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留戀作文 >

我留戀的端午節作文

我留戀的端午節作文

【第1篇:我留戀的端午節】

我留戀的端午節作文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重五。我問爺爺:“端午節是怎麼來的?”爺爺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的愛國人士屈原而來的。當時屈原還是楚國的朝廷命官,但是小人當道,朝廷昏庸。屈原不願親眼見着國家的覆沒,就懷抱石頭,投進了汨羅江。楚國的百姓聞訊後,紛紛划船營救。從此,便有了端午節的説法。

“世傑,過來。”這時,媽媽下令了。我走進廚房問:“媽媽,幹什麼?”“包粽子啊!”媽媽説。“這活兒,我哪行啊?”我難為情的説。媽媽説:“讓你包,你就包,有媽媽這個老師在呢!”我答應着:“好吧!”我拿起竹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竹葉捲成筒狀,再用小勺挖米裝進筒裏,用竹葉把餡兒包好,用綵線捆起來。我和媽媽合夥把粽子包完了,然後就上鍋蒸。不久粽子出鍋了,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我喜歡過端午節,更喜歡包粽子、吃粽子。

【第2篇:我留戀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户户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個端午節使我留戀。

標籤: 留戀 端午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liulianzuowen/ok3m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