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牽掛作文 >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9篇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9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牽掛為話題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9篇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1

最近,全家人話少了,飯也吃得少了,心情一直不好。為什麼?還不是我的父親在"非典"疫區北京工作。

這些天,外面鬧得風風雨雨,讓人心驚肉跳。每當鄰居提及北京"非典"的事兒,家人便都沉默了。報紙和中央台的新聞成了全家人關注的焦點。每天不識字的奶奶總要到街上買份報,專等我放學後念給她聽。一向最厭聽新聞的媽媽也天天陪同爺爺、奶奶按時觀看新聞聯播,看到電視中的"非典"病人,奶奶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淚,媽媽則眉頭緊鎖,呆坐一邊直髮愣。

"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鈴聲震耳欲聾。爺爺、奶奶、媽媽都彈簧似地跳起來。

怪了!以前家裏的電話鈴聲沒這麼響嘛。是電話性能好了?不,是家裏冷清了,沉寂了,不再熱鬧了。我顧不上多想,跑去抓起聽筒,是遠方的姑媽找媽媽的。

她們聊了很了很長時間,只是媽媽直掉眼淚。我的心不禁懸了起來。

"你姑媽説,他們那裏許多外地的打工仔都逃回家了,她讓你--爸--也逃、逃回家。"媽媽幾乎泣不成聲。我明白爸爸是不會回來的,肯定不會,因為他深知也許自己不注意就會把"非典"病毒帶回來。

晚上,我起來上廁所,竟然發現爺爺獨自坐在院子裏,默默流淚。我還從來沒見到爺爺傷心過呢,要知道爺爺一向是很堅強呀!我默默地走近爺爺,看見爺爺手裏拿着爸爸的照片,一夜之間,爺爺似乎老了很多。爺爺察覺到了我的存在,連忙擦乾眼淚,讓我陪他坐會兒。

這天夜裏,我再也沒閤眼,這是我平生以來第一次失眠。

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我們全家人就這樣在思念、牽掛、痛苦中煎熬着。媽媽的眼睛裏失去了往日的光澤,額前的白髮猛生了許多;奶奶做活心不在焉,切菜時常常切破了手,盛飯常常拿起湯勺;爺爺又抽起了戒了多年的煙……

唉,爸爸你那兒什麼時候才能"解禁"呀?

"非典"牽動了多少人的心腸。本文作者選取了一個大家極其關注的話題,以細緻的筆觸,用自己家庭的悲歡再現了在"非典"肆虐的日子裏老百姓的心態。文中對家人憂愁的描寫細緻入微,可圈可點。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2

三年前一個初冬的早晨,,天空和現在一樣也是那麼藍,我跟着媽媽去一個偏遠的山村掃墓。我們住在大姨家,我認識了從未謀面的表姐——一個可憐的傻姐姐。大姨告訴我,姐姐小時候身子弱,隔三差五就去打針,後來打多了,留下了後遺症。大姨的話喚起了我的一點點同情,但我仍然忍不住討厭她。

大姨要和媽媽談一些事情,讓姐姐帶着我出去玩。姐姐可高興了,拽起我的手就往外走,我心裏卻很不舒服,故意裝作不認識她的樣子,遠遠地跟在她的後面。儘管她有些失望,但仍然很興奮,用含糊的聲音喊我,那聲音難聽死了!“大傻子出來嘍!”一羣小孩嘁道,“看哪,還帶着個小傻子。”什麼?敢罵我?我氣得臉紅脖子粗,衝上去跟他們打起來,可寡不敵眾,我當然不是他們的對手,幸虧姐姐跑過來把我抱在懷裏,可她自己卻任憑那些小孩拳打腳踢。

“要不是你,我才不會被人罵呢!我討厭你。”我從姐姐懷裏掙脱開來,她只好放開我,我轉身就跑。而她卻牢牢地跟着我,用她含糊的聲音喊我的名字,聲音顫抖,聽着好像在哭。當時我沒在意,只是拼命地往前跑。

不知跑了多遠,我不經意地回頭望望。“咦,人呢?”完了!姐姐丟了!我在這陌生的村子迷路了!我害怕極了,一邊走,一邊大哭起來。這時我隱隱約約聽見有人叫我的名字,我向遠方望去,淚眼中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是姐姐。她發瘋般地搖着樹幹,竭力呼喚我的名字,嘶啞的叫喊聲在空中飄蕩。終於,她走不動了,失魂落魄地跌倒在冰冷的地上…

