻不沐浴在親情的雨中。

親情就是父親揚起的手掌,顫動的雙脣和恨鐵不成鋼的怒容;親情就是母親灼灼的淚水,柔情的呼喚,和温暖舒適的懷抱;親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語言,和一份小小的禮物。親情的船要靠在愛的港灣,親情的樓要建在愛的基石;親情的泉要流在愛的大地,親情的星要亮在愛的蒼穹,親情的花要開在愛的園圃。

也許,很多人在家不是小皇上,就是小公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我爸媽卻死死的認為,温室裏的花朵,是不能茁壯的。因此,我很少有被爸媽寵着,當小公主的時候。我爸媽則是典型的嚴父慈母。

記得前幾天,數學老師去學習了,代課老師劉老師的講課方式和我們的數學老師講的一點也不一樣,全班沒有幾個人能聽的懂,考試我才考了60分。鮮紅的60分一下就刺痛了我的自尊心我都要崩潰了,就是從小學開始,我的數學也沒有考過這麼低啊。想到這兒,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放學回家,我盡力擦乾了眼淚。回到家一看,還好,爸爸還沒回來。趁着這一會兒,趕快吃飯,免的爸爸問我考試成績。誰知,天不如人願,爸爸就在這時推門進來了。我急的不知所措,説:“爸——回來了。”爸爸看着我那犯了大錯的樣子,我的心思就被他看出了一半。爸爸擺着一副嚴肅的面孔,問我:“考試了嗎?”“考了。”“考的怎樣?”“——不好”我沉默了一會兒説。接着,爸爸問我我的成績,我不想説,便讓爸爸猜,他竟然猜到120分,我慢慢的説,是它的一半。起初,爸爸不信,説我騙他,媽媽還説:期末考試數學考滿分的學生那能考60分,我隨口説了一句:你愛信不信,就是60分。我一轉身,眼淚再一次湧了出來。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總覺得辜負了爸媽對我的期望,回想起爸媽那副恨鐵不成鋼的面孔,心裏有説不出的難過。這是親情嗎?應該是吧。

總之,感謝親情!感謝父母!因為,是親情哺育了我,是父母教導了我。是父親那寬大的肩膀把我從失敗的深淵托起,是母親用温柔的雙手哺育我成長。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二)

他出生那年,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母親只生了這一胎,就做了結紮。按理説,他應該是家中的獨苗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是偏偏在他呱呱墜地之前,已經有個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傢伙哭聲嘹亮地候着他了。於是,他就這樣做了弟弟。

兩個人長得實在太像了,父母不知誰是誰的時候就解開他們的鈕釦。他的胸前有一顆痣,而哥哥沒有。

學校裏,兩個人你追我趕誰也不服輸,年年捧回的獎狀都是花開並蒂。他們兄弟倆成為村裏人教育孩子的楷模,成為父母的驕傲。然而,這種安寧維持到他們初中時出現了變化。那天,父親在地裏被一條毒蛇咬傷,因救治不及時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們雖然清貧卻幸福的天空一下子坍塌了,母親瘦弱的肩膀扛不起兩個孩子的求學路。在父親的遺像前,母親流着淚高高拋出一枚硬幣。正面代表他,反面代表哥哥。三個人,同時緊張地屏住了呼吸。一道銀白的拋物線後,是反面。他急得一腳踩在硬幣上,這樣不公平!看母親態度堅決,他突然靈機一動,指着自己胸前的那顆痣,強詞奪理地説,你們看我,我與哥哥有什麼不同?我胸懷大“痣”,我才是上天註定的讀書人。母親聞言,崩潰般坐在地上自責地哭號,為一個十多歲孩子的絞盡腦汁,為她自己的力不從心。

哥哥主動退了學,挽起袖子和褲腿下了田,他穿得乾乾淨淨去了學校。他很開心很快樂。只是,眼前老是不由自主地晃過兩個畫面,讓他的快樂突兀沉下。一個是哥哥退學時的傷心眼神,另一個是哥哥漲紅了臉強忍着不哭的面孔。

高中時學習緊張,他住校。因為窮,食堂的葷菜他吃得少,哥哥就隔三差五騎着自行車給他送菜。是各種不同的魚,有鯽魚、鯉魚、鱔魚。做法也不同,大魚是煎的或紅燒的,小魚是曬乾了油炸的。還有蝦,紅紅的蝦與青綠的椒絲炒在一起,色香誘人。這些口味純正的野生魚讓整個寢室的人很眼饞,常有同學買了別的葷菜要和他交換。他胃口大開,身體長得結實強壯。

那天他要找一本學習資料,匆忙回了家。母親在菜園裏忙活,告訴他哥哥又捕魚去了。他沿着水邊尋找,看到了哥哥。哥哥胸前掛着一個魚簍,渾身上下水淋淋的。漁具是用兩根烤彎的竹竿和一面漁網制的,三面封一面開。哥哥正撲通撲通用一隻腳使勁兒朝開的那面踩水,提網時,裏面就活蹦亂跳着幾尾魚。

小弟!你回來啦?他突然聽見哥哥歡快地叫道。哥哥上了岸,竟沒有穿鞋,用一塊布裹着腳,一直纏到小腿上繫着。他張了張嘴,還沒問就有了答案。水那麼深,能穿什麼鞋呢?他們往回家的小路上走。哥哥落了他一拍,在他身後慢吞吞地磨蹭。他感覺到有點不對勁兒。身後的影子似乎一瘸一拐的,黃昏將至的寂靜空氣裏,他甚至能聽到一種隱忍的、倒吸涼氣的聲音。剎那間驚悟,他回頭,果然看到一條蜿蜒帶着血跡的腳印。他想過去攙一把,但哥哥那滿身的泥漿讓他無處落手。好在很快到了家。哥哥褪下長褲和裹腳布時,他的喉頭一下子哽咽了。那腳,被水泡得發白發皺,腳底劃開一條口露出紅嫩的肉來,像嬰兒張開哭泣的小嘴。腿上也滲着血,一條螞蟥貪婪地扎進了半個身子。看他這樣,哥哥咧嘴一笑,沒事,溝裏的碎瓷爛瓦劃的,幾天不沾水自然就好了。他給哥哥用棉球擦洗傷口時,哥哥居然忸怩得紅了臉。哥哥腳上有多少新傷舊痕啊,他想起那些美味的魚,眼圈禁不住紅了。

