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快樂作文 >

快樂的小嫻

快樂的小嫻

四川省綿陽市南山中學 王黎冰

快樂的小嫻

地震帶給我們痛苦與悲傷,也帶來冷靜與堅強。

——題記

“5.12”大地震前夕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喜歡看陸渭男寫的大作《緣起今生》,我特地把書裏一段富有哲理的話抄在筆記本上,並牢記在心裏——“生活,既不是苦難也不是甜蜜;生活,就是你每天必須面對的現實。”

是啊,很多時候,面對説來就來的殘酷現實,我們既擋不住也逃不掉!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的同學小嫻的做法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

2008年5月12日,我同學小嫻的家鄉德陽市和綿陽市一樣,遭受了汶川特大地震帶來的嚴重災害。在那些提心吊膽的日子裏,內心也同樣傷心的她通過QQ,告訴了那段時間裏有關她和家人、同學的一些情況——

天旋地轉之時,小嫻家的房子被強烈的震波摧毀了,爸爸、媽媽心經營的一個美好的家在一瞬間化為烏有。

小嫻的爸爸和媽媽在地震的第二天駕車趕到學校,把小嫻接回德陽。

不料想,當天晚上天下起了大雨,且餘震不斷,他們一家人處在搖晃之中,孤獨地站在一個簡易的破棚子下,把從廢墟里掏出來的1牀棉被1個枕頭頂在頭上,可怎麼也擋不住來勢洶洶的狂風暴雨,小嫻和爸爸、媽媽就那麼無助地站在齊膝深的水裏,想用手把身邊積累起來的雨水潑出去,可怎麼也不行,於是他們心裏萬分焦急。

突然,小嫻異常冷靜地叫起來,她叫疲憊不堪的父親和驚慌不堪的媽媽停止往外潑水,因為現實情況是,那些源源不斷的雨水是潑不出去的。

雨仍然不停地下着,餘震依然不停地搖曳着大地。當地的政府領導和學校老師、鄰居們趟着齊腰深的水來看小嫻一家,隔着棚子説着關切的話。這樣一來,雖然小嫻他們腳下的水是涼的,心卻一點點變暖。

大水退去,小嫻的家裏已是一片廢墟一派狼藉,媽媽在黑暗中發出一陣陣失落的怪叫,小嫻則感謝大地震的瘋狂又給她一種新的殘酷的現實的體驗。不久,小嫻的爸爸在外面做志願者去了,回不了家,小嫻和媽媽把自己的生活安頓一下,她們睡在帳篷裏那張半乾半濕的牀上,呼吸着帶着黴味的空氣,居然沒有失眠,這時小嫻的竟然心還能平靜如水。

次日,住進抗震救災帳篷後,小嫻媽媽單位領導上門看望,還送了食品、純淨水和藥品等,有組織關懷的感覺真好。最讓小嫻愜意的是,她們的手機終於通了,親戚朋友相繼打電話詢問,有的很奇怪:“小嫻,你家是不是真的被地震全毀了,聽你的口氣一點也不悲哀啊。”小嫻心想,誰回不痛苦悲傷呢?但不管怎樣,在災難過後有人來關心總是幸福的。

媽媽白天上班的工作其實也是做志願者,幫助那些更需要幫助的災民。小嫻則在空閒時就一件件清理被磚塊、混凝土壓過被水淹過的`東西,因為救援隊有熨斗,小嫻就把沒幹的衣服就用電熨斗慢慢燙,燙完自家的又給別人家的熨燙,每天小嫻都要弄到深夜……

小嫻就是這樣的女孩子,她能夠一直用樂觀法則激勵自己,幸好她家裏的電器損壞不多,幸好可以藉此機會處理一些平時捨不得扔掉的東西,幸好還有飯吃有牀睡……

地震、大雨等自然災害嚇不倒小嫻,所以我想小嫻一定會有那樣的良好心態。在學校時,同學之間有了再大的困難和衝突,小嫻一付笑臉、一番話語,庖丁解牛般地化解, 許多我們束手無策的難事。

一天,過去的一位同窗好友小李打電話給小嫻:“老同學哦,家沒有了,快樂沒有了,我快崩潰了,我想找你聊聊。”

“好吧,晚上我在家等你。”小嫻文文靜靜第回答她。

之後,小嫻把帳篷裏所有有礙觀瞻的東西通通轉移到外面,把桌上的花換一種造型,拿出紙杯裝上純淨水。

“地震後,我主動去醫院當了志願者,可我不管怎樣努力怎樣賣命,災區來的災民總不滿意,又抱怨又生氣,我真的沒有辦法啊!我的成績又不怎麼好,媽媽單位要破產,她不知道為什麼,天天對我吼叫。前幾天,我家也被地震震塌了房子啊,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哦……”小李不停地絮絮叨叨第述説着,臉上爬滿了一條條“小蛇”。小嫻歎息道,一個不到15歲的少女竟面臨如此多的壓力。

看到眼前的一切,其實小嫻內心也很難過,眼前的現實竟然如此殘酷。不行,我不能像她那樣悲觀,我應該是她再度堅強的榜樣,小嫻相信自己永遠是樂觀而有主見的。小嫻強迫自己振作起來,用平靜的語氣幫小李分析必須面對的現實。最後,不得不用一句套話:“你是個有主見、有抱負的女孩,今後會是家裏的棟樑,再怎麼樣也要咬牙挺過去。”

臨走,小李説:“小嫻,和你聊聊心裏真的好受多了。”

頃刻間,一種成就感悄悄爬上了小嫻的心頭,她送客,道別。

天啦,小嫻一轉身發現昨天剛弄乾淨的椅子上居然又長出了綠色的毛,煩惱又一次來臨了。這,就是她又必須面對的艱苦現實。可她還是能夠以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去解決……

想到小嫻在地震中的經歷,我浮想聯翩。其實,人的力量很微弱,當現實中的諸如地震一樣的自然災害來臨時,我們必須以一顆平常心迎接它,並努力讓痛苦悲傷的現實變得更好一些,這就是震災過後生活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kuailezuowen/lrrmn0j.html
專題