我被深深感動了,哭着向姐姐跑去。一看到我,她立刻跳起來,用那凍得通紅的手笨拙地幫我擦眼淚,比劃着讓我跟她回家,她已發不出任何聲音……

以後幾年裏,她經常託大姨帶一些小禮物給我,雖然是小禮物,但都是她用自己最真誠的情感來表達她對我的思念。

一個智力有缺陷的人,用她最單純的心向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情,她是多麼渴望被理解,可沒有人願意接受她,她卻用最寬廣的胸懷去體諒和理解每一個人。她是大家的笑料,大家的負擔,然而這絲毫沒有影響她毫無保留地對我們付出愛,絲毫沒有影響她內心的善良。

姐姐呀,姐姐,你現在在做什麼呢,過得好嗎?你是我在太山那邊最遠的牽掛,你知道嗎?在夢裏,我經常夢見那片藍天,夢見你哭泣的眼睛,夢見……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3

牽掛,是一種眷念,是一份纏綿,是一縷相思,是一絲感悟。

走南闖北的人,被牽掛,是幸福;獨在異鄉的人,被牽掛,是温暖。當我們走進了紅塵,走進了人生,便走進了牽掛,擁有了牽掛,便擁有了感情的寄託。

牽掛,是人生的符號,時時刻刻都伴隨着每個人的腳印,每一絲情愫。擁有了牽掛,便有甜、酸、苦、辣、鹹五味人生,就有了你我她的喜、怒、哀、樂。

牽掛是一種心靈的煎熬,是一種精神的寄託,是夢中的笑靨,是情感的昇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充滿親情的牽掛;“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是溢滿鄉情的牽掛;“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徜徉戀情的牽掛;那“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是牽掛的折磨;那“曾是寂寞金燼暗,斷無消息石榴紅”是牽掛的煎熬;那“獨在異鄉為他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牽掛的寄託;那“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的大氣與豪邁;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牽掛的藴含……有了牽掛,人生才變得更加完美。

牽掛,像一束冬日裏的陽光,使寒冷的人感到人間的温暖。牽掛,像一鴻沙漠裏的泉水,使困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牽掛,像一首夜空的歌謠,使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牽掛是歌曲中一個個跳蕩的音符,錯落跌宕,彈奏着人世間的月圓月缺,悲歡離合;牽掛是窗台上那株永不凋謝的百合,越開越水靈耀眼,越開越鮮活誘人;牽掛是江上不滅的燈盞,光芒四射,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牽掛是伊人如絲如縷的訴説,迴腸蕩氣,讓生活溢滿甜蜜的温馨和豪邁的激情……

牽掛是一種生命形態,是所有人都要尋找都會珍愛的精神場所和心理磁場。鑑別感情深淺的最好辦法是牽掛時間的長短。“孔雀東南飛”的美麗傳説,“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歡離合,“思君如滿月,夜夜減青輝”的妙句佳章,都描繪着因牽掛到極點,終致面容漸消瘦,直至付出生命的故事,留給我們一份至真至誠的美麗。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槳,是一句依依惜別的殷殷祝福。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一片雲,隨着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間的牽掛,有如山間小溪,清沏透明,只要青山不老,它就會淙淙流淌不息,唱一路歡歌,激一路浪花。夫妻之間的牽掛卻似一首婉約的詞,纏綿幽遠,相思常使淚沾巾。還有朋友之間的牽掛不含血緣關係,不摻雜私心雜念的牽掛,常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4

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是一句依依惜別的祝福。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牽掛,就像一片雲,隨着天空中的飛鳥四處飄蕩,穿越千山萬水,縈繞在心頭。

——題記

“蘋果、桃都帶上吧!火車上可以吃。”母親機械性地沒有語氣地邊裝邊説着。

“不用了,很重!”我反駁。

路途上,黑暗中股股刺骨的寒風凜冽着,手凍得顫抖,父親駕駛着車問道:“冷麼?”就只有這句話,接着又沉默,時間如被凝住。我的心也被凝住,用顫抖的牙齒回答:“不——冷。”心突然很酸,卻很温暖,帶着絲絲憧憬,黎明前的漆黑似乎早已吞沒了我,也吞沒了父親,顯得那麼渺小,又那麼卑微。或許,這是上蒼註定的離別。