後來他常常想,人的一生就像一盤棋,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他慶幸自己當初推翻了硬幣的決定,否則遭罪的就會是他了。但轉念一想,如果退學的是自己,自己會這樣給哥哥捕魚嗎?他想了很久,卻沒有肯定的答案。這樣一比他臉上有些火辣辣的。他這才知道,根本不是有沒有“痣”的問題,而是誰愛得多誰就輸的一種必然。

以親情為話題的高中作文(三)

是母親對年幼兒子的疼愛,才有孟母三遷的智慧與決心;是叔侄兩人的自幼相守,相依為命,才有韓愈對早夭的侄兒十二郎悲愴呼號,痛徹心扉;是兄弟手足情深,惺惺相惜,才有蘇軾對子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是妻子董翠婷對瞎子丈夫的憐惜,才有阿炳《二泉映月》優美旋律的傳揚-----這就是親情,它無需信誓旦旦,但它韌如絲堅如磐,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守候;它不需轟轟烈烈,但它潤物無聲,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它也無需紙載筆記,但它卻無處不在,代代相傳,亙古未絕。

因為,世間情種種,最美不過血脈親情。

親情,是母親焦灼的目光,柔情的呼喚,它可使生命重生。

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的史鐵生,21歲,在他正狂妄的年紀,雙腿殘疾,脾氣暴怒無常。而多病的母親就理所當然的成他的出氣筒。砸玻璃窗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狠捶殘腿時,母親就拼命抱住兒子“咱孃兒倆要好好兒活”;離家出走以折磨自己時,母親不顧肝痛到處呼喚尋找-----

是這位母親用她男人般都難以企及的堅韌、終於讓兒子明白了一個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用她萬般的柔情與温暖的懷抱幫兒子邁過他人生中最難邁過的坎。幸甚至哉,史鐵生能擁有這樣的母親。其實,這樣的母親,在我們的周圍何止一個兩個?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隨意踐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親情,是父親默默的陪伴,無悔的付出,是對民族美德的傳承

黃舸,一個生命紀錄被確診只有18歲的男孩,他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在他生命將要結束前,能夠向曾幫過他的好心人説句“謝謝”,並送上一束鮮花。他的父親,一個老實忠厚不多言的人,什麼也沒多説,就駕起他的那輛三輪摩托車開始了父子倆的“感恩之旅”。行程1。3萬公里,走了82個城市,感謝30多位恩人。誰都知道,疾病早就剝奪了黃舸站或坐的能力,這一路的風風雨雨,這位飽經滄桑的父親該要付出多大的艱辛!

黃舸比專家預計的多活出了2年,這原因除了黃舸的樂觀堅強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點亮了兒子人生不滅的`燈,同時,他也撥亮了全國人心中日漸暗淡的感恩之燈。如果我們生活裏每一個脆弱的生命都能遇上一個默默支持無悔付出的父親,那我們夫復何求?還有什麼理由不盡可能地活出生命的精彩?

親情,是哥哥穩實的肩膀,兒子勇敢的擔當,是不屈的脊樑,是對自強自立的最完美的註解。

父親瘋了,並把妹妹摔死了,家裏還有一個弟弟,一個撿來的嬰兒,母親因受不了這種生活,離家出走了-----而這個家庭的一切負擔就像泰山一樣壓在這個年僅13歲的男孩身上。他什麼活都幹,什麼苦,他都吃,什麼痛,他都忍。可以説是瞬間,生活逼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男子漢”,這個男子漢就是04年感動中國的男孩子洪戰輝。

他面對巨大的困難時,對生病父親,他在盡孝;面對離家出走的母親,他報以諒解;面對年幼的弟弟和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妹,他盡的是責任;面對自己,他選擇了奮鬥和抗爭。是這份他人不可替代的親情給了這個小男孩排除萬難的勇氣和力量。是他對這份親情艱難而全力的守護,使這個多難的家庭走過了無數坎坷,過上了陽光明媚的生活。假如當代的青年都能如洪戰輝為家人為自己為社會盡一份該盡或能盡的責任,都有一定的擔當,那我們的生活裏何來“盼救情結”、何來“啃老”叢生?

親情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彼此間的關心與付出。它美在無悔無怨的奉獻,如史鐵生的母親、暴走媽媽陳玉蓉;它美在義無反顧的理解與支持,如黃舸的父親、六朝神槍后王義夫的妻子張秋萍;它美在自強自立,美在勇敢擔當,如洪戰輝、高位截癱的桑蘭-----

正是這些無數平凡的父親、母親,丈夫、妻子;兒子、女兒,在平凡的生活中,在小災大難中的無怨無悔,堅韌包容;不離不棄,相知相守;自強自立,敢於擔當才蔚為我們中華民族壯大的精神火種,我們才在親人的眼中看到了温暖,感到人間的美好,並時刻激勵着我們奮發向上。有了這份牢不可破的親情的維繫,我們中國的巍巍大廈才永遠屹立不倒,我們中華民簇才永壽恆昌。

標籤: 高中 親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qinqingzuowen/gyeez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