燈火黯然,冷清寧靜的火車站裏,我與父親坐在一排,以後,很少再有這樣的機會與時間坐在一起了。旁邊的人已經熟睡,似乎只有父親的眼睛與我相逢,他的眼神裏,是一種難以察覺的悲哀與喜悦,像一潭清澈的水,洗亮着我的心。窗外,黃色的燈光照滿火車道,那瑣碎的光亮開始愈加繁雜,似乎在為我送行,遠處,搖搖晃晃的樹發出“沙譁”的聲音,是在向我告別麼?

“去了之後,好好學習,記得常打電話,如果願意,就回來吧!相信自己會成功!”父親像是思索了很久才終於又説出這話,我分明感到父親的微笑後面是何等擔心,我想起昔日同我一起玩笑,一起戲耍的父親;想起督促我學習,講訴道理的可親的父親;卻又想起打罵我,不容辯解的可憎的父親……每每腦海中湧出這一幕幕,我的心痛楚而甜蜜。此時此刻,父親的一字一句響在我耳邊,也深深刻進我心裏。

“嗯!”我握緊了拳頭,終於帶着顫抖説着,也不知是否因寒冷,淚亦如灑地小雨輕輕溢出,但我又不得不忍住,擦乾這温暖而幸福的淚。因為父親告訴過我:“流淚是懦弱的!”

在火車上,我見父親還在向我不停地揮手,嘴動着卻不知説的什麼,但他的笑容更加燦爛,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越來越小,一步一回頭揮手,直到被漫天鋪地的沙塵蓋住。我開始懷疑自己太過無情,或者説太不屑一顧,這隻有在學校我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與生命的舞台時,才能減輕自責,可迷茫的我也不知未來如何?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可至少我還有一個堅強的後盾,這也是我永遠忘不了的——家。

到校後,我又看到了那嫩紅的蘋果和桃,心如被牽連至百里以外。忽然我的眼眶中突然掉下一滴地晶瑩剔透的淚水,潮濕地劃過我的臉頰,在乾燥的皮膚上留下一道曲折的線,臉上卻還掛着笑容,那思念的淚滴是甜蜜的,濃濃地糊在心頭……

爸媽,知道嗎?蘋果很甜,桃很脆……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5

如果,雨是風中的寂寞,你還會不會離開。

如果,雨是風中的情愁,你還會不會等待。

如果,雨是風中的痴情,你還會不會傷悲。

沒有理由地追問着風中流浪的感覺,疑惑着腳步中留下的足跡,你不再是當年風中漫步的小男孩,更不是那個羞澀滿身靈氣十足的小松鼠,而是我心中掛念的寂寞。

轉眼,秋色重疊,心情如初,容顏卻不再復得。

凌亂而崢嶸過後的一片花朵,滿目散盡的痕跡,卻是如此的淒涼與冷漠。枯黃代替墨綠的色彩,而飄飛在荒野間,卻是説不盡的離愁與寂寞的無奈,淡淡的陽光,也失去了往日的熱情,就像我心中那個模糊了許多年而無法明白的詞彙,也一直擾亂着我的心緒,屬於你留給我的,屬於我多餘的牽掛形成的寂寞。

沒有蝴蝶和蜜蜂的季節裏,沒有温暖和陽光的關愛,只有為了成熟,而獲得離散飄零的抉擇,它們何曾沒有牽掛過,它們何曾沒有過愛,在秋雨中卻悄悄地融化着愛中的寂寞,把那些無法釋懷的情感悄悄地隨着落葉掩埋。

厚厚的落葉,焦急地成泥,去追逐着故去的身形,有多麼痴情。

我的世界裏,愛的寂寞是誰,寂寞裏的愛又是誰,沒有風的日子裏,沒有了落葉的日子裏,沒有了雨的日子裏,僅有的夢又知道多少。

撫摸着粗糙斑痕累累的楊樹皮,才充盈地感覺到一隻只飽滿滄桑的眼睛,隨着日月的輪迴,在悄悄地隱藏着往日裏屬於我的不經意,觀察着厚厚的落葉裏重重疊疊的腳印,回味着腳印裏迷情的色彩,感受着腳印裏遺失多變的角色,失落和疼痛都在老楊樹的眼睛裏醖釀成了生活。

仰望着天空,已經沒有了你的模樣,沒有了屬於你的具體一點的所有。

原來,心心相認是這樣的馬虎,是這樣的草率,是這樣的隨意。

可是,我卻在為一個不清晰的身影,而執着地追憶着不屬於我的情感,僅僅記得的是你無力的身影,是你留給我記憶痕跡裏的不尋常,是那片月色中呢喃的故事,時常地縈繞在我的懷念的情緒裏。

沒有你,這邊一切茫然。沒有你,這裏缺少了一片天空。沒有你,更多時候需要你的安慰和慰藉,哪怕是回憶裏的插曲,插曲裏的低調。

牽掛在心,寂寞裏才會有愛,才會有浪漫,才會有生活的奇趣。

牽掛就牽掛着吧,寂寞就寂寞着吧,平和之後,才會感覺到那寂寞的不同,也是非常想得到寂寞的補償。

牽掛着,補償着寂寞。

心如淨水,世界無縫,可是靜落以後,世界卻陌生的不可以存在。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6

又到了春節,屋外飄着雪花。他正趴在桌上寫信:"尊敬的二老,你們身體還好嗎?天冷了,要注意身體。兒子不孝,今年春節又不能回去了……"他的手開始顫抖,他想起每年春節寫給父母的信,幾乎都是這樣。

他抬起頭,看着屋外的雪花,他多想變成雪花,飄到父母的身邊。參軍以來,他還沒回過家呢。他不知爸爸頭上生出了多少白髮,不知媽媽的老毛病又犯了幾回,但他知道,每年春節,二老都會在村口向遠方凝望……

是的,在北方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正有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迎着風雪,佇立在村口,焦急地等待着。

"他爸,看來咱兒子今年又不能回家了。"

"是咧,部隊肯定又有任務了。他媽,這兒風大,你身體不好,咱還是別等了。"

"唉--"

二老緩緩地移開步子。

"他爸,不如咱去給兒子打個電話?"

"咱家沒電話,要打還得去大隊部呢。"

"反正在家心裏邊也不踏實,咱去吧。"

"你走得動?"

"沒事,走。"

二老蹣跚地走向大隊部,雪花仍在飄着。

走進大隊部,二老已是氣喘吁吁,身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

撥通了電話,老人長噓了一口氣。

"他媽,你講。"

"還是你來吧,他爸。"

"爸,你咋打電話來了?

"四強,我和你媽在大隊部呢。"

"大隊部?您二老……"

"沒事,我倆硬朗着呢。"

"我來。"四強媽搶過聽筒,"盡説些沒用的。強,天冷了,媽給你織了件毛衣,趕明兒讓隔壁張叔捎去。孩子,好好當你的兵,別記掛家裏,我和你爸好着呢……"老人的眼圈紅了,渾濁的淚順着臉上的溝溝只往下淌。

"強子,好好保衞祖國,我們臉上有光哪。"四強爸接過聽筒。

"爸--媽--"聽筒的那頭也已泣不成聲。

……

好久,他們才掛上了電話。

二老相互攙扶着離開大隊部。電話那頭的四強向着電話莊重地敬了個軍禮。

風吹動着二老蒼白的頭髮,雪依然無聲的飄着。

這篇習作細緻地描述了一名普通軍人和軍人家屬的生活。字裏行間深沉而細膩的感情令人怦然心動,對軍人及其家屬的敬意油然而生。此文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以樸實的語言描繪出普通人的生活,文章似山野鄉風一般純淨。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7

“牽掛”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十分抽象的概念。好在話題材料中已用兩人比喻提示了它的內涵。我們完全是可藉助這兩個比喻,展開類比聯想,由此及彼地切人話題。比如由“高飄的風箏掙不脱細長的線繩”,類比聯想到海外遊子對祖國的掛念、在外求學的學子對父母的惦念、父母對子女的思念,對久別的同學、朋友的想念等等;由“瓜豆藤蔓纏繞着籬笆”,類比聯想到子女對家庭的依戀、妻子對丈夫的眷戀,等等。通過類比及轉換,就能快速打開思路,確定文章主題。具體寫作時應精心選擇具體感人的事件,着力抒寫出內心的真摯的'情懷。用書信體寫作,一要注意格式的規範完整,二要根據“牽掛”這個話題,選擇好陳述的對象(自己熟悉的或關係密切的人),三是口氣要符合與陳述對象的關係,四主體部分要突出“牽掛”的中心。

打開窗户,看着一地金黃的梧桐葉,我想秋天又來了吧。去年的這個時候,當最後一片梧桐葉投進我手心的時候,我們在車站告別。

彷彿一切還發生在昨天,那麼清晰,那麼深刻。本來還很高興地在滿地梧桐葉的小路上蹦蹦跳跳,可是一陣風吹過之後,梧桐葉飄起來了,思緒也飄起來了。然後姐對我説,你是個大人了,要學着好好照顧自己,我不在的時候你要幫家裏多幹點活,爸媽的工作很辛苦的。我只是茫然地點點頭,為什麼一定要走呢?留下來不好嗎?

在人潮擁擠的車站,我還是和姐告別了。那麼嘈雜的環境,可心裏卻那麼平靜。看着姐踏上火車,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看着火車離我越來越遠,而我只能揮揮手。我很想對姐説我會很想她的,但我沒有説出口,真是遺憾。

自那以後,不論什麼時候我都只是一個人,靜靜地踩在梧桐葉上,想着和姐在這裏吵嘴,為了一顆糖。如今,這一切都不存在了,再也沒有牽着我的手在這裏享受秋天。希望有一天風兒能把我的思念帶給姐,雲兒能把我的掛念載給姐。那一份思念,那一份牽掛,在遠方的姐是否收到了呢?

快過年的時候,朋友們都收到了很多賀卡,可我只想收到遠方姐的賀卡。姐説她不回來過年了,我很失望,埋怨她出去了就不知道回家,忘了爸媽的牽掛,忘了那份對家的思念。我有點討厭這個不回家的傢伙了。

獨自一個人走在冷清的路上,還是那條鋪滿梧桐葉的路,我隱隱約約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心頭烙得那麼深。是姐,她回來了!我奔向她,然後緊緊地抱住她。姐説,傻女孩,姐怎麼會不回來呢,姐也想你們呢?

姐拉住我的手往家的方向走,走進另一份牽掛,我的左手邊是你的右手。那麼近,牽掛那麼濃。每個人都不要辜負家人朋友的一份牽掛,或許它渺小得你無從察覺,可它温暖着每一顆心,告訴他家的方向……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8

總奢想用筆把心中珍藏的那份牽掛寫出來,常常凝望着那一方潔白的信紙發呆,卻總苦於無從下筆,心中沉甸甸的,留下些許無奈。

我站在高處,舉目欣賞着春的傑作,融融春光下,包含的花兒,嫩蕭的葉兒,傾聽着流水歡快的聲音。隨風搖曳的柳條枝兒,輕盈盈的,暖風中到處是一片新翻的清新的泥土氣息,多美的風景啊!不經意間我瞥見青嫩的草地上,有兩個小女孩在放箏。

突然我的心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戳了一下,牽掛的思緒湧上心頭。

天,碧藍碧藍的,叫人心怡。温暖的陽光沐浴全身,風兒毫無顧忌地撫弄着我的臉和頭髮。放風箏,對,我也去體驗一下和煦春風的情趣,可風箏上沒我,我忽然想起了好友夢,何不叫上她一起玩呢?

夢,夢,我們一起去放風箏,好嗎?她一陣雀躍:放風箏,太好了!把線軸帶來。我興奮地抖着手中的風箏。不一會兒,夢使飛奔過來,就像一隻輕盈的小燕子。

我們一陣手忙腳亂,終於繫好了線,夢歡呼着:放風箏嘍!放風箏嘍!我們一口氣跑到户外的開闊地,夢迫不及待地説:快點,快點放啊!我叫夢舉着風箏,夢神情專注,高高地把風箏舉過頭頂,好像擎着一隻盛滿夢的小船一樣。

我舉着線軸跑着,夢也緊跟着我跑。我説:放!夢便鬆開手,風箏迎着春風飛向了藍天。快看,風箏飛得多高喔。讓我放放,讓我放放嘛。夢嚷着。等一會兒,等一會兒,我正忙着呢。我轉着線軸,一刻也不閒着,生怕風箏飛不高。線圈終於從線軸上消失了,只剩下一個與之相連的結。

我們仰着頭,心兒也隨風箏一起飛翔。夢突發奇想:我們把線放了,風箏一定會飛得更高。我們迅速解開了那個結,滿心希望它會飛得更高。不為,風箏先是一飄,在空中盤旋幾圈,就一頭斜裁在地上。夢的眼淚馬上就滾了下來,像斷了線的珠子一般。我安慰她説:明天,我再扎一個送給你,快別……話未説完,夢破弟為笑:真的?騙你是小狗!

孩子畢竟是孩子,説出去的話一會兒就忘得一乾二淨,雖然我第二天沒有給夢再扎一個風箏,她也沒説什麼。

如今,她已隨父母到北京去上學了,但心中對她的牽掛猶如風箏的線一樣悠長。記憶中藍天上的風箏佔據了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前幾天夢發給了我一條短信,問我是否還記得兒時有過為她扎風箏的許諾,我的心一陣顫動。是啊,我的許諾還沒實現呢。

風箏是一定要扎的,就算是為了尉藉心中珍藏的那份純真的友誼,那份牽掛吧!

後來,我在媽媽的幫助下親手為她織了一隻風箏寄去,還發了一條短信,信中寫道:……風箏之所以飛得高,飛得箏,那是因為有線對它的牽掛,就像遠方的我對你的牽掛一樣。

牽掛為話題的作文9

年輕的母親,見兒子發燒,慌了手腳,抱着兒子往醫院跑,卻忘了同樣發燒在家的老母。當她把兒子抱回家時,卻不慎摔了個跟頭,等她睜開眼,年邁的母親正擁她在懷,手中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薑湯,女兒的第一句話是兒子怎麼樣,老母笑着告訴她外孫沒事,她喝完湯無意中碰到老母滾燙的手,才想到老母也在發燒,淚水在女兒的臉上滑落,她心中牽掛的是她的兒子,卻忽略了老母,而老母牽掛的卻是自己的女兒,因為在她的心目中,外孫只不過是女兒的一部分,是女兒生命的延續!

生活中的我們就象這樣,我們習慣於被父母牽掛,卻不曾怎樣仔細地牽掛過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的是無盡的付出;而我們對父母除了索取和依賴又有什麼?跚跚學步的嬰兒緊抓父母不放,是因為依賴;孩童於別人打架吃虧哭着去找父母還是因為依賴;年輕的夫婦三天兩頭回家給父母又帶來了什麼?無非是索取,等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心又全到了孩子身上,而生他們、養他們、一直牽掛他們的父母卻拋在了腦後。偶爾想起,才發覺自己對父母的牽掛幾乎沒有或者是那麼的淺薄!

朋友,請正視父母對你的牽掛,再想想你對父母的牽掛如何,如果做的不夠,那就要作出情感上的補償!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你的親情是不完整的!

小時侯的我,身子瘦得簡直像一根藤兒,皮膚黃得勝過那燒焦的蠟。鄰居們常拿我開玩笑,説我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用來喂螞蟻了。母親的心無時無刻不牽掛着我的身體,她帶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醫院的門口,儘管每次檢查的結果都是一切正常,從沒查出過什麼毛病,但母親卻仍然放心不下……

歲月的風霜讓母親那高大的身影日漸消瘦,令母親那自信的容顏日漸蒼老……不知不覺,我已13歲了,我的身體一天天地壯起來,母親的臉上也開始掛滿了微笑——

可以這樣説,在我已走過的13個春秋裏,無一個日日夜夜不是伴着母親的牽掛度過的。我和母親説我要去夏令營,母親開始是不讓我去的,在我的執意要求下,母親無奈只好答應了。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自遠行,母親自然放心不下。臨行前,她千叮嚀,萬囑咐:“外出遊玩要小心,緊跟着老師走,吃飯不要挑食,睡覺要蓋好被子……”一串串的嘮叨,一陣陣的羅嗦,開始讓我不耐煩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討厭。本來早就説好,她不去車站送我的,可就在汽車緩緩啟動的那一剎那,我卻清晰地看見,車站的一個角落裏,分明有一個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雙關切的眼睛正凝視着我。我的眼淚在眼睛滾滾轉動。温建營

標籤: 牽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qianguazuowen/q433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